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徐強:人類會不會自己玩完

徐強:人類會不會自己玩完


徐強:人類會不會自己玩完







徐強:人類會不會自己玩完


《無能子校注》,中華書局。


無能子,不知何許人也。人們只能從他的好朋友寫的《無能子序》中,得到極為粗疏簡略的一些信息:一、他是唐朝末年隱居民間的一個落魄書生(「黃巢亂,避地流轉,不常所處,凍餒淡如也」);二、他喜歡白天睡覺,睡又睡不著,於是寫文章解悶,寫好了就塞在懷裡,也不拿給人看(「晝好卧不寐,卧則筆札一二紙,興則懷之,而不余示」);三、他在隱居之前,有過一段「遊宦」的經歷,也就是當過官,但估計只是一名普通的公務員,連科級幹部都算不上。


無能子的著述,由其好友搜集整理,編成《無能子》一書,據說共有三十四篇,分上、中、下三卷,可惜流傳至今,不少篇章已經散佚無存了。不過,殘本之中,多有可圈可點之處,比如以下這一段,就頗為耐人尋味:


「五兵者,殺人者也。羅網者,獲鳥獸蟲魚者也。聖人造之,然後人能相殺,而又能取鳥獸魚蟲焉。使之知可殺,知可取,然後制殺人之罪,設山澤之禁焉。及其衰世,人不能保父子兄弟,鳥獸魚蟲不暇育麛鹿鯤鮞,法令滋彰而不可禁,五兵羅網教之也。造之者復出,其能自已乎?」(《無能子·固本》)


這段話的意思,大概是說「知識越多越反動」,「聖人不死,大盜不止」,人類只有「絕聖棄智」,返樸歸真,才能過上好日子。用來支撐這個論點的例證是工具的製造:兵器、羅網都是工具,一則使人自相殘殺,一則破壞生態平衡,如果「聖人」不把這些工具發明出來,就不會有這等禍害了。

人類發展的歷史表明,知識並非越多越反動,沒有知識的積累、擴充與傳承,人只不過是像鳥獸蟲魚一樣的原始生物,蒙昧混沌;發明、製造和利用工具,是人與動物的本質區別之一,沒有工具,人類就無法改善生存環境,提高生存能力。無能子的可貴之處,不在於其倒退的復古主張,而在於他認識到人性的複雜,對工具的製造有著樸素的辯證觀點,並由此對人類的進步與前途保持著必要的質疑、反思、警醒和憂慮。隨著核能的發明與應用,這種擔憂的現實意義就越來越彰顯出來了。


1939年8月2日,為了防止希特勒統治下的納粹德國率先研製出並單獨擁有核武器,愛因斯坦致信美國總統羅斯福,建議美國研製原子彈。一開始,愛因斯坦對原子彈的使用還是相當樂觀的。在1945年秋天的一次談話中,他說:「我不相信文明會因在戰爭中使用了原子彈而毀滅掉。也許地球上有三分之二的人會死亡。但還會留下足夠有思想的人和足夠的書籍能使我們從頭開始重建文明。」(《要原子戰爭還是要和平》,《愛因斯坦文集》第3卷)但是,核武器的威力遠遠超出了這位偉大的科學家的想像,他很快就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痛感原子彈的研製是在人間打開了潘多拉魔盒。1953年7月4日,愛因斯坦在給瑞士一位老年婦女的信中寫道:「我相信人類已經有力量或者不久就會有力量,用放射性物質來徹底毒化大氣層,使陸地上一切植物和動物的生命同歸於盡。」出於對人類前途的擔憂,愛因斯坦把他生命中的最後時光,全部花在了呼籲世界和平、倡議建立世界政府的事業中。直至臨終前兩天,他還在由羅素起草的一份宣言上籤了名,呼籲不同國家、不同大陸、不同信仰的人們以人類的名義團結起來,預防和反對未來有可能爆發的核戰爭。


從無能子時代的五兵、羅網,到今天的核能,大而言之,乃至一切科學技術,當其被用來造福人類的時候,就是第一生產力,當其被用來為害人間的時候,就是第一毀滅力。「五四」時代的先賢們所倡導的民主和科學,好比人的左右腿,缺了任何一條,走路都會摔交。正如孫越生先生所說,民主使科學具有人道的力量,科學則使民主具有物質的力量,兩者缺一不可。沒有科學,人類無法進步;沒有民主,戰爭狂人就有可能登台。在核能時代,這種狂人不要多,有一個,全人類就玩完了。

徐強:人類會不會自己玩完


言而有齒


相伴有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徐原創 的精彩文章:

徐強:沒有媽媽哪有家

TAG:老徐原創 |

您可能感興趣

徐強:沒有媽媽哪有家
徐強:「士為知己者死」別解
黑晶VR徐強:VR教育先抓核心陣地,快速攻佔學校
第三屆中國書法蘭亭獎狀元徐強書法作品欣賞!
小燕子 老徐強強聯手推出小燕子3D周計劃,上周中出4次!240期精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