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政壇「外行」闖白宮 總統也瘋狂

政壇「外行」闖白宮 總統也瘋狂

本刊記者 張珺 易萱 特約記者 姚弋 游天龍 / 文

政壇「外行」闖白宮 總統也瘋狂


剛入主白宮,特朗普似乎常常感到無聊,他坐在白宮大沙發上,一個人看著電視。他也命人加裝了一台在白宮餐廳里,好能一邊吃飯一邊看……


這一生活細節由美國政治網站Politico和《紐約時報》通過採訪一眾「白宮知情人士」得知,但很快便遭到了特朗普的否認,他不相信真的有「知情人士」,更不相信「假新聞媒體」會說真話。


特朗普似乎從沒打算按套路出牌:他簽署行政令拒絕難民、在美國南部製造「行宮」、在推特上瘋狂懟媒體、在就任的幾小時後,便提交了競選連任的文件。與前任不同,特朗普帶著他的小團隊四處出擊,在美國乃至全球掀起一股軒然大波。


「他是個傳奇人物,一生起伏跌宕。」脫口秀主持人拉里·金曾在對特朗普的一次採訪中用這句話作為開場白,後來他補充,對特朗普而言,「現在沒有低潮,未來只有高潮。」

真正的「高潮」在今年1月20日特朗普正式就職美國總統時開始,此後的四十餘天內,白宮內外,戲劇般的高潮跌宕起伏,不見停歇。


白宮新人


「你們終於有了一位總統!」


2月24日,美國馬里蘭州,保守派政治行動大會上,上任三十六日的美國總統特朗普不無驕傲地向支持者們宣布。


10年以來,共和黨頭一次將白宮與國會都納入囊中,行動大會難得再次迎來沸騰。

熟悉「地形」


每天,這位新人總統黎明便起床,走進裝修一新,泛著「金光」的——沙發套和窗帘已經變成了像他頭髮般的淺金色——橢圓辦公室,安排好一天的工作。


六點半或者更晚的時候,一天的工作結束,特朗普會和發言人西恩·斯派塞回顧當天的新聞簡報,然後「在不喜歡的新聞上,用記號筆畫上一個大箭頭」

政壇「外行」闖白宮 總統也瘋狂


這位出生於1946年的富豪是個沒有經驗的政壇新人。此前幾十年他一直遊走於商人美女之間,推杯換盞;過去兩年,特朗普飛往各地舉辦競選集會,一陣陣掌聲和一片片歡呼支持著他邁向下一個聚點。


如今的日子相較之前頗有些冷清,尤其是剛剛踏入白宮的那兩周里,這位聽不到尖叫的總統略感寂寞。有時候,他會一個人逛逛這個他住過的最小房子,熟悉一下地形。


白宮的工作人員也多是新人。據稱,最初的日子裡,每臨傍晚,幕僚們都坐在內閣會議室的黑暗中商談,因為他們不知道如何打開電燈開關。會議結束後,參會者們伸著兩隻手奮力前行,一一撫遍每個把手,直到尋得一個出口。來訪者更是需要自己找路出去,畢竟引導員們也還不太熟。


奧巴馬任期內的「遺老」們,不是辭了職,就是沒能得到特朗普的信任,這讓新總統的新手下不得不一人分飾兩到三角,錯誤也是難免出現——拼錯英國首相特蕾莎·梅的名字、將澳大利亞總理寫成總統,白宮官網上還曾一天內出現兩個國防部長宣誓就職的消息——實際上另一位是國土安全部部長才對。

特朗普的核心幕僚也屢屢曝出新聞:一頭金髮的高級顧問凱麗安娜·康威覬覦白宮發言人工作;幕僚長萊恩斯·普利巴斯封掉了所有外界接觸總統的入口;首席戰略師班農和資深政策顧問米勒站在同一個隊伍,與幕僚長形成兩個「陣營」……


干點大事


不過,這個政壇新人,和他的小團隊,剛一入主,便打算「干點大事」——廢止前任奧巴馬的遺產。


正式就職幾個小時後,在核心幕僚和家人注視下,特朗普坐在橢圓辦公室,在第一份總統行政令上籤下自己的名字。他將行政令拿起,向媒體展示如心電圖般上下翻飛的筆跡。


這道行政令是開向奧巴馬的第一槍。他要求聯邦機構採取措施,減輕奧巴馬醫保給人們帶來的負擔,為最終廢除或取代它鋪路。


這一槍並未產生迴響。除了這一紙行政令,之後四十多天里,特朗普幾乎無法繼續推進工作,可謂「不破」又「不立」,雖然他一直催促國會儘快廢除奧巴馬醫保,但又無法拿出新的法案取而代之。


「我們正在制定一個絕妙的計劃,這可能需要一段時間。」2月初,特朗普接受福克斯新聞採訪時說。而當被問及替代法案何時推出時,他稱也許要到明年某個時候。


「沒人知道醫保問題會如此錯綜複雜。」但在2月28日的國會演講中,他敦促美國人要記得奧巴馬醫保是場「災難」。


1月23日,就任後的首個周一,特朗普那支據稱已經估價200萬美金的鋼筆再次派上用場,他簽署行政令,正式退出一直看不順眼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這又是奧巴馬的一項重要政治遺產。

政壇「外行」闖白宮 總統也瘋狂



接下來,一項針對女性的行政令被擺在特朗普的桌上——即禁止聯邦政府向可提供墮胎服務或為墮胎服務做宣傳的機構提供資金。


作為前任總統,奧巴馬只能看著現任的特朗普拿自己的政績開刀。但普通民眾卻沒那麼好惹——就在特朗普在這項行政令上籤下自己的名字時,因其在大選前後屢屢對女性發表貶低言論而興起的「華盛頓女性大遊行」才剛剛結束。


Yuan是當日參加示威的一分子。據他回憶,那一天華盛頓有超過70萬人佔領街頭,全球超過300萬人參與了此次遊行。


紐約曼哈頓,第五大道成了標語和粉紅色帽子的長河;洛杉磯市中心,「愛勝過恨」的呼聲迴響在通往市政廳的路上;芝加哥,集會的規模迅速超過了原先的估計。


Yuan和其他民眾從獨立大道開始,高舉著「女權即人權,人權即女權」、「別想用你的小手剝奪我的權利」、「女性有自主選擇墮胎的權利」等條幅,一直走到白宮。


他告訴本刊,當天的遊行從早上9點一直持續到下午5點,所涉議題遠不僅涉及女性,還有「沒有移民就沒有美國」、「我們都是穆斯林」、「特朗普不是我的總統」等等。


高牆和堡壘


「我是白宮西翼唯一一名圍著哈吉布頭巾的女性員工,但是在特朗普上任十天之後,我辭職了。」


2月23日,白宮前員工魯瑪納·艾哈邁德在為美國《大西洋月刊》撰寫的一篇文章里,如是說道。


只有一種聲音的嚴肅堡壘


魯瑪納·艾哈邁德在國家安全委員會工作,是西翼唯一一名女性穆斯林。在白宮戰情室,涉及到美國穆斯林時她曾多次為前總統奧巴馬提供建議。


大選之後,面對特朗普的反穆言論,和前國家安全顧問弗林的極端行為,作為國家安全委員會聘用的長期員工,她有些動搖。儘管最後,艾哈邁德還是決定留下來。


可是1月23日,特朗普再次動筆簽字,在其當日發布的行政令中,宣布暫時禁止伊朗、伊拉克、利比亞、索馬利亞、蘇丹、敘利亞和葉門的公民入境美國,為期90天;無限期禁止敘利亞難民入境;以及暫停美國難民項目4個月。


這個行政命令剛一頒布,似乎一瞬之間,「一切歧視變得合法,白宮西翼天翻地覆,一片混亂,變成了只有一種聲音的嚴肅堡壘。」艾哈邁德說。


在機場邊關,一切更加混亂。


《紐約時報》、英國廣播公司(BBC)等外媒報道稱,伊拉克人戴維時當日傍晚抵達紐約肯尼迪機場,可就在他乘坐的飛機行駛在空中的時候,特朗普的「七國禁令」便已生效,戴維時的簽證已經作廢,而他此時還倚靠在飛機的沙發軟椅上,對一切毫不知情


他曾在美軍某部隊做過翻譯,這一行為在當時是冒著生命危險,誰知此後美國卻會因為他的身份拒絕了他。


戴維時剛剛落地,便被扣押,和他同時被扣的還有十來個人,每個人都是一頭霧水。直到第二天,紐約州共和黨女議員尼迪亞·維拉斯奎茲到達機場,拼盡全力解釋禁令中提到曾經為美軍工作過的人不該被禁,才把戴維時釋放出來。


當日,僅有6名共和黨議員發聲反對該禁令,共和黨如今在國會兩院共有301個席位,這6名發聲的議員被美國在線稱作「2%還有脊梁骨的共和黨人」。相比之下,此前代表建制派抗議此舉違反憲法的現副總統彭斯,和稱這「不符合我國的原則和價值觀」的眾議院議長瑞安似乎都改變了態度,瑞安還發布聲明,稱「特朗普總統是正確的,我們要做一切努力,去確認到底是誰進入了我們的國家」。

政壇「外行」闖白宮 總統也瘋狂



幾天後,艾哈邁德辭職了,不過她沒想到的是,曾跟她共事多年,共用一個辦公室的同事,在她走之後發布了一篇文章,稱「伊斯蘭教與西方現代文明不相容」。


「特朗普的上任和其行政令並不是帶來了極端行為,而是讓這些本身有著類似想法的人肆無忌憚地做極端的事情。」Yuan是國際難民援助計劃密歇根大學分計劃的負責人,他告訴本刊記者,密歇根大學所在的安娜堡是一個非常「自由派」的城市,可即便在這裡,大選結束之後的幾天內,也出現了恐同、恐外、恐穆斯林的言論和行為。


「偉大的牆」?


「很快,新的行政令就會再次發布!」特朗普在各種集會上強調。


行政令發布的第二天,七國移民彷彿又見到了一些希望,它被西雅圖一聯邦法院叫停,此後耗費多日,上訴無果。


「就我在國土安全部的經驗觀之,這七國並不是威脅,所以即便實現,也不一定能使美國更安全。」國土安全部前助理部長保羅·羅森茨維格在接受本刊採訪時稱。而當被問到最大的威脅來自哪裡時,他沒有說出口。


2月22日,美國國土安全部又頒布嚴苛的新命令,開始全面取締非法移民,全美近1100萬無證外籍人士幾乎都被鎖定為目標。


「將1100萬人抓捕起來遣送回國,這是不道德的,就像是集中營。」羅森茨維格認為,而且這項工作成本太高,會分散國土安全部的資源,使得真正的威脅反被忽略。


以往,國土安全部的備忘錄中會顯示「我們消除了重大隱患、我們已經確保某危險地區安全無虞」等,「重大隱患」、「某危險地區」是國土安全部根據情報來確定的特別關照地,但是接下來,特朗普要讓國土安全部的員工去關注甚至逮捕每一個非法移民。


面臨遣送的非法移民過去多與違法有關,他們會被逮捕入監,刑滿之後遣送回國,沒有違法就被遣送的人員95%都是剛剛過了邊檢,而非長期生活在美國城市。「國土安全部探員們不可能突然衝進一家餐館,發現非法移民然後將其逮捕。」羅森茨維格說,「當然這在奧巴馬政府不可能,在當下就難說了。


將非法移民遣返回國更是需要耗費很多資源,一方面,需要司法聽證會,其所耗費的時間平均需要700天;另一方面,一些國家是不接受遣送的,政府要為他們找到一個接收國家。

政壇「外行」闖白宮 總統也瘋狂



1月28日,美國紐約,不少抗議者在肯尼迪國際機場口聚集抗議(Reuters圖)


1月25日,特朗普再次向國土安全部簽發行政令,其中之一是兌現他的選前承諾——在美墨邊境修一堵巨大的牆。


「我們必須讓我們的法律完善,邊境安全。所以,我們會很快建造一座偉大的南部邊界牆。」2月28日的國會演講中,他再次提到。


對此,羅森茨維格明確告訴本刊記者,「我不認為建牆有何效果,你建十米高,我就能買到十一米高的梯子。」


如今,特朗普還沒有為計劃中的邊境牆打下一根樁,邊境巡邏人員也沒有增加,有邊境人員稱,很難相信特朗普的造牆計劃真能改變什麼——畢竟,美墨邊境本身是有牆的。


羅森茨維格說,更有效的是減少人們「穿牆而過」的興趣,例如,讓墨西哥市民有可選擇的定期工作計劃,高興地來,高興地走,「畢竟在農業、旅遊業和醫療業,美國需要大量的勞動力資源。」


而從過去幾年的統計數字看,從墨西哥偷渡過來的移民數量一直在下降,特朗普可能是在一個最沒有必要的時候,大喊造牆。


羅森茨維格也提到,特朗普稱自己已經做了很多事,但是很多政策都只是宣布而未能實現,「他只是說『我要做』,也許他能做成,我們等著看吧。」


難民也在等。


一位來自伊拉克的同性戀難民,因為性取向被暴打多次,他離開故土,暫居土耳其,卻總被當地人威脅生命;一名來自蘇丹的政治難民,因在蘇丹不配合政府工作被關在監獄,三次被折磨、斷食,現在和家人居住在埃及街頭的帳篷里;還有來自敘利亞的平民,只是因為不支持阿薩德政權,被關押、施以酷刑,他逃到約旦,每個月靠著聯合國難民署發放的120元美金支撐一家6口人的生活。


據Yuan介紹,因為特朗普的行政令,這三個人也許將長期被困在這些國家。


美國本是全球難民接收大國。可是特朗普通過行政令,宣布要將奧巴馬去年承諾的難民接收名額從11萬砍至5萬。


「如果想要轉換到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其他難民安置大國,一切申請都要從頭開始,又是很長一段時間,有的人等待時間會長達10到20年。」Yuan說。作為難民研究人員,他深有感觸,「未來真是一片渺茫。」


「冬宮」


「從此刻開始,一切將美國優先。」


「我們將奉行兩條原則:買美國貨,雇美國人。」


1月20日,特朗普就職演講上,便慷慨激昂地發布了他將向所有美國人盡忠的誓詞。


「覺得是個機會」


剛一聽說特朗普當選,德克薩斯州的亞當·約瑟夫很高興,「商人最關心賺錢,我們普通人也是,只要他的政策能夠讓我賺錢改善生活,我還是滿意的。」


亞當是一名結構工程師,他告訴本刊,自己全家都是堅定的共和黨支持者,而在德州共和黨支持者也佔據主流。


無論是就職演說,還是國會演講,特朗普總在描述一個可怕的「現狀」——長期以來,美國的中產階級在收縮,因為政府向外國出口了工作和財富;基礎設施老舊,因為政府選擇了對外援助。


因此,特朗普上任以來就宣布執行多項舉措,退出TPP,要求國會擴大投資1萬億美元在基礎設施建設上。


特朗普的反全球化政策和貿易保護主義頗受指摘,但對於一些美國人而言,這些喊話堅定了他們支持特朗普的信心。


「總統要投入大量資金興建基礎設施,大概工程和能源製造等幾個行業的人都會受益。」亞當說,還有墨西哥建圍牆的構想,作為一個結構工程師,他聽著就覺得是個機會。「我所在的公司正在做前期的方案籌劃。」


總統的「冬宮」


新總統除了白宮,在南方還有一個「冬季白宮」,簡稱「冬宮」,由其兒子負責管理。在那裡,他有一些親密的「夥伴」,也許日後會搶了亞當的生意。


「冬宮」是位於佛羅里達州棕櫚灘的馬阿拉歌會員制俱樂部,近500名付費會員包括房地產開發商、華爾街金融家、能源以及其他可能受到特朗普政策影響的企業高管。


特朗普在那裡招待外國國家元首、醫保業高管和其他客人。2月11日,他便和在美訪問的日本首相安倍召開緊急記者會,強烈譴責朝鮮發射彈道導彈。

政壇「外行」闖白宮 總統也瘋狂



2月11日,美國佛羅里達州,美國總統特朗普夫婦邀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夫婦在馬阿拉歌俱樂部內共進晚餐(Reuters圖)


歷史上,不少總統擁有私人豪宅,比如老布希在緬因州有座大型庭院,肯尼迪在馬薩諸塞州有個豪華宅郟


但是,特朗普的「冬季白宮」還是開創了先河,《紐約時報》稱,民眾作為顧客向總統的公司付款,在歷史上從未發生。


馬阿拉歌會員勒弗拉克是紐約的一名開發商,最近他拜訪特朗普時,被告知,國土安全部擬議中的美墨邊境牆報價超過200億美元,而不僅僅是特朗普公開宣稱的120億。「他問我會不會考慮做這件事。」勒弗拉克說他回答自己無意於該工程,「我以為你在讓國土安全部處理此事。」


特朗普則回應或許凱利將軍會打電話給你。


「如果想和聯邦政府聯繫,經常去該俱樂部的那些有錢的商業精英有很多門路。」特朗普的兒子埃里克否認了會員可以從中獲利的說法,「他們不憚以最邪惡的一面來揣測我們,這不公平。」


而另一位會員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說,會員費近來翻倍了,但是能經常看到總統還是值得。「就像是你知道米老鼠一定會在那裡,買迪斯尼門票才有價值。


如今,該俱樂部倒是也有改變,那就是特勤局在總統的桌子周圍拉起了一根隔離繩。


「坐下!我就不讓你問」


「特朗普和媒體之間,是一場瘋狂而愚蠢的愛。他們之間的吸引強大但有毒。」2月25日,《紐約時報》周日版評論員、專欄作家莫林說。


「另類事實」


1月21日,特朗普上任的第二天下午,新任發言人西恩·斯派塞首次與白宮記者見面,沒有寒暄、沒有客氣,上來就是一頓教訓——


「正如總統所言,昨天我們進行了一場有序而和平的權力移交。但是卻有媒體故意引用了錯誤的消息來源。」他稱有媒體把此次就職典禮照片與前任相比,好像顯得參加特朗普就職儀式的人少。「實際上這次典禮是我國首次在草地上鋪東西,好讓人們站在一些原本無法站立的地方,所以人群只是被疏散了,而不是少了。」


然而,美國有線電視台稱,2012年,奧巴馬第二次就職典禮上,就已使用過這一辦法。


他還強調,「沒有人掌握具體數字,國家公園管理局都沒發布過數字。」但是很快,斯派塞的說法開始自相矛盾,他通過當天乘坐地鐵的人數得出結論,「這次是有史以來觀看人數最多的總統就職典禮,句號!無論是到現場的還是全世界的。」


對於他的前後不搭,白宮高級幕僚康威在接受電視媒體採訪時說,也許媒體該學會接受這種「另類事實」(alternativefact)。


要求媒體講「另類事實」很快成為了網路熱詞,而從競選到就任,指責媒體不講真話的也是他們的老闆特朗普——


媒體曝光他對幾位女性的騷擾時,他說媒體聽由別人胡編亂造;


媒體稱他與俄羅斯有私下往來時,他拒絕接受CNN的提問,稱其「假新聞」,「坐下!我就不讓你問」;


媒體揭露前國家安全委員會負責人弗林與俄國大使討論取消美對俄制裁事宜時——現已因此辭職——他對事件不著一字,而反覆強調媒體不能使用匿名信源,這樣「不誠實」……


特朗普指責媒體,而媒體也在不斷給特朗普「挑刺」,抨擊他的用人、政令,《華盛頓郵報》甚至還引進了一個新的口號:「民主在黑暗中死去」,劍指特朗普。


你別來,我不去


「這些假新聞媒體,包括《紐約時報》、NBC、ABC、CBS、CNN,他們不是我的敵人,他們是全體美國人民的敵人!」


自從新聞自由被當作基本權利寫入美國憲法之後,特朗普成為了第一個公開與媒體宣戰的在任總統


從參選之初到獲勝前夕,特朗普一直是媒體嘲笑、抨擊的焦點。據《華爾街日報》和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新聞2月26日發起的一項新民調,51%的美國人覺得從特朗普去年11月贏得大選以來,媒體對他的態度太過苛刻;41%受訪者認為媒體報道「公平客觀」;僅有6%的人認為媒體對特朗普批評得不夠。


不過,這並不影響他順利當選美國總統;而不斷被特朗普抨擊是「假新聞」的媒體,似乎也並沒有失去自己的讀者,反而訂閱量和付費用戶上揚。

政壇「外行」闖白宮 總統也瘋狂



2月7日,美國華盛頓,白宮發言人斯派塞召開記者會(@視覺中國圖)


近來,這場「特朗普VS媒體」的爭鬥愈來愈激烈。


2月24日,白宮發言人斯派塞在一場媒體通氣會上把CNN、《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Politico、BuzzFeed等多家媒體記者關在門外,引發媒體的一致聲討。


「我認為媒體對民主不可或缺。」2月28日,美國前總統小布希首次對白宮現主人及其政策發表看法,「我們需要媒體來對我這樣的人問責……權力會讓人成癮,有腐蝕性。讓媒體問責那些濫用權力的人很重要,不管是這裡還是其它地方。」


可是特朗普並不認為自己是媒體的反對者,他認為自己只反假新聞,不反媒體。


「除非他們指出消息人士的名字,否則他們不應當寫……比如,一個信源說唐納德·特朗普是個糟糕透頂的人,我要知道是誰,讓他們當著我的面說。


2月25日,特朗普還在推特中聲明,「我不會參加今年的白宮記者協會晚宴,祝願每個人擁有一個美妙的夜晚。」


每年4月29日舉行的白宮記者協會晚宴是媒體與眾多電影明星、政客和商界領袖聚在一起聽總統開啟「段子手模式」的時刻。但這樣一個給美國總統名正言順「吐槽」並與媒體拉近關係的機會,特朗普選擇拒絕參加。


至此,他成為了自1914年白宮記者協會晚宴開始以來,第一個主動缺席白宮記者會的總統,上一位缺席的總統是羅納德·里根,原因是他在1981年3月30日遇刺。


特朗普和他的團隊似乎並不「在乎」與主流媒體「決裂」。


畢竟,他有「戰鬥的利器」——推特,而且是兩個賬號。


就像共和黨初選時特朗普的對手泰德·克魯茲曾說:「如果當年尼克松能做到特朗普這樣『繞過』主流媒體,他甚至不會被彈劾下台。」


現在就開始備戰2020?


「我將跳過媒體,直接與你們對話,傳達未經假新聞過濾的真實情況。」特朗普說。


選戰級別的逢迎


2月19日,周六,佛羅里達州大西洋海岸邊,墨爾本市一個飛機場的機庫里,伴隨著1997年哈里森·福特的電影主題曲《空軍一號》,特朗普與妻子從「空軍一號」走進歡呼的人潮。


就任整整一月,特朗普來到搖擺州佛羅里達,彷彿夢回前朝,聽著人們一遍遍地高喊著他的名字。


這場集會讓特朗普從白宮的限制和國會的約束下得到了些許喘息的機會,他再次提起了競選時的口號,正是這些口號使特朗普在與希拉里的對抗中充滿激情。


他選擇親自站在舞台上與美國人民交談,除了批評媒體之外,還抨擊了前任政府簽署的國際貿易協定,並且保證使工作崗位迴流美國。


不過直到最後,也不清楚這位總統用意如何。


這次集會由特朗普2016總統競選團隊負責,2020總統競選資金將為集會提供費用——特朗普在宣誓就任總統的幾小時之後,便向選舉官員提交了競選連任的文件,從而可以繼續籌措競選資金。報告顯示,特朗普競選團隊12月份籌集了960萬美元。


有媒體認為,特朗普已經打響2020年的總統選戰。當被問到現在開始下一次競選活動是否為時過早時,特朗普回答,「生活就是一場競選戰役!」


「讓我們的國家重新偉大起來就是一場競選!」他說,「於我而言,這就是一場競選,讓美國偉大起來絕對是一場競選。」


無論如何,他得到了自己最想要的——沐浴在選戰級別的逢迎目光之中,靠這種曾經熟悉的感覺給自己「充充電」,也許這能讓這位獨自一人住在白宮的總統不再「寂寞」。


「我與你們同在。」他說。


終於像個總統?


2月28日,特朗普來到國會,發表自上任以來第一場國會演講。


一向以深紅色領帶示人的美國總統特朗普當晚換上了一條海軍藍配白色條紋的領帶,演講也少了一些大嗓門,和來回重複的簡單句。他細數選前承諾,還加入一些感人的設計,來感謝那些為國付出的美國人。

政壇「外行」闖白宮 總統也瘋狂



2月28日,美國華盛頓,就職以來,特朗普首次在國會發表演講(@視覺中國圖)


幾家民調機構在特朗普在國會發表演講後進行的調查都顯示,特朗普的得分有了提升。甚至「主流媒體」民調中都稱其「終於像個總統」。


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民調結果是,76%的受訪者對他的這個演講持正面看法,82%的人認為,這個演講有點「總統范兒」;美國有線電視台的調查稱70%的人表示,這個演講讓他們對國家的發展方向感到更加樂觀。


不過,整場演講中,特朗普依然將美國塑造為「受害者」或「迷失者」,這主要體現在前政府的糟糕協議,和非法移民「禍害」。


特朗普對自己四十天的表現倒是很滿意。


在參加國會的幾個小時前,特朗普接受他最喜歡的節目之一《福克斯與朋友們》採訪時稱,「我覺得就我實際已經做的事而言,我可以得一個A。」


「但我覺得我和我的幕僚——我覺得我們向美國公眾解釋得不夠。」他說,在傳達信息方面,會給自己一個C或C+。


他承認自己在民意調查中沒有獲得大多數美國人的支持,但他表示那些支持他的人程度更強烈。「這份愛很強烈,我的支持者熱情程度之高是其他人前所未見的。」


「九年後,美國將慶祝國家誕生250周年——自宣布獨立以來的250年。它將是世界歷史上偉大的里程碑之一。」特朗普在國會演講中說。九年後的展望再次說明了他尋求連任的計劃已在進行。


不過,經歷了這四十多天的「混亂」,對於美國民眾而言,更多的還是迷茫——


「我現在覺得很尷尬。」


「我為你投了票,但你仍然像個孩子般行事。」


一個名為「對特朗普的遺憾」(@Trump_Regrets)的推特賬號正在收錄特朗普上台前後人們的迷茫和搖擺。賬號負責人、加拿大大學生埃麗卡·巴古馬稱,大部分信息都來自那些自稱為特朗普投了票而又感到苦惱的人。


據《紐約時報》採訪考證,他們的失望之情絕大多數是真實的——不過不管怎樣他們也不會為特朗普的對手希拉里·柯林頓投票。


更加後悔的也許是特朗普的書《交易的藝術》代筆作者托尼·施瓦茨。他說,如果現在讓他寫《交易的藝術》,會是一本完全不同的書,標題也完全不同。


「應該會叫《反社會者》。」施瓦茨說。


實習生王維寧、崔爽對本文亦有貢獻


看天下376期封面故事


《Vista看天下》團隊出品


做最好看的新聞故事


微信公眾號搜索「看天下」添加關注


商務合作請聯繫QQ:2798493263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Vista看天下 的精彩文章:

揭秘最高檢工作報告二維碼幕後:騰訊團隊打造僅8天成型
陳道明批評小鮮肉被罵「刻薄」,粉絲一味遮醜的荒唐何時能休?
回憶殺!那些承包童年的經典動畫!
靠眾籌續命的獨立書店,情懷和尊嚴還能並存多久?
揭秘中國充氣娃娃工廠:每個賣到上萬元的「愛人」是如何製作的?

TAG:Vista看天下 |

您可能感興趣

喬治亞前總統強行闖進烏克蘭,混亂的烏政壇將再添變數!
韓國政壇內鬥「白熱化」?檢方同時調查3位前總統
亞洲排球第一女神進入政壇,美艷不輸惠若琪,總統曾與她單獨會面
英國政壇新宮斗大戲 英國第一貓被外交部首席貓打傷
政壇黑馬再現?美國民主黨眾議院領袖受挑戰
藝術家將叱吒風雲的政壇總統變成「時尚女王」,別有一番嫵媚
亞洲排球第一女神入政壇 美貌不輸惠若琪 總統曾單獨召見
有「鐵腕總統」稱,他主政此國經濟發展迅速,下台曾誓言重返政壇
韓國政壇變天掀動亞太局勢
巴西選民厭倦政壇腐敗 目光投向「局外人」
英國政壇的「雙女主」大戲要開始了
號外!歐洲政壇又一「小鮮肉」崛起
又一名韓流藝人無辜陷入韓國政壇謠言風波!從此開始正面反抗!
俄政壇大嘴第6次衝擊總統寶座 誓言以公投方式恢復甦聯
下屆韓國總統新黑馬?政壇EXO安熙正
此國首富當選總理後,他曾創造本國「政壇奇蹟」,後被迫流亡海外
有政壇「帶刺玫瑰」稱,她曾出任此國外長,後成中亞首位女總統
韓國政壇「薩德」紛爭再起 韓媒:撤走可能性不大
當網友給奧巴馬和副總統拜登加上對白……美國政壇就變得曖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