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眼下流行的网购并不是新词,先秦时人们已将买东西称「网购」

眼下流行的网购并不是新词,先秦时人们已将买东西称「网购」

古代的「网购」

本文 倪方六

「网购」是在电子商务基础上迅猛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交易方式,其实在中国古代也有「网购」,古汉字中的「买」与「卖」都与「网」字有直接关系,人们将买东西称为「以贝网物」……

眼下流行的网购并不是新词,先秦时人们已将买东西称「网购」

「买」与「卖」分别写作「買」、「賣」,是会意字,两个字里都有「罒」。这个罒其实是原始的「网」字,系出现最早的古汉字之一,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称:「网,庖牺所结绳,以渔。」

已发现甲骨文中的「网」字有四种写法,其中一种写作「(见版面)」。为什么「买」与「卖」在造字时都用到罒?这是因为下面的「貝(贝)」。贝,是贝类动物的硬壳,早期人们用其来充当等价交换物,即现代流行的货币,《说文解字》谈到「贝」时便称:「古者货贝而宝龟,周而有泉,至秦废贝行钱。」

现在考古发现,已证实了《说文解字》的说法,贝币是早期中国实物货币之一,早在夏代末年,贝已可能成为交换媒介。到商代,贝已是常见货币,背面往往磨平,或钻一穿孔,便于携带,名为「货贝」。

眼下流行的网购并不是新词,先秦时人们已将买东西称「网购」

(妇好墓)

如在河南安阳发现的商王武丁配偶妇好墓,墓中除了出土仪仗、工具、用品、饰件、杂器等755件殉玉外,还有贝币高达7000枚。贝币以「朋」为计量单位,五贝为一串,两串为一朋,7000枚即700朋贝。

后来,真贝数量不足,用仿制贝代替,比如石贝、蚌制贝、骨贝、铜贝等。铜贝是金属铸币。在河南辉县东周大墓葬,还两次出土了1000余枚的包金贝,堪称华夏金属质地包金币之鼻祖。

甲骨文也发现了「買」字,上「网」下「贝」,《说文解字》释称,「市也,从网,从贝。」繁体「買」可以有两种理解,其一是「张网捞贝」,这是从上往下看,是本义,其引伸意思相当明确了——张开大网,捞取钱币。《孟子》称:「古之为市也,以其所有易其所无者……而罔(网)市利。」俗话将做买卖说成「捞钱」,最早源头即出于此。后来,不正常获取财富、以权谋私,贪污腐败也被称为「捞钱」,则是引申意思。

眼下流行的网购并不是新词,先秦时人们已将买东西称「网购」

(各种贝币)

另一种理解是「以贝网物」,现代已故古文字学家商承祚在《殷契佚存考释》中称:買字「象以网取贝之形」。这是从下往上看,是会意,意思是用「货币(贝)」来「网购」物品为已有。这是真正的的「买」,与眼下流行的「网购」含义并无不同——虽然此网购非彼网购。

「卖」字的出现应该比「买」字晚,甲骨卜辞中没发现此字。繁体賣字虽然是「士」头,但《说文解字》将之归为「出」字部。为什么?因为卖字原本是「出」头,篆书就是这种写法。卖与买的行为正好相反,卖是「出货」,用物品换成钱币(贝)。至于繁体賣为什么是「士」头,应该是古人为书写方便将「出」省了笔划。如今更简化,「士」变成了「十」。

买与卖,一进一出,就是古人做生意和「网购」的全部,所以古人常将做生意说成做买卖。

眼下流行的网购并不是新词,先秦时人们已将买东西称「网购」

(这场景颇接近原始的」捞钱「概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梧桐树下戏凤凰 的精彩文章:

江西海昏侯墓考古研究获重大进展,墓主刘贺或是被谋杀

TAG:梧桐树下戏凤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