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西北、中原、兩廣、西南都有「王」,蔣介石真統治過中國嗎
先來看一組威風凜凜的綽號:
「東北王」張作霖!
」西北王「馮玉祥!
「山西王」閻錫山!
「山東王」韓馥渠!
「廣西王」李宗仁、白崇禧!
「南天王」陳濟棠!
「雲南王」龍雲!
「新疆王」盛世才!
「青海王」馬鴻逵!
「寧夏王」馬步芳!
「貴州王」王家烈!
……
圖:兩個王(左馮玉祥、右閻錫山)夾著蔣介石
這些人,清一色是割據一方多年的軍閥,名義上則是省主席、總指揮、督軍和大帥,他們在各自控制的地盤上,有槍有人有錢,甚至外交上也有自主權。
算一算,偌大的中國,幾乎除了長江中下游幾個省,到處都有人「稱王」。那麼,蔣介石的地盤在哪裡?
一、
北伐成功以後,風華正茂的蔣介石取得了最大的政治資本,建立了南京國民政府。但是,南京國民政府名義上是中央,卻嚴重的名不符實。
我們能想像當蔣介石站在中國地圖前的喟嘆:
東北是張大帥和他兒子張少帥的地盤;馮玉祥的西北軍控制著察哈爾和陝西、甘肅;山西和平津地區是閻錫山控制;山東是韓復渠控制;西北的青海和寧夏在二馬手裡;新疆和西藏是獨立王國;湖南有唐生智的湘軍;廣西有「李白」的桂軍;廣東有陳濟棠的粵軍;雲南有龍雲和滇軍;貴州有王家烈和黔軍;四川則是多位軍閥均分。
圖:兩個國民政府的領袖汪精衛和蔣介石
更嚴重的是:除了南京有個「國民政府」,武漢的汪精衛還有個「國民政府」與之分庭抗爭。
蔣介石真正能控制的地盤,只有長江中下游的江浙滬地區。
名義上,蔣介石代表中央,但他的一生政治生涯,都在和汪精衛、李宗仁等派系的矛盾和鬥爭中度過,從沒有取得過唯我獨尊、中央獨斷的絕對權力。
二、
從1928年東北易幟開始,到1937年全面抗戰前,蔣介石忙於收拾中原各路軍閥,在一系列的軍事打擊和政治拉攏下,終於有效地將地方軍閥的地盤一再壓縮。
圖:蔣介石和歸順中央的張學良
蔣介石最成功的一舉,是在抗戰前搞定了西南。
藉助圍剿紅軍之名,蔣介石的軍隊進入了貴州、四川,終於把大西南握在手中,抗戰的過程表明:如果沒有大西南做第二根據地的緩衝,中國的抗日道路還將艱辛曲折百倍。
圖:蔣介石和兩個一生的政敵(左李宗仁,右白崇禧)
抗戰時期,蔣介石退守西南,但這時的國內形勢是:東北成了偽滿洲國;內蒙和華北在日本人指揮下搞「自治」;汪精衛「國民政府」投身日本;中國共產黨有陝甘寧蘇區;西北的新疆背靠蘇聯,和蘇、國、共三方都有關係;山西的閻錫山、青海寧夏的二馬一門心思搞他們的獨立王國;桂系雖然在他的指揮下,但始終在軍事上保持獨立權。
蔣介石是世界公認的亞洲抗戰領袖,但局促於西南,以幾個省的財力、人力,既要對抗強大的日本侵華軍,還要和各方政治勢力周旋,何其難也。
圖:蔣介石十次成為美《時代》周刊的封面人物
美國人評價道:「終其一生,蔣介石始終都表現出了一種與昔日的敵人共事的能力。」
這其實是種無奈,嚴格的說,蔣介石從沒有真正統治過中國。


※最美的彩照:對越自衛反擊戰的中國女兵
※我的兄弟叫國軍:十二張令人震撼的抗戰士兵黑白肖像
※對「史上第一昏君」效忠的死士:誰對我好,我替誰賣命!
※《水滸傳》和《射鵰英雄傳》都驚嘆過的五代猛人,是何方神聖?
※十大元帥中他負傷最多:從頭到腳九次受重傷,手指摳出子彈
TAG:快哉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