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商不奸?其實是無商不尖!
幾乎人人都曉得「無奸不商」這個貶義詞,這個成語使得我們長久以來認為商人很奸詐。
其實這是不對的,我堅信性本善,不管怎樣,一個人的心從一開始就是善良的。可是,大部分商者已經無端的被冤枉了多少年。
"無商不奸"是後人杜撰的,原意為"無商不尖"。
"無商不尖",典故來源於舊時買米以升斗作量器,故有"升斗小民"之說。
賣家在量米時會以一把紅木戒尺之類削平升斗內隆起的米,以保證分量准足。
銀貨兩訖成交之後,商家會另外在米筐里氽點米加在米鬥上,如是已抹平的米表面便會鼓成一撮"尖頭",盡量讓利。量好米再加點添點,已成習俗,即但凡做生意,總給客人一點添頭。
「無商不尖」還體現在去布莊扯布,「足尺放三」、「加三放尺」;拷油拷酒都有點添頭;十里洋場的上海,在王家沙吃小籠饅頭免費送蛋皮絲開洋清湯,「老大昌」稱糖果奉送兩根品牌三色棒頭糖。
總之,商家盡量讓利,以博得回頭客,獲得客人的讚許和肯定,這些行為和做法都可以叫做"無尖不商"。
但是許多合法商人仍然可鑽一些法律的漏洞以牟取暴利,賺取最大的利潤,其中就必然會採取很多技巧以減小成本,消費者也會稱之為"奸」。
這便是由古時候的褒義「無尖不成商,無度不丈夫」被人們改成「無奸不成商,無毒不丈夫」的貶義的緣由了。
商場如戰場,必須有拔尖的智慧,才能成功。可能是隨著歷史的長流以及人們對商人的理解的原因使得人們誤傳這個成語。
商者的區別:
小商:於己有利而於人無利者。
大商:於己有利於人亦有利者。
非商:於人有利於己無利者。
奸商:損人之利以利己之利者。
我不是尚書
理天下之財,不可以無利。得天下之利,不可以無義。
本文由學國學網(微信號:lexueguoxue)發布
【學國學網】一個有視角的國學傳播平台。


※大寫的「壹」是怎麼來的?
※儒家為何重視「悌」?
※國學故事之恕:孔子不怨恨晏嬰
※國學成語故事:南柯一夢
※什麼是普賢菩薩?普賢菩薩意味著什麼?
TAG:學國學 |
※「無商不奸」到底是夸人,還是罵人?百姓為何都喜歡「尖商」?
※怎麼理解「秦國可以無商鞅,但不能無孝公」這句話?看黑白怎麼說
※國人不能忘:中國無奈被土耳其趁火打劫 毫無商量向中國索要買路錢
※恥辱!中國無奈被土耳其趁火打劫 毫無商量向中國索要買路錢
※這也許是泰國最低調,毫無商業氣息的海邊小城
※張馨予微博清純美照太迷人,大長腿撩人無商量
※百度地圖回應莆田系醫院搜索結果:技術失誤 無商業行為
※《桃花源記手游》評測:無商城,小遊戲玩法給滿分
※實拍:無商不奸,又一新營銷模式出爐,36800蘭博基尼開回家
※無商用化產品,憑什麼融資2.45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