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清照嫁入趙家不到一年就被趕回娘家,趙明誠有何反應?

李清照嫁入趙家不到一年就被趕回娘家,趙明誠有何反應?


李清照嫁入趙家不到一年就被趕回娘家,趙明誠有何反應?



《清照與明誠——錯愛一生》(1)

崇寧二年的東京,桃花開得很早,但敗得更快。


當長亭外的最後一片桃花無聲墜地時,李清照和丈夫趙明誠喝完最後一樽離別酒,帶著些許不舍、些許哀怨、些許憤怒,離開了她生活了三年的東京。


三年前,她來到了這座城,帶著青春的笑臉,帶著驚艷京華的才華,帶著對愛情的嚮往,三年後這座城用政治的冰冷將她改造成了一個哀怨的少婦,並無情的拋棄了她。


而她真實的人生,才剛剛拉開序幕。

如果不是有一個如此聲名顯赫的女兒,李格非這個名字或許會被後世的文學界更多提及。



李清照嫁入趙家不到一年就被趕回娘家,趙明誠有何反應?



李格非字文叔,山東濟南人,出身書香門第,其父是仁宗朝名相韓琦家的門客文士,李格非早年勤學苦讀,特别致力於經學的研究,當時的科舉應試內容主要以詞斌為主,但李文叔卻不走尋常路,一門心思放在了經學上,撰寫了數十萬言的經學專著《禮記說》後方得以登進士第(事實上,李格非詩詞上功力亦相當深厚,時人不僅將他列入蘇門後四學士之列,甚至認為他的詩文功力超過蘇門前四學士的晃補之秦觀)。


雖然李格非長相英俊,但卻不識風月一心埋頭做學問,個人終身大事都被耽擱很長時日,做光棍一直做到三十多歲的時候才娶妻成家,但是好飯不怕晚,李格非迎娶到了北宋仁宗時期宰相王準的孫女。

王氏可算得帝國後期豪門中的豪門,王准王硅父子二人連續當上了帝國的執宰,就連當時不可一世的童太尉童貫都願拜在王門,認王硅為乾爹;除了王准王硅,王家的另一顯著特點是王家的女人們挑老公眼光毒辣(當然也可能是王家榜下捉婿隊伍的業務能力太強),王家女婿個個都是非凡之輩,老王準的九個孫女婿(包括李格非)在內的九個孫婿全部登科進士,其中鄭居中、鄧詢仁、許光疑三人為翰林學士,而曾孫婿中,秦檜和孟忠厚相繼拜相開府。「王氏女婿」已經成為了北宋帝國的金字招牌。


迎娶豪門大小姐後沒有給李格非帶來什麼物質和仕途上的飛躍,李格非從冀州司戶參軍調任鄆州教授(類似分管教育副局長),當時的鄆州郡守看他家庭經濟情況不好,特意照顧他讓他多兼一個職位,多拿份工資,但李格非認為公務員應該敬業盡職,一口拒絕上司給他搞兼職的機會。


而這種性格貫穿著李格非的宦海生涯,他絕不肯為時局權宜改變,這種執拗的性格和不肯變通的書生意氣及才學得到了以蘇軾為首的舊黨文學精英們的讚賞,後來成就了他蘇門四後學士的名頭。


當然這也不僅僅是李格非在文壇上的名頭,但這也是他在帝國政壇的身份標識——舊黨。這才是李格非儘管有背景也有才學,但在神宗朝時仕途一直不得志的真正原因。


李格非仕途上的春天來自於哲宗皇帝元佑時期,以司馬光為首的舊黨人士又走到了舞台的中央,包括李格非文學和精神上的導師蘇軾蘇大鬍子也重返東京做上了翰林學士知制誥(為皇帝起草詔書的秘書,正三品)。李格非很快也被啟用,在元佑元年入補太學錄,很快升任太學博士並校書郎,入館職,就在這個時期,他與同任館職的廖正一、李禧、董榮被時人贈予了蘇門後四學士的名頭。

哲宗後期,章淳為首的新黨重新得勢,舊黨人士又遇打壓,章淳到很是賞識李文叔,給了他改換陣營的機會,讓李格非為檢討,編類元佑諸臣章疏,但李格非拒絕出賣黨友,結局也很簡單,被貶出京,任廣信軍(今河北徐水)通判。


李格非在廣信軍沒當呆多久後又被召回東京,升任禮部員外郎。


再到東京的時候,李格非終於想起了自己的女兒已到出嫁年齡,是該為女兒務色一個夫婿的時候了。



李清照嫁入趙家不到一年就被趕回娘家,趙明誠有何反應?


他派人到濟南老家,把十六歲的李清照接進了開封城。


李清照帶著年幼的胞弟李迒從偏遠寧靜的濟南鄉間靜悄悄的來到了東京城,這座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都市,翻開了她青春的詩篇。


東京的繁華富麗新奇像一道催化劑,讓少女清照才思泉涌,當李格非拿出小女自稱學填詞不到一年的習作給自命不凡的學士翰林們欣賞時,帶給他們的則是震撼和發自於肺腑的仰慕了。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如夢令)



李清照嫁入趙家不到一年就被趕回娘家,趙明誠有何反應?



其詞意境之高,用詞之妙,他們簡直不敢相信這樣絕妙的詞竟然出於一個年僅十六歲的小丫頭之筆。


李家的閨女一詞出而驚京城,東京的文人們都知道了「文叔有女堪傳業」,才女李清照的名頭開始在東京文化界打響。李格非家成了東京城文人特別是年青的書生們最嚮往的「文化沙龍」,誰都想一睹這位東京文化界新寵的芳容。


李格非是樂於見到這種局面的,一來他為自己的女兒成為一個百年難遇的文壇才女而自豪,二來他也可以這些年輕人中為女兒挑選未來的依靠。


不久後的一天,一個叫趙明誠的年輕太學生和朋友們來到了李府。在李府的花園中遇見了李清照,關於他們之間的第一次相逢,李清照後來在《點絳唇》一詞中如是描述:


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縴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客人來,襪劃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李清照嫁入趙家不到一年就被趕回娘家,趙明誠有何反應?



詞講述的是一個清純的少女見到年輕帥哥的羞澀、好奇,以及對愛情的嚮往。這首李氏青春宣言產生於一個複雜而微妙的時代,在那個時候司馬光家的女眷們已經開始嚴格遵循男女授授不親的新女性準則,以蘇東坡為代表的男人們也開始迷戀女人「性感「的小腳,但那個時候朱淑真們還可以「人約黃昏後」、「嬌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而才女唐婉被老公陸遊無情拋棄後還可以找一個家世不錯的皇族帥哥,李格非家的女兒則可以輕狂的「沉醉不知歸路「,還可以嫵媚的倚門回首,舒展青春。


那天趙明誠嗅到的不是青梅味,而是愛情的芬芳。


回家他向父親趙挺之說他看上了李格非家的閨女。


趙挺之家的兒子娶李格非家的閨女,這檔子新聞如果在兩年前的東京傳出,一定被認為是最冷的政治冷笑話。


趙挺之是山東密州諸城人,熙寧三年的進士,和李格非的仕途經歷大抵相同,曾經先後做過登、棣二州教授,通判德州,並在元祐初年入館職任秘閣校理,哲宗時代任過太常少卿,權吏部侍郎,中書舍人、給事中等職。


但趙挺之從入仕那一天起就是一個堅定頑固的新黨,王安石變法的支持者。他在做德州通判的時候,曾大力推行市易法,他的強力措施卻遇到了一個下屬——被貶到德州的一個鎮上做鎮長、號稱蘇門四學士之一的黃庭堅的反對,兩人在公共場合幹了不少嘴仗,


黃庭堅對趙挺之的惡感很自然的傳到了蘇東坡那裡,趙挺之在入館職的時候就遇到了蘇大鬍子的反對,說趙挺之「聚斂小人、學行無取」。


雖然算得上半個老鄉(同為山東人),但李趙二人之前的關係是可以想像的,兩家做姻親,有牛頭不對馬嘴之嫌。


如果早兩年,平素就討不到趙挺之喜歡的老三說要娶李格非家的閨女,等待趙明誠的恐怕只是一大耳光,但是時局是變化的,趙明誠向父親提及李家的閨女的時候,正值徽宗建中靖國元年(公元1101年),年輕的徽宗皇帝上台伊始,而真正當家卻是向太后向老太太,向老太太是個溫和厚道人,這些年看膩了新舊兩黨斗得死去活來天下沒有個安寧,把年輕的皇帝扶持上後老太太發話了,什麼新黨舊黨都是我老趙家的家臣,別鬧騰了,大家幫襯著讓新皇帝過兩天太平日子。


於是徽宗皇帝初期的基本國策就擬定為兩黨兼用,以蘇東坡為首被流放貶抑的舊黨相繼被召回京,而曾布等新黨骨幹還仍然得到重用。


在建中靖國元年,無論是在崇政殿上還是樊樓酒家,如果還有新舊黨人橫眉冷對吵個臉紅脖子粗的話,那就相當不識時務了。


這個時候,趙挺之的兒子看上了李格非的閨女,兩個年輕人的兒女情長正好迎合了當下的時局。


於是趙挺之對兒子的婚姻挺之,他為了促成和李家這門親事,還編造了一個善意的謊言,時任禮部侍郎的老趙在單位上向同僚吹風,說他夢見了自己的兒子將來娶的媳婦是一個大才女、女詞人。


同事們說現在東京最有名的女詞人就是李員外郎家的閨女了。


於是趙挺之找到李格非,正式替兒子提親。


李格非有些為難,和一個新黨骨幹——還是老黃最厭惡的趙挺之做親家,他並不是很願意,但是眼下的時局,拒絕這門親事,難免被人指責為搞不和諧,和當今的聖上皇太后唱對台戲。


更最重要的是,他很是欣賞趙明誠這個年輕後生。


雖然老子是舊黨人士鄙視的新黨頭目,但趙明誠在李格非的舊黨文化圈中的口碑卻很好,少年老成的趙明誠幼年時便開始痴迷金石學,當時詩人謝逸便說他「向來問字識揚子,年末二十如蒼老」,在他十六七歲時,便在金石學界嶄露頭角,而在十八歲的時候,當時據傳傳國玉璽在咸陽(今陝西咸陽)出土,送到東京後,將作監李誡親手摹印了兩枚,其中一枚就是送給趙明誠的,此時的少年趙明誠在帝國的金石界已經舉足輕重。當時有蘇門六君子之稱的陳師道是趙明誠的姨父,陳師道為人狂放,相當瞧不上一心搞新法撈錢的趙挺之與趙家從不往來,後來陳師道窮困潦倒大冬天的連件禦寒的都沒有,其妻跑到姐姐家借了一件大衣,陳師道知道後把老婆痛罵了一通,大有餓死不食趙家食的意思。但是陳師道對趙明誠這個子侄卻是欣賞疼愛有加,經常與其通信聯絡,交流激勵,而陳師道和李格非私交很好,沒少在好朋友面前誇自家的子侄。


李格非有些拿不準,他徵求了女兒的意見,清照的臉如羞答答的玫瑰瞬時綻開,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趙李兩家婚事很快定了下來,靖和元年,二十一歲的太學生趙明誠迎娶了東京第一才女年僅十八歲的李清照,這長時間成為當年開封人茶餘飯後的談資。



李清照嫁入趙家不到一年就被趕回娘家,趙明誠有何反應?



這是令時人和後世都羨慕的金童玉女。他們的愛情,註定成為了傳唱的經典,但很少有人注意到,他們的愛情之花是開在了怎樣一個特殊的政治土壤中。


嫁入趙家最初的日子,對清照來說,寧靜中帶著甜蜜,不僅和夫君相敬如賓、情投意合,在趙府和公婆相處也算和諧,因為她才女特殊身份,她並沒有像其它大戶之家媳婦那樣,過多的承受家務和女工的束縛,公公趙挺之親自發話了,老三家的是我大宋不世出的大才女,別在我趙家給埋沒了,特殊人才特殊待遇,清照每天只需要給公婆拜完早安,就可以安心的到趙府收藏頗巨的書閣流連書海。


趙明誠那時還是太學未畢業的學生,不能長時間在家,但只要學校一放假他就往家裡跑,陪在家的妻子,而博學的妻子也讓趙明誠在事業上(金石學)有了知音。趙明誠經常帶著妻子去大相國市的萬姓集貿市場淘寶,無論有無收穫,他們都會去旁邊的天橋附近,來點小吃一飽口福,或邀上一二知已好友,找家條件上好的正店,呤詩作斌,喝酒賭錢(後人說清照為酒鬼清照賭鬼清照,大概也是那個時期留下的名頭),日子過得羨殺神仙。



李清照嫁入趙家不到一年就被趕回娘家,趙明誠有何反應?



幸福時光總是過得太匆匆,向老太后在前台主持了大半年工作後就宣布下野,由年輕的新皇帝來接管,徽宗皇帝當家後,還是能掙錢的新黨比較合新皇帝的胃口,原本在杭州道觀里當主持的蔡京重回開封,官拜尚書右丞,站在了全新的政治舞台中央,成為之後二十年的政壇主角,另一個活躍的身影是他的新黨同盟趙挺之,官拜尚書左丞,蔡趙二人成為了年輕的皇帝的左膀右臂。


蔡京當權後的第一件事是重將元祐舊黨打下政治舞台,崇寧元年(1102年),以蘇軾兄弟為首的十六名重要元祐舊黨被貶出東京,李格非在這份名單上排名很高,第五,被罷免了京東提刑之職。



李清照嫁入趙家不到一年就被趕回娘家,趙明誠有何反應?



父親遭難,新媳婦李清照向公公趙挺之伸出援手,得到的答應是沉默。


趙挺之確實是為難的,北宋政壇風雲變化得太快,趙李聯婚,或許在一年前還是他趙挺之的政治資本,但瞬間就成了他的政治累贅,包括這位名滿京城的才女兒媳婦。


涉世未深的李清照對公公的態度很氣憤,寫下一句「何況人間父子情」後甩袖而去,這也成為日後趙挺之的政敵們攻擊他冷麵無情的鐵證。


事實上崇寧元年的李格非在舊黨人士中日子算比較好過的,一則和趙挺之還是親家,二來是和李家淵源很深的韓忠彥仍居相位,雖然受排擠貶出京,但李學士在外地應該還是能靜心坐下來做做學問。


但當崇寧二年來臨時,舊黨的冬天就更加寒冷漫長了,帝國加大了對舊黨的打擊力度,在北宋帝國文人不殺的大前提下,精神迫害成了對舊黨打擊的主要途徑,首先是各級政府機構門前都必須刻元祐舊黨石碑以示懲戒,其次蘇黃等舊黨人士的著作被作為反革命毒草,一律燒毀,不準民間私藏。但這還不足以解恨,崇寧二年的三月份和九月份時又相繼出台了兩份紅頭文件,先後規定「黨人親子弟毋得擅到闕下」、「宗室不得與元祐奸黨子孫及有服親為婚姻,內已定未過禮者並改正。」把精神迫害範圍擴大到舊黨人士子女身上。


雖然趙挺之不屬宗室,清照與明誠也是生米煮成熟飯的名正言順的夫婦,上述文件還暫時不能威脅到趙李的婚姻,但在崇寧二年,(舊)黨人士子弟已經是一個歧視性名詞,屬於政治上的低等公民,


身在相府的清照感覺自己身後被貼上了標籤,她不僅僅是一個趙家的兒媳,更是一名舊黨人士子弟,是公公和丈夫政治上的麻煩,這是自尊心極強的清照所不能接受的,趙府的氣氛讓她壓抑,漸漸喘不過氣來。


最後是趙明誠的母親郭氏代表丈夫和兒子和家中的這個麻煩兒媳談話,說明誠太學馬上畢業,要找工作了(任職),可現在要找好工作政治審查得過關,今年的文件精神是舊黨子弟必須得離京,為了明誠個好前途,恐怕得委屈媳婦你一段時間,離京回娘家暫住些時日,等過了這陣風,再接你回來和明誠夫妻團聚。


話說到這個份上,清照算是明白了,崇寧二年的趙相府中,沒有李格非的女兒的容身之地。


離開是唯一的選擇。


面對妻子的困境,丈夫趙明誠有心無力,此時的他只是一個沒有獨立的經濟能力向來比較孝順的年輕書生,雖然黃庭堅等人的一些書信偶爾提及說趙家的三郎為了心愛的老婆一度和老趙絕交,但這些都是道聽途說的小道消息。也許他也有不滿,也許他也會憤怒,但這一切再累加上他和清照的愛情都不可能挽取他和家庭決裂的勇氣。


他只能備上一杯薄酒,眼睜睜看著清照離開,肝腸寸斷、無能為力。


而清照,只能把所有的哀愁寫進那首《七夕》的《行香子》詞中,然後選擇離開。


革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雲階月地,關鎖千重。縱浮搓來,浮搓去,不相逢。


星橋鵲駕,經年寸見,想離情別恨難窮。牽牛織女,莫是高中。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


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是北宋帝國未期政治時局的最真實寫照,愁煞的,不僅僅是一對濃情蜜意的戀人兒。



李清照嫁入趙家不到一年就被趕回娘家,趙明誠有何反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人咨訊 的精彩文章:

是誰成就了蔡京這個官場惡魔?竟然是兩個偉人,王安石和司馬光
歷史上那些千奇百怪的發現:天使在南非,龍在日本,精靈在英國?
她安心守寡,是紅樓夢裡最貞節婦道的女人,其實竟比王熙鳳還陰險

TAG:華人咨訊 |

您可能感興趣

姜還是老的辣,謝賢一開始就反對王菲嫁入謝家!
謝賢:堅決不讓王菲嫁入謝家,她根本生不出謝家孫子!
徐若瑄回應「我不是中國人」的說法,被騙嫁入「偽豪門」?
為了張柏芝,謝賢發聲謝家不準王菲嫁入,原因居然是為了這個
姐被嫁入豪門,幾年未見卻慘不忍睹,她到底經歷了什麼?
又有一位佳人嫁入廣平王府了,現在來說說,李俶這樣的男人到底值不值得嫁?
為什麼王思聰那麼多女友都沒能嫁入王家,只有它成功了呢?
豆得兒為何沒可能嫁入王思聰家?6張照片告訴你答案!
王菲嫁入謝家無望,謝霆鋒久久不敢娶王菲的原因竟是因為他
女兒嫁入豪門後,2年沒回來過,我去她家看她,女兒讓我心痛不已
「我真的不是老妖婆」,慈禧:「我嫁入宮中一生只回娘家了一次」
「爸媽對不起,我沒有嫁入豪門」
劉若英近照曝光,身材有些臃腫,當年嫁入豪門的她現在又過得怎樣呢?
侯佩岑懷二胎!迷倒周董嫁入豪門,沒想到她這麼不簡單?
看完吳佩慈的家,我似乎知道她為啥對嫁入豪門這麼執著了
同樣都是嫁入豪門,李嘉欣和徐子淇的近照,誰更美艷呢?
小姑子嫁入豪門,我去她家看到端出來的水果,我很同情她
都說甘薇嫁入了豪門 她卻說自己掙的是應得 他人給的是驚喜
她當年搭檔吳彥祖古天樂,嫁入豪門卻自尋短見,如今過成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