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塞下曲五首·李白

塞下曲五首·李白

塞下曲:唐代樂府名。出於漢樂府《出塞》、《入塞》,屬《橫吹曲辭》。為唐代新樂府題,歌辭多寫邊塞軍旅生活。詩人天才豪縱,作為律詩亦逸氣凌雲,獨辟一境。比較著名的有王昌齡、高適、李白、盧綸、李益、許渾等人的詩歌。

塞下曲五首·李白

《塞下曲六首》

李白

其一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其二

天兵下北荒,胡馬欲南飲。

橫戈從百戰,直為銜恩甚。

握雪海上餐,拂沙隴頭寢。

何當破月氏,然後方高枕。

其三

駿馬似風飆,鳴鞭出渭橋。

彎弓辭漢月,插羽破天驕。

陣解星芒盡,營空海霧消。

功成畫麟閣,獨有霍嫖姚。

其四

塞虜乘秋下,天兵出漢家。

將軍分虎竹,戰士卧龍沙。

邊月隨弓影,胡霜拂劍花。

玉關殊未入,少婦莫長嗟。

其五

白馬黃金塞,雲砂繞夢思。

那堪愁苦節,遠憶邊城兒。

螢飛秋窗滿,月度霜閨遲。

摧殘梧桐葉,蕭颯沙棠枝。

無時獨不見,流淚空自知。

其六

烽火動沙漠,連照甘泉雲。

漢皇按劍起,還召李將軍。

兵氣天上合,鼓聲隴底聞。

橫行負勇氣,一戰凈妖氛。

塞下曲五首·李白

【注釋】

⑴天山:指祁連山。

⑵折柳:即《折楊柳》,古樂曲名。

⑶金鼓:指鑼,進軍時擊鼓,退軍時鳴金。

⑷天兵:指漢朝軍隊。

⑸銜恩:受恩。甚:多。

⑹海:瀚海,大沙漠。隴頭:田野。

⑺高枕:高枕無憂。

⑻鳴鞭:馬鞭揮動時發出聲響。渭橋:在長安西北渭水上。

⑼天驕:指匈奴。

⑽海霧:沙漠上的霧氣,指戰爭的氣氛。

⑾麟閣:即麒麟閣。霍嫖姚:即霍去病。

⑿雲砂:細碎的石粒,指邊塞風光。

⒀沙棠:植物名,果味像李子。

⒁獨不見:《獨不見》是樂府古題,吟誦的是思而不得見的落寞愁緒。

⒂虎竹:兵符。龍沙:即白龍堆,指塞外沙漠地帶。

⒃劍花:劍刃表面的冰裂紋。

⒄殊:遠。嗟:感嘆。

⒅甘泉:甘泉山,秦時在山上造甘泉宮,漢武帝擴建。

⒆合:滿。隴底:山坡下。

⒇負:憑藉。妖氛:指敵人。

【賞析】

李白有《塞下曲》六首。元人蕭士贇云:「此《從軍樂》體也。」這一組與其他許多初、盛唐邊塞詩一樣,以樂觀高亢的基調和雄渾壯美的意境反映了盛唐的精神風貌。

【作者】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

文章源於網路,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指南 的精彩文章:

飲喝多少算合適?
鬼谷子撼世語錄
楊貴妃到底有多美?
虛名不增值 書畫收藏要重實力
要喝春茶,先弄懂這些

TAG:書法指南 |

您可能感興趣

王昌齡《塞下曲》
唐代詩人盧綸的這六首塞下曲,可謂精彩之至,千古傳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