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治療肝癰經驗分享132期

治療肝癰經驗分享132期

治療肝癰經驗分享132期



今日練習

舍友小姨,35歲。


感冒愈後,下午2點定時低熱已有3月余,38℃左右,乏力,項強,頭痛,惡風汗出,夜間盜汗眠差,無胸悶納呆,小便略黃,大便正常。當地醫院檢查各項指標均正常,治療無效,苔薄白略夾黃,因電話問診,故脈象不知,同學述人偏瘦。


處方:____湯,2劑。(留言處寫下您的答案)


日一劑,水煎服。

效果:服用後已無汗出惡風,盜汗眠差已無,無發熱、無項強,余有微頭痛。囑停葯觀察,後頭痛自愈。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大柴胡湯加減


註:答案非唯一,僅供參考


上一期:前列腺肥大?陰陽兩虛?【131期】

上期原醫案


曾治一人,女,38歲。


寒熱往來,納呆食減,脅痛拒按,某院診為阿米巴肝膿腫,合并葡萄球菌感染。先於西藥治療2周無效,後又配合中藥清熱解毒之劑3天仍無功。


審之,除肝大5指外,並有明顯壓痛,腹滿脹痛,寒熱往來,口苦納呆,舌苔黃白,脈弦滑數。


綜合脈證,診為少陽陽明之證,予大柴胡湯加減。

處方:柴胡24克,赤芍12克,枳實15克,半夏12克,大黃9克,黃芩10克,白芥子6克。


葯進1劑,寒熱往來,腹滿腹痛大減,體溫由39.5℃降至37.8℃,繼進4劑,癥狀消失大半,加生薑3片,甘草6克,服10劑,癥狀大部消失。


原文複習


《傷寒論》第103條: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反二三下之,後四五日,柴胡證仍在者,先與小柴胡湯。嘔不止,心下急,鬱郁微煩者,為未解也,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

《傷寒論》第136條:傷寒十餘日,熱結在里,復往來寒熱者,與大柴胡湯。


《傷寒論》第165條: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嘔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湯主之。


各家論述


《傷寒附翼》:此方是治三焦無形之熱邪,非治胃腑有形之實邪也。因往來寒熱,故倍生薑,佐柴胡以解表;熱結在里,故去參、甘,加枳、芍以破結。條中並不言及大便硬,而且有下利證,仲景不用大黃之意曉然。後人因有下之二字,妄加大黃以傷胃氣,非大謬乎?


《醫宗金鑒》:柴胡證在,又復有里,故立少陽兩解之法。以小柴胡湯加枳實,芍藥者,解其外以和其內也。去參、草者,以里不虛也;少加大黃,所以瀉結熱也;倍生薑者,因嘔不止也。斯方也,柴胡得生薑之倍,解半表之功捷,枳、芍得大黃之少,攻半里之效徐。雖雲下之,亦下中之和劑也。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承有道 的精彩文章:

郝萬山講傷寒論38講—陽明病概說
堅持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地榆

TAG:醫承有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