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把秦朝的滅亡歸結於暴政,一個被人為誤讀千年的謬論

把秦朝的滅亡歸結於暴政,一個被人為誤讀千年的謬論

前言:秦從建國至統一用了500多年的時間,統一後政權僅僅維持了15年就被滅亡了。現在認為暴政導致秦朝的覆滅,此種說法未能看透事物的本質。筆者認為,秦王朝的滅亡是體制因素,高度集權的君主專制體制難以適應現實的需要。換言之,秦朝君主獨裁的國家主義政體不符合國情。



把秦朝的滅亡歸結於暴政,一個被人為誤讀千年的謬論


01


商君變法的內容與實質


商鞅變法是秦國崛起的根本,偏激的變法使秦國崇尚軍國主義,富國強兵的本質是君主集權。商鞅變法使秦國變成了崇尚軍功、摒棄文教的君主獨裁國家,秦國軍事實力空前強大,但是畸形的體制也導致秦朝二世而亡。


商鞅變法的大體分為政治、經濟、宗族、文教、法律五類,根本目的是通過削弱貴族、民眾的力量而實現君主獨裁。

統治者從貴族集團中收回人事權、財政權與司法權,瓦解地方宗族勢力,以此實現獨裁,嚴刑峻法、文化專制、對外戰爭皆是手段。


(1)政治上收回人事權,廢除世卿世祿制、按照軍功頒布爵位,推行縣制。


周朝的分封體制是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等各級貴族組成的金字塔式的結構,爵位世襲,層層管轄,上級分封下級,下級效忠上級,隔級不存在隸屬關係,


比如說諸侯國的卿大夫聽命於本國國君,無需服從周天子,由於各級貴族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出現了諸侯國欺凌天子,卿大夫奪權的現象,分封體制把國家變為了一個邦聯體系,凝聚力越來越弱。


商鞅廢除了世卿世祿制,推行縣制,官員由君主直接任命,官僚行政機構變為君主垂直管轄集權體系,中央集權大為增強。

世代相傳的爵位改為憑藉軍功授予,導致貴族集團的衰落,新興客卿集團雖然受到重用,


但是本人在秦國並無根基,時常受到君主猜忌,難逃一死,


無論是商鞅、張儀、范雎、呂不韋、李斯等卿大夫,


還是白起、王翦、蒙恬等武將,為秦立下汗馬功勞,烜赫一時,但個人實力難以同君主匹敵,受到猜忌後多數不得善終。


客卿集團只是外來人士執政的統稱,政治勢力孤立,輪流執政,自身地位並不穩固。收回人事權,秦國的貴族權力集中於君主一人。


把秦朝的滅亡歸結於暴政,一個被人為誤讀千年的謬論



(圖)商鞅


(2)經濟上收回財政權,廢井田,土地私有,重農抑商,統一度量衡。

商鞅變法給人最大的誤讀是廢除了奴隸土地國有制度,允許土地私有。


事實上,西周崩潰之際,各國已經允許土地買賣,魯國實行初稅畝,要求私田繳納,說明土地私有化成為普遍現象,鄭國和魯國不經周天子同意,擅自交換土地,是諸侯國層面的土地買賣。


商鞅變法,只是將既成事實予以法律上承認,並無開創意義。秦國分封土地,卻不準世襲,因功獲得的土地,一旦後裔無功,其爵位、土地收回,商鞅土地改革的實際是土地國有化。


因此,秦國並沒有出現地主階層,因軍功獲得分封的農民多為自耕農,向國家交稅納糧。


廣大貴族因無法世襲土地而衰落,秦君主藉此收回了財政權。當卿大夫因功勞獲得封邑時,所有糧食、人口歸自己所有,秦國土地拒絕世襲,財政權上移。


重農抑商則是秦國軍事擴張的基石,「國之所以興者,農戰也。」


商鞅認為農業是國家強大的基礎,認為只有抑制商業,全民開展農業,國力才會富足,糧草才能充足,因此秦國重農抑商,獎勵耕織,特別獎勵墾荒;


規定,生產糧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本人勞役和賦稅,以農業為「本業」,以商業為「末業」,秦國成為了農業占統治地位的畸形的經濟強國。


(3)收回司法權,頒布李悝的《法經》,增加連坐法,輕罪用重刑。


商鞅崇尚的法治並不是通過法制約束君主的行為,而是君主收回司法權確立獨裁統治,韓非、李斯把這種觀點推廣到了極致。


秦國崇尚法治,歸根結底是增強君主集權專制,君主收歸司法權,抑制舊貴族,鎮壓平民,實現獨裁,權力體系喪失制衡,君主可以肆意妄為。


(4)瓦解基層組織,推行個體小家庭制度,編定戶口。


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推行小家庭政策。規定凡一戶之中有兩個以上兒子到立戶年齡而不分居的,加倍徵收戶口稅,編訂戶口,五家為伍,十家為什,規定居民要登記各人戶籍,開始按戶按人口徵收軍賦。


商鞅提出「弱民」思想,民弱國強,國強民弱。


故有道之國,務在弱民。朴則強,淫則弱。弱則軌,淫則越志。弱則有用,越志則強。故曰:以強去強者,弱;以弱去強者,強。


他認為,民眾弱國家的統治才能鞏固,瓦解基層組織、文化專制就是其弱民的重要措施。


周朝推行宗法制與分封制,以血緣為紐帶的宗族勢力成為地方基層勢力,影響到了君主專制,因此推行小家庭制度是為了分化瓦解宗族,編訂戶口、推行連坐制有效的控制基層,編訂戶口的制度在漢朝轉化為編戶齊民,歷朝沿用。


(5)焚燒儒家經典,禁止遊宦之民。


文化專制有利於推行減少變法阻力,愚民政策有利於控制民眾,朴則強,淫則弱。禁止遊宦之民為了打擊依靠口才、不從事農業生產的儒生。



把秦朝的滅亡歸結於暴政,一個被人為誤讀千年的謬論



(圖)焚書坑儒


(6)總結


商鞅變法歸結為兩弱,


一是通過收回人事、財政權、司法權削弱貴族權力,權歸君主,


二是瓦解宗族、愚民政策削弱民眾力量,相對集中的權力被分散授予了立下軍功者,秦王藉此實現了集權。


商鞅在弱化貴族勢力的同時,因公授爵,廣大平民得以參政,改革是一個利益集團取代另外一個利益集團,這也是商鞅成功、王安石、張居正失敗的根源。


在商鞅的變法下,秦國成為了君主獨裁、法令嚴酷、重農抑商、文化專制、基層組織瓦解的軍事帝國,畸形的體制凝聚了國力,成為秦國統一天下的根本。


02


秦帝國崩潰的原因


秦國從統一至滅亡只用了15年,關於其滅亡原因眾說紛紜,筆者認為商鞅變法導致秦國體制畸形,高度集權、缺乏彈性的體制導致帝國難以駕馭版圖驟增、文化經濟繁榮且宗族勢力強大的六國地區,迅速瓦解崩潰。


一以貫之,商鞅激進的變法隨著導致秦國國力、凝聚力達到飽和,難以適應天下一統的客觀環境。


(1)社會主要矛盾轉移。


隨著統一天下,秦國以及六國的社會矛盾悄然發生變化,秦國面臨結構性轉型。


統一前,秦主要社會階層分為農民與軍人,獎勵耕織、按功授爵,只有戰爭才能使得兩大階層獲益。


統一後,中國再無大的戰事,秦人無仗可打,也就難以按功授爵,從軍不再是秦人獲取爵位、土地的捷徑,軍隊戰鬥力銳減在情理之中。同時,秦國農業人口飽和,產生大量剩餘勞動力,秦始皇大興土木、南征北伐在某種程度上是為了解決勞動力問題,以工代賑。


秦統一後,秦國民眾方向迷失,國家凝聚力明顯下降,農業化、軍事化的體制遭遇瓶頸。


統一前,從軍是謀求權力、地位最直接有效的手段,統一後,秦軍開疆拓土,秦軍的作用降為戍邊,從軍積極性大為下降。


秦人面臨的外部局面完全不同。


統一前,六國各自為戰,一盤散沙,各方勢力犬牙交錯,降低了國家的凝聚力,被秦人各個擊破。


統一後,秦人面臨空前艱難的統治困境,版圖空前的拓展導致官僚機構、軍事力量難以應對,秦人的力量不足以在全國範圍內建立有效的統治,官員、軍隊駐紮各地區,稀釋了秦國的核心力量;


但是一旦任用六國官員、選派六國軍隊,降低了忠誠度,10年內吞併六國帶來的統治困境在短期內難以消化解決。


六國滅亡,其主要矛盾上升為一致對抗秦國,頗似五國攻齊,秦國的的潛在敵人比統一前更加強大。



把秦朝的滅亡歸結於暴政,一個被人為誤讀千年的謬論



(圖)秦滅六國


(2)高度集權的體制導致秦政權統治階層空心化


商君變法導致秦王集司法、財政、人事權於一體,高度獨裁專制,爵位不世襲罔替,導致權力集中。


皇帝權力缺乏制衡,可以動輒殺害大臣,大臣沒有世襲的領地,人身安全與財產毫無保證,只充當皇帝打工者的身份,皇帝與大臣並沒有實現利益共同體。


地方組織上,秦人極力瓦解宗族,削弱對君主的威脅,反而言之也削弱了防禦外敵的能力。


因此,秦朝看似無比強大,實則外強中乾,統治階層空心化,缺乏凝聚力。


(3)文明的差異


「野蠻的征服者總是被那些他們所征服的民族的較高文明所征服。」


野蠻民族通過武力征服文明程度更高的民族,他們往往被的較高文明所征服。


以我國的元朝和清朝為例,元清都是落後民族征服先進民族的政權,元朝拒絕接受漢文明,政權僅僅維持了不到百年就被趕回大漠;


清朝主動接受漢化,國祚接近三百年。


文化是國家的軟實力,其衍生的民族精神與認同感往往激烈著民族抵禦外敵。


商鞅燔詩書而明法令,恫嚇愚民,在文化程度最落後的秦國卓有成效;


秦始皇以吏為師,焚書坑儒則是激化了六國與秦朝的矛盾。


六國文教發達,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碰撞出各種思想的火花,稷下學宮包含各類思想,思想高度開放;


北方的燕趙接受胡化,多慷慨悲歌之士;


即便是文化最落後的楚國,也產生了浪漫主義文學楚辭;


軍事強大的秦國則是文化真空。


專制體制對付文教落後的秦國尚且有效,面對文化高度繁榮的山東六國,則引發尖銳的矛盾。


文教的不匹配、民族認同感的缺失導致秦國與六國高度對立。



把秦朝的滅亡歸結於暴政,一個被人為誤讀千年的謬論



(圖)楚辭,中國首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


03


總結


部分教Cai把秦朝的滅亡歸結於暴政,把陳勝吳廣起義稱為中國第一次農民起義,是秦王朝的暴政引起了人民反對,這些觀點來源於賈誼和杜牧,多少有些針砭時弊、借古諷今的意味,並沒有看透問題的實質。


秦的滅亡是體制的問題,秦國功利嚴密的體制難以統治龐大的帝國。


秦國的統一是體制的勝利,農業專業化、軍事績效制、文化專制、君主集權、地方弱化消除了一切阻礙秦國擴張的不利因素,整個國家可以集中所有力量對外攻擊,最終取得勝利。


但是,秦國也毀於這種體制,商君刻薄的體制導致秦國成為了戰爭機器,組織嚴密有效卻缺乏彈性。


政治上,君主高度專制,群臣利益難以得到鞏固,誰去為君主賣命?


組織機構上,全國的人要麼去打仗,要麼去重地,這種體制戰時有效,戰後無仗可打了怎麼辦,不可能全去重地?


文化上,通過酷吏恫嚇愚民,面對文化程度較高的山東六國,只能引起矛盾,秦不可能殺光所有人。


地方機構上,秦通過弱民鞏固統治,當劉邦率軍攻入關中時,秦人沒有太有效的抵抗,秦人奉行小家庭制度,難以組成戰鬥力。



把秦朝的滅亡歸結於暴政,一個被人為誤讀千年的謬論



(圖)秦朝


秦始皇統一後,所做的應該是安定人心,接受六國先進思想,重用六國貴族,鞏固政權,


但是他的做法卻截然相反,通過愚民、殺伐來維護獨尊地位,反而激其了復仇熱情。


因此,秦末大起義的性質應該是六國的復仇行動,秦人雖然佔據了他們的國土,卻沒有控制基層組織,


當秦國內部出現裂痕時,六國乘機反擊,成為「齊滅燕,五國滅齊」的加強版,項羽殺光了秦皇室,秦就此滅亡。


劉邦取得政權後,推行郡國並存的方式,無為而治,在體制上延續秦國政體,以放任各地方勢力的發展,鞏固了統一的漢帝國。


歷史大學堂官方團隊作品 文:和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品讀 的精彩文章:

唯一一個敢給曹操臉色看,而曹操又無可奈何的人是誰?
水滸傳的好漢都飈「髒話」,只有他敢罵宋江「鳥人」
此人幼時入獄,長大後卻成為西漢最能隱忍的皇帝
古裝劇中的「狼煙」跟狼糞沒有半毛錢關係,都誤解了
魏國為什麼能夠培養出那麼多牛人,卻都留不住他們?

TAG:歷史品讀 |

您可能感興趣

蜀國滅亡:為何只有關羽的後代被滅全族?只因當年誤殺此人!
古代最強大的王朝,存在了三十八年就滅亡,原因讓人汗顏!
能救清政府的最後一個人:良弼。他死後十天,清朝就滅亡
五分鐘讀懂朝代滅亡的原因,為什麼所有朝代最後都會走向滅亡!
中國有個朝代,毀於一女人之手,有人說因爭風吃醋導致滅亡的
五分鐘讀懂朝代滅亡的原因,為什麼最後都會走向滅亡!
秦始皇最大的錯誤,沒看懂這5個字,導致秦朝提前滅亡
康有為最瘋狂的人種改造計劃:黃種人看了崩潰,黑種人會徹底滅亡
秦始皇做的這五個事情,被人稱為秦朝滅亡的主要原因,你認為呢?
千古一帝李世民,犯了一個錯誤,差點讓唐朝滅亡
最敗家的皇帝,一天殺七十個將軍,國家卻沒有滅亡
唐朝因為一人而殘喘百年,滅亡原因讓人反思!
這個朝代僅1代就滅亡,皇帝無人支持,凄慘離世
漢朝的滅亡,唐朝的滅亡,明朝的滅亡,這個王朝滅亡的最憋屈!
這個女人的決定導致北宋滅亡,百年輪迴人說是因果報應,是這樣嗎
史上最短政權,僅有兩年零七個月就被滅亡
夏朝滅亡的原因跟這個女人有關嗎?是她讓夏朝滅亡了
夏朝是否存在以及滅亡,古埃及神話破滅,跨越三千年的因緣前奏
如果不是這個人,清朝會提前五十年滅亡
歷史上三個自尋死路的人,其走向滅亡的原因,讓後人百思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