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伏波山下滿目瘡痍,日軍轟炸下的桂林

伏波山下滿目瘡痍,日軍轟炸下的桂林

伏波山下滿目瘡痍,日軍轟炸下的桂林

廣州失陷以後,地處大後方的廣西桂林暴露在日軍面前,成為日機重點轟炸城市。桂林以風景秀麗著稱,時為廣西省的省會所在地,是大後方的中心城市之一。從1937年10月15日首次轟炸桂林,到1944年11月8日桂林淪陷前的日機轟炸,持續時間長達7年之久。圖為桂林市區在日機狂炸之下硝煙滾滾。

伏波山下滿目瘡痍,日軍轟炸下的桂林

1938年11月30日和12月2,24,29日四次轟炸,投彈地點集中於桂林人口最密集、商業最繁華的地段,給桂林民眾造成了十分慘重的損失。這四次轟炸損毀房屋就逾3 000棟,幾達桂林所有房屋的一半,美麗的桂林已經變得千瘡百孔。圖為桂林伏波山後還珠洞旁被炸毀的民房。

伏波山下滿目瘡痍,日軍轟炸下的桂林

圖為空襲後桂林城內的斷垣殘壁。

伏波山下滿目瘡痍,日軍轟炸下的桂林

煙霧籠罩全城,景象凄慘。

伏波山下滿目瘡痍,日軍轟炸下的桂林

隔江遙望桂林,煙焰衝天。

伏波山下滿目瘡痍,日軍轟炸下的桂林

圖為遭日機炸毀的灕江中正鐵橋。

伏波山下滿目瘡痍,日軍轟炸下的桂林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桂林疏散前夕,日機空襲桂林達51次,造成634人死亡、1056人受傷,傷亡總計1690人。圖為遭到日機轟炸破壞的桂林中北路。

伏波山下滿目瘡痍,日軍轟炸下的桂林

以上圖文選自《日本侵華圖志》第十四卷《無差別轟炸》,張瑾,唐潤明,鄧平編著,山東畫報出版社2015年5月出版。本頭條號目的在於用老照片佐證歷史事實,並祈願中日永遠友好,再無戰爭之殘酷。歷史真相的複雜性不是用數字或照片能夠全部揭示的,期望讀者能夠獨立思考,理性看待歷史與現在。

伏波山下滿目瘡痍,日軍轟炸下的桂林

《日本侵華圖志》共二十五卷,南京大學資深榮譽教授張憲文主編。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南京大學中華民國史研究中心、山東畫報出版社有限公司合作項目,併入選「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國家新聞出版改革發展項目庫 2014 年度入庫項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日本侵華圖志 的精彩文章:

一張標識圖解密日軍廣州轟炸目標,民宅、校舍、寺院無一倖免
蔣介石官邸、國民政府:一組日軍佔領南京國民黨機關的原始照片
肆無忌憚:日軍進攻前對南京進行猛烈轟炸,連英美利益也毫不顧忌
正是他們攻佔了南京:一組南京大屠殺日軍指揮官的原始照片
平毀封鎖溝,解放「人圈」內百姓:堅持鬥爭在「無人區」的八路軍

TAG:日本侵華圖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