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鎖綉:最古老的刺繡工藝,你還能認出蒼老的它嗎?

鎖綉:最古老的刺繡工藝,你還能認出蒼老的它嗎?

文 | 春梅狐狸


(「原創」不易,請勿抄襲、洗稿,授權請微博私信@春梅狐狸)


把本文分享到朋友圈,或以鏈接形式分享無須授權

上上周介紹了《三藍綉:玩壞「青花」的設計師咋就沒看到這塊珠玉?》,其實很想安利這些有意思也很美好卻被今人漸漸淡忘的東西。於是本文又來種草了!


我在逛知乎的時候,看到這樣的一篇回答(重點在圖片):


你最尷尬的一次經歷是怎樣的?

鎖綉:最古老的刺繡工藝,你還能認出蒼老的它嗎?


張三鳳


2814

鎖綉:最古老的刺繡工藝,你還能認出蒼老的它嗎?


鎖綉:最古老的刺繡工藝,你還能認出蒼老的它嗎?



外一科有幾面患者送來的錦旗,右面一堆是漢族群眾送的,對仗工整,製作精良。左面一面是一名哈薩克族群眾送的,粗看字體歪歪扭扭,讓人覺得怎麼這也送的出手?太不講究。


我說,哎,這些少數民族牧民也太糊弄人了,塗塗抹抹歪歪扭扭就這麼回報治病救命的醫生了,也不送面像樣點的


醫生說,你去摸摸。

我一摸,好傢夥,一個字一個字都是純手工綉上去的!這得著實下一番功夫!


醫生說,每個患者送錦旗時他們的感激之情都是一樣的,況且我們醫生有工資根本不用他們送東西。這裡的少數民族牧民非常淳樸,這是他們能想到的最能表達謝意的方式了。如果非要上綱上線鑽牛角尖,人家手工綉制的不比你掏點錢進列印店第二天就能取上的錦旗更珍貴?當然不能這麼說。


我因自己的愚昧無知,妄議了他人,感覺十分羞愧。以此為戒。


如上所見,這是一面手繡的錦旗,但是這種手綉和大家平時所見的四大綉區別甚大,導致評論人很多人並不認識,覺得這是縫紉機的針腳。然而正是這種如今被稱為「鎖綉」卻是中國最古老的、也是最有特色的針法。

放一張答主的放大圖給大家看一下。

鎖綉:最古老的刺繡工藝,你還能認出蒼老的它嗎?


鎖綉:最古老的刺繡工藝,你還能認出蒼老的它嗎?



「鎖綉」也有叫「辮綉」、「辮子股」的,它究竟有多古老呢?


我們所熟悉的西漢長沙馬王堆出土的,以及之前本號介紹過的因為《鬼吹燈之精絕古城》而大熱的尼雅遺址漢晉時期墓葬出土的,都是「鎖綉」。再古老一些,商代婦好墓出土的青銅器所留下來的絲綢印痕被認為是「鎖綉」,而戰國時期的馬山楚墓也出土了「鎖綉」實物,並且已經相當成熟了。

鎖綉:最古老的刺繡工藝,你還能認出蒼老的它嗎?



戰國中晚期 鳳鳥紋綉,湖北荊州馬山一號楚墓

鎖綉:最古老的刺繡工藝,你還能認出蒼老的它嗎?



綺地乘雲綉綺,湖南長沙馬王堆出土

鎖綉:最古老的刺繡工藝,你還能認出蒼老的它嗎?



戰國中期晚段動物花卉紋絹綉,湖北江陵望山2號墓


而那個時候我們現在很熟悉的四大綉所採用的平綉是不流行的,甚至可以說還沒發展出來。在唐以前「鎖綉」是最主流的針法,其流行時間幾乎佔據了中國信史時代的一半。如果按照婦好時期算,那更是遠遠超過平綉流行的時間。


「鎖綉」簡潔質樸,立體型很強,所以和現在四大綉絲光感不一樣,而是一種裝飾味更重的感覺。

鎖綉:最古老的刺繡工藝,你還能認出蒼老的它嗎?



戰國中晚期 戰國灰白羅刺繡龍鳳虎紋殘片,湖北荊州馬山一號楚墓

鎖綉:最古老的刺繡工藝,你還能認出蒼老的它嗎?



北朝 絹地小花紋鎖綉(絲博)

鎖綉:最古老的刺繡工藝,你還能認出蒼老的它嗎?



唐代 黃地鎖綉團窠花卉(絲博)


「鎖綉」針法簡單,並不需要綉綳也能做到(個人表示不用綉綳還更容易綉一點),基本方式就是令針跡成為環環相扣的辮子形狀。


鳥丸知子在《一針一線 貴州苗族服飾手工藝》一書里提到了很多種鎖繡的實現針法,並且提到了古代所用的鎖綉針法與現在流行的(就是你百度出來的以及大量刺繡書、視頻上提到的)是有所不同的。

鎖綉:最古老的刺繡工藝,你還能認出蒼老的它嗎?



現在流行的鎖綉針法

鎖綉:最古老的刺繡工藝,你還能認出蒼老的它嗎?



古代鎖綉針法

鎖綉:最古老的刺繡工藝,你還能認出蒼老的它嗎?



開口鎖綉,鎖繡的變化之一(鎖綉也有很多變化)


流行的「鎖綉」針法與古代「鎖綉」的線圈方向與行針方向是正好相反的。書中提到古代鎖繡的方式可以令鎖綉針跡(鏈條)更瘦,並更靈動。


「鎖綉」雖然看似只是一條條鏈條,只能走線,其實它也經常用於鋪面。早期的繡花圖案以抽象為主,多曲線,所以用「鎖綉」實現也比「平綉」容易些。

鎖綉:最古老的刺繡工藝,你還能認出蒼老的它嗎?



戰國中晚期絹地龍鳳相蟠紋綉,湖北荊州馬山一號楚墓


然而「鎖綉」也是極其耗費工時的,尤其是當它使用大面積平鋪的適合就會顯得十分費工及吃力了,所以人們就開始偷懶,從而出現了「劈針綉」,每一針不再去繞線圈了而是在出針的時候劈開前一針的線股,從而營造出一種類似「鎖綉」的效果。

鎖綉:最古老的刺繡工藝,你還能認出蒼老的它嗎?



鎖綉和劈針繡的區別

鎖綉:最古老的刺繡工藝,你還能認出蒼老的它嗎?


鎖綉:最古老的刺繡工藝,你還能認出蒼老的它嗎?



絹地刺繡立佛敦煌 中-晚唐,大英博物館

鎖綉:最古老的刺繡工藝,你還能認出蒼老的它嗎?



刺繡佛頭敦煌 中-晚唐,維多利亞阿伯特博物館

鎖綉:最古老的刺繡工藝,你還能認出蒼老的它嗎?


鎖綉:最古老的刺繡工藝,你還能認出蒼老的它嗎?


鎖綉:最古老的刺繡工藝,你還能認出蒼老的它嗎?



盛唐刺繡靈鷲山釋迦牟尼說法圖敦煌,大英博物館


這種針法現在也有類似的,叫做「接針」,只是每一針的線距可能會更長一些,如今是用來接續一些比較長的圖案線條(刺繡不能拉太長針距)。

鎖綉:最古老的刺繡工藝,你還能認出蒼老的它嗎?



接針綉(網路)

鎖綉:最古老的刺繡工藝,你還能認出蒼老的它嗎?


鎖綉:最古老的刺繡工藝,你還能認出蒼老的它嗎?



唐代刺繡《佛說齋法清凈經》片敦煌,法國國家圖書館


到了後期,這種用「劈針綉」替代「鎖針」的做法逐漸流行,敦煌所出的大型綉品幾乎都是使用「劈針綉」。漸漸「鎖綉」淡出主流針法,而「劈針綉」的針距也逐漸拉大,開始類似於我們現在的平針……所以「劈針綉」也被認為是「鎖綉」和「平綉」的過渡針法,法門寺所出的綉品就已經大量出現了「平綉」。

鎖綉:最古老的刺繡工藝,你還能認出蒼老的它嗎?


鎖綉:最古老的刺繡工藝,你還能認出蒼老的它嗎?


鎖綉:最古老的刺繡工藝,你還能認出蒼老的它嗎?



晚唐-五代(9—10世紀)白色綾地纏枝花鳥紋綉敦煌,大英博物館


如今「鎖綉」已經很難在四大綉中看到了,即便有也是取其鏈條的形狀,而不再當作基礎的針法。然而在一些少數民族地區,「鎖綉」依然十分流行,這大概與四大綉演變為成規模的綉坊作業,而少數民族及偏遠地區依然留存著在綉品自用的習慣有關係吧。


「鎖綉」以及我們之前介紹過的「挑花」(見《為【挑花】正名!——某則扒皮的後續》)都可以擺脫綉綳,不受環境制約進行綉制,靈活性更好。

鎖綉:最古老的刺繡工藝,你還能認出蒼老的它嗎?



隆回瑤族挑花

鎖綉:最古老的刺繡工藝,你還能認出蒼老的它嗎?


鎖綉:最古老的刺繡工藝,你還能認出蒼老的它嗎?



黃平縣首屆蘆笙節刺繡比賽現場(一人一把塑料凳子就可以比賽了)


所以當我看到知乎上大家已經不再認識「鎖綉」了還是挺感慨的,畢竟它曾經如此強烈地存在過,並且也從未真正消亡。儘管「刺繡」是很多人眼中的中國符號之一,但是它的歷史對於很多人來說是冷門或說不在意的……一種前浪還沒被拍死在沙灘上卻已經被人忘記落在哪個海邊的荒涼感啊!

鎖綉:最古老的刺繡工藝,你還能認出蒼老的它嗎?



(回過頭來看看這面錦旗真的還挺別緻的!)


推薦書目

鎖綉:最古老的刺繡工藝,你還能認出蒼老的它嗎?



一針一線


——貴州苗族服飾手工藝


作者: 鳥丸知子(日),蔣玉秋(譯)

鎖綉:最古老的刺繡工藝,你還能認出蒼老的它嗎?



敦煌絲綢


(敦煌講座書系)


作者: 趙豐 / 王樂


出版社: 甘肅教育出版社


注知乎回答及圖片已獲答主張三鳳授權,特表謝意


注業餘打理,無暇校對,若有錯字,還請見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統服飾 的精彩文章:

越南奧黛:你為什麼長得那麼像我們的旗袍?
真實的「十里紅妝」一里奢華,卻灑著十里血淚!
恕我直言,現在的古裝設計還不如十幾年前德珍的畫
三藍綉:玩壞「青花」的設計師咋就沒看到這塊珠玉?
中醫·漢服·星座:要做的不是抱團,而是各自安好

TAG:傳統服飾 |

您可能感興趣

把把都是精良工藝品,最後那把挺逗!
麵包和愛情,岩茶的山場和工藝,你選哪樣?
乾隆瓷器有個「錦灰堆」工藝,能做出怎樣的燦爛?
這些精美絕倫的工藝品,竟然都是用垃圾做出來的!
日晒與陰乾,誰才是白茶工藝的正統?
這只是紫砂壺的絞泥工藝啊!你覺得是美還是丑?
古人製造的工藝品,現代為啥都修復不了?專家:不能怪我們
手工雕的翡翠比機器雕的貴?工藝都挺好,你會辨別嗎?
堪稱工藝品的彩蛋,是這樣畫出來的!
綠松石及各類寶石可能的鑲嵌工藝都在這兒了,總有你想要的!
瓷器一開始是這樣子的!您見過嗎?原始瓷的五大工藝特徵
以假亂真的雕刻,只能看不能吃的模擬手工藝術雕刻讓貓星人都被騙
古代刀劍的古法燒刃只是為了那好看的波浪紋嗎?工藝報廢率極高!
農村大娘的「手工藝品」,不僅好看還能吃,特別美味
為什麼都說夾鋼的刀都非凡品?夾鋼工藝到底是什麼?
這樣的水電我們才敢稱為工藝精湛!
我身邊的那些手工藝高手們,人工智慧怎能抵擋?
富婆的時髦金飾?這些工藝你見過嗎!
如何挑選出精品的小葉紫檀工藝品,看完就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