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蘇天爵為什麼被稱為元包公?如何評價蘇天爵這個人?

蘇天爵為什麼被稱為元包公?如何評價蘇天爵這個人?

「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江湖豪傑來相助,王朝和馬漢在身邊。」包公又叫包青天,托現在發達的影視行業的福,包青天此人的威名和事迹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他鐵面無私,為官清正廉明,執法公正,是歷史上清官好官的代表人物。後世之人,有些時候在形容某一個好官,或者是幫人洗刷冤情的官員的時候,往往都會讚譽他是當世包公。


包公原名包拯,是北宋宋仁宗時期的清官,其故事傳說一直流傳在民間,以戲劇、小說、詞曲、電影電視劇的形勢存在。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狸貓換太子」一案。但是很大程度上,這些故事都不真實,帶有傳說性質。所以有很多時候,包拯的人物形象和故事,可以說是老百姓盼望清官的一種精神寄託。他秉公執法,一身正氣,世代傳頌,歷久不衰,贏得世人的敬仰。


說蘇天爵是元朝的包公,其意義想來已經不必多說了。自然是因為蘇天爵為人公正廉明,剛正不阿,不畏權貴,秉公執法了。老百姓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如果蘇天爵不是這樣的人,這個名號也不會流傳到這麼久了。

當然「元包公」這個稱號在現代的加強,還是因為由北省正定縣新城鋪的一位中共黨員梁波所作的《元包公蘇天爵》一書,這本書2009年由中國方正出版社出版。歷史上既然有包公在前,那麼所謂的元包公的名號自然比不上包公來的響亮。梁波這本書的出版,應當算是為蘇天爵作了一次宣傳。

蘇天爵為什麼被稱為元包公?如何評價蘇天爵這個人?



蘇天爵為官之時,無論是在哪個職位上都恪盡職守,盡職盡忠,秉公執法,破獲了大小冤案無數。

蘇天爵為江南行台監察御史的時候,「朝廷慮天下斷獄之未審,用中書御史台議,遣官審覆」,於是蘇天爵奉命到湖北考察獄案。


所謂的斷獄未審,實際上很多都是當地豪強枉法害民。但是因為這些豪強在當地勢力極大,又有錢財遮掩,所以即使犯了案,審來審去最終都沒有個結果。而湖北這個地方,民風凋敝,此類案件就更多了。


蘇天爵得到詔令之後,當即前往巡察,遍閱各地,事無巨細,查無遺漏,「所平反者共八事,所揭發豪右與蠹吏勾結枉法者又數事,治績卓然,聲名遠播。」


元統元年,蘇天爵又一次擔任監察御史一職。上任不到四個月「所劾五人皆權要,所舉百有九人則世臣耆德與一時之名流,而於外官下吏草澤之士,有弗遺也。」


元統五年,出為淮東道肅政廉訪使,淮東因為他的巡察和到來,一時間「憲綱大振,一道肅然。」

至正五年,蘇天爵任山東道肅政廉訪使,他奉命巡察天下,「大力糾察吏之奸貪,興除者七百八十有三事,糾劾者九百四十有九人。」後來還因為太過嚴厲,拉下的人馬太多,最後得罪了當時的丞相,被以「不稱職」的罪名彈劾罷歸。


這種種事迹,也許並沒有後世流傳的包公的事迹那把具有傳奇色彩,但是卻也能看出蘇天爵絕對是一位秉公執法,不畏權貴,剛直不阿的清官,「元包公」的稱號他當之無愧。


蘇天爵不僅是一位清官,同時也是一位文學家,歷史評價他:「於是中原前輩,凋謝殆盡,天爵獨身任一代文獻之寄,討論講辯,雖老不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故事頻道 的精彩文章:

TAG:小故事頻道 |

您可能感興趣

蘇天爵為什麼能與包拯齊名?如何評價蘇天爵這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