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6種少數民族非遺技藝集體亮相

6種少數民族非遺技藝集體亮相

「2017中國紡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於3月15日在中國國際家用紡織品及輔料(春夏)博覽會上舉辦。此次展覽展出六種少數民族的非遺民間技藝,跟著小編去看看吧。


傣族織錦工藝

6種少數民族非遺技藝集體亮相


傣族織錦歷史較長,自古就以獨具特色的紋樣和色彩、精湛的紡織技藝而頗具名聲,在雲南紡織品中佔有重要地位。


歷史


宋、元時期,金齒百夷(居住在今滇南元江、普洱、西雙版納一帶的傣族)長於種桑,一年四季養蠶。他們用絲織造質地細軟、色澤光潤的錦,干崖(今德宏盈江)產的絲質五色土錦還成為獻給朝廷的貢品。

明代,傣族所織的「木棉錦」遠近皆知。


近現代,傣錦的織造主要集中在西雙版納、德宏、保山等地區,民間擅長織錦的人較多。


2008年,西雙版納傣族織錦技藝被列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種類


傣錦一般分為兩類,一類用於製作家居用品,另一類是專用於寺廟中的宗教祭祀用品佛幡。

佛幡上的圖案主要反映傣族信仰的南傳佛教的相關內容。傣語凡用錢向佛貢獻,稱為「賧」,亦即供佛、祭獻佛主。傣族的宗教文化、道德觀念為傣錦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礎。


傣族織錦藝人


白美仙

6種少數民族非遺技藝集體亮相


白美仙,女,傣族花腰傣支系,1971年生,雲南省玉溪新平縣漠沙鎮曼蚌村新農村,傣族織錦藝人。白美仙7歲跟隨母親學習花腰傣的染織綉工藝,16歲時已基本掌握染布、織錦、刺繡等傳統技藝。織出的腰帶等用品,圖案清晰,色彩搭配得當,做工精細,具有鮮明的花腰傣審美特徵。除織錦和刺繡技藝外,她還擅長花腰傣服飾、背帶及各種飾品的製作。是當地70年代花腰傣中掌握傳統技藝較全面、並得到當地人肯定的優秀者。


本文由「135編輯器」提供技術支持


火草布織造工藝

6種少數民族非遺技藝集體亮相


火草是雲南彝族、壯族、傈僳族以及居住在金沙江中游的傣族至今還在使用的紡織材料,是雲南少數民族以草為紡織材料的典型代表。


在古文獻中,對雲南火草的紡織及使用情況也多有記載:


明代弘治年間大理白族楊鼐在《南詔通記》中載:「有火草布,草葉三四寸,蹋地而生,葉背有棉,取其端而抽成絲,織以為布,寬七寸許,以為可以為燧取火,故曰火草」。


明代萬曆年間的謝肇淛在其著作《滇略》中記載:「金齒(元明時期泛指保山、德宏一帶和大理局部地區)木邦(又叫孟邦,在緬甸北部撣邦地界)又有火草布」。


天啟劉文征撰《滇志》述,武定彝族羅婺人「衣火草布,其草得于山中,輯而織之」。由此可知,雲南的火草織造技藝最遲在明代萬曆和天啟年間已經比較完備了。


火草布織造工藝是利用火草草葉背面薄薄的一層白色絨毛,與棉或麻混合使用,織造出質地柔軟的布料,再縫製成服飾和家居用品。一些地區還在火草布上施以刺繡作為裝飾。


火草織造藝人


顧金英

6種少數民族非遺技藝集體亮相



顧金英,女,傈僳族,1962年生,雲南省麗江市永勝縣松坪鄉撒把子村,火草布織造、傈僳族服飾製作藝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手工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顧金英初中畢業後和母親學習火草布、麻布織造和傈僳族傳統服飾的製作技藝,在母親的指導下熟練掌握了從火草布料的織造到服飾製作的整套技藝。婚後,又拜同村的老藝人為師,進一步學習技藝,直到把傈僳族男女各年齡段傳統面料和服飾的製作技藝都爛熟於心。她的技藝受到傈僳族群眾的認可,在當地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火草織造藝人


蘭金秀

6種少數民族非遺技藝集體亮相



蘭金秀,女,彝族,1967年生,雲南省麗江市永勝縣六德鄉雙河二村,火草布織造藝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手工技藝代表性傳承人」。蘭金秀十歲時跟隨外祖母與母親學習採集野生火草葉,剝火草絨線、撕麻線。14歲時學習紡線、整經和織造火草布、麻布。16歲時已能熟練掌握火草布的整個織造工藝,織出高質量的火草布,並能將其縫製成衣服、裙子、挎包、帶子等製品供家人和親戚朋友使用,也有少量出售。蘭金秀在傳統火草織造技藝的基礎上,通過實踐摸索,在整經等技術環節上進行改進,使織出的火草布更細密、結實、美觀。


本文由「135編輯器」提供技術支持


納西族編帶工藝

6種少數民族非遺技藝集體亮相



編帶技藝在雲南被納西族、哈尼族、布依族等諸多民族使用。編出的花帶多用來製作衣服的裝飾花邊,有少部分用於裝飾身體或祈福吉祥。納西族的編帶技藝在雲南具有代表性,是一種流傳久遠的編結工藝,至今延用的樣式有蛇皮辮、之字辮、人字辮、夾金辮、五彩辮五種。


其中蛇皮辮、之字辮、人字辮用黑線和白線編成,主要用於衣服的裝飾,帶有天長地久的意思。


夾金辮由綵線和牛筋編成,主要縫製在七星之中象徵星星發出的光輝。


五彩辮也叫五彩長命縷,由紅、粉、黃、藍、紫五種綵線編成,是端午節必備的物品。按照納西族的風俗,端午節當天把五彩辮拴在手腕上,據說可以避邪消災、防止五毒近身,等戴到農曆六月二十四火把節才剪下來,丟進火里燒掉,這樣便能把所有的邪氣、毒氣及百病帶走。


納西族編帶藝人


和丹義

6種少數民族非遺技藝集體亮相



和丹義,女,納西族,1970年生,雲南省麗江市古城區,編帶藝人。母親和崇合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手工技藝代表性傳承人」。12歲時,和丹義在母親的指導下從人字辮入手學習編帶方法,15歲以後逐步掌握了蛇皮辮、之字辮的編結方法。在以上三種編帶方法的基礎上,母親才向她傳授了五彩辮的編結方法,直到20歲才把難度較大、且複雜繁瑣的夾金辮的編結方法傳授給她。 如今和丹義已熟練掌握了五種極具納西族特色的編織技藝,成為納西族編帶技藝的傳承人,也是為數不多的同代編帶技藝傳承人中的佼佼者。


本文由「135編輯器」提供技術支持


彝族刺繡技藝

6種少數民族非遺技藝集體亮相



雲南少數民族刺繡工藝源遠流長,從晉寧石寨山出土的青銅器物上來看,漢、晉時期雲南可能已經有刺繡。唐、宋時刺繡已十分發達。刺繡用途廣泛,用於衣冠裝飾的最多,古今情形大致相同,有的綉於局部,有的綉遍全身,圖案色彩各民族不盡相同,刺繡方法亦較多。在少數民族居住地,一個刺繡技藝高超的人,往往會受到全村人的敬重。


彝族是雲南最擅長刺繡的民族之一,刺繡是他們裝扮美好生活的重要技藝,有很多地區彝族的節日,就是女性展示個人刺繡技藝的大舞台,女子們的慧心巧思在這裡得以充分展現,她們用綵線為媒,把世界萬物和精神祈願凝練成異彩紛呈的圖案裝點在衣飾上。


雲南彝族支系眾多,分布最廣,不同地區和不同支系的彝族在刺繡上總是呈現出鮮明的藝術特色和地域特徵。


石林彝族支系撒尼人刺繡在2008年被列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彝族刺繡藝人


陳國穩

6種少數民族非遺技藝集體亮相



陳國穩。女,彝族,1959年生,雲南省昆明市祿勸縣撒營盤鎮撒老塢村,刺繡藝人。雲南第一批被雲南省文化廳命名的「雲南民族民間高級美術師」,「雲南省工藝美術大師」,「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雲南民族大學「特聘專家」。擅長設計、繪製綉稿圖案,剪紙和刺繡技藝。在圖案的繪製過程中一氣呵成,線條十分流暢,幾分鐘就能完成一張作品。陳國穩12歲跟隨母親學習刺繡,15歲時,已經是祿勸縣撒營盤鎮公認的刺繡能人。她的綉品大多以傳統的吉祥圖案和花鳥動物為題材,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


彝族刺繡藝人


畢秀英

6種少數民族非遺技藝集體亮相



畢秀英,女,彝族,1957年生。雲南省楚雄州祿豐縣中村鄉峨山村委會新村,剪紙、刺繡藝人。畢秀英從小受母親影響,6歲開始跟隨母親學習刺繡,勤奮好學的她很快就學會了剪紙、刺繡和製作彝族服裝等技藝。年輕時就能熟練縫綉本民族的全套服裝及居家用品,是當地公認的剪紙和刺繡巧手,村裡時常有人請她幫忙製作新衣,她也常常向村裡愛學愛繡的年輕婦女傳授傳統的刺繡技藝。


本文由「135編輯器」提供技術支持


哈尼族葛藤編織技藝

6種少數民族非遺技藝集體亮相



葛藤是藤蔓很長的豆科植物,雲南很多少數民族的居住地葛藤資源十分豐富,哈尼族支系僾伲人就是使用葛藤纖維的典型民族。


僾尼婦女常常在勞作之餘到山中採回一段一段長約40-50厘米的葛藤莖皮,把表面的綠皮割掉,獲取白色的葛纖維,再把葛纖維搓成線,用自製的僾尼語稱為「瓦擺」的工具勾織挎包或網兜。「瓦擺」形似勾針,既有勾針又有梭的作用,常用竹或木製成。葛線繞在「瓦擺」中央,用手拿住「瓦擺」,一勾一送編織出有細小網眼的挎包或兜。


挎包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兜可用來盛東西。有的地區也用靛藍把挎包染成深藍色,使之更加經久耐用。


葛藤編織藝人


羅巴

6種少數民族非遺技藝集體亮相



羅巴,女,哈尼族僾尼人,1958年生,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勐海縣格朗和哈尼族鄉南糯山多依寨,葛藤編織、刺繡藝人。羅巴自幼生活在民族文化氛圍濃厚的哈尼族村寨,7歲時便跟隨母親學習僾尼人葛藤編織工具的製作、編織和染色技藝。12歲時已經能熟練編織傳統的葛藤挎包、網兜、魚簍等物。之後,她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嘗試用葛藤製作服飾等用品,受到當地人的喜愛。使僾尼人的傳統編織技藝在針法、產品方面有所突破和創新。產品不僅在當地銷售,還被一些專家學者和遊客收藏購買。


葛藤編織藝人


追度

6種少數民族非遺技藝集體亮相



追度,女,哈尼族支系僾尼人,1984年生,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勐海縣格朗和哈尼族鄉南糯山多依寨,葛藤編織、刺繡藝人。由於80後的僾尼人都已基本接受學校教育,因此掌握葛藤編織技藝的人已經極少。追度8歲時跟隨母親羅巴學習僾尼人的傳統葛藤編織技藝和刺繡技藝,在學校讀書期間也常常利用課餘製作葛藤用品,從未間斷,葛藤編織的技藝在她手上一直得以傳承。


本文由「135編輯器」提供技術支持


白族扎染工藝

6種少數民族非遺技藝集體亮相



2006年,大理白族扎染技藝被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扎染古稱絞纈,通過縫製或扎結等方法使面料產生色底白花。在大理叫做疙瘩花布、疙瘩花。因主要產地在大理,染布者大多為白族,故而人們又習慣把它叫做大理扎染或白族扎染。扎染工藝在雲南出現較早,


宋代《大理國畫卷》中有兩位武士頭上戴的布冠套,同白族傳統藍底白花的扎染十分相似,可能是大理扎染用於服飾的直觀記錄。


明清時期的寺廟,曾發現一些菩薩塑像身衣有扎染殘片、扎染經書包帕等物。


民國時期,周城、喜洲等鄉鎮,以一家一戶為主的扎染作坊密布,已經成為名傳四方的扎染中心,扎染的家居用品已十分普遍。


大理白族扎染的傳統染料為板藍根,使用的布料均是手工織造的白棉布,質地較粗。扎染能手在扎花時無需事先畫稿便能直接在棉布上縫製紋樣。扎染的主要工序有扎花、浸染、漂洗、晾曬。


白族扎染藝人


段銀開

6種少數民族非遺技藝集體亮相



段銀開,女,白族,1975年生。雲南省大理市喜洲鎮周城辦事處,扎染藝人。「雲南省工藝美術大師」,「雲南省百名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突出人才」,雲南省文化廳、雲南省民宗局命名的「扎染工藝代表性傳承人」,「大理州白族扎染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大理州民間藝術大師」。


生長在雲南大理喜洲鎮周城村白族扎染世家的段銀開,從小在爺爺奶奶和父母的影響下對扎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奶奶和母親的指導下,5歲便學會了一般的扎花技術,12歲時掌握了扎染的基本工藝流程,1989年以熟練工人的身份進入周城民族扎染廠工作。2008年,與同為成長於扎染世家、有著共同理想的丈夫一道收購了周城民族扎染廠,註冊了「大理市璞真白族扎染有限公司」,在繼承兩個家庭傳統扎花技藝的基礎上,挖掘、整理、新創扎花針法和扎法30多種,極大地豐富了白族傳統扎染圖案和色彩。


白族扎染藝人


張梅珍

6種少數民族非遺技藝集體亮相



張梅珍,女,1992年生,白族。雲南省大理市劍川縣沙溪鎮,扎染藝人。張梅珍自幼隨母親學習祖輩們留下的傳統扎染工藝,繼承了母親精湛的扎染技法。2011年,張梅珍考入雲南民族大學藝術學院,主修染織專業。在此期間,她不斷吸收各地的扎染技法,把大理白族傳統扎染與其他染色技藝結合實踐,並將其運用在圍巾、抱枕、床上用品、T恤、挎包等產品的製作上。2015年大學畢業後,張梅珍選擇了自主創業,主要經營原創、手工製作的扎染用品。原創扎染品牌「力卜自製」。


圖文來源:中國紡織網


歡迎分享轉發!


統籌監製:許興旺 責編:李鵬臻製作:趙琳 審校:李鵬臻


微信ID:zgmzbwx


中國民族報微信、微博歡迎各界朋友踴躍投稿。


郵箱:2918401455@qq.com


聯繫電話:82685958


歡迎訂閱中國民族報


國內統一刊號:CN11-0192


郵發代號:1-23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民族報 的精彩文章:

陽光「打」在拉薩城
堅持改革創新,道教才能煥發生機
少數民族委員的「兩會戰袍」
寺廟中的祖師殿
敦煌壁畫中的東方愛情:內斂含蓄的悲喜割捨

TAG:中國民族報 |

您可能感興趣

史上五個民族集體消失,一民族掠漢女二十萬,做成塔
曾建五個國都的強大民族,因一種動物千萬人集體消失
歷史上最詭異的人類集體失蹤案
總統也噴!美國體育大咖集體怒懟川普
大場十大非遺傳承人集體亮相寶山宜家!
2016結婚的藝人,娛樂圈集體撒狗糧
國外有個怪村:村民莫名其妙的集體沉睡
網友批魅族「30秒太短」,媒體集體揭開真相!
自創素質操 濟南數百名小學生集體一字馬
36隻2017年新生大熊貓寶寶集體亮相,繁育數量創歷史最高
37名技術骨幹集體「外嫁」導彈新軍
「光棍節」脫單 東莞為50個民族70對新人舉行集體婚禮
阿富汗人民集體抗擊英國殖民入侵的戰爭
各國坦克起集體亮相爭奇鬥豔,全世界最貴坦克集體炫富
十萬人集體跳海,為一個朝廷的覆滅舉行盛大慘烈的集體葬禮
無數蜜蜂集體抱團死亡 原因竟是中毒
中國空軍各型導彈集體亮相,那個威力最大呢
集體格言
數十萬隻巨型殺人蜘蛛蟹集體遷徙,這種螃蟹好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