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詩詞大會》驚艷圈粉,然後呢?

《中國詩詞大會》驚艷圈粉,然後呢?

南風窗



熱鬧和喧囂總會散去,後《中國詩詞大會》時代,希望能引發更多階層的思考。這是超越了這檔節目卻讓人忍不住遐想的預期。


2016年很火的一句話: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詩歌這一古人言志傳情的載體,儼然已成為現代人日益陌生和疏遠的文學想像,被設定在生活的對立面供人瞻仰。


然而,2017年開年便火爆網路、引發如潮關注的一檔電視節目——《中國詩詞大會》卻強勢扭轉了人們的固有觀念和刻板印象,讓人驚覺詩歌就在身邊,溶解在油鹽醬醋的瑣碎日常里。


我們習慣於在特定的情境不自覺地想起古人的詩句,感受與前輩先人們「心有靈犀」、「會心一笑」的驚喜,也喜歡在遭受挫折、歷經磨難時用勵志熱血的詩詞為自己加油。在越來越感受到生活艱辛、人生不易的80後、90後等已掌握或即將掌握話語權的年輕群體里,古典詩詞的強勢回歸和受追捧,似乎是必然的。

《中國詩詞大會》驚艷圈粉,然後呢?



詩詞里的人生


2月7日,《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迎來大結局,這個文化類節目所受到的關注和褒揚也達到了頂峰。統計顯示,《中國詩詞大會》甚至擊敗眼下熱播的偶像劇和綜藝節目,霸氣當選收視冠軍,成為電視熒屏中的「一股清流」。從舞美設計到競賽環節,到百人選手、擂主、嘉賓,甚至到主持人董卿,均受到追捧。


尤其是受到熱議的幾位擂主,表現可圈可點。

年僅16歲的上海女高中生武亦姝,最終在極高的人氣中摘得年度總冠軍的桂冠,可謂眾望所歸。這位年紀最小的擂主自小酷愛詩詞,擁有了令人震驚的詩詞儲備,然而讓她最「吸粉」的,並不是其在古詩詞領域表現出的「學霸」屬性,而是其超越同齡人的沉穩從容的氣質。

《中國詩詞大會》驚艷圈粉,然後呢?



武亦姝


在某場比賽進行到「飛花令」環節時,她因一個小失誤而讓自己陷入不利局面,卻很快以一首詩經里相對「冷門」的詩篇逆襲,讓人驚艷。在她所有的參賽環節里,我們能感受到一顆溫婉又充滿靈氣的女孩子對於詩詞的熱愛,這種熱愛毫無功利意味。



《中國詩詞大會》驚艷圈粉,然後呢?


飛花令 武亦姝與陳思婷吟詩對決


而反過來,詩詞對這位女生的性情和氣質的養成起了重要作用。正如她自己所說的:「喜歡詩詞是一件很單純的事,古典詩詞中蘊含的美感和情意,在現代語言中很難找到」,真是一針見血。在「小鮮肉」偶像當道的同齡人群體里,這位00後直言自己的偶像是李白、蘇軾和陸遊。這樣的年輕人,真真是讓人看到了美好和希望,也難怪有網友的評論「武亦姝滿足了自己對於古代才女所有的想像」。


如果說武亦姝對詩詞的熱愛還帶有「陽春白雪」的「高大上」氣息,那麼抗癌農民白茹雲的遭遇則足以讓人感受到詩詞慰藉人心的「接地氣」的力量。這位並沒有受過多少教育的普通農民,先是用背詩的形式減輕病弟的痛楚,後又以詩歌激勵自己對抗淋巴癌。生活並沒有溫柔相待於她,而一個柔弱的生命卻表現出了不屈的意志和讓人動容的樂觀,以詩歌為武器。

《中國詩詞大會》驚艷圈粉,然後呢?



白茹雲


她答題全程表現出的認真專註、淡定從容、勝不驕敗不餒,滿含了對生命的熱愛與眷戀,這種刻在骨子裡的堅強,在其一出場念出的詩句「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中彰顯得淋漓盡致。


百位選手,百樣人生。我們知道了他們與詩詞結緣又被其改變的人生,誰還能說詩詞只是束之高閣的發黃經卷,是用以擠過高考、贏得文憑的一張憑證呢?詩詞不在遠方,詩詞就在腳下,詩詞就是生活本身。

《中國詩詞大會》驚艷圈粉,然後呢?



「詩歌除外」尷尬了誰?


當然,除了見證諸多「新網紅」的誕生外,《中國詩詞大會》的走紅,更大的意義在於激發人們重新見識古典詩詞之美,激發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如果說這是《中國詩詞大會》誕生的初衷,那麼它的任務已經完成。而要更持久、更深層次地引發全民學習詩詞等傳統文化,根本途徑在於教育。

《中國詩詞大會》驚艷圈粉,然後呢?



然而現實是,一邊是全民的高度熱情和旺盛需求,一邊卻是尷尬的現實。不知從何時起,高考語文古詩詞默寫僅6分、作文寫作里「題材不限,詩歌除外」這兩項成了不成文的規定,不僅理工科生對背誦古詩詞抵觸,不少文科生也反感質問「為什麼要背那麼多古詩文?」在身負升學壓力的高中生群體里,這種抵觸與反抗心理更為明顯。


在武亦姝奪冠後,其母校特級教師黃榮華就坦言幾乎每一個語文老師都面臨學生類似上述的質問。而據他的粗略統計,一個年級中,真正喜歡語文的學生大約只佔30%,而真正喜歡傳統文化的人又只佔其中的30%。


我們當然不能浮於表面地苛責學生們的態度,而忽視了其背後的根源——應試思維。曾幾何時,有多少學生、家長甚至老師,都將詩詞、文言文的教育簡單粗暴地等同於「熟讀並背誦全文」,等同於「背會了就拿到了高考那6分」,而對古詩詞、古文的語言、韻律與意境之美毫無欣賞之興緻與能力,更遑論對於古人思想與情感的領略及將此內化為影響自己人生的推動力了。


在這種功利實用之心過重的情境下,老師只是教書的工具,學生只是被動接受的機器,對於以詩詞為代表的傳統文化來說,實在是糟蹋瑰寶而不自知。


近年來,在傳統文化的教學上,一些思想觀念較為開明的學校已經在積極探索和嘗試破冰。以武亦姝就讀的名校復旦大學附屬中學為例,教研組早在十幾年前就開始在學生中推廣《傳統文化讀本》,並指定了嚴格且遠超教學大綱的考核標準。

《中國詩詞大會》驚艷圈粉,然後呢?



面對學生們的質疑,黃榮華這樣解釋:身為中國人,文化在我們每個人身上的烙印終歸會顯現出它的力量。而告終階段是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每個學生在高中階段都應該對中華文化有初步的認識。


但對於大部分學校,尤其是一些偏遠地區、教育落後地區的學生而言,恐怕就沒有武亦姝們那麼幸運了。在教師和學生仍然被應試教育的大山壓得喘不過氣的形勢下,感受和領略傳統文化之精髓只能是奢談。


這種教育觀念的迥異,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最大也是最可怕的教育不公平,因為它直接關乎學生們健全人格和審美情趣的養成,直接關乎他們今後成為什麼樣的人,過上什麼樣的人生。


這種影響或許在當時不顯山不露水,但真的會在今後的某個時刻讓你驚嘆自己的改變。網上有個無厘頭卻又引人深思的段子:人還是要多讀書,不然以後見到夕陽西下的美景,你除了一句「快看,好美!」就只能詞窮,而有文化的人會說上一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筆者作為一個已畢業多年的中文系學生,在走上工作崗位和生活里,也越來越能感受到段子里的這種差異。每當這時,筆者總是會想起大學期間某同學問導師:學文科到底有什麼用?


導師當時沒有直接回答,而是打了一個比方:比如有人到你家來做客,你肯定是在客廳接待他。客廳有什麼用呢?不像廚房可以做飯,不像卧室可以休息,但沒有人會在廚房和卧室接待客人。文科就像客廳,看著沒用,但真正能體現一個人志趣和情懷的,只有客廳。


熱鬧和喧囂總會散去,後《中國詩詞大會》時代,希望能引發更多的思考。這是超越了這檔節目卻讓人忍不住遐想的預期。


作者 | 南風窗特約記者 甘如怡


排版 | Iris


南風窗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及南風窗網刊登的所有署名為南風窗記者、特約撰稿人的作品為南風窗雜誌社享有著作權的作品,未經南風窗雜誌社許可,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形式使用,違者必追究。


點擊屏幕右下方寫評論,可參與討論哦!

《中國詩詞大會》驚艷圈粉,然後呢?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風窗 的精彩文章:

孤獨者劉慈欣:主流文學的轉型順理成章
女青年們,請警惕「咪蒙」之流
「娜拉出走」之後
槍擊案不斷,美國種族矛盾重新激化
當情懷遭遇現實 手工作坊的黃昏

TAG:南風窗 |

您可能感興趣

看了《中國詩詞大會》後,終於知道什麼叫「酒文化」!
被《中國詩詞大會》刷屏,決賽上的這些詩詞你會幾首?
看《中國詩詞大會》,我們也玩飛花令如何?
被《中國詩詞大會》刷屏 決賽上的這些詩詞你會幾首?
《中國詩詞大會》火了,你知道么?讀詩詞也可學養生!
《中國詩詞大會》中都出現過哪些經典詩詞?
「中國詩詞大會」那麼火爆,你敢來「挑戰古詩詞」嗎?
美文:中國詩詞大會的飛花令,你會嗎
來!跟著《中國詩詞大會》學詩詞
《中國詩詞大會》到底好看在哪?
《中國詩詞大會》里的那些「經典之經典」,如今還記得多少?
中國詩詞大會:「飛花令」讓你動詩心了嗎?
《中國詩詞大會》火了,大多數人卻不知道吟詩還是「長壽葯」
《中國詩詞大會火了》,咱也看看那些仙氣逼人的道教詩
「中國詩詞大會」中這些絕美古詩詞,哪首打動了你?
中國古代「九大才女」,你最喜歡誰的詩詞?
《中國詩詞大會》火了!才不是因為這位奇女子
《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即將開始,你準備好了嗎?
詩詞丨鏡頭中的《詩經》,這才是中國最美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