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代監察系統中,「六科」、「十五道」,如何分工?

清代監察系統中,「六科」、「十五道」,如何分工?

清代中央的監察機關為都察院,就好比是我們現在的中紀委。都察院在明代以前稱御史台,明太祖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御史台為都察院。

清代監察系統中,「六科」、「十五道」,如何分工?

清太宗崇德元年(1636年)五月,皇太極受皇帝尊號並建國號為「大清」後,始設都察院。其最高長官為承政和左右參政,順治元年(1644年),清廷改承政、參政為左都御史、左副都御史。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康熙帝為發揮科道官員充任皇帝耳目的作用,命左都御史為議政大臣,參與議政。

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帝出於加強皇權的需要,「以六科隸都察院,聽都御史考核焉。」這樣,自唐以來封建國家檢查機關「台」、「諫」並列的局面,至此合二為一了。

清代都察院是以左都御史和左副都御史執掌院務,右都御史和右副都御史例為地方總督、巡撫的兼銜。

都察院下屬六科、十五道、五城察院、宗室御史處和稽查內務府御史處等單位,其最重要的還是六科和十五道,以下就這兩個單位作一介紹。

清代監察系統中,「六科」、「十五道」,如何分工?

一,六科

六科是吏、戶、禮、兵、刑、工六科,掌勘察官府公事,以註銷文卷。六科的主要任務,是掌發「科抄」。各科每日派給事中一人赴內閣接受題本,然後按內容抄送有關衙門承辦;其次,稽核各項政事,註銷文卷。各科稽核、註銷之內容如下:

吏科稽核官員銓選,註銷吏部、順天府文卷;

戶科稽核財賦,註銷戶部文卷;

禮科稽核典禮,註銷禮部、宗人府、理藩院、太常寺、光祿寺、鴻臚寺、國子監和欽天監文卷;

兵科稽核軍政,註銷兵部、鑾儀衛、太僕寺文卷;

刑科稽核刑事案件,註銷刑部文卷;

工科稽核工程,註銷工部文卷。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清廷改革官制,撤銷六科名稱,號鑄給事中印,額定二十人。

清代監察系統中,「六科」、「十五道」,如何分工?

二,十五道

十五道基本上是按省區劃分的機構,其職責主要是舉薦和彈劾官吏,稽核各省刑名案件。乾隆十三年(1748年),清廷又令稽察在京各衙門事務。十五道稽察有關衙門的具體情況如下:

京畿道分理都察院事務,直隸、盛京刑名案件,稽察內閣和順天府大興、宛平二縣;

河南道稽察吏部、都察院諸司卷宗,及吏部、詹事府、步軍統領衙門和京師五城察院;

江南道稽察戶部、寶泉局、左右翼稅務衙門、京倉、漕運及核查三庫奏銷;

浙江道稽察禮部和都察院;

山西道稽察兵部、翰林院、六科、中書科、戶部倉場衙門及其坐糧廳、大通橋、通州二倉;

山東道稽察刑部、太醫院、河道衙門及京師五城命盜案牘緝捕;

陝西道稽察工部、寶源局,覆勘在京工程;

湖廣道稽察通政使司、國子監;

江西道稽察光祿寺;

福建道稽察太常寺;

四川道稽察鑾儀衛;

廣東道稽察大理寺;

廣西道稽察太僕寺;

雲南道稽察理藩院、欽天監;

貴州道稽察鴻臚寺。

清代監察系統中,「六科」、「十五道」,如何分工?

需要指出的是,十五道對京各衙門的稽察中,唯獨不能稽察總攬軍國大計而又直接聽命於皇帝的軍機處。這也進一步說明,都察院不能稽察皇權。

另外,十五道本身無人稽察,它們彼此間也不能互相稽察,這固然是考核庶政中的一個重要漏洞,但由於十五道直接聽命於皇帝,因而又是皇權得以集中和強化的表現。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左都御史 的精彩文章:

康熙最呵護的家族,風光數十年,雍正一上來就是抄家
明代有一種「浴屍」風俗,喝下浴屍水後能避免死者下地獄
一個中文系博士,論國學功底可能遠遠不及秀才
一個庸臣、叛臣,竟然成了朱棣篡位的「第一功臣」
十三爺允祥的家底深厚,留下的寶貝子孫賣了四十多年

TAG:左都御史 |

您可能感興趣

第三十九彈:疾病篇 氫與消化系統(二)
如何系統、全面的了解摩羯座?
「天宮二號」科普來了(九):「太空天氣警報員」:空間環境分系統
腸神經系統——你的「第二大腦」?
三級分銷系統緣何火爆?如何做好推廣?
【任脈】中脘穴:治療消化系統疾病的第一要穴
九晟光電分享:全彩LED顯示屏的六大系統特點
古代的「薩德」系統怎麼運行?
道醫學的脈道系統二!
遼寧艦最強一道防護系統曝光:魚雷防禦系統
內分泌系統用藥(三)
解碼中國經濟與金融系列:金融系統與監管
微信營銷系統:搖一搖紅包如何百分百中獎?
太陽系:最奇怪的行星系統
蘇州園林系統舉辦「五?四」青春詩會
北斗系統進入世界前三強,導航系統市場已被中、俄、美三國瓜分
湖南益陽市教育系統代表團至十二師二二一團指導慰問
產品規劃:如何規劃代金券系統?
分布式系統的那些事兒(三)-系統與系統之間的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