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對付韓國,一中國人曾獻出大膽策略,若實施此策韓國為中國一省

對付韓國,一中國人曾獻出大膽策略,若實施此策韓國為中國一省


一、歷史背景


1882年7月,朝鮮發生「壬午兵變」,中國和日本先後積極介入。事後,日本脅迫朝鮮簽訂了《仁川條約》,又稱《濟物浦條約》,朝鮮進一步對日本開放,日本在朝鮮享有更多特權,最重要的一點是允許日本使館駐兵。



對付韓國,一中國人曾獻出大膽策略,若實施此策韓國為中國一省


《仁川條約》簽訂後,日本侵朝之野心已昭然若揭,朝鮮危機進一步加深。如何處理朝鮮問題,當時的清政府內部有三種意見:


第一種意見以張謇、袁世凱等人為代表,主張東征日本,中國出面為朝鮮毀約,然後將朝鮮「廢藩置省」,直接成為中國的一部分;或者設立監國,派人直接管理朝鮮內政外交。


第二種意見是讓朝鮮獨立,東西各國共保。即讓朝鮮獲得「獨立自主」,與中國脫離長達兩千年之久的傳統「宗藩關係」。

第三種意見是保持傳統宗藩關係,加強對朝鮮的干預、控制。


經過反覆討論權衡,清政府最後決定採取第三種辦法。


1887年,在西方列強壓力下,朝鮮政府決定向日、美、英、德、俄、意、法派遣駐外使節。基於傳統的宗藩隸屬關係,作為宗主國的中國清朝政府當然表示反對,責令朝鮮當局向管理藩屬的北京禮部呈遞咨文,必須先徵得清政府同意。隨後,李鴻章親自擬定了清朝與朝鮮駐外使節體制的《應行三端》,主要內容是:


(一)朝鮮使節初至各國,應先赴中國使館具報,請中國公使協同赴所駐國外交部。


(二)遇有外交宴會,應隨中國公使之後。

(三)交涉大事關係緊要者,應先密商中國公使核示。此皆「屬邦」分內應行體制,與各國無關,各國不能過問。


不久,清政府迫使朝鮮政府將不遵守《應行三端》的駐美公使召回免職。通過加強對朝鮮駐外公使的控制權,清朝政府迫令列強各國承認中國政府對朝鮮長期擁有的宗主權。


二、袁氏崛起


袁世凱嶄露頭角,正是自朝鮮開始的。朝鮮雖長期作為中國曆朝的藩屬,但中央對朝鮮的傳統政策歷來是放任而不干涉的。對朝鮮來說,直到1882年壬午事變之後,清朝才派吳長慶率海陸軍赴朝鮮平亂,而袁世凱便是隨同吳長慶前往朝鮮的。



對付韓國,一中國人曾獻出大膽策略,若實施此策韓國為中國一省


袁世凱


袁世凱,河南項城人,早年投身於吳長慶的「慶軍」營中。吳長慶和袁世凱的嗣父袁保慶(袁保慶無子,其弟袁保中的四子袁世凱過繼給自己)是生死之交。吳長慶自辦團練對抗太平軍,日積月累,成為淮軍中的一支勁旅,號稱「慶軍」。吳長慶本人也官至提督,功震四方。袁世凱離開家鄉之後,自然選擇了投奔吳長慶。


1882年,壬午兵變之際,吳長慶奉命率軍進抵朝鮮漢城的南門,分營屯紮,通知朝鮮當時的實際掌權人「興宣大院君」來營答拜,並由袁世凱暗中布置,阻止大院君的隨身護衛於營外。大院君入營與吳統領筆談,即被清軍捕捉,扶入肩輿,星夜送至馬山浦,登軍艦駛返天津。這時李鴻章已回任北洋大臣,遂將興宣大院君幽閉於保定。


對付韓國,一中國人曾獻出大膽策略,若實施此策韓國為中國一省



興宣大院君


吳長慶又令袁世凱率兵入漢城,捕捉與日本勢力「玄洋社」勾結的東學黨人,且直撲東學黨巢穴,剿平亂事,使朝鮮國王複位,並與日人和談,訂立《仁川條約》又稱《濟物浦條約》,由朝鮮方面懲凶、賠款、道歉,允許日本駐兵保護使館等。


壬午兵變平定後,吳長慶以「治軍嚴肅,調度有方,爭先攻剿,尤為奮勇」16字獎語,列袁世凱為首功,咨請李鴻章、張樹聲會奏請獎賞。九月,袁世凱因功奉旨以同知用,並賜花翎,長期為中國大清鎮守藩屬國朝鮮。


三、甲申政變


壬午兵變之後,朝鮮一批激進青年流亡日本。明治以後的日本發展令他們大開眼界,欽羨不已。相形之下,朝鮮卻泥古不化,發展遲緩,頓生「親日叛華」之心。這幫親日的朝鮮青年組織了「開化黨」,主張「外結日本,內行改革,聯日排清,脫離中國,宣布朝鮮獨立,實行君主立憲」。親日力量自然形成,朴泳孝和洪英植等人皆為「開化」中堅。


開化黨一回國,朝鮮新舊兩派立即涇渭分明。一方親日,一方親華,明爭暗鬥,勢同水火。新舊兩派的鬥爭遠遠超出了朝鮮內政的範圍,成為中日兩國外交爭端的前台戲。


1884年,甲申年,中法戰爭爆發,南方形勢危急。5月,吳長慶奉調率三營「慶軍」返回內地防守,朝鮮的力量對比開始向親日的開化黨傾斜。由於中國清軍在中法戰爭中的表現,清廷在朝鮮的威望大大降低,原想託庇於中國保護的王室和親華派也開始動搖。開化黨和日本認為中國在戰爭期間無暇北顧,是發動政變的絕好時機,遂決意起事。



對付韓國,一中國人曾獻出大膽策略,若實施此策韓國為中國一省



朝鮮閔妃


1884年12月4日,甲申政變在沒有任何預兆的前提下突然爆發,政變由以金玉均為首的親日派開化黨主導,並獲日本協助。政變主要目的有兩個:一是脫離中國獨立,二是改革朝鮮內政。


在親日派開化黨暗殺了朝鮮當局的7名親華保守派大臣,並奪取政權之後,12月6日,甲申政變被袁世凱率領的中國清軍駐防部隊平定,開化黨的「三日天下」結束。開化黨人或被處死,或亡命日本。


平定「甲申政變」一役中,袁世凱臨危不亂,處置有方,功績卓著,更進一步,成為中國清朝派駐朝鮮的頭號人物。在李鴻章的遙控下,袁世凱恩威並施,全面控制了朝鮮的內政外交。


四、廢藩置省


袁世凱秉承李鴻章的積極政策,積極強化中國清朝對朝鮮的宗主權,表現得非常出色,被委為「駐紮朝鮮總理交涉通商事宜」全權代表,直接干預朝鮮的內政與外交,並操縱其財政稅收與經濟,還協助朝鮮訓練新式陸軍,無異於實際掌權的「監國大臣」。


此時的袁世凱,熟諳中日兩國勢力在朝鮮半島的激烈競爭之態勢,再度上書北洋大臣李鴻章,獻議對朝鮮問題處理的策略,上策是:「乘朝鮮內敝,而日本尚不敢鯨吞朝鮮,列強亦尚未深入,我政府應立即徹底收拾朝鮮,建為一個行省。」 下策是:「門戶開放,免得與日本或帝俄正面衝突,索性約同英美德法俄日意各國,共同保護朝鮮。」


他的建議應該說是針對朝鮮的局勢,謀求中國國家利益最大化而所出的良策,然而由於李鴻章和清政府的短視和軟弱,懼怕開罪日俄與西方列強,對於袁世凱的建議擱置不問。


五、日本吞朝


由於袁世凱所提出的「廢藩置省」的建議被清朝政府擱置不問,朝鮮半島遂延續所謂「藩屬國」的格局,任由中日朝三方勢力競爭博奕。中國就此錯過了將朝鮮半島建為中國一省的大好歷史時機。


經歷 1882壬午兵變,1884甲申事變 的兩次風波,朝鮮內部加快了改革的步伐,要求獨立自主的呼聲日漸高漲,對中國清朝的向心力逐漸減弱。


而日本方面,卻從未放棄其擴張稱霸東亞的野心,日本人痛定思痛、枕戈待旦,於十年之後的1894年,再借朝鮮的另一次內亂——東學黨起義,挑起了中日甲午戰爭,就此獨佔了朝鮮,中國被迫放棄對朝鮮的宗主權。


此後,1897年在日本操縱下,朝鮮國王稱帝,改國號為「大韓帝國」。


不久日本便於1910年,迫令其簽訂《日韓合并條約》,最終將朝鮮半島併入日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煮酒說史 的精彩文章:

叫「韓國勝」名字的人被人打,那歷史上還有哪些有意思的名字呢?
看彼得大帝的遺囑,再看俄羅斯版圖,就知道俄羅斯為何叫戰鬥民族
項羽起兵抗秦時力量微小,卻因一個老女人幾句話讓其家族陡然做大
雖是春秋五霸之首,但齊桓公這5大獸行,現在都令人髮指

TAG:煮酒說史 |

您可能感興趣

對付韓國,一中國人曾提出大膽計劃,若實施此計半島現為中國一省
對付韓國,中國人曾提出計劃,若實施此計半島現為中國一省
對付韓國,此人曾提出大膽計劃,若被李鴻章採納半島現為中國一省
韓國是中國的一部分?為何
怎麼對付韓國?中國此人曾經提過六大對策,如若實施,半島將變省
超過美國 韓國人多認為中國是對本國最重要國家
中國第一省,在戰國卻是最小國?韓國歐巴認其祖先!
美國人評世界七大軍事家,比韓國靠譜,中國一人上榜
韓國人說,歷史上中國是他們的一部分
韓國軍火出口將超越中國?其實僅有中國二十分之一
韓國國內一片哀鴻,中國法師語出驚人!
韓國媒體集體向中國發起攻擊:挑釁稱中國是三流國家
眾多韓國女星嫁來中國,都說在中國過的比韓國滋潤,還要介紹閨蜜來中國!
美要求韓國唯一國產戰機不能參加中國航展,美國:害怕泄密給中國
韓國總統祖籍中國,是中國人的後裔,還經常眺望中國
泰國為何放棄中國而選擇韓國,原來是韓國的艦艇有這些好處
韓國在朝鮮半島,其實中國境內曾也有個韓國
韓國果然是偷襲大國:新五代機設計抄完美國抄中國
韓國民眾怎樣評價中國?韓國小伙:韓國是唯一瞧不起中國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