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西安:西漢為何定都長安?其實劉邦也很糾結

公元前202年二月,劉邦在眾群臣「大王德施四海,諸侯王不足以道之,居帝位甚實宜,願大王以幸天下」的勸進中於定陶建國稱帝,定國號為「漢」。五月,劉邦等人前呼後擁的來到洛陽,置酒南宮,並且有長期住下去的打算。因此這時候在何處定都自然就成為了一個問題。並且這個問題引起了激烈爭論。主要有兩種意見,一種說定都洛陽,一種說在長安。這場爭論對後世影響巨大,對於奠定關中地區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有著重要意義。
婁敬勸帝遷都:
劉邦原本想建都洛陽,婁敬建議定都關中,從周朝的先祖后稷談起,講到武王伐紂、成王嗣位、周公輔佐、定都洛陽,直到最後滅亡,說明了一個道理:「有德則易以王,無德則易以亡。」意思是洛陽居於全國中心,和平年代,便於四方來朝,戰亂時期,也利於四方進攻。接著,婁敬對高祖說,周室起家靠德,而且「積德累善十有餘世」,陛下起家靠的卻是戰,「大戰七十,小戰四十」,連年征戰,生靈塗炭,滿目瘡痍,哭泣之聲不絕於耳。在這種情況下定都洛陽,如同將自己置身於怨恨之中,無異於自取滅亡。不若定都關中(長安),關中之地,被山帶河,四塞為固,物產豐饒,天府之國,即便山東(崤山以東)有亂,關中還可以保全,所以,定都關中,乃不二之選。
婁敬
群臣反對,劉邦百般糾結:
但是話又說回來群臣大多是從東方而來,並不希望在長安定都,都紛紛反對,認為洛陽更好,他們不願遠離家鄉到關中去做官,便對劉邦說:洛陽東有成皋,西有殽邑,背靠黃河,面臨伊河、洛河,地勢十分險要,「其因亦足恃」。而且周平王從關中的鎬京遷都到洛邑,周朝在這裡稱王數百年,秦在關中卻二世而亡。
群臣進諫
張良勸都關中,劉邦意決定都長安:
於是在百般的糾結中劉邦就去徵詢張良,張良說:「洛陽建都的東周雖然比秦晉兩世好,但是城郭僅數百里,田地太薄,四面都是平地,容易遭受到攻擊。反觀關中有函谷關、隴蜀的沃野千里,南邊有巴蜀的富庶,北邊有胡人畜牧的便利,可以在三面防守,並向東方牽制諸侯,只要握住渭水通運京師,當東方有變,就可以順流而下。正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婁敬說的沒錯。」於是劉邦決意定都長安。
張良
自從得到了張良的支持,劉邦自己心裡便有底了,於是他聽從了這兩人的建議去關中建都。從此長安城,這座承載了中國兩千多年的文明古都,從劉邦定都開始,進入了大發展時期,歷史文化迅速積累,成就了如今的世界歷史文化名城。


※美國歷史匯聚:原子彈能賣多少錢?第一顆只賣了一美元
※二戰風雲錄:世界上最悲催的航母 剛出航就被炸沉
※美國歷史匯聚:美國開打第二次獨立戰爭 卻把首都給丟了
※細說後宮:古代皇帝穿黃袍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TAG:互動百科 |
※古都西安:古代的長安就是如今的西安嗎?
※古都西安:為什麼自唐朝之後再也沒有王朝將都城設在西安?
※古都西安:關於西安回民街的歷史 你都知道什麼?
※古都西安:漢唐經濟繁榮的象徵 長安城緣何逐漸失去其都城地位?
※為什麼唐朝之後再也沒有定都西安?
※古都西安:玄宗為搏貴妃一笑 是如何將新鮮的荔枝運到長安的?
※古都西安:晨鐘暮鼓 那些關於西安鐘鼓樓的歷史
※為什麼唐朝之後無人定都西安,中國古代王朝定都有什麼規律
※古都西安:你知道「焚書坑儒」發生在西安哪裡嗎?
※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國門,唐朝之後為何不再定都西安?
※都屬於西部明珠,蘭州和西安哪個城市更宜居?
※古都西安:你有信仰嗎?細數西安五大宗教
※毛澤東為何定首都在北平而不選擇西安?讓人不解
※滅了項羽以後,劉邦為什麼選擇定都西安?而沒有定都洛陽
※十三朝古都西安,宋朝為何沒有選擇在這裡建都?
※毛澤東為何下決心選擇定都北平而不是西安?
※為什麼自唐朝之後再也沒有王朝將都城設在西安?
※西安有哪些古塔,都在什麼地方?
※古都西安:被稱為「佛教的第二故鄉」 西安與佛教的不解之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