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盜墓賊挖出蝌蚪文竹簡,破解後名留史冊,名字誰能讀正確?

盜墓賊挖出蝌蚪文竹簡,破解後名留史冊,名字誰能讀正確?

盜墓賊挖出蝌蚪文竹簡,破解後名留史冊,名字誰能讀正確?

世傳蝌蚪文

如今提到探險類小說,我們可能會想到《鬼吹燈》《盜墓筆記》等。什麼都有源頭,單就我們中國老說,大家可否了解第一部探險類小說是什麼,講了什麼故事?

這就要說一說《穆天子傳》。

《穆天子傳》作者已難以考證,成書年代有西周說、戰國說、秦漢以後等,但學界較為認可戰國說。總之它就是出現得比較早。

《穆天子傳》共六卷,以時間為軸,前五卷主要記載了周穆王坐著由八匹神馬所拉的車,由造父趕車,以伯夭作嚮導,帶領將士南征北戰,巡遊天下,會見西王母的事;第六卷是後人加上的,主要寫了周穆王的寵妃盛姬死於途中及安葬的事,也名為《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與前五卷緊密相連。

周穆王的出遊路線現在考證為,自宗周北渡黃河,依次經過太行山、滹沱河、雁門關、包頭、賀蘭山、祁連山,走天山北路到達西王母之邦;又北行一千九百里,至「飛鳥之所解羽」的「西北大曠原」,即如今的哈薩克;回國時走天山南路。沿途與各民族頻繁往來贈答。

盜墓賊挖出蝌蚪文竹簡,破解後名留史冊,名字誰能讀正確?

西王母

看完是不是感覺有點不可思議?後人一致認為,《穆天子傳》是我國有文字記載的最早的旅行探險活動。它雜糅歷史與神話傳說,頗有可讀性,雖然是否可以被稱為小說目前眾說紛紜,但《穆天子傳》還是被公認為中國小說的源頭之一。這也是逍遙遊寫開頭引子的緣由。

然而就是這樣珍貴的文獻,如果不是一次盜墓,如今我們可能就看不到它了。而且也是因為那次盜墓的重大發現,那盜墓賊客觀上名留史冊,這就是歷史的辯證之處。

這次盜墓發生的具體時間也難以確定,但基本就發生在西晉武帝年間的公元279年、280年、281年這幾年。

話說在當時的汲郡,也就是如今的河南省衛輝市,有一個盜墓賊叫不準(猜猜怎麼讀?),他盜掘了當地的一座古墓。打開后里面並沒有多少錢財,多的是成堆的寫滿了認不出是什麼字的竹簡,他失望而歸。

官府知道後,就將竹簡收集,交給當時的大學者荀勖、和嶠、束皙等人整理、研究。他們發現竹簡上的文字就是古老的蝌蚪文,那些竹簡竟是逃過焚書坑儒劫難的先秦古書,共有十六部七十五卷,被後人稱為汲冢書,其中就有上面我們提到的《穆天子傳》。

除此之外,比較重要的還有《竹書紀年》《碟語》《易經》等,但流傳至今,保存較為完整的只有《穆天子傳》,但其缺字還是很多。給大家拍一張照片看一下。

盜墓賊挖出蝌蚪文竹簡,破解後名留史冊,名字誰能讀正確?

《穆天子傳》部分原文

汲冢書之所以重要,就在於它給後人提供了除正史以外對歷史的另一種解讀,甚至還糾正了司馬遷《史記》的一些錯誤。因此,它與孔子舊宅古書、殷墟甲骨文、敦煌藏經洞文獻並列為,中國文化史上的四大發現。

至於古墓的主人,有說是魏襄王、魏安釐王等,並無定論。那古墓就位於如今的衛輝市孫杏園鎮娘娘廟村,早已成為黃土平地,絲毫看不出當初王陵的影子,令人唏噓!

盜墓賊挖出蝌蚪文竹簡,破解後名留史冊,名字誰能讀正確?

汲冢書發現地

最後再說一下盜墓賊不準,名字讀為fǒu biāo,如果沒聽說恐怕很少人能讀正確。盜墓可恥,不準卻機緣巧合下算是對歷史作出了貢獻,但其名字前永遠會有一個限定詞——盜墓賊。這也是歷史的公正之處。

你讀過《穆天子傳》嗎?怎麼看待古典小說?汲冢書具體的意義體現在哪裡呢?

文|逍遙遊文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逍遙遊文學 的精彩文章:

路過二七塔:寫一首關於鄭州的歌,等一等我們的愛情與青春
中國的第一本小說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城門舊事:我們手挽手,卧在花叢中
男子對女子始亂終棄,周圍人卻稱讚男子懂得補救錯誤
嬌妻隱忍丈夫十一年,出去打獵時鑽進別人帳篷還舉起了槍

TAG:逍遙遊文學 |

您可能感興趣

「蝌蚪文」,「太極書」真的存在嗎?來看看那些消逝在歷史長河裡,神奇的字體
蝌蚪文沒有那麼難!戳一下,9步就可以讓你輕鬆識譜!
當蝌蚪文變成古典樂大師頭像,誰是你的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