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岑參:一心向上 現實蒼涼

岑參:一心向上 現實蒼涼


岑參:一心向上 現實蒼涼



岑參(約717-約769),祖籍南陽(位於今河南),唐代之前家族已隸籍江陵(位於今湖北)。岑參的父親岑植擔任過仙、晉二州的刺史,有五子,岑參為第三子。曾祖父岑文本擔任過太宗的宰相,伯祖父岑長倩在高宗、武后朝為相,從祖岑羲在中宗、睿宗朝任過宰相,故岑參說「國家六葉,吾門三相矣」。雖為「相門子」,在岑參出生之前,家族卻已慘遭巨變。岑長倩因公開反對立武承嗣為太子,被腰斬於東市,五個兒子同時被賜死,祖墳被掘。岑羲在玄宗和太平公主的鬥爭中站錯了隊,玄宗繼位後,岑羲被誅,籍沒其家,株連其親。

岑參在中舉出仕前的經歷大致為「五歲讀書,九歲屬文,十五隱於嵩陽,二十獻書闕下」。他自幼喪父,依靠兄長教導,十五歲去嵩陽山隱居讀書,二十歲學成出山,入長安、洛陽拜謁高官望族、獻書給皇帝,以求聞達。十年後終於進士及第,卻僅被授以九品的右內率府兵曹參軍,職責是看管兵器,岑參在詩中嘆道「誤徇一微官,還山愧塵容」。


面對蒼涼的現實,岑參沒有沉淪,他又去嘗試幕府之路,抱著「功名只向馬上取」的理想,希望能憑藉自己的才華另闢蹊徑、脫穎而出。749年至751年,岑參隨高仙芝出征安西。高仙芝回朝後,幕府解散,岑參賦閑在家。三年後,岑參又隨封長清去北疆。安史之亂爆發後,封長清被調回朝廷對抗安祿山,潼關失守後與高仙芝同被處死。「將軍初得罪,門客復何依」,岑參也只得回朝,去了肅宗行在所在地鳳翔。


然而,「北風卷地白草折」、「瀚海闌干百丈冰」的艱苦、「葫蘆河上淚沾巾」、「一身虜雲外,萬里胡天西」的思鄉、孤獨,並未為岑參換來理想的結果。在高仙芝的屬下,他並未受到重用。高仙芝的貪婪、殘忍、粗鄙,也令岑參不屑。鬱鬱寡歡兩年,甚至未見高仙芝出征時岑參的獻詩、陞官時他的賀詩,可知他們關係不協。封長清愛其才,二人之間酬唱不斷,可惜一年後封氏東歸、被斬。也許是由於高、封二人後來都成了罪臣,岑參日後的詩作中絕少提及這段生活,只留下數十首邊塞詩傳頌世間。在岑參近四百篇存詩中,邊塞詩不足五分之一,卻以奇絕著稱。


劉大傑評價高適、岑參邊塞詩時,認為高適的詩雖然沒有岑參的奔放,但格調高遠,能表露出征夫的疾苦、征婦的哀怨。不僅邊塞詩中缺乏民間疾苦的描述,岑參的其他作品中對這些也表現不足。孫植說,「即使翻檢全部岑參詩歌,我們也幾乎找不到一處可以看出岑參關注老百姓民生疾苦的地方。」因為「一生中,岑參的眼光從來就沒有向下看過,也不屑於往下看;他所做的事情只是向上看、向前看。」在他的存詩中,指向或點明君王的超過三分之一。他崇尚功名,對恩寵津津樂道,如「幸得趨紫殿,卻憶侍丹墀」、「曉隨天仗入,暮惹御香歸。」他嚮往富貴,對他人的飛黃騰達艷羨讚美,如「憶昨看君朝未央,鳴珂擁蓋滿路香。始知邊將真富貴,可憐人馬相輝光。男兒稱意得如此,駿馬長鳴北風起。」 甚至在其以壯闊著稱的邊塞詩中也不乏此例,「驛馬從西來,雙節夾路馳。喜鵲捧金印,蛟龍盤畫旗。如公未四十,富貴能及時。直上排青雲,傍看疾若飛。」因此,岑參和高適在創作邊塞詩時情懷迥異,「一個是滿胸充斥著個人的升沉榮辱之念,一個是從上到下迸發出天地間的俠氣豪情」。

岑參回到鳳翔後,在杜甫等人的推薦下,擔任了七品上的右補闕,兩年後升為從六品上的起居舍人,負責記錄皇帝和國家大事。這兩個官職都能緊密地圍繞著皇帝左右,深得岑參之喜,他很滿足這段生活,在暮年時仍念念不忘,「憶昨在西掖,復曾入南宮。日出朝聖人,端笏陪群公。」擔任起居舍人月余後,岑參被遷為虢州長史。虢州長史雖為從五品上,岑參卻感覺到了被貶謫。他萌生了退仕的想法,又迫於生活無奈而不能。「世事何反覆,一身難可料。頭白翻折腰,還家私自笑。所嗟無產業,妻子嫌不調。五斗米留人,東谿憶垂釣」。


代宗繼位後,762年春,岑參充關西節度判官赴潼關;同年,岑參任掌書記隨代宗長子、天下兵馬大元帥李適(即後來的德宗)討伐史朝義,這是岑參第三、第四次入幕府。回京後,岑參歷任川部員外郎,考功員外郎,虞部、屯田、庫部郎中等。765年11月,岑參被任命為正四品下的嘉州(今四川樂山)刺史,故岑參也被稱為「岑嘉州」。由於戰亂,未能成行。次年隨劍南西川節度使杜鴻漸幕府入川。這是第五次入幕府。767年,杜鴻漸罷職回朝,幕府解散。岑參前往嘉州任刺史,一年後被罷官,東歸路途不暢,染病在身,客死異鄉。


存詩中編年最晚的一首是《客舍悲秋有懷兩省舊遊呈幕中諸公》,「三度為郎便白頭,一從出守五經秋。莫言聖主長不用,其那蒼生應未休。人間歲月如流水,客舍秋風今又起。不知心事向誰論,江上蟬鳴空滿耳」。詩人回憶舊友,也是對一生的總結和臨終前內心的寫照。「人生歲月如流水」,早知如此,何必掙扎數十年。(文/辛上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晚報 的精彩文章:

老北京風箏往事:「小寒」節氣後開放,清明節準時收攤
揭秘《布魯門貝格》背後隱喻 隱喻的獅子與現實的人生
向法布爾學習如何成為博物學家?
古人如何鑒別中毒身亡

TAG:北京晚報 |

您可能感興趣

三十而省:雲淡風輕,是因為它心無旁騖,一心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