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3年投入123億,一座「海昏侯國遺址公園」,真的有利於文物保護嗎?

3年投入123億,一座「海昏侯國遺址公園」,真的有利於文物保護嗎?

國人的創造力很令人佩服,又一個巨大的無比的生態公園被規划出來了,還準備投資123個億!這個生態公園正是近年最火的海昏侯國遺址公園。難道這又是一個新的IP爆點嗎?


南昌計劃3年投入123億元建設海昏侯國遺址公園,並爭取在今年7月前,遺址博物館(考古研究中心、展示服務中心及配套設施)項目,海昏大道等道路及管網配套等開工建設。此外,還將開展申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5A景區各項前期準備工作,力爭列入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立項。按照遺址保護規劃,圍繞紫金城、劉賀墓,遺址公園的規模將不少於10平方公里的範圍。

3年投入123億,一座「海昏侯國遺址公園」,真的有利於文物保護嗎?


國家考古遺址公園、5A景區,怎麼看都是打造旅遊產業的節奏,這看上去也非常合理,任何一項文物保護都離不開其他剛需產業的支持,文物保護是一項巨大的公益性工程,需要耗費大量金錢不說,還需要人及各方資源。政府動用社會資源去挖掘海昏侯墓,並推廣宣傳之,是為了我們的傳統文化遺產能廣澤後世,讓世人銘記歷史文明,另外配合這些歷史文化遺產,搞一些文化衍生品的開發,讓靜態的文物活態化起來,變成另一種社會資源。


把歷史資源轉化為社會資源,那就算是合理的運用方式了。


至於在媒體頁面上常見的宣傳口號「讓文物活起來」、「文物的合理利用」,其實這種說法裡面有很多要注意的問題,第一,讓文物活起來,「活」的定義是什麼,「活」的範圍怎麼劃分;第二,活化文物的所要達到的程度到哪一步;第三,合理利用跟大規模開發之間存在什麼必然的關係。

3年投入123億,一座「海昏侯國遺址公園」,真的有利於文物保護嗎?



文物保護與文物開發之間可以相互利用,和相互轉化,只要這兩者存在合理的運作方式,不會造成相互的利益損害。把文物資源開發當成了「政績」,當成了「搖錢樹」,以「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為由,大肆蠶食歷史文化資源,於文物保護毫無益處,傷害卻無比巨大。就上面提到的海昏侯國遺址公園,竟然要耗資123億元,相信這是城市建設的一項規劃工程,也許其著力點不僅僅在文物保護和利用方面,也許更多的要開發旅遊項目,打造旅遊景區,這屬於與文物開發相關的行為,本無可厚非,但耗資百億,不知也幾何用于海昏侯墓的保護,體現歷史名城風範,若更多是用於「政績工程」,那意義何存?

3年投入123億,一座「海昏侯國遺址公園」,真的有利於文物保護嗎?


借用文物遺產的旗號,做一出「好戲」,這是經濟建設常態,財政花錢,若適得其所,則能調動文物保護和開發利用的積極性,對於開發建設,原則是請讓「文物保護」先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玩天下 的精彩文章:

紙幣收藏中號碼那些事兒,什麼樣的豹子號比較值錢?
消失世間千百年 苦苦尋覓的「秘色瓷」長什麼樣?
祖母綠開採過程首次曝光,太難了!
為什麼別人收藏紀念幣都能賺錢?

TAG:古玩天下 |

您可能感興趣

恐怖襲擊16周年,世貿大廈遺址公園見證美國「911」之殤!
山高54米卻是上海的起源地,擁有5000年的人類活動遺址
韓媒:4000年前的中國遺址,發現了80多名被做成祭品的女子
希臘發現有2500年歷史的古城遺址
「9·11」事件十五年:遺址上的「新人」
行李︱顧思宇:90後奶爸3年拍攝17個國家文明遺址影像
中國10大令世界感嘆的遺迹遺址,有四個在西安,北京有兩個
考古新發現女王墓!距今3700年歷史的金字塔遺址
2017年鳳翔雍城血池遺址實習錄
77事變日:參觀日本731部隊遺址
挖掘4000年青海地震遺址,發現一幕令人眼眶濕潤
黃龍洞遺址出土舊石器晚期人類化石,距今5-10萬年
25歲男子靠父母救濟10年,最終挖到一座古遺址
難忘的痛 日軍在華731部隊遺址
北京農民12年挖遍3000平方公里山頭 尋訪上百個抗戰遺址
山西有長城遺址4000餘處 時間從戰國跨越到明代
超神秘!1300年的奇怪遺址,竟沒人知道它的來歷
金沙十節青色玉琮 比金沙遺址「大」1000歲
海底發現9000年前人類遺址 生活環境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