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漢朝有一座帝陵被稱為「頂妻背母」,來源於一個仁孝傳奇

漢朝有一座帝陵被稱為「頂妻背母」,來源於一個仁孝傳奇

「因山為陵,不復起墳」的灞陵因其斬原為冢,鑿洞為玄宮,並 「稠種柏樹」於墓上,故無封土可尋。由於其他地面無封土,史料文獻 對灞陵的記載又很少,所以,目前只能根據僅有的記載來推測灞陵的位 置和內部結構。


據明朝何仲默《雍大記》載:「至元辛卯(1291年)秋,灞水沖開 灞陵外羨門,衝出石板五百餘片。」我們由此推知,其墓門、墓道和墓 室可能是用石板壘砌而成。營建山陵時,為防止水患,墓室「上有四齣 道,以瀉水」。但經漫長的時間,水道被沙石堵塞,已失去瀉水作用, 所以墓門早年就被水沖開,今墓室結構已不可辨認。陵前矗立宋元以後 的石碑二十五通,今也多散失。



漢朝有一座帝陵被稱為「頂妻背母」,來源於一個仁孝傳奇


雖然灞陵的現存結構已經不太完整,不過在灞陵旁邊還有兩位皇后 的陪葬陵可供我們研究。在灞陵東北1公里左右,是漢文帝竇皇后的陵 墓。竇皇后陵園垣牆為夯土築成,今在園內發現大量建築遺存,有西漢 筒瓦、板瓦、雲紋瓦當等,可以想見當年陵園中必有較大規模的殿堂建 築。陵冢位於陵園正中,現高19米,周長564米。陵園之東有從葬坑多 座,現發掘36座,出土了造型優美的彩繪陶俑、陶罐和馬、牛、羊等動 物骨骼。



漢朝有一座帝陵被稱為「頂妻背母」,來源於一個仁孝傳奇


在灞陵西南,是漢文帝生母薄太后的南陵。薄太后是漢髙祖劉邦 的妃子,因為她是在其子漢文帝登基後被尊為太后的,所以不能與劉邦 合葬。據考證,南陵陵冢西隔渭水遙望漢高祖長陵,故史書有「東望吾 子,西望吾夫」的說法。當地百姓稱南陵為「望子冢」。「望子冢」呈 覆斗形,現高29.5米,周長為560米。陵冢四周有夯土築成的陵園垣牆, 垣牆正中建有門闕。陵園西北有從葬坑數十座,現清理20佘座,出土陶 俑、陶罐、陶棺多件。



漢朝有一座帝陵被稱為「頂妻背母」,來源於一個仁孝傳奇



以上就是竇皇后和薄太后的兩座陵墓,據考證竇皇后的陵墓位於 懸崖邊上,薄太后的陵墓位於南山的後面,從陵墓的位置排列上稱它為 「頂妻背母」。灞陵的陵墓之所以會採用「頂妻背母」這種安排,這其 中原有一個典故。據說當年文帝先於其母病故,臨終前反覆叮囑竇皇后 和子女們一定要厚待其母薄太后,並且對竇氏許下誓願,說死後要將自 己的陵墓照「頂妻背母」的位置放置安排,以報薄氏恩德。兩年後,薄 太后病逝,竇皇后謹遵丈夫心愿,將婆婆落葬在劉恆灞陵的南方,彷彿 劉恆背著母親的樣子,這就是灞陵「頂妻背母」的由來。


了解更多歷史關注微信公眾號「迷濛歷史堂」(mmlst00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迷濛歷史堂 的精彩文章:

漢文帝是漢朝最節儉的皇帝,但他死後為什麼提出依山為陵的策略
歷史上的今天一項決議通過,依靠這項決議拖垮了一個世界超級大國
歷史上的今天物理學現代最偉大學家誕生,並幫助創造最有威力武器
西漢所有皇帝墓都有皇后陪葬,而他生前皇后最多死了卻沒有一個陪

TAG:迷濛歷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