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歲老將臨危受命,打的日本人鬼哭狼嚎,一戰奠定東亞格局
白江口海戰是中日史上第一場海戰,這一戰的重要意義遠重於清末發生的甲午海戰。這一戰,奠定了東亞千年來的政治格局。時至今日,日本社會中的唐朝遺風依然濃厚,亦與此戰有關。
日本是個多山的島國,資源的匱乏,令日本人很早就注重對朝鮮半島的經營。
唐高宗在位時的朝鮮半島有三個政權:新羅、高句麗、百濟。高句麗居北,面積最大、實力最強,但和中原王朝的關係最差;新羅位置偏西南,和中原王朝的關係最好,態度最為恭順,經常向稱臣進貢;百濟位置偏東南,面積最小、實力最弱。
新羅和百濟和日本最接近,對這個尚武的強鄰一向敬畏有加,一度被迫向日本朝貢。不過,許多時候,新羅也會腳踩兩隻船,既不敢得罪日本,又積極向大唐靠攏。李世民攻打高句麗時,百濟出兵搶佔了新羅十幾個城池,日本也趁機加強了與百濟的外交關係。李世民征高句麗功敗垂成。唐軍退兵後,新羅悲催的發現,自己一不小心成了日本、高句麗、百濟共同覬覦的對象。
作主新羅宗主國,唐王朝自然不能坐視。高宗遣使百濟,令其退還奪取新羅的城池。然而百濟依仗背後有日本支持,非但置高宗璽書不顧,反而變本加厲的聯合高句麗出兵新羅,再奪新羅三十餘城。新羅向唐再度告急,很快,唐與新羅組成聯軍共同對付百濟。
因實力太過懸殊,百濟都城很快陷落,殘餘勢力退守周留城(今韓國全羅北道扶安郡)一邊負隅頑抗,一邊遣使向日本求援。為自身發展計,日本也不能坐視百濟亡國而不顧,立即向百濟發兵數萬來援。在此歷史背景之下,白江口海戰爆發。
唐軍在平定百濟後,於龍朔元年(661年)四月,挾新勝之威率軍進攻高句麗。高句麗立即與百濟聯合,也遣使於第二年赴日本求援。日本援軍陸續起來,與百濟合兵一處,反而將唐軍劉仁願部隊圍困在泗沘城。
劉仁願遣使向唐廷告急,李治一紙詔書:派劉仁軌率兵往援!
劉仁軌,汴州尉氏人(今河南省尉氏縣),家境清貧,屬於自學成才大器晚成。接到詔書,時年六十歲的劉仁軌喜不自禁,覺得這是上天送富貴於他。
劉仁軌率領唐水軍和新羅水軍從熊津進入白江口,準備溯江而上夾擊周留城。當唐軍海船駛抵白江口時,與日本水軍不期而遇。當時,日本與百濟的水軍共有士兵4.7萬人、戰船800餘只,史載「倭船千艘,停在白沙,百濟精騎,岸上守船」。而劉仁軌部唐軍與新羅水軍加起來只有士兵1.7萬、戰船170餘艘,敵眾我寡。
劉仁軌臨危不懼,立刻下令布陣,各戰船按命令列出戰鬥隊形,嚴陣以待。
日軍仗著人多勢眾,先發制人沖向唐軍。由於唐軍船皆是艨艟巨艦,日軍船多是舢板小艦,船小不利於攻堅,雙方戰船一接觸,倭軍立刻處於劣勢。初戰不利的日本海軍連忙改變策略,決定採取各自為戰的方式,利用兵力和船隻數量的優勢發動進攻。本來,日本水軍打算利用數量上的優勢,趁亂將唐軍分割包圍,然後各個擊破。哪知道命令一出,各船立功心切,毫無章法地撲向嚴陣以待的唐軍。
劉仁軌見招拆招,命令唐軍自中軍佯撤,引誘日軍進入陣地。待日軍船隻完全進入伏擊圈後,唐軍即由左右合圍之,形成關門打狗之勢。
一聲令下,唐軍居高臨下火箭齊發,日軍船隻左衝右突無法突破重圍,船隻中箭後很快起火燃燒,無奈之下,日本水兵紛紛棄船跳海逃生。沉浮在海水的日本水兵成了移動靶,唐軍好整以暇地挽弓搭箭向海中射去。慌亂中,日軍也向唐軍艦船發射火箭,奈何唐軍船高艦厚,根本無濟於事。見此情形,日軍更是亂作一團,船隻不是碰在唐船上沉沒,就是自家撞在一處翻沉。除少數逃離之外,其餘悉數被殲。
白江口之戰唐軍完勝,史稱「四戰皆克,焚四百船,海水為丹。」日軍戰敗後,逃回本土,擔心唐軍會乘勝追擊,一連修建了數道防禦線,哪知道唐人對這個蕞爾小國根本不感興趣,讓日本人空擔心了好多年。
日本這個民族有個優點,誰把他揍的滿地找牙,他就服膺誰。 因為白江口之役的大敗,日本人明白傾一國之力也難以撼動唐王朝分毫,不但沒有記仇,反而堅定了日本統治階層以中國為師、全盤學習的決心。日本天皇派出的遣唐使船隻不顧風浪濁天,前赴後繼的趕往大唐王朝求學。


※大唐有一俠客,無辜劫殺一少年,二十七年後報應來了
※隋末三姓家奴,李世民恨得要死,卻重用他開創了千秋偉業
※一代文宗柳宗元告訴你,文章怎麼樣寫才能獲得百萬加點擊量
※唐朝一富豪,本來還剩三年壽命,嫁女兒的時候做了一件事
※唐朝一宰相少時屢考不中,去找大師算命,大師說你的面相我看不懂
TAG:唐風宋月 |
※唐朝最牛名將,一戰奠定中亞格局,再戰日本安穩一千年!
※中日朝奠定三百年東亞格局一戰,明軍大勝,卻有數萬士兵耳鼻未歸
※此人臨死前的三道遺囑,顛覆後世的千年格局 震驚了
※為什麼說赤壁之戰是奠定三分天下的戰爭,對三國格局有多大影響
※大唐與戒日帝國,還真打過一仗,奠定亞洲千年格局!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告訴孩子,把格局做大,便四面來風
※他率八百騎兵南下,竟擾亂天下,改變三國鼎立格局
※七百多年前中原的一場重要戰役,無名小兵的一發土炮改變了世界格局
※他個頭矮小,卻一度擊潰敵人,控制了歐洲十多年的格局
※中華抗倭第一仗竟在朝鮮,大唐花甲老臣打出中日千年格局
※二十幾歲,你應有的格局
※唐朝隨便打一戰,改變東亞格局,東亞最強國臣服千年
※原是下崗員工,意外領兵連勝朝鮮日本,決定東亞千年格局
※此人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但卻親手殺了自己的七個女人
※奠定中國兩千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被世人尊稱為「千古一相」
※二戰對世界格局影響最大的四大戰役,中國有一戰排第2名
※此人奉命研究日本,一本書揭示日本人各種醜陋變態,影響戰後格局
※「三歲看大 七歲看老」:把格局做大 便四面來風
※聯盟瘋狂了整個休賽期,騎士只用一份「老將底薪」就打亂全部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