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個村再現集體大生產場面,年產值300萬

這個村再現集體大生產場面,年產值300萬


這個村再現集體大生產場面,年產值300萬


每年冬季,地處甘肅省康縣太石鄉雍壩村都會出現「集體鑄鏵大生產」的壯觀場面,這裡還保留著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大集體生產的特點。鏵(犁)是農具的一種,是一種安裝在犁上用來破土的鐵片。據了解,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鑄鏵尤為紅火,除供應本地外,還遠銷天水、平涼、慶陽等30多個縣區,年產值達300萬元,全村鑄鏵戶平均收入3500元以上。圖為:有著20年工藝經驗的雍殿武正在澆鑄鏵模。



這個村再現集體大生產場面,年產值300萬


雍壩村的鑄鏵始於明代,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西漢水源源不斷地為雍壩送來豐富的沙土,世世代代的雍壩庄稼人,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隨著時代的進步,不斷改進生產工藝,更新設備,擴大規模,使這項傳統民間手藝得以傳承發展。這個工藝從做模到鑄鏵需要45天左右的時間,這期間,男女老少齊上陣,吃飯喝水都在工地。




這個村再現集體大生產場面,年產值300萬

雖然現代加工業已經很發達,而雍壩村卻始終保持著一種土法鑄鏵術。每天天一亮,全村鑄鏵的人便早早來到村前,男女老少,穿梭忙碌,每個人分工不同,搬鏵、埋鏵、取火倒火、打刨兆口、出鏵、撿鏵。




這個村再現集體大生產場面,年產值300萬


婦女一般會做一些搬運的活,需要力量和技術的一般都是男人來做。



這個村再現集體大生產場面,年產值300萬


這45天里,每餐都是村裡的婦女做好後送到工地上來,大家不拘小節蹲在路邊,就像回到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大集體時代。




這個村再現集體大生產場面,年產值300萬


傳統鑄鏵工藝程序繁多,過程複雜,工藝要求較高。除了機器外,很多都是需要人工來做的。



這個村再現集體大生產場面,年產值300萬


村民之間都會相互幫助,累的時候會蹲在路邊吸煙或者喝水。



這個村再現集體大生產場面,年產值300萬


一旦需要集體來做的環節,男女老少便齊上陣。




這個村再現集體大生產場面,年產值300萬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分工,看上去有點亂,但其實井然有序。




這個村再現集體大生產場面,年產值300萬


很多年輕人外出打工,所以鑄鏵工藝老人和婦女比較多。




這個村再現集體大生產場面,年產值300萬


從天微微亮一直到夜裡,他們絲毫不馬虎。




這個村再現集體大生產場面,年產值300萬


關於鑄鏵還有個傳說:相傳太上老君雲遊到此,他站在西漢水岸邊,發現這裡地勢構成一個完整的八卦太極圖,是一塊不可多得的風水寶地。於是變成一個老人在這裡傳授鑄鏵工藝,從此鑄鏵工藝一代代地傳承下來。




這個村再現集體大生產場面,年產值300萬


但由於受小型農業機械在山區農業生產中使用的影響,近年來雍壩鏵的產量也在下降,這個傳承了數百年的民間手藝還能堅守多久?誰也說不清楚。(圖/衛國 文/永康)更多內容請關注公眾號「微言薄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言薄語 的精彩文章:

19歲小伙為幫父親找老伴每日上刀山下火海
村民辦鄉村春晚年味十足引千人拍照留念
鳥瞰城市中的圍龍屋 如同科幻大片
小娃寒冬赤手開三輪 父母坐車後裹毛毯取暖
傳統工藝扎染的尷尬境地 費時一周才得50元工費

TAG:微言薄語 |

您可能感興趣

315晚會曝光辣條黑產業:生產場地骯髒
最詳細宇宙照片「哈勃遺產場」公布,可追溯至133億年前的宇宙
滬東船廠造艦生產場面也是熱火朝天啊 不比江南和大連差
華為生產場景數據湖平台建設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