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兒子眼中的父親,韓復渠其實是白面書生,說話著急了就口吃!

兒子眼中的父親,韓復渠其實是白面書生,說話著急了就口吃!

很多人看了韓復渠留下的笑話,就會感覺這個人應該是個沒文化,五大三粗的舊軍閥代表。


其實不然。


韓復渠的兒子說,父親很有文化功底,皮膚白皙,是一個白面書生。


兒子眼中的父親,韓復渠其實是白面書生,說話著急了就口吃!



(韓復渠)


韓復榘(1891年1月25日-1938年1月24日),字向方,直隸省順天府霸州煎茶鋪鎮(今河北省霸州市)人,中華民國軍事將領,馮玉祥手下的十三太保之一。出生於書香門第之家,19歲離家闖關東自謀生路,後投效兵營。以擅長作戰併兼通文墨而發跡,在北伐戰爭中一路猛打猛衝過關斬將,是率軍第一個打到北京城下的北伐將領。時人稱其為「飛將軍」。

在中原大戰前脫離馮玉祥投靠蔣介石,在山東韓擊敗了晉軍為蔣介石鞏固了前沿戰線。主魯後韓誓要"變魯為齊",他澄清吏治、禁煙、剿匪,並大力發展山東教育事業,建設模範新鄉村,並號召山東農村大力學習模範鄉村,以提倡經濟保障。韓在山東殺人較多,大多都是土匪、煙販。除此外韓還視察下鄉親民,以微服私訪的形式考驗山東的各官員。1937年韓斷然拒絕了日本人的「華北五省自治」計劃。


七七事變後全面抗戰爆發韓復榘親自在第一線指揮,進行了夜襲桑園車站、血戰德州、堅守臨邑、濟陽遭遇戰、徒駭河之戰、濟南戰役、夜襲大汶口等戰役,有些資料說韓復榘一槍不放不戰而退是不確切的。期間韓與蔣介石多次發生矛盾,後韓復榘不聽國民政府命令。擅自撤離山東戰場而被蔣介石在開封誘捕並因此治罪,審判後被戴笠特務暗殺,終年47歲。



兒子眼中的父親,韓復渠其實是白面書生,說話著急了就口吃!



關於韓復渠的笑話也特別多,有這麼一則,每日漢字編輯和大家一起來分享。

一次,前山東省主席韓復榘挺胸凸肚出現在齊魯大學校慶演講台上。未開口倒也威風凜凜,大有學界泰斗之狀;口一張,原形畢露,信口雌黃,粗俗不堪。搞得滿座師生愕然,嘩然,昏昏然。請聽:


「諸位,各位,在齊位,今天是什麼天氣?今天是演講的天氣。開會的人來齊了沒有?看樣子大概有個五分之八啦,沒來的舉手吧!很好,都到齊了。你們來得很茂盛,敝人也實在很感冒。……今天兄弟召集大家,來訓一訓,兄弟有說得不對的地方,大家應該互相諒解,因此兄弟和大家比不了。你們是文化人,都是大學生、中學生和留洋生,你們這些烏合之眾是學科學的,學化學的,都懂七、八國的英文,兄弟我是大老粗,連中國的英文也不懂。……你們是筆筒里爬出來的,兄弟我是炮筒里鑽出來的,今天到這裡講話,真使我蓬蓖生輝,感恩戴德。其實我沒有資格給你們講話,講起來嘛就象……就象……對了,就象對牛彈琴。」


正當聽眾哭笑不得之時,他又提示性地交代:「今天不準備多講,先講三個綱目。蔣委員長的新生活運動,兄弟我雙手贊成,就是一條,『行人靠右走』著實不妥,實在太糊塗了,大家想想,行人都靠右走,那左邊留給誰呢?」


「還有件事,兄弟我想不通:外國人都在北京的東交民巷建了大使館,就缺我們中國的。我們中國為什麼不在那兒也建個大使館?說來說去,中國人真是太軟弱了!」第三個綱目講他的進校所見,就學生的籃球賽,痛斥總務處長道:「要不是你貪污了,那學校為什麼這樣窮酸?十來個人穿著褲衩搶一個球像什麼樣子,多不雅觀!明天到我公館再領筆錢,多買幾個球,一人發一個,省得再你掙我搶。」「三個綱目」講完,韓主席揚長而去,但不知「靠左走」是否能找到他的官邸?



兒子眼中的父親,韓復渠其實是白面書生,說話著急了就口吃!


(蔣介石和韓復渠)


韓復榘的兒子說,父親是被蔣介石誘殺的,蔣介石政府中的御用文人就製造了很多謠言,編了很多關於我父親的笑話,流傳很廣。當然,這些笑話全是假的,有點胡說八道的味道。」


很多人認為父親是山東人,這是錯誤的。父親出生在河北省,是典型的中國北方漢子。他身高180厘米左右,略瘦,卻很健壯;皮膚白皙。當年在湖南沅江中游泳,袍澤戲呼他是「浪里白條」。李宗仁對他的第一眼印象不是預料中的赳赳武夫,而是「白面書生」。

父親從來就不是戲說中的那種喳喳呼呼、張牙舞爪的軍人,相反,他表情刻板,不苟言笑,幾乎沒有任何肢體語言。他說話一急,便有些口吃,因此,他說話很慢,很簡短,但語氣卻很堅定,斬釘截鐵,不容置疑。


他與人談話,從不夸夸其談,大多時間是在默默地聽,很少插嘴,但兩眼逼視對方,臉上卻毫無表情。他出身書香門第,自幼受過良好教育,說話從不帶粗口,即使發脾氣罵人,也是如此。


父親出任山東省主席後,依然保持老西北軍的簡樸傳統。他平時穿一身灰布軍裝,白布襪,黑布鞋,與士兵的區別僅在於不打綁腿,只有在閱兵或謁見蔣介石、馮玉祥時才認真打上綁腿,這時再看上去簡直就是一名大兵。父親若是去南京或北平開會,會正式一點,換上黃呢軍裝或一襲長袍。


他一生與裘皮、綢緞無緣,但也有例外:他有一件羊皮軍大衣,那是當年馮玉祥賞他的,留作紀念;父親愛用白綢手絹,母親曾對我說:「你爸爸身上最講究的就是這兩塊手絹了。」


父親當過騎兵團長,平時又酷愛騎馬,但他從不穿長筒皮靴。父親晉陞二級上將後,南京方面發給他一套金碧輝煌的軍禮服,裝在一個很考究的箱子里,他一次也沒穿過,連著裝照也沒有。


他之所以如此,並非出於低調,而是覺得穿上這樣一套行頭像舞台上的戲子,很滑稽。他從來不戴任何勳章、獎章,也並非出於謙虛,倒是因為自負:他自度既往戰功彪炳,盡人皆知,無須戴那些小零碎兒來炫耀。


一年冬天,二夫人紀甘青穿一件翻毛大衣準備出門,父親追到大門口,把她拉回來,罵道:「我的兵連棉衣還沒換上,你敢穿皮的出去!」


父親是北方人,愛吃麵食,如餃子、烙餅之類,我母親做的燉肉是他的最愛。他吃飯很隨便,平時在辦公室單獨用飯,每餐兩菜一湯,都很平常。父親愛喝酒,尤其愛喝老家釀造的「老白乾」。下酒菜永遠是兩小碟,一是香椿炒雞蛋,一是小蔥拌豆腐。父親酒量很大,每次飲半斤白酒毫無醉意,但也會以此為度,從不酗酒、醉酒。酒宴時如有人起鬨鬧酒,他就裝醉以脫身。


父親的煙癮很大,而且只吸軟裝大號「哈德門」牌紙煙,當時這是一種很大眾化的煙,有錢人一般都要吸罐裝「綠炮台」。父親吸這種廉價煙也未必是出於節約,可能是他在長期艱苦的軍旅生活中養成的習慣。


(每日漢字)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漢字 的精彩文章:

朱棣兵臨南京城的時候,朱允炆為啥不用擅長守城的耿炳文?
他不姓朱,朱元璋為啥給他封王,親自撰寫祭文,還進了朱家太廟?
為啥那麼多人編造笑話諷刺韓復渠?背後的真相,竟然和大煙有關!
臨陣撤換耿炳文,朱允炆幫了朱棣一個大忙,最後失去了江山!
建文帝朱允炆逼反了叔叔朱棣?歷史真相,嚇你一跳!

TAG:每日漢字 |

您可能感興趣

父親親手將兒子悶死,只因為妻子的一句話,看完了心酸
父親生病時大著肚子的她卻要離婚,丈夫和婆婆的談話讓她寒了心!
父親看兒子太丑 不像自己,偷偷做了親子鑒定,醫生是這樣說的
金毛意外懷孕卻不知孩子的父親是誰,當小狗生下來一看真相大白!
母親帶痴呆父親來照顧孩子,父親走丟後,聽了老婆的電話我打了她
父親剛去世,母親要來兒子家住,兒媳一句話讓婆婆心酸地走了
都說女兒是父親的貼心小棉襖,我說不,明明兒子也是!
懷疑不是親生,父親帶兒子親子鑒定,結果出來後媽媽反而傻了
在戰爭中失去孩子的父親們,滿臉都是寫著無助
為了兒子的工作,父親砍掉自己的手指,兒子哭了,父親笑了
這些孩子,從小就沒有父親,甚至連母親都不知道他們的父親是誰
這就是愛:鏡頭下的父親,兒子跟爹的日常打開方式太感動!
爛父親才照顧女兒一天而已就情緒失控,接著做的事讓她的頭部留下了一輩子的可怕傷口…
父親為孩子在頭上紋身,知道真相的寶寶們眼淚掉了下來
父親強娶兒媳,兒子倒賣親媽,沒錯,這家子就這麼亂
兒子把父親送上法庭並判了刑,父親哭著說:「兒子,你做得對」
自己學做眼珠子的老爹……為了女兒,父親們真的什麼都能做到!
我眼睜睜看著父親賣了我的孩子
他跟父親的妃子生了孩子,還為霸佔兒媳殺了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