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转沉」是练好太极拳的法宝

「转沉」是练好太极拳的法宝


太极拳的拳势转换是十分重要的。《十三势行功心解》曰:「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変转虚实也。」「往复须有折迭,进退须有转换」,「步随身换」。


「转沉」是练好太极拳的法宝


「转沉」是练好太极拳的法宝


练太极拳中最普遍存在的毛病


(1)起伏过大;


(2)定势做的还好,过度势随意;


(3)动作漂浮,不稳;


(4)松、懈不分,干瘪无力;

(5)协调性差,周身不整合;


(6)气喘嘘嘘,僵力大。


这些毛病多出现在拳势的转换上。即使是松沉和呼吸的毛病,但也是在转换中出现的。


如何才能转换得好呢


「逢转必沉」针对练太极拳的毛病指出了解决的办法,真是一语中的,令人茅塞顿开。比如,相当一部分人练拳换势时后脚蹬地而起,这里一是虚实转换不好:二是飘浮不稳,起伏过大。如能「逢转必沉」问题就解决了。「逢转必沉」对练好太极拳的重要。我把它称为练好太极拳的一大法宝。

「转沉」是练好太极拳的法宝



‘逢转必沉’是叶大密前辈教拳时用的口诀。 每一转动,必须先沉,架子是越动越低,腿的酸热痛几欲让人跪倒,前进,后退胯均需有向下运动的弧线,两腿撑蹬感明显,有如逆水行舟,实在受不了,只好摆架重新再来。


「逢转必沉」,不一定是拳架越转越低。如果是那样,一套拳打完,应该低到什么程度呢?这里最关键的是怎样理解「沉」。沉的前提是松,不松好,怎会沉呢,实际是松沉结合的。因此,沉也必须是由内到外,由心意到躯体,凡有神经的地方都要松沉。沉也不是懈,同样要提起精神,向四周膨展,对拉拔长。

拳论曰:「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大海的波涛是一浪接一浪,无断续,后浪推前浪,势如破竹。每一浪都有个转换,都有蓄劲到发劲过程,转换时都有下沉曲蓄到向前向上膨放过程。这便是阴阳转换过程。同样,在练拳中必须深刻理解太极拳中的阴阳互换、互根、互包、互变性,以及阴阳变化的整体性、有序性、渐变性和旋转螺旋式前进的规律。


拳论又曰:「虚实宜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十三势歌》曰:「十三势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际,变转虚实须留意。」这里都说明一个问题,即在转换中必须分清虚实。分清虚实才能避免双重。《王宗岳太极拳论》:「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要做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

「转沉」是练好太极拳的法宝



避免双重后,还要把转换做得轻柔、圆活。《十三势说略》曰:「每一动,犹须贯穿一气,不外起、承、转、合」;「转接要一线串成,勿使有缺陷处,勿使有凹凸处,勿使有断续处」。《太极拳解》有「一气呵成」,「随转随接」;拳论有「周身节节贯穿,务令丝毫间断耳」 之说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极 的精彩文章:

练太极拳就要有练太极的样子 怎样才算真正是呢
姑娘不想当网红,却意外成颜值最高的「神仙姐姐」,还称霸了魔都太极圈

TAG: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