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戰神白起一生殺卒百萬並非他願?

戰神白起一生殺卒百萬並非他願?

白起是戰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秦昭王時期曾經多次率部出征,為秦統一六國做出了重要貢獻。


《史記?白起列傳》記載了白起一生為秦國征戰,立下的所有戰功:


昭襄王十四年,「白起為左更,攻韓魏於伊闕,斬首二十四萬」;「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攻魏,拔華陽,走芒卯,而虜三晉將,斬首十三萬。與趙將賈偃戰,沉其卒二萬於河中」;

「昭王四十三年,白起攻韓陘城,攻陷五城,斬首五萬」;


「……乃挾詐而盡坑殺之,遺其小者二百四十人歸趙。前後斬首虜四十五萬人。趙人大震。」



戰神白起一生殺卒百萬並非他願?


據史料記載,白起帶兵征戰中有據可查的殺滅敵軍人數達九十多萬,如果加上未記錄在冊的小規模征戰,死在他手上的各國士卒當在百萬以上。


而當時七個諸侯國的總人口也不過一兩千萬人。


今天看來,白起的所作所為,是一位高級軍事指揮者,在特定歷史環境的戰爭中,不可違背的必然,並非他個人意願。


戰神是怎樣煉成的?公元前305年,白起參軍入伍。公元前294年,在軍隊中因作戰勇猛而累功升為左庶長,進而被秦國權臣穰侯魏冉所賞識,成為其心腹愛將;


公元前293年:因伊闕之戰大勝而升為左更、國尉,進入秦軍領導層;

公元前278年:因安邑之戰大勝再升為大良造,成為秦軍最高指揮官;


公元前257年8月:因破郢之戰大勝被封為武安君,這是戰國時代一個軍人能得到的最高爵位。


白起一生致力於為秦國征戰,從史料記載中找不到他的敗仗記錄。


白起勇武多謀,在與六國的諸多戰役中,他善於通過運動戰打殲滅戰,攻城略地所向披靡,與廉頗、李牧、王翦並列為戰國四大名將,白起則位其首。


春秋時期,秦國地處蠻荒之地,遠離中原文化,人才欠缺,禮儀制度落後,兩三百年來未能像晉國齊國那樣稱霸。

秦孝公時期商鞅變法,秦國步入強國的發展軌跡。 商鞅對秦國政府和軍隊改革,「勵軍功,實行二十等爵制」,「有軍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軍功不得列入公族簿籍。


即使貴族子弟也必須「有功者顯榮,無功者雖富無所榮華」。


商鞅新法廢除了世卿世祿制,根據軍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官吏從有軍功爵的人中選用。


據《漢書》記載:將卒在戰爭中斬敵人首級一個,授爵一級,可為五十石之官;斬敵首二個,授爵二級,可為百石之官。各級爵位均規定有占田宅、奴婢的數量標準和衣服等次。

後來,「商鞅雖死,其法不滅,」秦國一直沿用變法時期的新法制度,軍隊戰鬥力日益增強,國家實力日趨強大。


白起就是商鞅變法後,從普通士卒到秦朝軍政首席大臣的傑出代表。



戰神白起一生殺卒百萬並非他願?



1.攻韓伊闕一戰成名


秦昭王十四年,韓魏聯軍扼守崤函阻秦東進,秦國的丞相魏冉推薦白起為主將,出兵攻打韓、魏二國。


白起採用避實擊虛、先弱後強的戰法,將秦軍主力軍繞至韓魏聯軍後方,多次擊破聯軍分隊及後方留守部隊,逐漸將韓魏聯軍主力包圍於伊闕,最終滅韓魏聯軍二十四萬人,俘虜魏將公孫喜,又渡黃河攻取韓國安邑以東到乾河的土地。


此次攻打韓國令白起一戰成名,因功升任國尉。


之後,白起又率軍攻魏,一路勢如破竹,連克魏國六十一座城池。


這次勝利的戰略意義重大,一度稱霸而後漸漸衰微的魏國徹底失去崛起的機會。


秦國由此打開了向東進軍窺探中原並奪取天下的戰略出口。


2.破郢都受封「武安君」


《秦本紀》載:「秦昭王二十九年,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郢為南郡,楚王走」。


楚國位於秦國的南面,秦國要圖謀天下,既要東向三晉,也要南攻楚國,多年來楚國與秦國一直戰爭不斷。


楚懷王死在秦國後,其子楚頃襄王即位,但迫於秦國的強大,只能屈膝求和,臣服於秦,暗中等待機會報仇。


戰國是一個合縱連橫的時代,合縱即六國合作削弱強大的秦國,連橫即秦國採用離間計破壞六國聯盟。


楚頃襄欲與他國合縱討伐秦國,秦昭王得知消息後,再次命白起帶兵攻打楚國。秦軍一路攻破楚國城池,楚軍節節潰敗,不得不割地投降。


秦軍沒有就此停頓,繼續乘勝擴大戰果。


白起依舊從敵後包抄,攻佔了楚國都城,楚王被迫出逃。之後楚王改立都城,集結部隊反攻,雖獲得一些小的勝利,但已經無力扭轉戰局。


從此,在經歷了來自秦國的一次次重創後,楚國元氣大傷,再無力量與秦抗衡。此戰白起更加聲名顯赫,令楚人聞風喪膽,受封「武安君」。


3.「長平之戰」坑殺趙四十餘萬大軍


經過白起的幾次大戰,韓國、魏國、楚國都已經徹底失去了與秦國抗衡的力量,此時唯一能與秦比肩的就是後來居上的趙國。


趙國屬於三晉之一,效仿秦國實行變法,國力增強,一躍成為能與秦國一爭高下的國家。秦趙之間的爭鬥已經不可避免。


長平之戰是戰國時期規模最大最殘酷的一次戰爭。


《秦本記》對於這次戰爭的記錄令人膽寒,「秦使武安君白起擊,大破趙於長平,四十餘萬盡殺之」。


白起在這場戰役的所為令世人震驚,被後世學者稱為人類史上最高效的「戰爭機器。」當時秦周邊各國深知白起的厲害,趙國上下都十分恐懼。


然而秦軍一開始派出的將領並不是白起。趙國的平原君(戰國四公子之一)認為即使白起神勇,一般人不可能打敗白起,可是要論守城,廉頗並不亞於白起,於是推薦廉頗守護趙國。


廉頗布下數十里三道防線,積極建設城堡,與秦軍在長平打起了消耗戰,此戰持續三年。


秦軍無法有效攻擊,損失不少兵卒。趙國錯誤地判斷形勢,認為秦軍已被削弱,可以決一死戰,於是以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取代廉頗。 秦軍主將白起知道趙括是一個魯莽的對手,於是兵分兩路,一路佯裝敗退,一路從後面包抄,形成了袋狀包圍圈,切斷趙軍的幾個部隊之間的連接,一舉俘獲趙軍四十五萬。


為了避免趙國降卒反覆,白起下令將四十五萬俘虜全部坑殺。趙國經此致命一擊,再無力量對抗秦國。奠定秦國統一六國的戰略大勢。


白起之死公元前257年11月,白起因不服從命令,被秦王嬴稷免去官爵降為士兵,最後被逼自殺。


長平之戰後,白起準備乘勝進軍,一鼓作氣攻破趙國。可是從秦國傳來的卻是退兵的命令。


原來秦昭王聽從了范雎的話,以秦兵暴師日久,應當讓士卒休整為由,允許韓、趙割地求和。


范雎本是一個心胸狹窄的說客,長平大勝使他心生嫉妒,怕滅趙之後,白起更加威重功高,自己無法擅權,便以巧言斷送了白起宏偉的軍事圖謀。秦國喪失了滅趙的良機,白起因此與范雎有了嫌隙。


秦國罷兵後,趙國不但沒有獻城反而開始聯齊抗秦。秦昭王遂又命白起統兵攻趙,但遭到白起的拒絕。


白起認為秦國已經失去了有利的戰機,不宜再次出兵。



戰神白起一生殺卒百萬並非他願?



暴怒的秦昭王不懂得戰機稍縱即逝的道理,於公元前258派五大夫王陵率兵攻打邯鄲,結果秦軍攻勢受阻,將卒多有傷亡。


秦昭王再次任命白起統兵,但白起認為此時進攻毫無勝算,遂託病不行。


范雎此時用私黨鄭安平代替白起,結果秦軍傷亡慘重,主將鄭安平率兩萬軍隊降趙。孤注一擲的秦昭王親再一次下令白起出兵。


白起深諳兵法,認為殘局很難收拾,坦誠勸諫秦昭王撤兵,等待新的戰機。


昭王認為白起是有意刁難,加上范雎在一旁不失時機地煽風點火。


惱怒的秦昭王於是下令削去白起所有封號爵位,貶為士伍,並強令他遷出咸陽。


由於病體不便,白起沒有立即啟程。三個月後,秦軍戰敗的消息不斷從邯鄲傳來,昭王聞聽更加遷怒白起,驅趕他立即離開咸陽。


白起抱病啟程,行至咸陽東北的時,昭王在范雎的挑唆下,認為白起「其意怏怏不服,有餘言」,於是下定了殺掉白起的決心。


《史記?白起列傳》記載,公元前257年11月,白起在咸陽西十里的杜郵引劍自刎。


白起死前仰天長嘆:「我何罪於天而至此哉?」過了好一會又說:「我固當死。長平之戰,趙卒降者數十萬人,我詐而盡坑之,是足以死。」


由此可見白起至死都沒有釋懷,長平之戰坑殺數十萬趙國降卒的做法。顯然身為軍人的白起絕非骨子裡天生的殘暴,他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滿懷悔意,對被坑殺的幾十萬條生命滿含負罪之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爾古雷 的精彩文章:

明朝抗倭援朝後的精疲力竭使滿清乘空崛起?
戰國末期這個末代國君自大卻無能:落井下石 殺子求和
盤點那些遭受歷史上經典「反間計」的名臣名將
這個絕世猛將差點就殺了李世民滅了唐朝!

TAG:王爾古雷 |

您可能感興趣

戰神白起一生殺人百萬 從未打過敗仗?
戰神白起,一生幾乎百戰百勝,立下不朽戰功,卻被這9個字所害死
平生無一敗績,千古第一戰神白起
白起坑殺40萬降卒,「戰神」白起的戎馬一生!
一生無敗績的戰神白起究竟殺了多少人?
戰神白起殺降軍二十四萬,到底是對是錯?他真的這麼殘忍嗎?
一代戰神白起坑殺40萬降兵!是英雄還是罪人
一生征戰無人敵,不僅是「戰神」,更是「酒神將軍」!
他一下殺死了三十多人,後世卻稱他為戰神
大唐第一戰神?不但他百戰百勝,弟子也是千古名將!
他是中國有名的戰神,一生殺敵數百萬,為何在最後被賜寶劍自殺
一代戰神!率三百騎兵血戰十二萬金軍,萬箭穿心而死
戰神白起為何坑殺40萬降卒?有三大原因讓他不得不殺!
中國歷史第一戰神 生前殺敵超過百萬 後世卻很少有人敬重他
戰神白起,一生殺敵165萬,孤獨求敗,卻被這9個字害死
戰神白起為何淪為千古「殺神」
白起身為千古第一戰神,韓信卻偏偏瞧不起他,為何?
此人抗戰期間怒殺十餘萬鬼子,獲「戰神」稱號,卻追了紅軍兩萬里
戰神呂布一生中最狼狽的一件事:被人追殺只好光著身子從廁所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