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人物 > 《速度與激情》里那些「老爺車」的故事,比電影更加精彩。

《速度與激情》里那些「老爺車」的故事,比電影更加精彩。




可能很多人和土亢君一樣,第一次看《速度與激情》,發現裡面大部分車子都不認識。




為什麼沒有法拉利保時捷這些我們熟悉的「高級車」?印象最深的卻是硬漢Dom(范·迪塞爾)的那些座駕,只能看出它們是年代久遠的老爺車,不知道具體什麼來路。








後來土亢君研究了一下,它們並不叫老爺車,而是有個霸氣十足的名字——

肌肉車

(英文就是Muscle Car),美國60年代特產。




它們在外觀上辨識度很高——首先是「大」,既寬且長,作為雙門橋跑車,體積比當時的勞斯萊斯還大,用美國人習慣的分類方式,它們屬於全尺寸(full-size)車型。




其次是直,直線的直,也是直男的直。

渾身上下都是直線,像個稜角分明的硬漢(這也是當時好萊塢電影中最受歡迎的形象),充滿了工業與機械感。




龐蒂亞克GTO







因為當時的工業水平有限,曲面加工的難度和成本都居高不下,那個年代的高檔車比較容易識別,車身曲線越多,說明這車子越高檔。




比如同時代的捷豹E-TYPE——

土亢君之前介紹過的「世界上最美的車」,渾身都是優雅的曲線,與美式肌肉車形成鮮明對比:









最早的時候,肌肉車的價格還是略貴的,主要貴的是V8大排量發動機,動力相當生猛(現在我們國內最便宜的V8車型也要100w+),也是它們之所以被叫做「肌肉車」的力量之源。




至於底盤、操控、做工之類的,就比較湊合了,技術含量並不高....如果不改裝的話,肌肉車都是典型的「直線王,彎道亡」。




不過大部分消費者買肌肉車也不會上賽道,只是進行最簡單的Drag Race(直線加速賽):









看看歐洲人是如何嘲笑美式肌肉車的:「把賽車發動機裝在最簡陋的板車上」。




當然肌肉車的外形和動力還是很能激發男性荷爾蒙的,由此造成的後果就是在Youtube上,關於上一代福特野馬的播放量最高的視頻是它們失控撞牆的集錦。









轉折點在1964年,福特推出了經典的野馬車型,相比最純粹的肌肉車,它做出了部分妥協——車身曲線增多,更符合大眾審美,體積和發動機排量都有所縮水(因此被原教旨主義的肌肉車迷們稱作Pony Car,小馬車),所以價格也更親民,贏得了廣大年輕人的熱愛。




上市第一年,

第一代野馬

便達到了40萬的驚人銷量。這是什麼概念呢?2016年,美國賣得最好的轎車是豐田凱美瑞,銷量也只有38萬。(況且1964年的美國人口只有現在的三分之二)









後來福特的競爭對手,通用和道奇也推出了相應的「小馬」車型,分別是雪

佛蘭科邁羅和道奇挑戰者

,前者就是《變形金剛》中的大黃蜂,後者就是《速度與激情》中范·迪塞爾的靈魂座駕,電影里是他老爸傳給它的。









60年代,這三款車都成了美國的

國民車

,賣得比普通的家用轎車還好,價格也就是中級家用轎車的水平——1965年,福特野馬基本款的售價是2500美元(其他兩款車型的價格跟它差不多),而當年美國人均GDP是3500美元,這意味著剛踏上社會的年輕人也可以輕鬆負擔得起。




不科學地換算一下,2016我國人均GDP是54000元人民幣(最高的地區是天津,11萬5千),

當年這些肌肉車在美國的售價,相當於目前我們國內7,8萬元的售價的車型。




雖然是售價很平民,但是野馬、大黃蜂、挑戰者這些車型卻贏得了美國全體階層的熱愛,不管你是文藝逼格最高的民謠之王鮑勃·迪倫,好萊塢最酷的男明星史蒂夫·麥昆,還是德克薩斯州某個普通工人家庭的兒子,他們的共同點就是——車庫裡都停著一輛福特野馬。









最重要的是,人們覺得

這些肌肉車體現了一種美國精神




最早的時候,美國人說可口可樂是美國精神的化身:無論你是流浪漢還是總統,你們喝的都是一模一樣的可口可樂,而且這是世界上最好的可樂。




到了60年代,這個化身變成了以野馬、大黃蜂為代表的肌肉車:每個人都開得起,而且它們是世界上最酷炫的車子(其他國家的人是否開得起,他們並不在乎,開不起才好,說明自己國家牛逼啊)




史蒂夫·麥昆,


那個年代好萊塢的「酷王之王」







到了現在,這個化身大概就是iPhone了。

當然在這種「人人平等」的背後是一種迷の自豪感

:我們國家實力強大,造的東西也是最好的嘿嘿。




當然土亢君覺得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自欺欺人,現代消費主義的騙局。




60年代的第一代大黃蜂







另外這些暴力美學的肌肉車,還提現了美國人的民族性:直爽豪邁、自由自在、粗獷不羈,相比歐式的精緻、優雅,中式的中庸、平衡。




很多時候一個國家的國民性如何,看看這個國家的汽車工業就知道了。(至於用爆改過的平價肌肉車干翻土豪的法拉利蘭博基尼代表了什麼精神呢,這又是另一回事兒了)




那個年代大概是美國人民自我感覺最好的年代,可以說是

黃金時代

了:經濟發展遙遙領先,風起雲湧的黑人平權和反戰運動,還有搖滾樂,嬉皮士,波普藝術,整個國家給人

一種朝氣蓬勃的年輕感

。主要那時候中國還沒騰飛,歐洲幾個老牌國家也尚未徹底恢復元氣。


Love & Peace








但是黃金時代總是短暫的。




等到70年代來臨,隨著越戰失敗和石油經濟危機,美國的國力和國際地位都遭受前所未有的衝擊,反映在汽車市場上就是,人民群眾紛紛選擇質優價廉的日本車,肌肉車走向小眾化,凱迪拉克失去在本土高檔市場的統治地位,更精緻的賓士寶馬成為了美國中產和土豪們的新寵,一直到現在也是這樣。




更要命的是對民族自信心的打擊。










也許是有史以來第一次,

美國人對自己國家的汽車不再那麼自信了

,特別是最能代表美國汽車工業的肌肉車成為眾矢之的,它們被曾經的顧客背叛,一度成為傻大粗笨、審美落伍、鋪張浪費的代名詞。




總之70年代,最「純正」的那幾款肌肉車都停產了,倒是相對親民的三劍客(野馬、大黃蜂、挑戰者)活到了現在,幾十年間數次換代,每次換代都意味著妥協,不斷向日系歐系車看齊,失去了那種肆意張揚的味道,現在看來,簡直是黑歷史。










好在21世紀初掀起了復古風,這三款車也完成了真正的復活與逆襲。










在肌肉車的沒落過程中,

最失落的群體,要數美國的汽車工人們。




畢竟在肌肉車最火的那個年代,美國汽車工人們的地位也達到了歷史最高峰。首先是優厚的待遇和福利,買得起大排量肌肉車,妻子可以全職主婦,還能輕鬆負擔子女的大學學費。




最重要的——

這是一個有尊嚴的職業

,為自己國家的品牌造出世界上最棒的汽車,而且UAW(

全美汽車工人聯合會

)是最強大的工會,可以和資本家們扳扳手腕,可以影響國家政策提高進口車的稅率(事實證明這是一把雙刃劍)。




那時候什麼能證明美國汽車工人的力量?


工會和肌肉車







可是時代變得太快了,幾十年過去了,日系德系廠商也紛紛在美國設廠,

美國汽車工人的薪水翻了3倍,但是美國私立大學的學費翻了20倍




以前普通家庭出身的美國青年,想的是高中畢業能進汽車廠當工人就很不錯了,買一輛百公里油耗20升的肌肉車,周末陪幾個好哥們去酒吧。




現在的美國青年想的是考上名牌大學,畢業後去矽谷或華爾街工作,必須擼起袖子加油干,不是為了攢錢買房子,而是先把大學學費貸款換掉。至於開什麼車子已經沒那麼重要了,也許是油電混合的豐田普銳斯,如果未來賺得不錯,就換成純電動的特斯拉。









再說美國汽車三大巨頭,福特和通用都經歷了陣痛和改革,道奇-克萊斯勒乾脆就被義大利的菲亞特收購了,曾經的驕傲煙消雲散,「汽車之城」底特律一度為鬼城。




遙想60年代,美國人對一輛車子的最高讚美是:「這是一輛純粹的底特律製造的大馬力機器。」




現在呢,他們和世界大部分國家的消費者一樣:德國進口的賓士寶馬就是牛逼,英國、義大利純手工打造的勞斯萊斯法拉利們更牛逼。









正如之前說的,現在「肌肉車三劍客」還活著,甚至活得挺不錯的(你看福特野馬在中國賣得多好啊),

但是在大部分美國消費者眼裡,它們已經不再代表「美國夢」和「美國精神」,只是普通的「國產平價跑車」









而那些來自黃金年代的保存完好的經典肌肉車,收藏價格翻了好多倍,路上的可見度也不低,沒錯它們還好好地活著。




可是,那些最有資格駕馭他們的硬漢們都死了或是老了,像《速激》里范· 迪塞爾這樣的老派硬漢已經很少見了,他們不再電影里的主流英雄了。




60年代好萊塢動作電影,男主角都是典型的硬漢,35歲~50歲,衣著樸素,五官硬朗身材強壯(然而不一定有6塊腹肌),清一色開美式肌肉車。









至於現在....誰特么還關心英雄開什麼車子?大家可能更關心他的同款風衣包包和墨鏡。




現在的經典肌肉車,更多是跟狂野風格的姑娘們聯繫在一起,大概兩者那種略帶粗糙的野性之美是相通的:










當然美國本土還是有很多骨灰級的肌肉車迷,他們自以為是老派的硬漢(然而在別人眼裡可能是粗野的村炮),像《速激》中的Dom一樣開著60年代的經典肌肉車,高高地站在汽車文化鄙視鏈的最高點。




不過,很多時候我們懷念以前的一樣老東西,並不是懷念它本身,而是懷念那個時代。




比如曾經好萊塢的第一帥哥——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幾年前他自導自演了一部電影《老爺車》。




年輕時的伊斯特伍德,截圖來自《荒野大鏢客》







他扮演一位退休的汽車工人,經歷過那個肌肉車和汽車工人的黃金時代,所以他對子女選擇日本車感到無奈又憤怒:











但是無論他如何挺直腰桿,就像電影里他的那輛寶貝老爺車一樣,他們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電影的最後,

他被一群完全不講教父那套老規矩的新時代小流氓們掃成了篩子。









歡迎轉發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都是坑 的精彩文章:

這些家居品千萬別買!都是坑......
這家夫妻店每周只營業半天,只賣純白色T恤,卻成了東京潮人們的打卡聖地...
看完這20個手機桌面,你還敢說自己沒有強迫症?
外表不重要,關鍵在於內心……我說的是麵包。
這個腦洞大開的導演,把罪惡的手伸向了....影子。

TAG:都是坑 |

您可能感興趣

等不及速度與激情8,看怪獸飈車的電影過把癮!
奇葩的大尺度電影,又污又好看
電影《速度與激情8》震撼來襲,面對徒手抓魚雷,你怎麼看?
比《熔爐》更虐心,這樣的電影真的不敢看第二遍!
她是《色戒》中湯唯的角色原型,比湯唯更美,比電影更驚心動魄!
《速度與激情》確認再拍兩部,好萊塢續集電影如何套路?
最真實的抗戰條件,跟電影里演的並不一樣!
電影《速度與激情8》:怎樣才能手撕核潛艇
真實世界的動物大戰,遠比電影更精彩
這部史上最經典的恐怖電影,幕後的真實故事比電影本身更詭異!
實拍:電影院黑暗處,那些當眾激情纏綿的情侶們
6部大尺度愛與性的電影,每部都是行走的荷爾蒙,雖色情但很藝術
《魔獸》電影的心裡話:所有的人不懂的事都很多!
《速度與激情8》這部電影界的鳳凰傳奇,又熬了一碗雞湯
MV變身為劇或電影的夢,在《滾石愛情故事》里實現了
這些電影里的辣眼睛造型,真的是「不可描述」!
張藝謀電影《活著》和余華小說相比最大特點,就是變得溫情了很多
巴霍巴利王,一部激情沸血,燃情蝕骨的印度電影
什麼?陸川導演的這部電影,北美口碑完爆《速度與激情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