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地球歷史的萬卷書:化石的形成

地球歷史的萬卷書:化石的形成


通俗地說,化石就是生活在遙遠過去生物的遺體或遺迹變成的石頭。動物死亡後,細菌就會分解掉屍體上的各種組織。但是若是屍體剛好在適當的時間被留在了適當的地點。屍體上某些堅硬的組織比如骨骼、外殼、牙齒等等就可以保存下來。如果幸運的話,甚至可以從一片廢墟中挖出300萬年前的動物牙齒。人們把這些從遠古時代保存到現在的生物標本叫做化石。



地球歷史的萬卷書:化石的形成


化石有些是埋藏了幾個世紀的動物牙齒,骨骼或外殼,有些則是古代動植物的印模,比如說拓在岩石上的海洋生物的骨骼形狀。有地球上的礦物質形成的動物骨質組織的複製品也可以叫做化石。


人們通過化石看到很久以前的生物。不過化石的形成對環境的要求非常苛刻,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避免風吹雨淋。只有當動物的殘骸被埋在某種沉澱物,比如說岩石碎片 土壤 砂礫等,才能構成形成化石的環境條件。


但是最適合孕育化石的地方通常是地質活躍的地方,比如說火山地區或者正處於生長期的山脈。在山脈生長的過程中,許多岩石會從山脈上滾落,墜入河流,然後河流又把這些石塊送入海洋。



地球歷史的萬卷書:化石的形成


細菌遍佈於乾燥的陸地環境中,細菌可以迅速地分解動植物的屍體。然而在河床的土壤里,動植物的組織則可以遠離細菌的侵襲。從而形成化石。


所以大多數化石都是在有水域覆蓋或曾經有河流流經的土壤中被發現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奇百怪看世界 的精彩文章:

TAG:千奇百怪看世界 |

您可能感興趣

崑曲的形成歷史
葛劍雄:地名、歷史和文化
改寫歷史:百萬年老的巨大人造地底建築體?
火星大湖由雪水融化形成,紅色星球的歷史被改寫
世界最大圖書館借3D掃描完成歷史文物的數字化建設
泥沙掩埋下的地球歷史(下)
歷史上的今天:一個和珅的跟班去世,卻被野史寫成智斗和珅的英雄
現代史的另類講述:人的歷史?機器的歷史?
塔奇曼:作為藝術的歷史書寫
歷史黑鏡頭 屍骨遍地的集中營地
8本歷史典籍里的成語故事,傳統文化的精髓
中國歷史上的六朝古都,如今成為地級市的一個縣!
漢人的形成及血統,了解自己的歷史
站在歷史文化的蒼穹之下
刨墳的黑歷史啊黑歷史
全球最神秘十大遺迹,世界歷史上最大的古代地底人造建築在中國!
歷史人物:魯智深的成佛之路
楊秀清:敦煌壁畫,藝術與歷史的完美結合
游牧歷史和尚武精神的飾品:扳指的前世今生
商昌寶:群眾書寫的鮮為人知的另類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