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常識」闢謠紀委會】是「儀式感」,還是「作」?

【「常識」闢謠紀委會】是「儀式感」,還是「作」?

儀式感.jpg


文:馬克琦 周作鬼 | 微信公眾號:新周刊(new-weekly)
責任編輯:歪井先生 半島
題圖來源:Unsplash


弗洛伊德說,儀式是一種白日夢。

生活不能沒有一點儀式感。看廣東人吃飯就知道,一桌人坐下來,先行禮如儀地洗一洗碗筷,然後在別人倒茶倒酒時手指敲桌子表示「滿上」或「謝謝」,對方也客客氣氣地說上一句「不用客氣」。


這種儀式,開啟享受。有了它們,才能好整以暇地等待開飯。


還有一種儀式,卻令人難受。除了儀式感本身,它不帶來任何東西。


在這種儀式感里,不認真對待生活的人,都是罪大惡極的。他們很少讀書,偏偏喜愛引用佩索阿的一句話:「你不喜歡的每一天,都不是你的。」哪怕現實只有苟且,他們也深信:只要有儀式感,就能把日子過成詩。

儀式感殺死閱讀


不少公眾號有這樣的習慣,在文章開頭放上「全文共XXXX字,閱讀需要N分鐘」的提示,還貼心地提煉出文章的主旨和要點,一一給讀者列出。有讀者表示,這樣可以方便讀者分配閱讀時間。


閱讀這件事,頓時就有了儀式感,彷彿變成了每天排期表裡的一部分,必須嚴絲合縫地安排妥當,「太長不看」。著名老司機、科技評論作者闌夕吐槽說,這種貼士是向功利屈服的表現,讀篇文章都要事先計算需要耗費自己多長時間,這該是多麼造作呀,你是巴菲特嗎?


你不是巴菲特,你甚至連中產都算不上,但你有儀式感——似乎憑著儀式感,就足以讓人在無聊的生活中,找到一點嚴肅的意義。


國家博物館講解員袁碩最近爆紅,他在一席上的講座「進擊的智人」已經刷屏朋友圈好幾天。然而他的講座視頻全長38分鐘,不看視頻看文字,也有近10000字,要是在文章開頭註明「全文共10000字,閱讀需要40分鐘」,恐怕得嚇退不少人。等到別人告訴你這篇文章有多好,你再回頭去看,已經少了一分發現知識新大陸的驚喜。

儀式感正在殺死閱讀。


廣州珠江新城的圖書館,那座極具風格的現代化建築,變成了親子一日游的景點。太古匯的方所書店,打扮精緻的姑娘倚在外文圖書的書架前,對著鏡頭嫣然一笑,然後花半小時把照片P好,咻一聲發到社交網路……


「讀書會」也變成了一種生活方式,不必沐浴更衣那麼麻煩,但也必須有一個靜謐的環境,桌上擺著鮮花、糕點和特調飲料,聞一聞花香,吃一口甜點,抿一口茶飲,再閉目冥想五分鐘……


終於開始讀書了,還是得有儀式感。正襟危坐,低聲默念,時而緩緩閉目,再緩緩睜開,要給人感覺很enjoy,在閉目期間有所感悟。閱讀不只是思辨的,讀書後的激辯有失體面,要讓閱讀在文明的儀式中達到目的——修身養性。


儀式感披著一副中產的皮囊

儀式的原意是鄭重,是「使某一天和其他日子不同、使某個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在《小王子》中,狐狸接受小王子的馴化,但要求小王子滿足它的要求:用每天四點到達的「儀式」表達小王子對諾言的尊重,對友誼的珍惜。


人類通過儀式表達莊重感,珍惜生命中罕有的美好。成人禮、畢業禮、婚禮、生日宴會……種種儀式,不一而足。然而,在新的語境下,儀式已經異化成耗時、耗力、耗錢的非必要動作。工作和學習本是日常,儀式感太重,就有了「作」的嫌疑。


進入社交網路時代以來,人們的自我展示從沒消停過。文青群體曾被人批評「虛榮逆流成河」,對一切流行的形式欲罷不能。儀式感的虛偽已經泛濫成了大江大海,製造出一個新的群體——偽中產。他們是一群被營銷號承包三觀的人,其人生追求無非三點:必須有趣,用心生活,講究品位。有沒有錢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讓人感覺你有錢,有錢得來又很會享受生活。


帆布袋、平底球鞋等文青裝備已經不流行了,這些外殼都要變成赫本同款小黑裙或成功人士標配Armani公文包。星巴克已經淪為街邊貨,偽中產們熟知城中最火的網紅店——通常都有高級的設備,必不可少的是純白色牆面。特斯拉雖然買不起,但是可以到專賣店試駕一下,似模似樣地問一下價錢。

偽中產對「個人營銷學」信手拈來,在朋友圈混得風生水起。上級見了,嘖嘖稱讚他們正能量滿滿;下級見了,暗暗羨慕他們有情趣,懂生活。


「房子是租來的,但生活不是。」年輕人在儀式感的幻覺中,才能找到對抗「小確喪」的方法,那就是每天早上一頓精心擺盤、然後拍照發到朋友圈的西式早餐。


儀式感正在遠離生活本身


在搜索引擎上輸入「儀式感」,彈出來的網頁是各式各樣的雞湯文。比如這一段:


「電影《蒂凡尼的早餐》里,赫本扮演的霍莉穿著小黑裙,站在櫥窗邊優雅的喝著咖啡的樣子,美極了。我想這也是很多女孩子都渴望的一種狀態吧。這詩意一般的情節,其實應該就是一種儀式感吧!」


但生活的常態是,霍莉們都不修邊幅地穿著睡衣,美妙的赫本和蒂凡尼櫥窗還在夢裡。


素雅的環境,高雅的打扮,優雅的動作……只要有這幾樣必備的儀式感元素,還有一個肯蹲下來以45°給你拍照的對象,就能把日子過成詩。請問,你考慮過「詩」的感受嗎?


叔本華早就說過,人之所以活得苦悶,一是物質匱乏,二是精神空虛。當一個人無法反求諸己,就會對活得光鮮有謎一般的執著。他們熱愛浮於表面的儀式,孜孜不倦地從別人的艷羨目光里汲取生命的養分。


缺了儀式感,就活不下去。弗洛伊德認為,儀式是一種白日夢,一種保留邏輯盔甲的幻想形式。儀式產生於人們頭腦中圖景的向外投射,然後認同這些投射出來的圖景。廢青用儀式感趕跑「不想工作」的想法,偽中產則用儀式感粉飾精神空虛或物質匱乏。二者都在自我麻醉,飲鴆止渴。


儀式感很重要,它讓我們記住了人生的某些時刻,那些因儀式而誕生的溫暖記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營養。如果把日常的瑣碎變成故弄玄虛的儀式,把本該內化的個人體驗變成炫耀的資本,人就像珊瑚附在礁石上那樣,只能依附在堅硬生活的表面。


作者簡介:微信公眾號:新周刊(new-weekly)原創文章。中國最新銳的生活方式周刊。



本文經新周刊公眾號授權發布。


時代如此面癱,生活怎能沒態度?


新周刊丨new-weekly


152216039437895716.png
關注新周刊猛戳二維碼↑


112.PNG


每日討論


儀式感是對溫暖時刻的記錄


而不是炫耀生活的方式


有哪些儀式感你認為是「作」的?

【熱點】樂天事件|抵制外來侵略,從我國雷人神劇講起
要麼好好活著,要麼去釣魚島
別人的生活,就是我們自己的生活
生命中那些繞不開的大事

TAG:心理科普 |

您可能感興趣

這篇市委委書記在常委會上推薦的文章,被很多人閱讀,看看是什麼內容
人民的名義里演的是真的嗎?看看開國中將在省常委會上怎樣講黨課
深圳夏令營組委會:這些好的飲食方法,媽媽們知道嗎
里約能申奧運,不是因為奧委會眼瞎,而是他當初真的很NB啊!
深圳夏令營組委會:你的一些習慣會影響孩子,你不知道吧
省消委會都說純屬忽悠,你還信嗎?
被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盯上,「電視神醫」還能蹦躂幾天?
重磅消息!金羿獎評委會主席原來是他!
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彭真書法題詞欣賞
當志願者還要交錢?北馬組委會闢謠:「本初」此舉不實!侵權!
這次的戛納評委會主席,可能是歷屆最「非主流」的一個!
補短缺·提質量·控價格——你所關心的「吃藥」問題來聽聽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怎麼說
奧運會花錢太多,無人接盤!奧委會希望中國舉辦,這可能嗎?
白百何談婚後生活:感覺自己在家裡,就像居委會主任,一點也不酷
「陸委會」拿良言當惡語 妄稱台是「主權國家」
LOL有希望加入奧運會?國際奧委會主席表示:不可能!
奧運會成燙手山芋,中國當接盤俠?國際奧委會說過這樣的話嗎?
省人大常委會舉行主任會議
奧委會希望中國再申奧?同樣的事情一次就夠不再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