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出兵朝鮮前的中美情報戰

出兵朝鮮前的中美情報戰

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

出兵朝鮮前的中美情報戰


志願軍跨過鴨綠江


深深捲入這場戰爭的美國,密切關注著朝鮮的近鄰、新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對這場戰爭的態度,採取多種情報偵察手段,試圖判明中國動向。中國面對美國的刺探行動,也採取了有力回擊措施。圍繞中國出兵朝鮮,雙方展開了一場精彩的情報戰,最終,中國取得了情報鬥爭的完全勝利,出其不意,秘密出兵。


美國對中國開展全方位情報偵察


朝鮮戰爭爆發前,美國對新中國的情報偵察工作就已經開始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情報機關依託戰爭期間在中國建立的情報組織,把觸角進一步伸入到中國的各個角落。1946年7月,在華調停國共內戰的馬歇爾致信美國陸軍參謀長艾森豪威爾和駐華美軍司令魏德邁,建議在美軍撤離中國後,由美國第七艦隊直接指揮駐華情報小組。這個建議得到美國高層的首肯,在華情報組織隨即改稱「第44海外觀察隊」(簡稱ESD44),並以美國陸軍聯絡團的名義活動。1947年7月,美國中央情報局成立後,ESD44成為它在華的主要情報組織,在中國各地廣泛派遣了情報人員。


在毗鄰朝鮮的中國東北地區,美國的情報工作主要是由其外交機構組織實施的,如在瀋陽,美國總領事館組建了以日本人佐佐木弘經為首的間諜網;在大連,美國領事館吸收旅大公安總局幹部陳其仁為其秘密工作。因為當時美國政府頑固堅持扶持蔣介石的立場,隨著解放戰爭的勝利進程,駐在各地的美國外交機構的日子並不好過。中共在接管各地政權後,只承認原來的美國外交官是普通僑民身份,並採取了「一看二擠」的方針,對他們的活動進行監視和控制,美國駐在東北的外交機構只得相繼閉館。在朝鮮戰爭開始前後,大連、瀋陽、北京、天津等地的多個美國間諜組織被破獲,美國在華的ESD44情報網的運作受到了嚴重影響,在人力情報方面不得不依賴於國民黨政府敗退時潛藏下來的情報人員。


中國的情報工作更高一籌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有著深厚軍事戰略文化底蘊和豐富戰爭實踐經驗的中國人,在圍繞出兵朝鮮的情報鬥爭中,明顯棋高一著。


早在1946年1月,當時負責情報工作的中共中央社會部即派員到大連建立了市委社會部(又稱大連情報局),把開展國外情報工作作為該部的主要任務,集中了一批有對外工作條件的情報人員,利用大量遣返僑民的機會陸續派遣出國。並運用迂迴曲折的辦法,通過多種途徑,打通了對國外情報關係的交通聯絡,在重要目標國家和地區初步建成了完整的情報組織,在東北亞方面的工作開展得最早,也取得很好的情報效果。隨著解放戰爭的勝利,中央社會部逐步在沿海和沿邊地區建立了情報機構,推動了對外情報工作的開展。

新中國成立後,對外情報工作得到中央高層的高度重視,在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的組成機構中,排在第三位的就是負責對外情報工作的情報總署,由開創此項工作的鄒大鵬擔任署長,直接對周恩來總理負責。1950年4月,中央軍委情報部二、五局召開全體會議,周恩來到會講話,指出:「只要階級鬥爭存在一天,情報工作就必然存在一天。要戰勝敵人,就非有情報工作不可。戰爭需要情報,經濟、外交也需要情報……這項工作是有偉大的前途的。」他並為會議題詞:「二、五局全體同志:整編隊伍,重新部署,開闢國外,堅持國內。」幾天後,毛澤東主席也為中央軍委情報部題詞:「第一仗已經打勝了,應即整頓隊伍打第二仗,爭取全勝。」


對外情報工作的開展,首先就在出兵朝鮮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朝鮮戰爭開始後,情報部門密切關注朝鮮半島局勢,積極搜集有關情況,並整理印發了一批資料,如政務院情報總署集中編印了《南朝鮮人物介紹》《美國在遠東軍情》《美帝目前軍力》《美國侵略朝鮮的經過》等情報資料,對於各級軍政機關了解朝鮮戰爭局勢起了很好的參考作用。同時,對在朝美軍的番號、駐地、部署等都獲得過重要情報。值得一提的是,在朝鮮戰爭爆發前後,麥克阿瑟對日本共產党進行「整肅」,日共領導人被迫轉入地下活動,並向中國提出幫助離境的請求,中共中央決定由軍委聯絡部執行國際營救任務。經過努力,戰勝了美日當局的情報機關,成功地把日共領導人德田球一、野坂參三等人營救到中國。


1950年8月初,中央軍委作戰部門在對朝鮮戰局分析中發現,被壓縮到朝鮮半島南端的南朝鮮軍隊和美軍沒有反攻的跡象,反倒從美國向遠東調遣了包括登陸艦在內的大批艦艇;同時,在日本又組建了新的部隊。就此,有關部門判斷,美軍有可能在朝鮮軍隊後方實施登陸作戰,從而加強了有關情報的搜集。8月23日,情報部門獲悉美軍「一支部隊以仁川、鎮南浦為假想目標進行登陸作戰訓練,並已處於待命狀態」。這一重要情報上報後引起中央領導的高度重視,認為美軍極有可能在這兩地實施登陸作戰,一旦得手,將切斷朝鮮後方與前線部隊的聯繫。幾天後,朝鮮人民軍副總參謀長李相朝訪問中國,中方將這一判斷告訴了他,但並未引起朝鮮方面的重視。結果在9月15日,由麥克阿瑟親自指揮,美軍在仁川實施了登陸,將朝鮮軍隊前後方的聯繫切斷,朝鮮戰局發生了逆轉。


同時,軍委的技術偵察部門也抓緊進行入朝作戰的情報保障工作。據負責此項工作的戴鏡元回憶,「10月15日組建了東北軍區某局,由肖榮昌同志任局長兼政委,沈昌榮同志任副局長;11月13日又組建了赴朝工作隊。」由於朝鮮戰爭中對美軍進行技術偵察的相關史實尚未見諸公開報道,這段歷史還無法補上,但根據後來毛澤東主席評價技偵部門在朝鮮戰爭中的表現:「我方對敵人的部署、實力、行動、位置等均甚明了,情報密切配合,志願軍如虎添翼。」技術偵察獲得的情報成果由此也可見一斑。


中美圍繞出兵朝鮮展開情報對決

朝鮮戰爭爆發後,中國是否會出兵支援朝鮮,成為美國情報機構關注的核心問題。在情報偵察領域,美國佔有優勢的還是其技術偵察手段,所以美國首先對中國開展了無線電技術偵察。


朝鮮戰爭前,在東北的解放軍部隊數量不多。1950年7月,在美國出兵朝鮮後,為了防止朝鮮戰爭對中國可能的影響,中共中央決定組建東北邊防軍,從湖南、河南、廣東、廣西、上海等地調集25萬人的部隊,陸續集中到中朝邊境一線。這樣大規模向東北邊境地區調集部隊的行動,當然引起了美國情報機關的關注。通過截取獲得的中國國內通信情報,美國負責搜集電信情報的武裝部隊安全局很快發現了許多中國陸軍部隊從中部地區調往東北;到9月份,武裝部隊安全局進一步發現駐在中國南方的軍隊也開始調往東北。此後關於中國向東北調動部隊的消息不斷上報到美國高層。


雖然當時中美之間技術差距很大,但從戰爭中不斷總結經驗的中國領導人,已然認識到了無線電通信泄密的潛在威脅,所以採取了比較科學的應對手段——使用有線電。9月1日,毛澤東在致陳毅、饒漱石的電報中說:「嗣後凡機密電報,均請注意用有線電,不用無線電……凡有有線電設備之處,均用有線電,以達保密之目的。」此後,高級軍政機關的通信聯絡都開始使用有線電,在出兵朝鮮的行動中更是普遍使用了有線電通信。如10月8日晚,中央給彭德懷等發出的志願軍組成問題的電報,即是通過有線電報線路發出的。可以說,正是通過使用有線電報,中國有效規避了美國的無線電技術偵察,從而使美國未能從無線電通信中截獲中國出兵朝鮮的關鍵情報。


美軍在朝鮮戰爭中保持的空中優勢也被應用到對中國的偵察上來。仁川登陸後,美軍開始派遣偵察機到中朝邊境以至中國境內進行偵察,密切關注中國是否有向朝鮮調動部隊的跡象。而中國軍隊對付空中偵察的經驗更為豐富,10月18日,彭德懷以毛澤東名義發出指示:「為嚴格保守秘密,渡江部隊每日黃昏開始至翌晨四時即停止,五時以前隱蔽完畢並須切實檢查。」中國軍隊做到了令行禁止,所有向中朝邊境和朝鮮開進的部隊,都採取晝伏夜行的辦法,數十萬大軍秘密開進朝鮮,完全未被美軍飛機發現。直到11月1日,志願軍部隊對距中朝邊境80公里的雲山發起進攻時,美軍才發現中國軍隊出現在了朝鮮。韓國編著的戰史中說:「中共軍於10月15日前後,以夜間行軍和巧妙的欺騙戰術完成了大兵團的戰略展開,佔領了陣地。」麥克阿瑟後來在美國國會召開的聽證會上也承認:「敵軍只在夜間行動,白天操練時,保持嚴格的偽裝掩飾的紀律,到達目的地以後,就隱藏在普通建築物中,不讓暴露目標。空中偵察看不到這種大規模的調動。」

除了部隊隱蔽開進,中國也積極應對美軍的空中偵察。10月18日,美軍偵察機發現中朝邊境中方一側的安東(今丹東)機場上出現了大批軍用飛機,美軍情報部門負責人對此大為緊張,第二天又向這一地區派出偵察機,結果發現前一天偵察的機場上完全沒有了飛機的跡象,從而判斷這不過是中國空軍進行的常規轉場訓練,並不是針對朝鮮的軍事調動。


此前,美軍曾在朝鮮戰場上「發現」過中國軍隊。7月14日,美國情報部門作出有關中國出兵可能性的第一份評估報告,報告中說「麥克阿瑟將軍目前報告說中共軍隊的一些人員已經出現在戰場。這些人員的出現也許預示著中共大批軍隊即將進入朝鮮並擴大目前的衝突範圍。中共軍隊的能力是不容忽視的」。其實,此時出現的「中共軍隊」不過是原解放軍四野部隊中的朝鮮族士兵,他們是在中國解放戰爭後期返回朝鮮,並以朝鮮人民軍的身份出現在朝鮮戰場上的。


9月8日,美國中央情報局做出中國出兵可能性的評估備忘錄,根據「來源可靠的情報報告指出,林彪第四野戰軍的主力部隊由廣東地區向北調動……目前四野的主力部隊要麼在滿洲,要麼正在前往滿洲的路上」。美國也加緊了對中國軍隊動向的偵察工作,美軍在越過三八線向北開進過程中,開始派出特工人員對中國的動向進行偵察。在中央情報局指揮下,由海軍上尉尤金·克拉克率領的偵察分隊,曾到達鴨綠江口,然後派人四處打聽消息。不久,回來的人報告說,在新義州和臨近朝鮮的中國境內有大規模集結的中國軍隊,還有人說中國將派30萬軍隊到朝鮮。克拉克把這些搜集的消息都進行了上報,但中央情報局對此卻不屑一顧,直到雲山戰鬥發生後的11月2日,中央情報局仍舊堅持認為:「中共參加朝鮮戰爭,將只局限於滿洲邊境地區的防衛,並且中共不可能進行公開的大規模干涉。」


圍繞中國出兵朝鮮的情報鬥爭,是新中國成立後中美之間的第一次情報對決。新中國不畏強敵,情報工作密切配合外交、軍事鬥爭,展開了堅決回擊,最終取得了輝煌勝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精華 的精彩文章:

庫頁島春秋
曹雪芹文化園
巴金心目中的胡風事件
回憶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
歷史悠久話灤河

TAG:文史精華 |

您可能感興趣

諸神的黃昏:朝鮮戰爭前後的美韓關係
朝鮮戰爭中被美軍剝光上衣的朝鮮婦女
美中情局專設朝鮮情報中心,全球僅朝鮮「享受」這一待遇
外交部王毅划出戰爭底線,美媒曝光第二次朝鮮「戰爭」:韓將成防禦主力
朝鮮戰爭中的美國大兵
老照片:朝鮮戰爭中美軍作戰經典鏡頭 戰場上美狙擊手曝光!
美中情局設專門情報中心針對朝鮮,金正恩怕了么?
朝鮮戰場上美女志願兵
戰敗者的下場,被美韓屠殺的朝鮮人民
朝鮮戰爭中,毛澤東考慮出兵還是不出兵的最後底線
朝鮮的女兵中的美女風采
朝鮮戰爭中,美軍、英軍難以啟齒的糗事,竟然被韓軍出賣
朝鮮戰場上,美軍散發的最失敗的傳單
朝鮮戰場第二次戰役中
韓向朝派出女足中藏「韓式美女」,但能驚艷朝鮮嗎?
朝鮮人民眼中的抗美援朝:看到最後心中五味雜陳
中朝美韓四國,怎麼拍朝鮮戰爭?
老照片記錄朝鮮戰場中美軍的迷茫與絕望
美軍給志願軍送了一份秘密情報於是有了終結朝鮮戰爭最後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