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那些聰明而優秀的人,他們的思考模式是怎麼樣的?

那些聰明而優秀的人,他們的思考模式是怎麼樣的?

那些聰明而優秀的人,他們的思考模式是怎麼樣的?



在生活中,我們總是能見到許多「聰明」的人。

他們有的記憶力超群,有的思維敏捷,有的理解力出色,有的充滿天馬行空的創意……在日常生活中,他們也許是學霸,也許是圈子裡的意見領袖,也許是團隊的業務骨幹。總而言之,總能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


那麼,這些人之間,有沒有存在一些共性呢?


或者說,他們跟更多「沒有那麼閃耀」的普通人相比,差別在哪裡呢?


還是先開宗明義,拋出本文的觀點:

所謂的「聰明」,實質就是識別、分析、提取信息,並利用信息來解決問題的能力。


它跟天賦的智力關係不大,更多的,是一種可以通過鍛煉習得的技能。


面對同一個問題,為什麼聰明人能比普通人看得更深些?


只是因為他對於這個事件,掌握的信息比普通人更多,經歷過的經驗更多;並且在足夠多的客觀資訊和主觀感受上面,加了一些總結歸納而已。


為什麼聰明人想到的解決方法可以比普通人更多?

只是因為他考慮過類似的問題,也了解過這些不同的方法,甚至對比過他們的優劣點。這樣,一旦問題發生時,他就可以迅速作出反應。


為什麼聰明人能考慮到各種可能性及應對的方式?


只是因為他經歷過足夠多的思考,將思考內化成一種積累和習慣。從而,當面對任何抉擇時,都能迅速調動自己的積累來使用。


我有一位朋友,他的文章,總是會令你覺得無可挑剔,甚至想找毛病都找不出來,無論你想到什麼,他已經在文章裡面替你回答了。


是他天生比較聰明么?其實不是的,他跟我說過,他在寫作時,每寫一句話,都會反問自己一句:

「為什麼非要是這樣?這樣行不行呢?這樣呢?」


也就是說,他每闡述一個觀點,甚至每用一個詞,都會站在讀者的角度對自己挑刺,然後,再根據挑刺的內容,逐步將文章完善。這樣,你能夠想到的問題,他已經事先想過並解答了,自然就顯得無可挑剔了。


簡而言之,這些特性總結起來,其實就是兩點:刻意練習,以及反覆思考。


如果把每個人的思維,看成是由許許多多個概念相關聯組成的網路。那麼,聰明人的「概念網路」中,不但內容比常人更多,每個概念與其他概念的連結也更豐富,並且提取一個概念所需要的時間也更短。

普通人平均每個概念跟其他3個概念連結,聰明人可能是5個,因此針對同一個概念,他能夠聯想到的內容更多。


普通人平均提取一個概念需要10毫秒,聰明人可能只需要5毫秒,因此在相同的時間內(以及相同的工作記憶內),聰明人進行提取-加工的概念數量,遠遠比普通人要多,亦即他的思維速度更快,思維深度更深。


為什麼能達到這樣的效果?


因為,對於聰明人來說,他們刻意練習過「提取」。一個概念,你「提取」的次數越多,你透過它能聯想到的東西也就越多,同時,你「提取」它的速度也就越快。


打一個比方:常人的思維,是圓柱體狀,概念雜亂無章地漂浮在裡面,越往上,越容易被提取,而沉澱在底部的概念,要麼被遺忘,要麼得不到利用。


而聰明人的思維,是倒立的圓錐狀,一方面,沉澱在底部的概念更少;另一方面,對於底部的概念,在頂部都有相對應的「鉤子」,就好比做了索引,可以通過一些方式輕易獲取到。


那麼,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差別?


這是因為,信息從接觸到儲存,需要一個編碼-記憶的過程。這個過程,我稱為「內化」。


舉個例子。


有一種方法,叫做記憶宮殿,說的是:將你熟悉的空間編碼,記錄每一個位置,然後將想記住的事物放在各個位置上,這樣,就通過熟悉的空間環境和路線,為這些沒有關聯的事物建立了聯繫,方便記憶。


這種方法的核心思想,就是:將接觸到的新信息,通過跟舊的、熟悉的信息建立聯繫,將它們裝進你的知識體系裡面。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時候,我們對於信息的利用率,其實是極低的。我們不會去進行主動的理解、記憶和提取,而只是驚鴻一瞥,過後便把它忘掉,只留下殘存的一點點印象。


但是聰明人不會這樣,他們會將獲取到的新信息,跟舊的信息建立聯繫,並將它們放進自己的知識體系裡面,找到合適的位置。


這就是內化。


建立的聯繫越豐富,越牢固,它就越不容易忘掉。


這就是聰明人思維方式的本質:


對於一切新事物,不滿足於「知道」,而是會去深入思考。


思考得越深入,與這個新概念的連結就越多、越牢固,它就越能在你的思維里紮根。


同時,思考本身,就是一種「提取」的過程。提取得越多的概念,會被大腦安排更高的優先順序,更容易被提取。對一個概念的思考,會同時提升它自身,以及與其相關聯的概念的優先順序。也就同時提高了這部分概念的利用率。


那麼,這種深入思考,具體來說,是思考什麼呢?


1. 不滿足於表象,多問幾個為什麼。


世界上萬事萬物,在本質上都是彼此聯繫的。對於一個事物,當你去探尋它的本質時,你會發現,它的背後都可以用某些特定的規律和原理來解釋。


這些規律和原理,可能來自於經濟學,心理學,社會學。它們跟人的思維模式綁定,從宏觀和底層的角度指導一切現象。


而不斷發問和找出答案的過程,就是逐步將現象和這些原理建立聯繫,從而構築起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的過程。


只有這樣,我們所接收到的信息,才能被我們牢牢記住。


2. 不滿足於在框架內考慮問題,而是先考慮「框架」。


在日常工作中,給你一個方案模板,再給你需求,普通人思考的,可能就是:我要找什麼樣的內容來填充這個模板,諸如此類。


但聰明人可能會想,這個模板為什麼要這樣設置?它的結構是否合理?它是否是最符合這個需求的模式?這裡面能否有什麼可以優化的空間?


對於一個觀點,普通人可能會直接考慮這個觀點的對錯,但聰明人可能會先考慮:這個觀點是誰提出來的?為什麼要提出這個觀點?是否涉及立場、利益、大眾常識?是否以果推因?等等。


當你開始著手解決問題時,其實就相當於接受了問題的框架。


而用不同的框架呈現問題本身,得到的,可能是完全不一樣的結果。


比如,如果問你「2017年一線城市的房價會在什麼時候開始下降?」當你進行思考時,其實就已經默認了一點:2017年一線城市房價可能會下降。但實際上真的如此嗎?


知乎上有一句名言:先問是不是,再問對不對。很多人不以為然,但絕大多數時候,它確實是成立的。因為我們出於偏見、狹窄視野、立場等因素,問出來的問題,「納入思考的問題」,往往很可能是不全面的。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得到的結果必然也是不全面的。


3. 不滿足於單一路徑,而是尋找多種路徑的解釋和應用。


對於一個問題,當建立起一套自洽的解釋和解決方案之後,普通人可能就會滿足於現狀,將這套解決方案視為標準答案。


我們將這種情況,稱為路徑依賴。


顯而易見,路徑依賴是最省力的方式。對於一條熟悉的路徑,我們已知的信息最多,風險最小,花費的時間、精力最小;而更換其他路徑的話,我們需要花更多成本去嘗試,獲得的短期收益往往是更低的。


但是,使用其他路徑的過程,就是激活我們大腦中不同區域的過程。一方面,它可以完善我們的知識體系,激活那部分我們不熟悉的領域;另一方面,通過建立「聯繫」,它可以使我們對事物的認知和理解,達到更加全面的層級。


所以,聰明人不會放棄思考,他們永遠會想:是不是只能這樣做?還有沒有別的可能性?有沒有別的方式?


這個過程,就是不斷地在進行「刻意練習」的過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n大學 的精彩文章:

我們懷舊,是因為現在過得不好嗎?
如何判斷你是真的在愛一個人,還是愛上了愛情?
你為什麼總是覺得那麼累?
如何科學地應對壓力?
無窮大和2份無窮大,到底誰比較大?

TAG:in大學 |

您可能感興趣

師父為什麼這樣講?他的思維模式是怎麼樣形成的?
你覺得你玩《我的世界》生存模式的最終目的是什麼?而我的目的卻是這樣!
選擇你認為比較善良的小丑,測出你的思維模式是怎樣的
真正優秀的人,都有這幾種逆向思維模式
心理學家:真正聰明的人才有這四種思維模式,你具有嗎?
為什麼現在的人都不想結婚,有更好的模式么?
有寶寶後你和老公是怎麼睡的?原來不同睡覺模式體現不一樣的感情
心理學:真正厲害的人,大都具備這三種思維模式,你會嗎?
什麼是無性別幼兒園,這種模式究竟是顛覆三觀,還是大勢所趨?
老齡化問題越來越明顯,這三種不同的養老模式,哪種更適合你?
對焦跟瞄準一樣,搞不明白這些對焦模式,照片一定是模糊的
奚夢瑤和蘇芒的這段對話,告訴女人怎樣擁有自己想要的婚姻模式
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的人,是因為他們的婚姻是這三種模式
你打開過飛行模式嗎?其中的這些強大功能,顛覆你的想像!
我不是葯神」火了,但是印度神葯背後的模式值得思考!
成功,你缺的不是方法,而是思維模式!
護眼模式都是假的?這種姿勢玩手機,失明的幾率大了一倍!
情侶之間最佳相處模式是怎樣的?如何保持戀愛的新鮮感?
真正優秀的人,都有這6種逆向思維模式
胸部最好的訓練模式是什麼?真正目的被揭開,真相讓人不敢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