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多看看大明朝的東西,才能去掉當代畫中的腥味

多看看大明朝的東西,才能去掉當代畫中的腥味

要想畫出畫脫俗,首先「人」脫俗……

多看看大明朝的東西,才能去掉當代畫中的腥味


251 《高山奇樹圖》


明 唐寅 絹本設色 縱122厘米 橫65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唐寅是一位放蕩不羈的曠代才子,在琴棋書畫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詣,尤其在山水畫方面,他那才子型的才思敏捷與自由飄逸的思維方式,更是造就了他那瀟洒的筆法墨法以及獨特風格。《高山奇樹圖》是一幅構圖雄偉,構思巧妙的山水畫傑作。畫面上方的高嶺山石也多是濕筆長皴,但用墨較為清淡而濕潤,枝葉濃密,別有情致。整幅作品,高柳婆娑,意向清俊秀逸。水天相連,意境高遠。

多看看大明朝的東西,才能去掉當代畫中的腥味


252 《湖山一覽圖》


明 唐寅 紙本淡設色 縱135.9厘米 橫56厘米 中國美術館藏


此畫表現了江南秀麗明凈的湖光山色,自題詩云:「紅霞瀲灧碧波平,晴色湖光畫不成,此際闌干能獨倚,分明身是試登瀛。」畫面的清空境界,體現了詩意和作者的審美感情。全圖景物處置洗鍊而謹嚴,墨色和澤有神。所繪景色,蕩漾著一股秀美的生活氣氛,內容和形式互相滲透,融而為一。畫面前景結聚密集,後面淡盪空曠,中間大塊空白,近景與遠景開合對應,十分和諧統一。

多看看大明朝的東西,才能去掉當代畫中的腥味


253 《春山伴侶圖》


明 唐寅 紙本墨筆 縱82厘米 橫44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此圖全用水墨,僅一叟衣袍醮以淡紅色。圖中曲欄掩映,雜樹綻青,春山含笑,高士臨流,給人以陽和日暖之感。山巒秀美,皴以柔和的披麻皴,著意於水墨渲染,越發明秀逗人,全圖具有天真幽淡的意趣,畫上題有:春山伴侶兩三人,擔酒尋花不厭頻,好是泉頭池上石,軟莎堪坐靜無塵。此圖位置經營,如樹木偃仰,人屋安放,泉石錯落,山路迂迴,都別具匠心,和一般簡易的文人山水畫不一樣,尤其是全圖筆墨隱約可見宋代山水畫的骨骼,真可謂「北人南相」。

多看看大明朝的東西,才能去掉當代畫中的腥味


254 《悟陽子養性圖》


明 唐寅 紙本水墨 縱29.5厘米 橫103.5厘米 遼寧省博物館藏


此畫畫前後兩座茅庵,內有一老者端坐蒲團之上,身著寬袍,雙手握於膝上,遙望天空,神態深沉。室內壁無一物,地上唯有一桌,上陳香爐及文房用具。庵後樹木掩隱,小溪環繞,古老的石橋橫卧,流露無窮古韻。畫右如鏡的湖水將畫面的意境展開,杳無邊際,筆簡而意遠,既有強烈的真實感,又有深遠的意境。畫尾有作者自題:「蘇台唐寅」行書款,鈐「唐白虎」朱文方印,畫首下角鈐「南京解元」朱文長印章。

多看看大明朝的東西,才能去掉當代畫中的腥味



255 《玉洞仙緣圖》


明 仇英 絹本設色 縱167厘米 橫65.2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描繪遠離塵埃的人間仙境。畫面奇峰峻岭,蒼松翠柏,瓊樓水閣,溶洞流溪,雲煙縹緲其間,山壑時隱時顯。溪水潺溪的溶洞前,一士人臨流撫琴,陶冶於自然美景之中, 瑰麗多姿的山川景色和樂在其中的生活情趣,展開出了士大夫理想的隱逸環境。此畫取景宏闊,結構嚴整,數重山巒脈絡清晰,樓閣樹石布置有序,境界顯得幽深又高遠,複雜而不失明暢。筆墨、設色主要運用傳統的青綠法,同時融以細密的皴法,並追求色調和諧,在宗南宋趙伯駒的基礎上有所變化,在明代青綠山水方面是最具新意的。

多看看大明朝的東西,才能去掉當代畫中的腥味



256 《桃村草堂圖》


明 仇英 絹本設色 縱150厘米 橫53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畫描繪的是一幅幽深靜逸的隱居環境。草堂位於山坳。其後是桃林一片,溪流出其下,有一童子踞溪側洗硯。更上則高嶺白雲,叢樹列布,極幽深之致。整幅畫意境如詩入仙,畫法精細工瑾,細緻入微。通幅大青綠著色,色彩艷麗深重。方薰在《山靜居論畫》中說:「設色不以深淺為難,難於色彩相合,合則神氣生動。」這幅畫是把滴翠的石綠、秀雅的淡赭、溫潤的墨色,自然和諧地統一在一起,具有一種不媚不俗的藝術效果

多看看大明朝的東西,才能去掉當代畫中的腥味



257 《蓮溪漁隱圖》


明 仇英 絹本設色 縱126.5厘米 橫66.3厘米


此畫描繪的是青綠平遠山水。前景是坡岸、湖水、人家。中段平水漫漫,對岸山前村舍,遠山連連。在布局上,清新曠遠,前景、中景、遠景,錯落有致。筆法工整不失仇英工細謹嚴的風致,但又有瀟洒意趣,前景的工細濃麗與遠景的潤澤簡淡,使這幅蓮溪漁隱圖景在清曠秀麗中閃現出文人畫的妍雅溫潤的意趣。《蓮溪漁隱圖》有著其簡淡率意的一面。從題款「仇英實父制」五字來看,這是一幅畫家自娛作品。沒受顧主限制,故整幅作品在工細中顯現出瀟洒意趣,實為仇英繪畫作品中的精品之作。

多看看大明朝的東西,才能去掉當代畫中的腥味



258 《桃源仙境圖》


明 仇英 絹本設色 縱175厘米 橫66.7厘米 天津市藝術博物館藏


此畫遠處峰巒起伏,幽深高遠,山間雲蒸霧漫,遠山深處廟台亭閣在雲霧中時隱時現,若仙若幻。前景是流水木橋,奇松虯曲,景緻幽雅。在藝術表現上,畫家勾勒精工,似學宋趙伯駒一派。不論一草一木,一枝一葉,還是人物的動態和表情都描繪的細緻入微,嚴謹工細。通幅青綠著色,色彩妍麗雅美。顯示了仇英精深的人物和山水表現能力


259 《歸汾圖》


明 仇英 絹本設色 縱26.7厘米 橫123.7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繪山西汾河流域景色。主人公著紅袍官服,策馬行進在路上,沿途丘陵起伏,垂柳成行,城闕、校場、村舍、板橋隱現其間,境界透出歸汾者返回家鄉的親切情思。此圖作小青綠,畫法較為疏簡。山石簡勾略皴,用筆細勁而塊面分明,並以輕淡的石青和淺淺的赭石加以渲染;樹葉的勾、點、染亦見疏放,敷色也清淡。作品景色疏曠清遠,線條尖勁簡練,筆法工整中見簡逸,色彩清麗中見明快。董其昌對他的青綠山水深為嘆服。

多看看大明朝的東西,才能去掉當代畫中的腥味



260 《仙山樓閣圖》


明 仇英 絹本設色 縱31.7厘米 橫27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即脫胎於南宋「院體」,又兼容文人畫之長,具雅逸之致。畫面青山白雲,翠竹蒼松,水閣臨流,閣中二人對坐觀望山景。特寫的景緻,勁遒的松枝,堅峭的山石,勁利的用筆,以及小斧劈皴等,都存「院體」遺規。而構圖左右對稱,趨於平衡,突破邊角之景;用線細勁而含蓄秀潤,少刻露之痕;皴法中夾以類似折帶、亂柴皴的短斫,顯得隨意靈動;墨色輕淡融和,色調明快。如楊翰在《掃石軒畫談》中所評:「筆筆皆如鐵絲,有起有止,有韻有情,亦多疏散之氣,如唐人小楷、令人探索無盡。」

多看看大明朝的東西,才能去掉當代畫中的腥味



261 《清明上河圖》


明 仇英 絹本設色 縱30.5厘米 橫987厘米 遼寧省博物館藏


本幅《清明上河圖》所描繪的明代江南社會的城鄉人民生活實景。以仇英名款出現的《清明上河圖》傳世的目前所知原藏清內府的有兩本,《石渠寶芨》初編著錄一本原藏重華宮,落款「吳門仇英實父摹宋張擇端筆」,本幅即為《石渠寶芨》所著錄的。仇英與張擇端一樣,在他的《清明上河圖》也表現了熱鬧紛擾的市井生活和民俗風情,場面宏大,氣勢雄偉,雖然在藝術性和史料價值上難以與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相提並論,卻也構築了一幅頗有聲勢和氣魄的風俗畫。

多看看大明朝的東西,才能去掉當代畫中的腥味



262 《仿米山水圖》


明 陳淳 紙本水墨 縱14.8厘米 橫247.2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圖中山巒隱現起伏不斷,霧氣瀰漫,雜樹成林, 山澗泉水激流入江,屋舍茅亭、漁翁小舟、板橋雅士點綴其間。畫面上雲煙飄渺,草木華滋,筆法縱肆,神變萬狀,墨沈淋漓,蒼茫濃郁,氣韻生動。雖為仿米之作,卻自具風貌。


陳淳(1483-1 544),明代畫家。字道復,後改字復甫,號白陽山人,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天資秀髮,下筆超異,凡經學、古文、詩詞、書法,靡不精研通曉。嘗從文徵明學書畫。畫擅長寫意花卉,尤妙寫生,亦畫山水,對後世水墨、寫意畫有很大影響。

多看看大明朝的東西,才能去掉當代畫中的腥味



263 《竹林長夏圖》


明 陸治 絹本設色 縱177厘米 橫75.5厘米


此圖為描繪一老者坐於一奇峰下竹林邊納涼的青綠山水畫。畫面右上方一交錯扭動的奇峰直插天空,峰上一幽深的石澗,一股清泉蜿蜒流出,在前方化為細瀑瀉入山峪之中。奇峰下輕煙繚繞,遠方隱約著幾座山巔,開闊而幽深的竹林,遠處小溪緩緩流淌。整個畫面雖取豎直布局,但境界開闊,環境清幽,景物雖多,但主次分明,布置有序,可謂在構圖及意境方面的精心之作。畫中用筆細勁精嚴,濃墨勾皴,淡墨輕染,設色明艷,風格整秀。

多看看大明朝的東西,才能去掉當代畫中的腥味


多看看大明朝的東西,才能去掉當代畫中的腥味


多看看大明朝的東西,才能去掉當代畫中的腥味


多看看大明朝的東西,才能去掉當代畫中的腥味



264 《幽居樂事圖》


明 陸治 絹本設色 共10頁 每頁縱29.2厘米 橫51.7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畫畫法簡逸,描繪的是漁父、放鴨、聽雨、踏雪等村居樂事。其中「漁父」一圖,畫漁夫們在水上捕魚,水波灧瀲,細柳飄浮,蘆葦搖蕩,一幅優美的漁民生活圖景。「放鴨」一幅也別有情致,河中的鴨子情態各具,畫法簡率,意境清美。「聽雨」畫大雨滂沱,狂風大作,雨中一人正撐傘而行,低頭躬身,行步艱難,整幅作品將風雨大作的天氣生動地表現出來。「踏雪」一幅也很有情趣,一長者正攜書童頂雪在雪地行走,是一幅典型的文人生活趣圖。畫法粗簡,皴染結合,背景暈染得體,畫境高寒。

多看看大明朝的東西,才能去掉當代畫中的腥味



265 《三峰春色圖》


明 陸治 紙本設色 縱135.3厘米 橫64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陸治(1496—1576),字叔平,江蘇吳縣(今蘇州)人,因為居住在太湖的包山,號包山子,後隱居在支硎山中。他是吳門派大家文徵明的重要門生,詩、文、書、畫都有相當的造詣。「其于丹青之學,務出其胸中奇氣,以與古人角,一時好稱,幾與文先生埒」。在花鳥畫方面,與文徵明的另一個得意弟子陳淳同為明代大家;山水深受宋元人和文徵明影響而又能創立自己的風格。《三峰春色圖》設色清淡,勾皴結合,山石樹枝層層勾勒,層次井然,秀麗清雅。

多看看大明朝的東西,才能去掉當代畫中的腥味



266 《水閣讀書圖》


明 陳鐸 紙本設色 縱174厘米 橫76.8厘米 江蘇常熟博物館藏


此圖青綠設色,頗多趙孟頫、文徵明影響而又自出機杼。整幅作品結構繁複而秀整,筆法尖峭,賦色雅麗,遠峰則以意筆為之。畫面既重視色彩的對比效果,有能通過清幽的環境描繪給人以音響的聯想,因而成功地渲染出作者立像中那種擺脫塵囂韁索、陶然世外的高人雅境。陳鐸的作品帶有當時文人士大夫的心理特徵——追求和標榜清高的隱居不仕的生活,從《水閣讀書圖》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畫家的這一特點。

多看看大明朝的東西,才能去掉當代畫中的腥味



267 《萬松小築圖》


明 居節 紙本設色 縱61.5厘米 橫29.5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居節,生卒年無記載。字士貞,號商谷,西昌逸士,江蘇吳(今蘇州)人。少年時從文徵明習畫,山水畫分法簡遠,有宋人之風。晚年居虎丘平塘,蕭然自適,吟詠、詩畫自若,或絕糧,則旦起寫《疏鬆遠岫圖》一幅,令童子易米以飲。著有《牧豕集》傳世。約活動於嘉靖至萬曆年間。《萬松小築圖》構圖嚴謹,疏落有致,遠處瀑布傾瀉而來,山勢高遠平坦;近處樹木勁虯,蒼潤秀澤,掩映在樹陰中的山間房舍若隱若現,正在緩步過橋的人物清晰可辨,神態安然,似在雙手抱拳行禮,房舍門口早有人前來迎候。

多看看大明朝的東西,才能去掉當代畫中的腥味



268 《潮滿春江圖》


明 居節 紙本水墨 縱47.5厘米 橫26.2厘米 鎮江市博物館藏


《潮滿春江圖》是畫家的傳世作品,其中部空白,以虛帶實,意為茫茫江水,下部坡坨斷續,野樹參差。小舟停靠。得江南江汊野趣。上部群巒疊嶂,雲嵐縹緲。山頭用重墨點拈以外,遠山近山均施淡墨,意境清曠。自題七絕一首:「潮滿春江澹不流,東風扇暖柳初柔,夕陽遙見青山色,吹破浮雲落小舟。」

多看看大明朝的東西,才能去掉當代畫中的腥味



269 《山水圖》


明 王問 紙本設色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王問(1497—1576)字子裕,學者稱仲山先生,江蘇無錫人。善繪事,點染山水,極蒼古。這是一幅細長條的山水畫,縱橫比例是3.5比1,在構圖上有一定的難度。作品的右部是山溪水,上部和下部是山巒。上部的主峰畫得挺拔勁秀,下部的山巒畫得比較平坦,加之中間又被房舍和樹木隔開,使此作品既有平遠之態,又有高遠之勢。由於恰到好處地運用了黑白關係,此畫顯得生動無比。

多看看大明朝的東西,才能去掉當代畫中的腥味



270 《設色山水圖》


明 文嘉 紙本設色 縱76.7厘米 橫31厘米 遼寧省博物館藏


文嘉(1501—1583),字休丞,號文水,長州(今江蘇蘇州)人,吳門派代表畫家文徵明的次子。《設色山水圖》畫樹石屋宇,仍是家法。文嘉精於鑒古,臨古之功也深,畫風傳乃父衣缽,惟所聞古人名跡至多,故下筆能脫去習俗,頗不易得。整幅作品,草木豐茂,秀潤多姿,雲霧顯晦,峰巒出沒,充滿生意,用筆疏簡秀潤,意境清遠,頗得董源之筆意。

多看看大明朝的東西,才能去掉當代畫中的腥味



271 《江南春色圖》


明 文嘉 紙本設色 縱28厘米 橫108厘米


文嘉繼承家學,畫得其父一體,精山水,疏秀似倪雲林而有肉,著色山水有幽淡之致。此圖畫柳堤亭橋,春水淡盪,遊人熙攘。勾皴染色,飾小圓苔點,十分工麗。畫上自題七言詩一首,末署「茂苑文嘉畫並題」,下鈐「文水」印,卷尾鈐「文休承」印。首尾鈐「樵香閣書畫印」、「永安沈氏藏書畫印」、「貳虛堂祖氏珍藏書畫印」、「求是齋珍藏印」、「琴山審定」等鑒藏印。

多看看大明朝的東西,才能去掉當代畫中的腥味



272 《武當南嶺霽雪圖》


明 謝時臣 紙本設色 縱296厘米 橫100厘米 青島市博物館藏


謝時臣(1488—1567),號樗仙,吳(蘇州)人。是沈周、文徵明以後的吳派名家。善山水,得石田意而有變化,筆勢縱橫,設色淺淡,人物點綴,極其瀟洒。尤善畫水,江河湖海,種種皆妙。此畫描繪的是武當山南嶺雪後的情景,為大章法淡著色的山水畫。自識:「寫乾坤名勝四景,景皆予曾親覽,歷歷在目者。」按其自識當為四幅,現僅見此幅作品。峰巒山石皆留白,天空用淡墨烘染,屋宇亭台均不見瓴,以示積雪之厚。棧道上,前呼後應的行旅,也極盡生動之致,於畫面的活躍,增添色彩。

多看看大明朝的東西,才能去掉當代畫中的腥味



273 《仿黃鶴山樵山水圖》


明 謝時臣 紙本墨筆 縱58.9厘米 橫31.3厘米 南京博物館藏


此畫描繪的是高山峻岭的郁茂之景象。但見飛瀑百丈,落紙有聲。筆法粗壯。在藝術表現手法上,這幅作品取全景式構圖,上方重巒疊嶂,奇峰突兀;中部雲嵐浮動,林木蔥鬱,畫家著力描寫了畫面中部的數株大樹,樹榦用筆蒼勁,樹葉點染結合,一派蔥鬱之景象。下部飛瀑傾瀉,瀑布對面的山坡之上,用筆細勁。整幅作品巨嶂大軸,氣勢雄偉,筆致墨韻渾然天成。表現出了夏山飛瀑的氣勢和壯美。

多看看大明朝的東西,才能去掉當代畫中的腥味



274 《溪山秋晚圖》


明 謝時臣 紙本墨筆 縱55厘米 橫72.5l厘米 山東省博物館藏


謝時臣兼浙派和吳派畫風,一生最愛畫山水,他的作品構圖新穎,筆墨瀟洒,縱橫自如,他注意吸收了吳派畫家清新秀潤的特點,力求克服有些浙派畫家劍拔弩張與刻露的弊病,具有自己獨特的面貌。這幅作品,從山麓到山巔,重崗復嶺,松木蔥鬱,崖岩峭壁,中留空隙,顯出了山勢的高遠,中段的橫橋,為對山往返的道路。自天而掛的瀑布真正是「疑如銀河落九天」,在畫家的筆下顯得非常有氣勢。

多看看大明朝的東西,才能去掉當代畫中的腥味



275 《太行晴雪圖》


明 謝時臣 絹本設色 縱231厘米 橫165.6厘米 青島市博物館藏


謝時臣尤其善於畫水,在表現瀑布上有上乘功力。之外,江河湖海,種種借妙。筆墨縱橫自如,富有氣勢,介乎戴進和沈周之間。不過,謝時臣在刻畫局部時,有時不夠精微,缺少秀韻。他的傳世作品多為水墨立軸,《太行時晴圖》是一幅構圖飽滿的山水畫作品。畫中山石林立,樹木蒼翠,層崖排列有序,的確是謝時臣的傳世佳作。

多看看大明朝的東西,才能去掉當代畫中的腥味



276 《杜陵詩意圖冊》


明 謝時臣 絹本設色或墨筆 8開 縱22.3厘米 橫18.6厘米 北京故官博物院藏


杜陵即唐朝大詩人杜甫,此山水冊各圖無根據杜詩之意而作,詩畫雙絕,令人擊節嘆賞。引首有明文徵明隸書題四字圖名。每開對幅有支恆榮楷書杜詩各一首。此圖冊構圖均極盡巧思,繁複精整,層次多變。用筆蒼勁古樸,墨色含蓄氤氳,點景人物選型古拙清雅,尺幅間亦能曲盡草木之態、詩情之妙,是謝氏山水的代表作。

多看看大明朝的東西,才能去掉當代畫中的腥味



277 《仿盧鴻堂十景圖》


明 謝時臣 絹本墨筆 冊頁 每開23厘米 橫36厘米 瀋陽博物館藏


謝時臣喜歡畫屏障大幅,有氣概而不無絲理之病,這也是外兼戴進、吳偉兩派所致。凡長卷巨幛,出筆縱橫自如,頗具魄力,風格介於「吳派」和「浙派」之間。其人物近學吳偉,遠宗李公麟,線條勁細瀟洒。《仿盧鴻堂十景圖》為謝氏臨寫古本盧鴻草堂十景冊,畫法奇古,筆墨簡練而朴茂,每開以篆書和隸書題寫景名,末頁署款,左上題「草堂」,下鈐「謝思忠氏」,左右鈐「乾隆御覽之寶」、「嘉慶御覽之寶」等寶璽。

多看看大明朝的東西,才能去掉當代畫中的腥味



278 《樵谷圖》


明 文伯仁 紙本設色 縱79.2厘米 橫46.6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文伯仁(1502—1575),字德承,號五峰山人,又號葆生,攝山老農,長州(今江蘇蘇州)人。文徵明侄子。山水、人物師王叔明,筆力清勁,岩巒郁茂。《樵谷圖》描繪的是意境清幽的山水景色。畫面上古松蔥鬱,枝幹遒勁,生意昂然。溪水蜿蜒從山中而出,似聞淙淙水聲。溪邊有一院落茅舍,後山頭草木回春,煙氣蒼茫。整幅作品富有山村生活氣息。墨筆細潤、松秀,構圖自然,毫無矯造而得野趣。

多看看大明朝的東西,才能去掉當代畫中的腥味



279 《萬壑松風圖》


明 文伯仁 紙本設色 縱104.7厘米 橫25.8厘米


畫面上松竹茅堂,上方山巒層疊,全仿王叔明筆法。此圖描繪的是山川高遠之景象,近景高樹挺直,枝葉婆娑多姿。樹蔭蔽處是山間茅堂。皴法細密秀潤。小徑蜿蜒出沒于山間,山松颯立,隨風飄搖有聲。遠山層巒起伏,巍峨宏偉,山石之披麻皴圓潤細膩 ,松樹的點、線組合有致。整幅畫面氣勢雄偉,萬壑松風,一派郁然深秀的山川圖景。

多看看大明朝的東西,才能去掉當代畫中的腥味



280 《湘潭雲暮圖》


明 文伯仁 紙本設色 縱143.5厘米 橫36.5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文伯仁的山水、人物師元代山水畫四家之一王蒙。他的山水,縱逸婀娜,俊峭多姿,得意之作,往往寫景稠密,布局繁複,路徑迂迴,皴用多家,能畫得煙靄微茫,曲盡山林的幽致。此圖描繪的是湘潭雲暮之景,畫家手法非常簡潔,山巒用披麻皴柔和圓渾。樹木的勾撇點染,筆力清新,墨色滋潤,這與他平時常用的尖峭峻利的筆法稍異。全圖畫格清秀明潤,與文徵明的風格相近。

多看看大明朝的東西,才能去掉當代畫中的腥味



281 《溪仙館圖》


明 文伯仁 紙本設色 縱71厘米 橫39厘米 廣州美術館藏


觀文伯仁的《溪仙館圖》,可以看出他確實已經參透王蒙的畫法,但又具新意。總之,文伯仁是一個善於向前人學習的畫家,其藝術功力深厚,山水畫筆力清勁,岩巒郁茂。雄關高嶺,道路兩旁斜坡夾峙,成行的樹木泛青,城背山巒高聳,寫出行客登程跋行的情景。畫家在這幅圖中著意渲染金陵城仲春二月宜人的春色,草木葳蕤,柳色青青,從而傳達出友人顧元祥「風煙迷故國,回首不勝情」的眷戀心緒。

多看看大明朝的東西,才能去掉當代畫中的腥味



282 《竹亭對棋圖》


明 錢榖 紙本設色 縱62.1厘米 橫32.3厘米 遼寧省博物館藏


本圖題示:「小詩拙畫問訊鳳洲先生。經時不見王青州,養痾高卧林堂幽。竹寒松翠波渺渺,四檐天籟聲颼颼。圍棋招客賭勝負,勸酬交錯揮金甌。有時弄筆染緗素,句新調古人爭收。城居六月如坐甑,思欲對面銷煩憂。美人迢遞不可即,東江目斷滄波流。丙寅中秋四日,錢。」畫家對於畫中的松針、竹葉、細草都一一刻劃交代,毫髮不爽,但卻細而不碎。具有很強的形式感染力,也使得畫面的整體感更強。另外,茅亭中畫有四個人物,著墨雖不多,但卻情態各具。

多看看大明朝的東西,才能去掉當代畫中的腥味



283 《虎丘小景圖》


明 錢榖 紙本設色


此畫描繪的是蘇州虎丘山前景物。凡千人石、劍池、雙釣桶,上至虎丘寺塔,皆收入畫幅之中。畫家的題詩將此圖詮釋得更加意趣清晰:「碧山高處結清游,孤閣虛明景最幽,秋色橫空彩霞亂,嵐光含暝雨聲稠。青林掩映高低樹,白水微茫遠近洲。一段勝情吟不就,暮鍾催客上歸舟。細雨霏霏浥暵塵,空林落木景凄 清。登高聊適煙霞興,把酒都忘離亂情。絕壑泉枯銷劍氣,四山人靜少遊行。蕭然禪榻忘歸去,況對湯林竺道生。上巳風光屬近丘,追陪高蓋結春遊。暖風淡盪搖歌扇,新水澄鮮泛彩舟。舞燕蹙花停復舉,遊絲罥樹墮還留。佳辰勝賞懷良友,獨撫雕闌抱隱憂。隆慶改元仲冬,錢榖為東州兄作虎丘小景並錄舊遊之詩於上。」


284 《求志園圖》


明 錢榖 紙本設色 縱30厘米 橫190.5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求志園,明代吳中書法家張鳳翼的私家園林,張鳳翼(1556~1636)字伯起,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圖中描繪春末夏初的園林景色,院牆內外槐柏濃蔭茂郁修竹錯列。堂屋正廳庭中以竹籬為架,藤花攀緣其上,色彩絢爛,形成天然隔牆,二人正悠閑地在花牆旁對話。廂房中一人據書案而坐,似有所思。整個畫面以鳥瞰式構圖,繁密、疏落、井然有秩、相得益彰。筆墨細秀嫻雅,設色明快清凈,表現了一種溫暖、恬適的園林美,從一個側面真實而形象地反映了明代中期文人士大夫的生活場景。此圖代表了錢穀因襲文派傳統作小寫意山水園林畫的典型風格與面貌。

多看看大明朝的東西,才能去掉當代畫中的腥味



285 《溪山圖》


明 陸師道 紙本水墨


畫面前景是湖水岸柳,水上一艘小船正游,岸上茅亭綠柳;中景山巒伸延,山上山路盤旋,寺廟隱現,高山層層深遠,遠山高起,山下平水相連。整幅繪畫意境高遠,氣勢高孤。從前面的坡岸之樹以及整幅作品的意境,可以看出畫家的山水上追元朝倪瓚。陸師道是一個詩書畫皆精的畫家,其畫文人氣十足,此圖自題:「石山如畫繞竹欄,玉澗飛流拂面寒。欲叩無緣避煩暑,臥遊惟向畫中看。師道寫。」《溪山圖》比較明顯的體現了畫家的藝術風格和藝術表現力。

多看看大明朝的東西,才能去掉當代畫中的腥味



286 《喬柯翠林圖》


明 陸師道 絹本設色 縱174.8厘米 橫98.2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陸師道(1517—?)字子傳,號元洲,更號五湖,長洲(今蘇州)人。嘉靖進士。官至尚寶少卿。師事文徵明,詩、文、書、畫所謂文氏四絕,並能傳之。山水淡遠類倪雲林,精麗者不減趙孟頫。尤工小楷、古篆,全得麻姑壇法,而以色彩傅之,遂為一時書家冠。《喬柯翠林圖》是一幅傳統的文人題材的山水畫作品,畫中山勢兀立,樹木蔥蘢蒼翠,枝幹虯勁,文人雅士賦詩觀瀑,好不悠閑自得。

多看看大明朝的東西,才能去掉當代畫中的腥味



287 《秋溪放艇圖》


明 蔣嵩 絹本水墨


此畫描繪的是危岩欹樹,下臨溪水,溪中一舟,有一人獨坐讀書,舟尾一人搖櫓。上方遠山群雁,下方是巨石和水草。在表現方法上,比較粗健,用簡練概括的手法表現遠近溪山 ,輕舟橫渡曠野之景。全圖布勢爽朗,在畫法上受吳偉水墨協議一派的影響,並上承南宋馬遠、夏圭「院體」的傳統,筆墨有所放縱,形成了自己的面貌。主要特點是山石用大斧劈皴染,勾斫皴擦多以方筆,乾濕並用,潑墨、破墨兼而有之,勁健粗放,墨氣淋漓。 整幅作品富有節奏感,近處的山石和小舟的濃重筆墨和遠處的一抹淡化之景相互映襯,形成了遠近之勢的鮮明對比。

多看看大明朝的東西,才能去掉當代畫中的腥味



288 《廬州泛艇圖》


明 蔣嵩 絹本設色 縱189.6厘米 橫104厘米 天津市藝術博物館藏


蔣嵩號三松,金陵(今南京)人。工于山水、人物,上宗吳偉,用焦筆枯墨最入時人之眼,尺幅之中,寸山勺水,悉臻化境。然而行筆粗莽,漫無規矩,是浙派末流。被吳派視為狂態邪學。縱觀蔣嵩的繪畫實屬寫意山水。《廬州泛艇圖》一畫還是取浙派俗成之法,山勢突兀卻並非雄奇氣魄,樹枝翻卷盤曲極盡誇張之勢,表現的雖然還是文人雅士的放舟清溪的儒雅清高,然而以文人畫派自居的吳門畫派及其他所謂畫壇正統卻並不買他們的賬,稱之為「張牙舞爪」而不屑一顧。

多看看大明朝的東西,才能去掉當代畫中的腥味



289 《雨景山水圖》


明 孫克弘 紙本設色 縱171厘米 橫72厘米 廣東省博物館藏


此幅著色山水畫表現的是雨後春山的景象。前景有小橋流水,農舍、草亭隱現於林蔭之中。湖水寬闊遼遠,佔據了中景;遠山挺秀,山間雲蒸霧漫,也有樓閣、村舍隱現。畫家自題云:「僧房十日掩柴關,閑看浮雲自往還,無限天機心會得,起來磨墨寫房山。」年款丙午(1606)。在藝術表現手法上,這一作品構圖布局,雖有平遠之勢,但遠景又具高遠的格局,僅由於遠山四周的雲蒸霞蔚而使整個畫面呈平遠之勢。在用筆上,圓潤瀟洒,墨色濕潤而渾厚,設色清麗而淡雅,恰當地表現了春天雨後景色。畫家在技法運用上,熟練地運用了雨景山水的畫法。


290 《江上樓閣圖》 部分


明 宋旭 紙本墨筆 縱24.67厘米 橫180厘米 瀋陽博物館藏


此圖畫峰巒奇險,丘壑幽深,江流開闊,舟艇競發。將江山渺遠之景表現得惟妙惟肖。畫中所表現的險峻平夷極富變化,筆法深湛精妙。畫的中部畫家自題:「嘉靖丙寅秋暮,石門宋旭寫於雲間之圓通精舍。」

多看看大明朝的東西,才能去掉當代畫中的腥味



291 《城南高隱圖》


明 宋旭 紙本墨筆 縱76.5厘米 橫32.8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本幅隸書自題「城南高隱」,並題詩:「儈牛伊昔居牆東,何如南郭張家儂。泳歌恨不驚人句,行草妙比臨池工。衡門柳色和煙碧,小院荷花映日紅。浮雲世事異朝夕,爾獨高卧全真風。萬曆戊子之夏,偶遇仰泉兄,齋頭相與高論,移日感而有贈。檇李友弟宋旭初甫志。」圖中描寫城郭內外初夏景色。此圖以粗簡的筆墨,精練的繪畫語言,較生動地表現了近於風俗畫題材的山水景物,表達了古代文人崇尚野逸、歸隱的思想情態。畫中以粗筆濕墨寫樹木村落,以干筆焦墨點葉,筆意蒼率老到。

多看看大明朝的東西,才能去掉當代畫中的腥味



292 《秋景山水圖》


明 丁雲鵬 絹本設色 縱63.5厘米 橫27厘米 廣東省博物館藏


丁雲鵬(1547—1628尚在),字南羽,號聖華居士,今安徽休寧人。白描師李公麟,似發之間,而眉睫意態具畢。設色學錢選,以精工見長。也工山水,風格略近文徵明和仇英。 丁雲鵬的畫法,早期細秀,晚年粗略,此幅已由工緻趨向簡勁,應是其中年所作。畫中石法、樹法渾厚拙重,別有一種韻味。整幅作品變化多樣而基調統一,敷色輕淡冷峻,有一股活色生香的境氣撲人眉宇,進一步加強了畫面閑和嚴靜幽雅的氣氛。

多看看大明朝的東西,才能去掉當代畫中的腥味



293 《山陰道上圖》


明 吳彬 紙本設色 縱31.8厘米 橫862.2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這幅作品描繪的是層巒疊嶂,千峰萬壑,崗嶺逶迤,綿亘不絕;村舍古剎,亭台樓榭,掩映其間;山溪流遠,河谷漫漫;溪谷間飛瀑如練,叢樹繁密,依聚溪邊澗畔;輕雲薄霧,瀰漫升騰,氣勢浩闊。實有「山陰道上,應接不暇」之感。在岩石間題以長篇跋語,有似山崖石刻,意也頗奇。這幅作品是為米萬鍾而作,米萬鍾是米芾的後裔,明代後期著名畫家。

多看看大明朝的東西,才能去掉當代畫中的腥味



294 《雲巒秋色圖》


明 吳彬 紙本淺設色 縱126.5厘米 橫28.3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吳彬,明末畫家,生卒不詳,字文中,號枝庵發僧、枝隱庵主,蒲田(今屬福建)人,流寓金陵,山水亦佳,工麗整秀,頗得神宗稱賞。畫面上部為一挺秀獨立的主峰高高聳起,其下有側峰支嶺,層層疊起,碎石淺灘,出沒山前。山間遍生叢樹,細瀑清泉從山上跌宕而下,在山下匯為平靜的河流。畫中筆法溫厚而松秀,山石樹木造型整肅,秩序井然,程式嚴密,但稍有板滯之弊。其設色溫雅清淡,更使畫面境界奇秀,溫和而雅緻。

多看看大明朝的東西,才能去掉當代畫中的腥味



295 《雪岳讀書圖》


明 蕭雲從 紙本水墨 縱124厘米 橫47.7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蕭雲從(1596—1673)明末清初的畫家。字尺木,號默思、無悶道人、於湖漁人等。明朝滅亡後始稱鐘山老人,寓意仰望鐘山陵闋(明陵)。他自幼習詩文書畫,明崇禎年間曾參加反對宦官魏忠賢的復社。入清後,他拒絕作官,遍游名山大川,或閉門讀書,寄情詩文書畫。畫面的山石用筆勾畫,無皴染,以突出雪景,富有版畫的韻味。

多看看大明朝的東西,才能去掉當代畫中的腥味



296 《石磴攤書圖》


清 蕭雲從 紙本水墨 縱132厘米 橫66厘米 榮寶齋藏


蕭雲從畫山水行筆方折枯瘦,結構繁複而不乏疏秀,氣格高森蒼潤,人稱他為姑熟派。此圖上自題七絕一首,詩云:「攤書石磴意逍遙,松下時聽燕語嬌;山間不知昨夜雨,瀑飛如練出丹霄。」款署:「已酉初夏,七十四翁雲從。」這幅畫以全景式構圖寫高山峻岭,山中茅舍八棟,松樹數株,飛瀑匯潭,石橋凌跨,二高士盤坐於石磴之上,高談闊論;稍遠處,一童子揮扇煮茗,以應高士陸羽之嗜。

多看看大明朝的東西,才能去掉當代畫中的腥味



297 《梁園積雪圖》


明 沈士充 紙本設色 縱188.5厘米 橫69.4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沈士充,字子居,華亭(今上海市松江)人。他出自宋旭、趙左的門下,工畫山水,丘壑青蔥,皴染淹潤。當時,因董其昌名重畫壇,其贗品充斥天下,如果是沈士充、趙左所仿,都屬於上乘之作。陳繼儒曾經以信札致沈:「子居老兄:送去白紙一幅,潤筆三星,煩畫山水大堂,明日即要,不必落款,要董思老出名也。」公開作偽,見諸文字,甚屬罕有。

多看看大明朝的東西,才能去掉當代畫中的腥味



298 《寒塘漁艇圖》


明 沈士充 紙本淺設色 縱132厘米 橫50.8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描繪一山中林下,寒塘漁艇的圖景。畫面下部是水邊碎石疊積,交錯而起伏的斜坡。山峰左陡右緩,峰上林木叢生,左側深澗中,一山溪在亂石間跌蕩奔涌而下,流向下方寒塘之中。孤峰後側遠景,是隱約呈現的黛青色秀峰。此畫布景既合常規,又別出匠心,筆法渾潤,樹石形體蒼勁厚重,而其中又不乏松秀清逸之氣,其用墨濃淡乾枯,變化豐富,不拘定式,敷色溫和,更使畫中意境深秀而空靈,寧靜而不空寂。畫面左上方有畫家篆書自題「寒塘漁艇」四字。

多看看大明朝的東西,才能去掉當代畫中的腥味



299 《秋林讀書圖》


明 沈士充


沈士充的山水以清勁細靜見長,這幅畫中的幾株枯木用筆簡括,人物衣紋用筆簡約勁挺,流暢無礙。堤岸山巒以濃淡不同的線條勾形,再施以淡墨暈染,勾勒筆力尖勁,顯示了畫家的功力,暈染墨色輕淡濕潤,石壁用斧披皴法,山坡上少林木點苔。水面用大片的空白表現。畫面的氣氛非常清淡枯寂,顯示了畫家清靜超逸的心懷。

多看看大明朝的東西,才能去掉當代畫中的腥味



300 《仙山樓閣圖》


明 李士達 絹本設色 縱167.7厘米 橫 79.2厘米 南京博物館藏


李士達,號仰槐(亦作仰懷),吳縣(今江蘇蘇州)人。生卒年不詳。萬曆二年(1574)進士,工畫人物、山水。曾經論述畫有五美:「蒼、逸、奇、遠、韻。」又有五惡:「嫩、板、刻、生、痴。」此畫用筆繁密緊圓,刻劃精工,著意暈染,山巒有脈可尋,松針細如毫髮,足具功力。畫家在繪畫技法上,擺脫前人的成規,自創特異的藝術風格。整幅畫面,不見摹古之信息,畫家於嚴謹之中細緻刻划了一幅江山千里的圖景,新意獨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國畫風景 的精彩文章:

徐渭書畫鑒賞
波蘭藝術家 Grzegorz Wróbel 的建築水彩畫
乾隆一生究竟收藏了多少贗品
歷代20位高僧的書法,佛性怡然!

TAG:書畫國畫風景 |

您可能感興趣

蘇聯曾經有多強大,看看它廢棄的這些好東西
從小我就能看見一些奇怪的東西,那些其他人看不見的東西大概就是世人所說的妖怪吧
以為海底的是綠色的大白菜,走近一看心都暖化了,神奇的小東西
明明很重口味的東西,為什麼還愛看?
中國古代就出現了測量降雪的裝置,看看它像今天的什麼東西?
看多少遍水滸傳,你都不一定能看懂的東西
實拍台灣小吃,看看有沒有你喜歡吃的東西
大叔發現一個奇怪的洞穴,挖出的東西一看,瞬間樂壞了!
鱷魚看見泥潭中有東西在掙扎,一口下去鱷魚心中大喜還能吃到這!
十有九扔的東西 竟然是被我們忽略的寶貝 來看看
發現大狗在舔東西,過去一看嚇得差點冒冷汗
減肥的都來看看,睡前吃東西真的會發胖嗎?
時間才是世上最殘酷的東西,看看他們的今昔對比就知道了
原來鵝的眼鏡看任何東西都是小的
古代結婚,新娘的壓箱底都是這些東西!看起來真的是好害羞!
牡蠣中藏著如此珍貴的東西,當看見時大家都興奮起來
歪果仁都在使用的東西,進來看看吧!
大叔撿回一破舊盒子,看清內部的東西後,瞬間樂了!
發芽的大蒜是個寶,這兩樣好東西比新鮮大蒜還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