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南京保衛戰鐵血將軍,曾率部全殲入城日寇,最終血灑光華門

南京保衛戰鐵血將軍,曾率部全殲入城日寇,最終血灑光華門

「城門城門幾丈高?三十六丈高。騎白馬,帶把刀,城門底下走一遭。」不知道多少輩的南京人在孩童時都呤唱過這段童謠。經歷了600多年歲月洗禮的古城牆儼然已經成為了南京城市地標性的建築,它的名字早已融入了這片曾經流過血淚的土地,成就了南京人的記憶標的物。在70多年前,它還見證了一段中華民族最為慘痛的歷史,特別是記錄了一個偉大中國軍人的光輝事迹。是他,憂國憂民,在國難當頭之際,毅然棄筆從戎,為國效民。是他,身先士卒,在面對強敵之時,英通作戰,屢立戰功。是他,奮不顧身,身負重傷,寧死不下火線,最終殺身成仁。他,就是在南京保衛戰中浴血奮戰。他,就是原籍江西宜春的中國守軍第八十七師二五九旅少將易安華。在這場激戰中,他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中國軍人保衛祖國的最華彩樂章。



南京保衛戰鐵血將軍,曾率部全殲入城日寇,最終血灑光華門


易安華烈士,字福如,號濟沈,江西省宜春西鄉澤溪人,一八九九年生。


自幼聰明好學,勤奮努力,以後,他考入江西省立第八中學。他喜歡讀歷史書,常以民族英雄班定遠、馬伏波自勉,立志報效祖國。


一九二四年,孫中山先生在廣州建立革命政府,成立北伐軍,準備揮師北上,打敗帝國主義及其走狗北洋軍閥,統一中國。易安華聞聽消息,高興萬分,立即踏上奔赴廣州的征途。到達廣東革命根據地以後,易安華考入黃埔軍官學校第三期憲兵科。


畢業後,易安華被分配到中央憲兵團任排長。由於他執法嚴明,辦事認真,受到上級的嘉許。

抗日戰爭爆發之時,易安華已經是上校團長,聞知日寇侵佔中國消息後,他怒髮衝冠,立即上書軍事當局,請纓上陣,殺敵立功,報效國家。他激動地對同事們表示,吾等報國之期已至,必與日軍死戰到底。



南京保衛戰鐵血將軍,曾率部全殲入城日寇,最終血灑光華門



他為了更好地指揮作戰,將隨軍妻子送回故鄉。他在路上對妻子表示了國讎不報,誓死不返的決心。他說:「汝準備領吾撫恤金。為事蓄費。」其妻聞聽淚下。易安華忙笑著開導她說:「吾言戲之耳。」可見易安華對日寇的深仇大恨,並作好了與敵血戰到底,獻身國家的準備。


八月十三日,日本帝國主義繼盧溝橋事變之後,又在上海製造了「虹橋事件」,將戰火擴大到華中,中國抗日軍隊在國民政府的指揮下,奮起迎擊日軍的進犯,著名的淞滬會戰開始了。

易安華所在的陸軍第八十七師是我國軍隊的精銳主力,虹橋事件後,他們奉令開赴上海,參加對日作戰。淞滬會戰是偉大的抗日戰爭初期最殘酷、最激烈的戰役之一,日軍憑藉其強大的陸、海、空三軍兵力,利用上海戰場都是平原,我無法築起強大的工事的弱點,不斷發動猛烈的進攻。我抗日軍隊面對武裝到牙齒的現代化侵略軍,毫不畏懼,他們懷著滿腔的愛國熱情,用簡陋的步兵武器頑強抵抗日軍的進攻,狠狠地打擊敵人,用鮮血和生命捍衛了祖國的領土。雙方拚死格鬥,死傷累累。在戰鬥最激烈的時刻,易安華親臨前線指揮作戰,鼓勵士兵奮勇殺敵,保衛國土。戰役中他以抗日有功,榮任陸軍第八十七師第二五九旅少將旅長。淞滬戰鬥打得艱苦、悲壯,我頑強地抗擊著優勢日軍,粉碎了日軍所吹噓的「二十四小時佔領全上海」的無恥讕言,向全世界人民顯示了中國人民不屈強暴、抗日到底的決心及英勇氣概,鼓舞了全中國抗戰必勝的信心。但由於敵我雙方實力懸殊,日軍猛烈的飛機轟炸,和海軍艦炮及陸軍炮火轟擊,給我造成重大傷亡,淞滬抗戰堅持到十月下旬,戰局逐漸對我不利,我軍事統帥部決定主動轉移,撤出上海。


日軍佔領上海後,分兵數路,逼進蘇州、無錫,直指首都南京。


這時,易安華將軍奉令率部轉入鎮江,繼續抗日,他奉令擔任鎮江戒嚴司令,指揮部隊堅守陣地,完成了上級交給的任務。


不久,日軍逐漸逼進南京,國民政府考慮到南京系我國首都,是國際觀瞻所在,堅守南京對爭取國際上的支援同情和團結全國人民堅持抗日具有重大意義,因此,決定抽調大批軍隊,由唐生智將軍指揮,擔負起保衛首都的任務。易安華將軍也奉令率部加入保衛首都南京的戰鬥序列。


此時,戰局萬分危急,日軍機械化主力兵團三面包圍南京,日寇挾上海會戰之餘威,士氣正盛,在得到國內大批援兵和軍火補充後,更加驕橫,不可一世。而我官兵經長期苦戰,傷亡很大,未作補充修整,即參加這次悲壯的保衛首都的戰鬥,戰鬥力相對減弱。


南京保衛戰鐵血將軍,曾率部全殲入城日寇,最終血灑光華門



易安華將軍臨危不懼,懷著保衛祖國萬死不辭的愛國熱情,投入南京保衛戰的準備工作。根據南京衛戍司令部的命令,他的部隊擔任扼守南京城廓中華門一線陣地的任務。易安華將軍接受戰鬥任務後,立即親自巡視陣地,督促各級軍事長官搞好工事構築,彈藥儲備,通信聯絡及接合部保障措施等具體戰備工作,在精神上物質上作好誓與日軍血戰到底,與陣地共存亡的準備。他還用抗戰必勝,殺敵立功,為國捐軀光榮的道理教育全體官兵,鼓勵全體抗日將士浴血奮戰,奮勇殺敵,報效祖國,誓死保衛首都。在他的愛國主義精神鼓舞下,第二五九旅全體官兵士氣高昂,懷著必勝的信心,作好了痛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軍的一切準備。


十二月初,日軍機械化主力兵團進抵南京外圍,從四日起,他們在猛烈的炮火、飛機轟炸和裝甲車的掩護下向我外廓陣地發動廠猛烈的進攻,悲壯的首都保衛戰開始了。

日軍密集的各種炮火傾瀉在我陣地上,到處硝煙瀰漫,火光衝天,密集的日軍步兵集團趁勢發動了瘋狂的衝鋒,我南京守軍在各級長官的率領下,頑強抵抗,寧死不退,雙方在外圍一線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陣地上多次展開了殘酷的白刃肉搏,戰況空前慘烈,雙方損失慘重,遺屍累累,日軍不顧重大傷亡,不斷調集援兵增援。


由於我處於內線作戰,無法得到大量的補充,雖不斷擊退日軍的進攻,給其以重大打擊,但自己也傷亡極大,漸成頹勢。


雙方經數天激戰後,日軍憑仗優勢火力和人力突破我外圍防線,不斷向我南京城廓陣地推進,到十二月九日,日軍主力先鋒抵進中華門一線,與易安華將軍的第二五九旅發生了激烈的戰鬥。


十二月十日上午,日軍炮轟光華門城門,一小部分日軍突入南京城內。易安華將軍率領二五九旅、陳頤鼎將軍率二六一旅奮勇抗擊。教導總隊長桂永清中將調炮兵團立即入城,設陣地於明故宮,援助前方守軍。易安華旅長親率一個加強團向光華門東北方向的敵陣穿插,陳頤鼎旅長則率兩個加強營由光華門北側向南猛攻。日軍突入南京城內的先鋒部隊被夾在城牆和易、陳兩支部隊之間,易、陳二部又被夾在日軍前鋒與日軍後援之間。一時光華門內外,殺聲震天,彈雨橫飛,演出了南京保衛戰中最悲壯激烈、驚心動魄的一幕。經過一晝夜血戰,入城日軍全部被殲滅。中國守軍重又奪回南京城牆上光華門陣地。


此時,易安華身上頭部、腰部、臂部等5處受傷,都纏上了紗布,部下見他傷勢嚴重,要把他抬下陣地,幾次都被他拒絕,大義凜然地表示:「我是堂堂的中國軍人,決不忍辱偷生而負國負民。我誓與將士們同生死,與陣地共存亡!」他奮不顧身,衝上陣地,鼓勵士卒奮勇殺敵,激戰中一顆子彈打中其腦部左側,鮮血直流。他裹傷再戰。


一會兒,他的右臂又被敵彈擊中,但他仍不下火線。士兵見他這樣英勇,個個感動萬分,戰鬥勇氣倍增,寧死不退,頑強與日軍作戰。這時,又一顆子彈打中易將軍的腰部,他身負重傷,壯烈犧牲,屍體滾入了護城河,卒年只有38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兵軍事 的精彩文章:

春秋最悲劇的一個霸主,親媽幫親弟弟造反卻讓他背千年罵名
歷史上的諸葛亮到底有多厲害?三國演義把他稱作神事實卻是虛構的
屠刀下韓國女人的自述,被騙到中國服務日軍體檢時就被糟蹋
春秋時期死得最冤的一個小國,因為名字取不好直接被人吞併
蜀人陳壽寫《三國志》貶抑蜀漢內幕,因諸葛亮與四川本土派不和?

TAG:老兵軍事 |

您可能感興趣

張靈甫南京城外血戰日寇,白刃肉搏,血染淳華
東北軍中的抗日名將,為殺日寇加入八路軍,後屢立戰功
閻錫山、宋哲元等華北實力派在抗戰初期:既防日寇,也防中央軍
「南京毒酒案」:為將日寇和漢奸一網打盡,軍統南京區決定投毒
淞滬會戰中的一支鐵血部隊,守衛陣地近三個月,日寇都沒能攻破
抗戰中他率中國唯一的裝甲軍團與日寇血戰,從上海打到緬甸
武漢會戰中日海軍決戰長江,中國人用這個武器讓日寇防不勝防
張學良大義滅親,揮淚斬表弟;東北軍誓滅日寇,決戰錦州城
美國二戰網站:屠城之後的囂張跋扈 松井石根耀武揚威地進入南京 日寇必亡!
他是淞滬戰場犧牲的將軍,曾在血肉磨坊中率三百戰士向日寇反衝鋒
虎門炮台秘聞:清朝老鐵炮竟能擊退日寇軍艦?
日軍入侵東北時的老照片:站在錦州城上的日寇瘋狂歡呼
抗戰期間,與日寇浴血奮戰的中國軍隊,都有哪些武器裝備?
日寇的眼中釘,抗戰的急先鋒:中央教導隊
日軍入侵東北三省時的老照片:站在錦州城上的日寇瘋狂歡呼
從淞滬會戰到武漢作戰,日寇華中方面軍三個司令官的人生結局
黃河花園口決堤老照片,日寇也用黃河水力打擊的中國軍民
日寇鐵蹄覬覦錦繡江山
此戰,八路軍全殲日寇,戰後,日寇送來了感謝信
日寇進攻津浦線老照片,這支部隊最後被中國軍隊打光,長官被撤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