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明清甲胄:朱祁鎮因銹甲打死將軍,清帝鎧甲個個土豪

明清甲胄:朱祁鎮因銹甲打死將軍,清帝鎧甲個個土豪

15世紀,歐洲火器發展達到前所未有的鼎盛時期,歐陸大國皆裝備上新式火器,並於16世紀大量傳入作為火藥發明國的中國。中國的火器雖無歐洲發展迅猛,也一直未曾間斷,明代更是取得空前進步。火器的出現意味著冷兵器時代的沒落,對於因兵器而生的鎧甲而言,更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明清甲胄:朱祁鎮因銹甲打死將軍,清帝鎧甲個個土豪


《出警圖》(局部),明萬曆,絹本設色,縱92.1厘米,橫2601.3厘米,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圖卷繪皇帝騎馬,由陸路出京的場景,圖中能清楚看到當時各式各樣宮廷服飾以及大漢將 軍們身上所穿的甲胄


隨著火器發展,用來防箭矢的札甲難逃被淘汰的宿命,明朝兩百多年恰好就是一個承前啟後的時期。明初時,士兵所穿盔甲多是形制簡單,著重實用功能的半身式齊腰札甲,頭戴的兜鍪為一種鐵質頭盔,更簡單的則是頭部扎巾,無盔可戴。比較華麗的札甲大概就是前文講過的大漢將軍所穿的甲,作為明代宮內的「儀仗隊」,他們的甲胄觀賞性大於實戰性,所以這一傳統一直保持到明末。不過沒仗打不代表沒危險,不侍候好身上的鎧甲,也是會丟掉性命的。《明實錄》中就記載了兩則小故事,第一則是明英宗朱祁鎮在位期間,有一天發現為自己站崗的大漢將軍身上的甲胄不但不鮮亮威風,反而銹跡斑斑,簡直連守墓的都不如。朱祁鎮勃然大怒,命錦衣衛將這幾名穿著銹甲的大漢將軍亂棍打死。到了天啟年間,類似事情又出現了,一次明熹宗朱由校上早朝,發現大漢將軍的隊伍中,站在前面的人盔甲、衣著還算鮮明,但排在後面的就一塌糊塗了,不僅盔甲暗淡無色,有人甚至穿著破衣服破襪子就來上朝,實在大失體統。好在木匠皇帝生氣歸生氣,但只讓負責管領的襄城伯把屬下批判一番,沒鬧出人命。



明清甲胄:朱祁鎮因銹甲打死將軍,清帝鎧甲個個土豪


《抗倭圖》 卷(局部),明嘉靖,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圖卷描繪了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浙江沿海軍民抗擊倭寇侵擾的歷史情景。明軍穿著簡單而輕便的胖襖,無胄,僅以頭巾包裹頭部


明朝的軍隊中,總體來說是北方的備甲率高於南方,這也與他們分別面對不同的敵人有關,北方軍隊主要為了應付瓦剌、韃靼等游牧民族,對冷兵器的防禦力度要求較高。據明人唐順之所著之《武編》載,明軍「各邊軍士役戰,身荷鎖甲戰群,臂遮等具,共重四十五斤」,這些重甲有不少是鎖子甲。不過明代的鎖子甲又不同於歐式,它們多是用中國傳統札甲的方式,由披膊、對襟身甲、下裙組成,同時又與札甲結合,形成獨具中國特色的複合甲。而在南方,主要的敵人如倭寇等,行蹤不定且裝備有火器,故而對甲胄的要求也以輕便靈活為主。在《倭寇圖卷》中,明朝軍士的頭上甚至只纏了塊頭巾,僅上身套了襯襖或胖襖,下身為褲子和行縢(綁腿)。這裡的胖襖、襯襖實際上是一種棉衣,稱之為甲都有些勉強。


札甲最後一次在中國戰場大規模華麗亮相大概就是明末時民族英雄鄭成功組建的「鐵人軍」了。鄭成功先是挑選軍中壯勇為親兵,並在廈門港修築勇武亭,作為軍士操練的場所。與此同時,派工官馮澄世負責監造堅厚的鐵盔、鐵鎧以及兩臂、圍裙,就連腳上穿的也是鐵鞋,達到「箭穿不入」之效。除此之外,又打造鐵面,只露兩眼和口鼻,面具的妝畫得如鬼一般猙獰,兵士手持大馬刀,專砍馬腳,被稱之為「鐵人」。「鐵人軍」的形象在瑞士畫家艾布瑞契·赫伯特的筆下得以記錄流傳,通過繪畫,可以很明顯地看出「鐵人軍」身上所穿的正是札甲。


可惜「鐵人軍」未能完成鄭成功反清復明的願望,隨著南明(含鄭明)王朝的覆滅,在中國戰爭史上活躍了兩千多年的鐵札甲也隨之退出了歷史舞台。



明清甲胄:朱祁鎮因銹甲打死將軍,清帝鎧甲個個土豪


《乾隆大閱圖·列陣》(局部),清乾隆,郎世寧,絹本設色,縱68厘米,橫1757厘米,現藏故宮博物院。描繪了1739年乾隆皇帝於京郊南苑舉行閱兵式時的情景,圖中九成以上的八旗軍士皆身著棉甲


明清兩朝皇帝加起來28人,算上南明4帝,一共32人。除去朱元璋、努爾哈赤(追封)、皇太極這幾位開國之君,皇帝御駕親征的實例屈指可數:明成祖遠征漠北、明宣宗平定內亂、明英宗折戟土木堡、明武宗親征韃靼、康熙剿滅噶爾丹,僅此5例。皇帝通常不用打仗,但可以打獵,如此一來,他們也有理由穿上比其他人都要華美的鎧甲。


相比清代那位花錢大手大腳,什麼都往宮裡收,什麼古字畫都要蓋印章或題詩的乾隆,明代皇帝真算是很節儉的天子了。明朝皇帝所穿的戎服多為罩甲,《宣宗出獵圖》中,有明宣宗身著黃色長罩甲頭戴蒙古元素十足的韃帽出獵的行頭,罩甲的材質應為織錦,看上去簡單輕便,毫無浮誇之風。明代唯一能看到實物的皇帝甲胄是出土於定陵的明神宗陪葬甲,此甲形制非常簡單,主甲如同一件背心,前胸兩塊護心鏡,後背為一塊,儘管出現於晚明,但形制實與秦漢以來的札甲一脈相承。不過神宗甲的頭盔倒是很有明代特色,此類盔在《明會典》中有記載,為兵仗局所造之「金護法頂香草壓縫六瓣明鐵盔」,胄上綴有金飾,前沿鑲有數十粒小珍珠,正前方嵌有一座鎮守北方之神玄武大帝像。若非看到此甲胄修復後的實物,很難讓人相信,堂堂一國之君的鎧甲竟如此簡單。


當然,萬曆皇帝也有精美的鎧甲,在《出警圖》中,頭戴摸金鳳翅盔,身披魚鱗葉罩甲的明神宗所穿之甲就相當華麗了,綴有金飾的頭盔正中嵌有一尊真武大帝坐像,盔頂帶有盔旗。甲胄左右兩側飾有升龍,雙肩皆飾有金龍紋,從外形上看,明顯比定陵的陪葬甲要精緻許多。


明清甲胄:朱祁鎮因銹甲打死將軍,清帝鎧甲個個土豪



清康熙 藍色緞綉金龍紋綴銅釘棉甲


清代皇帝傳世的甲胄不少,例如順治帝的藍色棉甲、康熙帝的明黃緞綉平金龍雲紋大閱甲、乾隆的鎖子棉金葉鎧甲、咸豐大閱甲等等。不僅實物多,清朝君臣還有繪製或拍攝戎裝像的嗜好,因而留下了不少最真實的寶貴材料。相比明代,清朝皇帝的甲胄更為奢華。形制上大體為八旗鎧甲的樣式,分上衣、下裳、護肩、護腋、袖、襠等,但顏色、裝飾等各有不同。限於篇幅,無法一一展開,這裡僅介紹幾件土豪帝乾隆的鎧甲。


明清甲胄:朱祁鎮因銹甲打死將軍,清帝鎧甲個個土豪



《乾隆大閱圖》,清乾隆,郎世寧,現藏故宮博物院。此圖描繪了1739年,身著明黃緞華麗甲胄的乾隆皇帝於京郊南苑舉行閱兵式時的情景,這套甲胄現藏故宮博物院。


義大利畫家郎世寧為乾隆繪製的《乾隆大閱圖》出鏡率極高,畫中乾隆佩戴弓箭,胯著駿馬,身著明黃色華貴甲胄,英姿煥發。這套大閱甲現藏於故宮博物院,從實物上看,此甲為明黃緞,綉有五彩朵雲、金龍紋,下甲有海水江崖圖案。甲面上的金鉚釘排列規整,護心鏡四周飾鋄金雲龍紋。兩袖皆用金絲條編織,袖口月白緞綉金龍,裳面以金葉片、金帽釘、彩綉龍戲珠紋相間排列。頭盔頂鏤空金龍寶蓋嵌珍珠,前後梁鋄金雲龍紋並飾以珍珠,梁中飾金剛石螣蛇。


僅這一套已奢華至極,然而乾隆還有其他幾套風格不同的名貴甲胄:外形似戰甲的鎖子棉金葉甲,除了甲面排列有序的鉚釘外,倒是沒那麼花哨。頭盔為牛皮製作,用黑漆,漆面飾金瓔珞、金獅頭和梵文。外形如朝服的御制緙絲黑地海水雲龍儀仗用甲胄,看上去與袍子無異,屬於暗甲,但價值不低於其他御用甲胄。緙絲極費工費時,有「一寸緙絲一寸金」之說,到清朝已成皇家專屬,乾隆的這套緙絲包覆的儀仗鎧甲便是其中典型。此外乾隆帝思路清奇,對國外的東西充滿興趣,琉球國王贈予過他的日式鎧甲,一直被他收藏在宮內。至於西方歐式甲,雖無實物表明乾隆有過收藏,但他曾讓身邊的西洋畫師為自己的愛妃香妃繪製了一副身著西洋鎧甲的戎裝像。


清朝皇帝的戎裝論精緻、論華美均為甲胄中的佼佼者,但這些甲胄與日本江戶時代精美而復古的武士鎧甲一樣,都是不上戰場的工藝品,實戰不必考慮,華麗才是王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抗日時期蘇聯空軍支援,助力中國擊毀敵機986架艦船120餘艘
馬軍五虎將之一,打頭陣常敗卻名氣最大,發現水滸一個有趣的規律
水滸中他才能倒數卻擠進領導集團,武力最強名聲很弱,滿座都服
古巴導彈危機蘇聯一再提高價碼,美國甚至懷疑遇到「假」赫魯曉夫
172枚洲際導彈1436架轟炸機,美蘇古巴危機差點互扔原子彈

TAG:國家人文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鎧甲勇士:最強修羅鎧甲跟終極鎧甲捕王,帝皇俠:都是小孩!
鎧甲勇士:炎龍鎧甲是回憶,修羅鎧甲最強,哪帝皇鎧甲是什麼?
鎧甲勇士:帝皇鎧甲才是最強鎧甲,一張圖片就足以證明!
鎧甲勇士:刑天鎧甲打敗王者修羅?原來是炎帝安排好了的,已看穿
鎧甲勇士:帝皇鎧甲的數次出現,誰召喚的帝皇鎧甲最弱?
鎧甲勇士:獵凱終極鎧甲甩皇帝俠顏值幾條街?皇帝俠:小老弟?
盤點4大紅色的鎧甲勇士,拿瓦鎧甲經典,網友:戰神刑天最霸氣
鎧甲勇士中最強的6大黃色鎧甲,網友:還有地虎俠,他要召喚鎧甲
鎧甲勇士:位居鎧甲低端局,都是黃金色鎧甲,皇帝跟乞丐的差距!
盤點最好看的五位鎧甲勇士,帝皇俠霸氣,雅塔萊斯是土豪金!
鎧甲勇士:十年鎧甲之情,帝皇炎龍合體,鎧甲靈魂人物帥炸登場!
鎧甲勇士:鎧甲召喚器歷代大對比,號稱第五季最帥,馬帥鎧甲召喚器要尷尬了!
鎧甲勇士:風鷹鎧甲三個召喚人,東杉最弱,而他甚至沒露臉
鎧甲勇士:每個鎧甲有自己的特色,雪獒俠白眼跟皇帝俠必殺誰強?
鎧甲勇士神級鎧甲改版換色:帝皇俠仍佔據王者之位,這才是經典!
鎧甲勇士:藍黃帝皇俠重裝上陣!刑天炎龍長鞭莫及!差距
鎧甲勇士:歷代鎧甲召喚器對比,第五季馬帥鎧甲召喚器略顯尷尬!
超神學院:天使彥褪去鎧甲換成女裝,網友:簡直是絕世尤物!
趙麗穎「第二個家」,范冰冰的「安全鎧甲」:盤點明星最愛的保姆車
鎧甲勇士中最牛逼的五個技能,禪定印上榜,帝皇鎧甲獨佔2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