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阿芙開始「不務正業」,搗騰起了廚具、筆記本…

阿芙開始「不務正業」,搗騰起了廚具、筆記本…


  互聯網精油品牌阿芙也做起了代運營。


  「我司不務正業的孵化了一個電商代運營公司。因為不務正業,所以承接『美妝以外』的各種女性相關產品業務。」阿芙精油CEO楊寅在朋友圈發了這麼一段話。


  據了解,阿芙的代運營業務早在半年多以前就開始運作。楊寅認為代運營項目一方面可以給團隊帶來更多的人才儲備,另一方面可以積累更多的電商數據,在多品牌之間形成商業閉環。


  前有國民老牌「南極人」更名「南極電商」,砍掉所有供應鏈專攻電商代運營;後有「韓都衣舍」開展代運營業務,推出「二級生態」理念。在電商零售日漸走向成熟之時,服飾品牌為尋求新增長點拓展代運營業務,成為業界津津樂道的話題。而如今,美妝界的阿芙也開始著手拓展電商代運營業務。


  「美妝以外」的女性品牌怎麼做?

  目前,阿芙已經與廚具品牌Joseph Joseph、筆記本品牌德國燈塔和高端指甲油品牌人魚之水達成合作。楊寅估算,這半年來,Joseph Joseph和人魚之水在與阿芙的合作中,體量實現了3-4倍的增長。



人魚之水△


  正如楊寅在朋友圈裡說的那樣,阿芙的目標客戶定位在除美妝以外的女性相關品牌。這樣的定位目的在於,通過代運營眾多女性品牌積累更多的女性消費者數據,這有利於品牌之間實現數據打通、用戶共享,從而提升品牌運營的效率。


  「希望在這個項目里形成一個有效的內循環。」楊寅表示,阿芙本身在線上十年的耕耘中,積累了很多的用戶數據,消費者行為、路徑和周期等等都能為合作品牌所用,這是阿芙做代運營業務的優勢,反過來品牌代運營也能夠充實阿芙的資料庫。

  比如合作品牌joseph joseph產品單價都較高,阿芙就可以篩選自身會員群體中購買產品單價較高的人群,為其推薦joseph joseph並且配合優惠福利,就可以更有效率地提升品牌轉化。


  現在阿芙代運營項目工作人員都來自阿芙電商運營團隊,老楊表示,團隊現有的優勢在於對女性消費者的理解和電商工作的經驗,代運營工作更多的集中在品牌建設、電商運營方面,而對於像供應鏈、物流方面的工作暫時不會接。


  全新彩妝品牌今年面世


  楊寅還提到,除了代運營之外,阿芙還在內部孵化新品牌。今年阿芙將會推出全新的彩妝品牌,到時候阿芙就真的不只是精油了。


  其實,去年年底阿芙對於彩妝就已經進行過一次大膽地嘗試。不僅在聖誕節一口氣發布500支口紅,還在北京三里屯CHAO舉辦了一場主題為「救色主」的線下口紅展。其餘網紅胡辛束合作推出的彩口紅色號小遊戲上線3小時點擊量突破了100W。


  除了口紅之外,阿芙還在去年推出了隔離霜、BB霜、定妝散粉等彩妝產品,楊寅透露,其實阿芙早在兩年前就開始思考彩妝產品的研發。近年來,線上市場有越來越多的90後成為消費者主力,而這一部分人群對彩妝產品的需求普遍比過去的70、80後高,對於時尚的感知更加敏銳,所以選擇在這個階段推彩妝產品。


  根據凱度消費者指數和歐睿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彩妝市場的銷售額達到了116億元,同比增幅達16%。線上彩妝的勢頭更顯旺盛,單獨天貓平台線上彩妝品類增速就達到了100%。而去年雙11,首次參與大促的阿芙精油口紅產品售出超2萬支,在口紅行業排到了第22位。這足以看出阿芙在試水彩妝產品後,更進一步孵化彩妝品牌的動力何在。


  根據楊寅的數據,阿芙在2016年電商GMV增長40%,相比過去放緩不少。代運營項目的開展與新品牌的面世,或許能為阿芙帶來新的增長點。

  (信息來源:電商在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眼 的精彩文章:

這些停產了的化妝品仍會「說話」
即將步入而立之年的CIBE,哪些變化讓你印象深刻?
永久性紋發,一聽就覺得好厲害
The Body Shop將花落誰家?歐舒丹前總經理欲接棒
微整形「黑作坊」再次曝光,針劑假藥為何屢禁不止

TAG:青眼 |

您可能感興趣

各種經典奶茶教程,以後想喝,自己動手搗騰起來
惠若琪:你真的可以不要再搗騰了!
把家裡搗騰了一邊,搜羅出一大堆養花法寶!
搗騰這麼久了,王寶強和馬蓉沒離婚,還是兩口子!
英果仁偏要搗騰中國彩燈,看完…噓!不許笑!
足球玩膩了,輪胎們又開始搗騰NBA
你知道快播里神奇的雷達功能,王欣是怎麼搗騰出來的?
春節拿手菜之香辣蝦 自己動手搗騰起來
這樣也行?自己在家搗騰幾下也能做出非常有創意的家居
印度這一戰鬥機搗騰了幾十年,還不如進口
宅在家自己搗騰個髮型,一樣可以驚艷TA!
孩子喜歡看漫畫不好嗎?這倆孩子因從小搗騰,最後成為世界大師
絲巾要如何搗騰才能美成石原里美
大公司頭條:騰訊和亞馬遜 3 億美元投資 Android 之父的手機公司;萬達內部搗騰,港股公司的地產項目轉移到內地公司;阿里要開線下家居零售店,會像小號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