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漫 > 官方爸爸!霓虹那些優秀的動畫製作公司

官方爸爸!霓虹那些優秀的動畫製作公司

  相信喜歡動畫的小夥伴們在向別人安利的時候,經常會對一些精彩的動畫滔滔不絕,甚至可以隨口說出許多經典的鏡頭來。可卻很少有人關注這些動畫作品是由哪個公司製作的。而正是這些在背後辛勤工作的動畫製作公司的努力,才讓我們看到那麼多精彩的作品,那麼多充滿回憶、充滿感動的畫面。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細數那些高質量、高水平、高人氣的業內知名動畫製作公司吧!

東映動畫

代表作品:

  《聰明的一休》、《阿拉蕾》、《聖鬥士星矢》、《海賊王》、《怪化貓》、《灌籃高手》、《鐵甲小寶》、《美少女戰士》系列、《數碼寶貝》系列、《龍珠》系列

  東映動畫株式會社成立於1948年,是日本老牌動畫製作公司。從1998年10月開始,東映動畫有限公司的名稱改為東映アニメーション株式會社(TOEI ANIMATION CO.,LTD)中文譯名不變,簡稱東映動畫。是現在日本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動畫製作公司之一。

  主要參與動畫製作、電影製作、業務銷售等主要經營路線,是日本動畫協會正式會員,練馬動畫協議會幹事。東映是朝日電視台的發起者及大股東,東映動畫與朝日電視有著非常緊密的合作關係。東映動畫擁有全球衛星頻道「Animax」,與SUNRISE、TMS一同負責頻道的運營。和綜合性娛樂公司萬代的長久合作也密不可分。

  官網:http://www.toei-anim.co.jp/

Production I.G

代表作品:

  《xxxHOLiC》、《好想告訴你》、《罪惡王冠》、《黑子的籃球》、《進擊的巨人》、《PSYCHO-PASS》、《排球少年!!》、《攻殼機動隊》、《戰國BASARA》、《新網球王子》

  Production I.G 為日本的一家動畫製作公司,成立於1987年12月15日,由出身於龍之子動畫製作公司的石川光久創辦,1993年正式更名為現在的名字。名字中I代表社長石川光久,G代表副社長後藤隆幸。

IG分設有3D製作室IGFX,曾有過背景部門小倉工房,已獨立會社化(與IG有無資本關係不明)。同時持有攝影(照相意義,非日本動畫製作流程"攝影"之義)工作室Studio iG,IG本社一樓開設Pizza店武蔵野CAMPUS經營,同時作為Prodution I.G食堂之用。

IG內部實行分課製作的方式,內部設立1課,2課,新瀉課作為製作課負責作畫,3-10課作為製片課出品。

  官網:https://www.production-ig.co.jp/

SUNRISE

代表作品:

  《奧特曼》、《機動戰士高達》、《神龍鬥士》系列、《銀魂》、《叛逆的魯魯修》、《TIGER&BUNNY》、《加速世界》、《男子高中生的日常》、《Love Live!》、《革命機valvrave》、《犬夜叉》

  SUNRISE公司是親自參與動畫製作的日本企業之一,隸屬BANDAI旗下,以製作機器人動畫而聞名於世。1972年蟲製作公司(由日本「漫畫之神」手塚治虫於1968年創立)獨立出來的一些職員以「SUNRISE藝術工作室」的名義開始創業。同年,SUNRISE創業者和東北新社合資創立了「株式會社創映社」。當時發表的作品都標註的是「C東北新社」的字樣,這表明版權屬於東北新社。直到1976年,SUNRISE工作室才正式以「株式會社日本Sunsrise公司的名義擠身於日本動漫舞台。

  業務內容:TV動畫映畫的製作; TV劇映畫;TV特別映畫的製作;劇場用動畫映像製作;膠碟的製作;TV、映畫、VIDEO等動畫作品的企畫販賣;原創角色設計的企畫、製作、承諾;原創音樂的製作、販賣等;キャラクターを総合的に活用した事業業務;用電腦對人物、映像、音樂?其他的企畫、營業、製作等進行系統的開發;用數碼和網路,系統的開發人物、映像、音樂及其他應用。

  官網:http://www.sunrise-inc.co.jp/

TMS Entertainment

代表作品:

  《名偵探柯南》系列、《AKIRA》、《鐵人28號》、《麵包超人》、《熊貓·小熊貓》、《妖怪Q太郎》、《魯邦三世》系列、《巨人之星》、《鐵拳浪子2》、《京極夏彥~巷說物語~》、《D.Gray-man》、《飆速宅男》、《元氣少女緣結神》、《銀仙》

  1964年8月,株式會社東京MOVIE成立,但其首部TV作品《BIG X》造成的龐大赤字就使公司瀕臨破產,後因得到電視製作公司國際放映的資助而渡過難關,成為國際放映旗下的一員。1965年成立A PRODUCTION,此後由東京MOVIE擔任企劃和管理、A PRODUCTION負責具體製作的體制很快顯現成效,推出的《妖怪Q太郎》、《巨人之星》等作品均獲好評。

  1971年從國際放映旗下宣布獨立,1975年設立「TELECOM ANIMATION FILM」,開始針對美國市場製作劇場動畫。1984年,美國ABC電視台播映了由其出品的《MIGHTY ORBOTS》,這是美國電視首次直接向日本公司提出製作要求。後因作品反響不佳,東京MOVIE於1993年宣布解散。

  1995年,SEGA集團旗下株式會社KYOKUICHI成立,它吸收了東京MOVIE部分製作人員,並將東京支部作為東京MOVIE事業本部(通稱「 KYOKUICHI 東京MOVIE」),在出品動畫中仍然沿用「東京MOVIE」之名。次年推出的TV作品《名偵探柯南》獲得了業界和觀眾的廣泛關注和支持。2000年,公司正式更名為「TMS ENTERTAINMENT",並於2004年將東京支社改為東京本社。

  該公司的動畫作品包括冒險 、動作、搞笑、運動等多個類型,多根據漫畫、小說或遊戲原作改編。

  官網:http://www.tms-e.co.jp/

MADHOUSE

代表作品:

  《魔卡少女櫻》、《恐怖寵物店》、《薔薇少女》、《NANA》、《學園默示錄》、《花牌情緣》、《寄生獸生命的準則》、《死亡遊行》、《一拳超人》、《魔法科高校的劣等生》、《NO GAME NO LIFE 遊戲人生》、《ACCA13區監察課》

  Madhouse(株式會社マッドハウス)是日本一家動畫製作公司,主要業務為動畫相關企畫、製作及著作權管理。1972年10月,丸山正雄、出崎統、林太郎、川尻善昭等人,在公司(舊)『蟲製作公司』出現經營危機下於成立了『Madhouse』,首任社長為おおだ靖夫。

70年代,隨著內部成員參與東映動畫的電視動畫製作,出崎統與杉野昭夫的組合也成為『TMS』(東京Movie新社)動畫製作的核心人物。80年代,出崎統與杉野昭夫退出Madhouse另外成立『あんなぶる』;丸山正雄就任社長,開始主要以林太郎監督、角川書店製作的劇場版動畫及OVA作品。90年代,從89年的柔道英雌開始,正式展開自己的電視動畫作品。98年推出淺香守生監督的庫洛魔法使後,其製作水平讓原本主要製作OVA與劇場版的Madhouse更廣為人知。2000年以後持續製作多元動畫,除了知名導演川尻善昭和今敏等人的電影外,也經手黑客任務動畫外傳等高藝術性的作品,或是富娛樂性的銀河天使等。資本額 10億6,250萬日圓。

  官網:http://www.madhouse.co.jp/

動畫工房

代表作品:

  《搖曳百合》、《月刊少女野崎君》、《干物妹小埋》、《緋彈的亞里亞AA》、《NEW GAME!》、《刀劍亂舞 -花丸-》、《珈百璃的墮落》

  株式會社動畫工房(どうがこうぼう)是主要製作動畫事業的日本企業,是練馬動畫協會的會員。

  1973年7月成立。請從戰前開始活躍的漫畫家兼動畫片繪製者古澤日出夫做顧問,第一代社長動畫片繪製者導演的石黑育擔任。古澤是從戰前開始的老將動畫片繪製者,東映動畫開始電視動畫時獨立。由於親自設立的周日運動新專業,F專業等的生產進行了東映動畫的轉包等。石黑育是來自周日運動新專業的成員,動畫工作室屬於這些的藝術家工作室的流動。

  進行著東映動畫和藝術家工作室吉卜力等的劇場用作品的作畫合作,電視系列的製作。製作了在2005年中描寫江戶時代的回船企業高田屋嘉兵衛的一生的『嘉兵衛的海』。2006年7月11日,茶·Y·O(TYO)取得已發行股票的70%,與Haru膠捲製造廠,yume太公司一起進入了該公司的小組旗下。同時變更為株式會社登記,石黑龍為代表董事就任。石黑育成為諮詢委員。為代表董事石黑龍轉讓2009年4月23日,作為理由,TYO擁有向經營方針的意見的出入的動畫工作室的全股票,從TYO小組脫離的。

  官網:http://www.dogakobo.com/

雲雀工作室(Lerche

代表作品:

  《彈丸論破》、《機巧少女不會受傷》、《Re:濱虎》、《暗殺教室》、《學園孤島》、《人渣的本願》

  Lerche(ラルケ)是日本老牌動畫製作公司<雲雀工作室>精選自身人員於2011年新設立的子公司,之後雲雀工作室就以Lerche製作元請動畫為主,而雲雀本身轉為外包業務為主。主要從事動畫的企劃、製作及著作權管理。

  官網:http://www.st-hibari.co.jp/

SHAFT

代表作品:

  《向陽素描》、《再見絕望先生》、《化物語》、《荒川爆笑團》、《魔法少女小圓》、《偽戀》、《幸腹塗鴉》、《電波女與青春男》、《鎖鎖美同學@提不起勁》、《目隱都市的演繹者》、《三月的獅子》

  SHAFT(日語:シャフト,英文:SHAFT Inc.),日本動畫製作公司。

  1975年,原於蟲製作公司擔任上色的若尾博司成立SHAFT,初期亦只外接動畫的上色工作。直到1980年代,該社嘗試為動畫作統包工作,業務開始擴張。於1987年的《夢から、さめない》完成首部自主製作作品,以OVA發行。1995年的《十二生肖爆烈戰士》則是首部自社企劃和擔當主製作的電視系列。2000年,由《飛躍巔峰》DVD的影像特典作品開始,經常以共同名義與GAINAX和GANSIS合作製作動畫。

  2004年,若尾博司卸任。久保田光俊就任執行董事,並在交替期間整頓了撮影部門,製作方式也轉向數碼化。一般兩季(約26集)的作品都由新上任的久保田光俊親自督陣。 同年,作風奇特的動畫導演新房昭之加入,連帶尾石達也、大沼心等長期合作夥伴參與大部分製作。

  官網:http://www.shaft-web.co.jp/

Studio DEEN

代表作品:

  《亂馬1/2》、《蠟筆小新》、《今天開始做魔王》、《地獄少女》、《寒蟬鳴泣之時》、《吸血鬼騎士》、《純情羅曼史》、《學生會的一己之見》、《哆啦A夢》、《搞笑漫畫日和+》、《滑頭鬼之孫》、《薄櫻鬼》、《散華禮彌》、《櫻Trick》、《為美好的世界獻上祝福!》、《在下坂本,有何貴幹?》、《靈劍山 通往睿智的資格》、《黑塔利亞》

  Studio DEEN(全稱:株式會社studio DEEN)是日本的動畫製作公司,從事動畫的企劃和製作、繪畫、完成、3D、攝影、編輯。

  官網:http://www.deen.co.jp/

PIERROT

代表作品:

  《幽游白書》、《最遊記》系列、《十二國記》、《火影忍者》、《棋魂》、《死神》、《信蜂》、《東京食屍鬼》、《白熊咖啡廳》、《阿松》

  PIERROT是日本的一家動畫製作公司,又稱小丑社。

  公司全名為「株式會社ぴえろ」(株式會社PIERROT),是2002年由原「株式會社スタジオぴえろ」(株式會社Studio Pierrot)和「株式會社ぴえろプロジェク」(株式會社Pierrot Project)合并組成。從2004年開始,其動畫製作部門使用「studioぴえろ」的名義活動。

  該社成立於1979年,目前社長是布川郁司。

  目前的職員來自之前的龍之子工作室和蟲之工作室。總部位於東京都三鷹市。主要業務有動畫企劃以及製作,尤其是長篇人氣動畫,諸如棋魂、麻辣教師GTO等。目前,該社已經製作了約80多部動畫。其中包括:福星小子、幽游白書、火影忍者系列等。

  該社的logo是個小丑臉。Piero是小丑的日語羅馬音,而後的Pierrot就是來源於此。

  官網:http://pierrot.jp/

Ufotable

代表作品:

  《Fate/Zero》、《Fate/stay night》、《刀劍亂舞》、《GOD EATER 噬神者》、《Tales of Zestiria the X 熱誠傳說X》、《劇場版空之境界》系列

  一家日本動畫製作公司。簡稱UFO社或幽浮社。該社成立於2000年10月,目前近藤光擔任執行董事。總部地點位於東京都中野區 野方1-38-11,目前職工人數約120人。

  該社主要負責的業務有動畫製作和企劃、系列構成、場景製作、電視劇實物影像的企劃和製作、CG繪製、黏土動畫製作以及版權管理事務。

  其實,ufotable的前身就是Telecom Animation Film。2000年以前,近藤光擔任第二代東京電影(後改稱TMS娛樂有限公司,TMS Entertainment, Ltd.)的製作人一職。之後,通過住友商事旗下的Step映像與內田勤於2000年創立Ufotable會社。

  官網:http://www.ufotable.com/

TRIGGER

代表作品:

  《KILL la KILL》、《日常系的異能戰鬥》、《忍者殺手》、《羈絆者》、《宇宙巡警露露子》、《小魔女學園》

  TRIGGER是由GAINAX的三名核心成員大冢雅彥、今石洋之、舛本和也退社後成立。

  公司名字來歷「作品が弾丸だとしたら、それを打ち出す引き金でありたい」(譯為:如果把作品比喻成子彈的話,就要有能夠將其發射出去所扣動的扳機(TRIGGER))

  目前,公司積极參与各項激發創意的活動和展覽會,更曾為繼續編寫已有作品之新系列而進行公開募捐。製作多為社內人員原創並偏西方風格。

  2011年和3DCG動畫製作公司SANZIGEN和動畫製作公司Ordet形成了控股集團Ultra Super Pictures。

  昵稱為扳機社。

  官網:http://www.st-trigger.co.jp/

京都動畫

代表作品:

  《全金屬狂潮》、《K-ON!》、《幸運☆星》、《涼宮春日的憂鬱》、《日常》、《冰菓》、《中二病也要談戀愛》、《玉子市場》、《Free!》、《境界的彼方》、《甘城光輝遊樂園》、《吹響!悠風號》、《無彩限的怪靈世界》、《小林家的女僕龍》

  京都動畫全名株式會社京都アニメーション(京都動畫/Kyoto Animation),昵稱為「京アニ」(京阿尼),公司成立於1981年。1985年7月12日成為有限公司,並於1999年成為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開始獨立製作動畫。

  京都動畫的前身為「京都動畫工作室」。創辦人八田陽子本身曾經在手塚治虫工作室擔任動畫完稿上色的工作,與夫婿八田英明結婚後搬家到京都府宇治市,1981年成立工作室,跟鄰近的家庭主婦一起承接龍之子製作公司與日升動畫的完稿外包工作。而在1985年公司法人化,八田英明就任為社長。一開始是上色專門公司,1986年成立作畫部門。現在社長是八田英明。僱員129名(至2010年4月)。總部設於京都府宇治市,有三個動畫工作室,另在東京都港區也有一個辦公室。 對於社員的福利相當不錯。擁有社員宿舍及動畫學校,旗下擁有關係企業Animation Do以及Studio Blue,設有兩個動畫工作室。主要工作是動畫製作,商品企劃、製造、銷售、批發、出版。

  官網:http://www.kyotoanimation.co.jp/

P.A.WORKS

代表作品:

  《白箱》、《花開伊呂波》、《Angel Beats!》、《有頂天家族》、《來自風平浪靜的明天》、《Another》、《TARI TARI》、《RDG瀕危物種少女》、《真實之淚》

  P.A.WORKS,全名Progressive Animation WORKS Co.,Ltd.。日本動畫製作公司。

  株式會社P.A. Works(株式會社ピーエーワークス),是日本的動畫企劃及製作企業,社長為堀川憲司。P.A.works,是由Production I.G、BEETRAIN出身的堀川憲司先生於2000年在富山縣南礪市設立的動畫製作公司。該公司長期作為Production I.G和BONES作畫協力的合作夥伴之一。

  P.A. WORKS的動畫和CG製作部門位於富山本社,演出製作則由東京事務所(東京P-10工作室。東京都小平市一橋學院站地區)負責。除了電視遊戲的電影協力製作之外,主要承接Bee Train等製作公司下包工作。2008年的『true tears』誕生使其成為位於首都圈之外,少數有能力單獨製作一部作品的企業。

  官網:http://www.pa-works.jp/

Kinema Citrus

代表作品:

  《元氣囝仔》、《請問您今天要來點兔子嗎??》、《漆黑的子彈》、《灼熱的乒乓球娘》、《熊巫女》、《悠悠式》

  INEMA CITRUS(キネマシトラス)是曾在Production I.G擔任過【製作】和在BONES擔任過【製作デスク】的小笠原宗紀,一同Production I.G與萬代影視出身的【製片人(プロデューサー)】松家雄一郎、【演出家】橘正紀、自由動畫人新井浩一於2008年3月成立的一家動畫公司。2013年松家雄一郎退社,自己成立動畫公司Studio 3Hz,橘正紀也成為自由動畫人。

  官網:http://www.kinemacitrus.co.jp/

diomedéa

代表作品:

  《乃木坂春香的秘密》、《侵略!烏賊娘》、《艦隊Collection》、《少女編號》、《半田君傳說》、《風夏》、《美男高校地球防衛部LOVE!》、《Campione 弒神者!~不順從之神與弒神的魔王~》、《我的腦內戀礙選項》、《問題兒童都來自異世界?》、《迷家》

  diomedéa(ディオメディア),一家日本動畫製作公司。

2005年10月5日,動畫公司Group Tac製作出身的須賀信行設立有限會社スタジオバルセロナ。2006年,SHAFT作畫出身的小原充,成為該工作室社長。於08年初,正式易名為diomedea,原意為巴塞羅那工作室。2008年,公司重組,創辦人須賀正式卸任,公司社長小原充正式接任最大股東兼代表取締役。原屬於Studio Comet製作進行部的關山晃弘加入,使公司很快獲得多項獨立製作。2010年,第一部出資參與動畫《侵略!烏賊娘》。2014年,本社轉移至東京都練馬區関町北。2016年,製作第一部公司原作作品《 迷家》。

  官網:http://www.diomedea.co.jp/

SILVER LINK.

代表作品:

  《魔法少女☆伊莉雅》、《特斯拉的魔法》、《政宗的復仇》、《混沌之子》、《笨蛋測驗召喚獸》、《我不受歡迎,怎麼想都是你們的錯!》、《悠哉日常大王》、《田中君總是如此慵懶》、《百合熊嵐》

  SILVER LINK.(シルバーリンク),一家日本動畫製作公司,中文簡稱銀鏈。

  動畫公司フロントライン(FRONTLINE)的製作本部長?製作人金子逸人分社獨立,2007年成立動畫工作室SILVER LINK.,設立之初主要以作畫外包工作為主。

  2009年獨立製作第一部動畫遊魂 -Kiss on my Deity-,2010年在動畫笨蛋測驗召喚獸製作委員會出資。2016年2月1日資料顯示將旗下子公司BEEP吸收合并,成立了 SILVER LINK.海外部,主要做動畫外包協力。2016年製作動畫的STAFF職位名稱中的製作デスク開始改稱為チーフマネージャー,設定製作稱為設定マネージャー,製作進行稱為製作マネージャー。

  官網:http://www.silverlink.co.jp/

J.C.STAFF

代表作品:

  《零之使魔》系列、《食戟之靈》系列、《監獄學園》、《烏拉拉迷路帖》、《少女革命》、《蜂蜜與四葉草》、《灼眼的夏娜》、《交響情人夢》、《魔法禁書目錄》、《某科學的超電磁炮》、《龍與虎》、《偵探歌劇 少女福爾摩斯》、《愛殺寶貝》、《少年同盟》、《Little Busters!》、《在地下城尋求邂逅是否搞錯了什麼》、《下流梗不存在的灰暗世界》

  J.C.STAFF(日文全名:株式會社ジェー?シー?スタッフ),是一家日本動畫企劃製作公司,是日本動畫協會的正式會員。

  創立於1986年1月。該社以將輕小說改編成動畫而著名,有一家名為JamCreation的子公司。

  其社名是ジャパン?クリエイティブ?スタッフ(Japan Creative Staff)的簡稱。昵稱JC社或節操社。 中文暫時翻譯為日本創意員工。

  社長宮田知行(出身於龍之子)。

  官網:http://www.jcstaff.co.jp/

A-1 Pictures

代表作品:

《妖精的尾巴》、《戰場女武神》、《王牌投手振臂高揮》系列、《黑執事》系列、《咎狗之血》、《青之驅魔師》系列、《我們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見的花的名字》、《歌之王子殿下》系列、《釣球》、《刀劍神域》系列、《來自新世界》、《魔笛MAGI》系列、《銀之匙 》系列、《四月是你的謊言》、《七大罪》、《路人女主的養成方法》、《逆轉裁判》、《亞人醬有話要說》

A-1 Pictures(簡稱A1P),是索尼(日本)音樂娛樂集團(SMEJ)旗下Aniplex所屬製作動畫的全資子公司。2005年5月9日,索尼(日本)音樂娛樂集團(SMEJ)旗下的Aniplex希望更有效發展動畫製作業務,決意成立一間穩定和高質量的公司,A-1 Pictures就此正式成立。總部設在日本東京都杉並區成田東4丁目38番18號的阿佐谷工作室,為日本動畫協會正式成員之一。

公司創始人是竹內成和(時任Aniplex社長,現艾回集團財務長)、勝股英夫(時任Aniplex執行役員,現艾回影像avex pictures副社長)、桶田浩志(時任Aniplex執行役員,現Avex社員)以及植田益朗(時任Aniplex執行常務,現索尼(日本)音樂娛樂集團(SMEJ)常勤顧問)。現任代表取締役社長是落越友則,截止2015年2月,員工人數為156名[1],公司註冊資產1億日元。由於有Aniplex的大量資金和周邊媒體業務支持,A-1 Pictures發展較其他動畫公司順利。除了Aniplex外,A-1 Pictures也與國王社、波麗佳音等公司有過合作。

為了通過作品向全世界的人們帶來熱情感動,不拘泥於以往的動畫業界的常識,把「自己親自傳達信息」作為企業文化之本,以擁有原創精神的動畫製作集團作為目標。

用數字化為中心的新的表現方法,積極生產高質量作品,不斷地將新穎奇特的動畫作品灑向世界。

——時任代表取締役社長 植田益朗

  官網:http://www.a1p.jp/

吉卜力工作室

  代表作品:

  《天空之城》、《螢火蟲之墓》、《魔女宅急便》、《幽靈公主》、《千與千尋的神隱》、《貓的報恩》、《哈爾的移動城堡》、《懸崖上的金魚姬》、《龍貓》、《輝夜姬的物語》

  吉卜力工作室(Ghibli),是一家日本動畫工作室。成立於1985年中旬,原附屬於德間書店,位於日本東京都近郊的小金井市,目前約有300名員工,由導演宮崎駿以及他的同事高畑勛、鈴木敏夫等一起統籌,作曲家久石讓也為吉卜力工作室的許多作品製作過電影音樂。工作室標識為其代表作品《龍貓》。

  「吉卜力」(Ghibli)是由宮崎駿命名,意思是在撒哈拉沙漠上季節熱風,在紀錄片《夢與狂想的世界》中,宮崎駿提到「吉卜力」是他從一架飛機的名字隨便取來的。吉卜力工作室從2003年開始發行的雜誌名字也叫《熱風》。工作室的標誌是使用他們的作品《龍貓》中的登場角色—「龍貓」(トトロ)來設計的。吉卜力的附屬工作室「卡吉諾工作室(スタジオカジノ)」是以公司所在的「小金井市梶野町」的發音來命名的。

  吉卜力工作室是日本一家動畫製作公司,以製作劇場版動畫為主要業務,著名的監督有宮崎駿、高畑勛。其特點是「外表並不美麗甚至不可愛,然而性格立體、善良堅強的女主」「溫和,不會有超出年齡的成熟,有自己的理想並為此努力的男主」。就宮崎駿的作品而言則附加「飛行器」「蒸汽朋克」「黑色的帶眼睛的迷之生物」等屬性。各個作品裡也經常看到老婆婆和自然風景。

  公司的LOGO是TOTORO(龍貓)也是其代表作之一。

  官網:http://www.ghibli.jp/

骨頭社

  代表作品:

  《鋼之鍊金術師》《交響詩篇》《櫻蘭高校男公關部》《黑之契約者》《噬魂師》《未來都市No.6》《Gosick》《野良神》《血界戰線》《赤發白雪姬》《文豪野犬》《我的英雄學院》《靈能百分百》

  動畫製作公司BONES是在1998年10月由前Sunrise公司的成員南雅彥及逢坂浩司、川元利浩一起創辦的。「BONES」這個詞,在英語中是「骨頭(複數)」的意思,是公司社長南雅彥根據「要做有骨氣的動畫」(「骨のあるアニメを作りたい」)的想法和理念所起的名稱。

  BONES的早期作品之一,是和Sunrise公司合作的《星際牛仔:天國之扉》。

  官網:http://www.bones.co.jp/

WHITE FOX

  代表作品:

  《荒川爆笑團》、《命運石之門》、《軍火女王》《打工吧!魔王大人》《請問您今天要來點兔子嗎?》《斬!赤紅之瞳》《Re:從零開始的異世界生活》《傳頌之物:虛偽的假面》

  WHITE FOX(日文全名:株式會社 ホワイトフォックス)是一家以動畫企劃及製作為主的日本公司。創立於2007年4月。

  該公司是OLM TEAM IWASA的製作人岩佐岳獨立後於2007年4月設立的動畫工作室,其員工包括2006年推出的《傳頌之物》的主要製作人員。其在2009年首次以WHITE FOX名義製作動畫《花冠之淚》。

  2007年在荻窪成立了新的工作室。

  公司曾於2010年1月在《刀語》播放之前,因黑客入侵泄露了大量內部資料(包括設定、動畫製作資料等),致使公司管理出現危機。

官網:http://www.w-fox.co.jp/

  優秀的動畫公司有好多啊,編輯到意識模糊_(:з」∠)_

不知道有沒有什麼疏漏,歡迎觀眾老爺們指正。覺得不錯的記得來評論、關注、收藏啥的鼓勵鼓勵咱><

有什麼想看的盤點也歡迎留言、私信告訴咱!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霓虹國的車牌上都是些什麼,怎麼還有菊花和動漫?
又雙叒是山崎賢人!霓虹若手女優里還有他沒合作過的嗎?
做同性戀霓虹燈給潛艇看,瑞典人搞什麼鬼?
還有這種操作?霓虹國腦洞神廣告
佐佐木希結婚,霓虹國的女星為何偏愛搞笑藝人?
霓虹國和尚逛A片賣場專註選片:讓師傅我好好研究下怎麼感化這些迷失少女
霓虹觀眾投訴深夜番動畫太H?還記得那些年閃瞎你的動漫嗎?
霓虹有才畫師筆下的動漫男神,美型、帥氣更令人心動
霓虹國的神秘手冊,教你如何脫掉妹子的衣服?
霓虹國最早是怎麼描畫美國人的?
單手解內衣!隨口說黃段!這些霓虹老司機們開車從不手軟
畫風清新的霓虹妹子有哪些?請吃下這顆安利!
霓虹國她們!好美
霓虹國的《金瓶梅》,這部成人動畫美到炸裂!
品牌|霓虹餐 霓虹色
霓虹人民這是打算把出軌文化宣傳到國外嗎?
霓虹型人穿衣真敢玩!這些造型凹得我服!
霓虹博主|牛仔褲配上各種黑色的外套真的是簡單又帥氣!
原來土豆沙拉是霓虹人發明的,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