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刷爆全球的真人秀,就數美國玩得最變態
當一件事引起全民討論,社會影響力擴大,我們稱其為現象級。
而短時間內爆紅而被眾所周知的節目,則稱為現象級綜藝節目。
比如今天要說的美國真人秀
《潛行追蹤》
HUNTED
首播就打破五年前《X音素》創造的紀錄,吸引千萬觀眾。
把節目名稱拆開,分為潛行、追蹤。
不難理解,這個節目的形式是「追蹤者」抓捕「潛行者」。
把貓鼠遊戲真人秀化,變成現實版的《疑犯追蹤》。
整個節奏十分緊湊,是蟬主今年為止看過的最緊張刺激的真人秀。
由於節目創意設定和題材新鮮,在電視業界形成示範和跟風效應。
引來多國電視台購買版權,深圳衛視也購買版權製作中國版。
原版雖然是出自英國Channel4,但美版的製作與投入更大,也更吸引人。
這戶外真人秀看似在呈現一個遊戲。
實質上是在展示,科技時代個人信息如何被隱藏和挖掘。
接著來劃個重點:
如果潛行者能在28天內不被抓到,就將獲得25萬美元獎勵。
顯然這是一場潛行者和追蹤者的博弈較量。
相互之間比較策略,比頭腦,比手段。
追蹤者有強大的團隊,分為網路組、情報組、行動組。
裡面的每個人都是各自領域的精英,由反恐專家、網路情報專家、前情報機構調查人員、警察等32人組成。
搜捕還配備了無人機和直升機,人力物力節目組都是下了血本。
追蹤者事先布置好的天羅地網,通過上網痕迹﹑電話紀錄等來分析潛行者的行動模式。
潛行者的過去、現在甚至未來,都在被互聯網監控記錄並且預測著。
在第一季中和那群精英對決的潛行者是18位普通美國市民,兩人一組分為9組。
一旦同意參賽,也就意味著放棄自己的隱私權。
整個人生都會被分析,手機記錄、私人物品等,一切都會被揭開。
正因為參賽的都是普通市民,社交痕迹與生活習慣和觀眾們大致相同。
所以能讓觀眾產生強烈的代入感,極大調動觀眾情緒。
車輛號牌識別系統
雖然參賽者當中性格各異,人生經歷不同。
有單純尋找刺激的,也有為了獲得獎金的單親媽媽~
但他們都達成了一個共識,想要逃避追捕,就要遠離互聯網,遠離科技。
所以你也可以把這檔真人秀當成《人間蒸髮指南》。
遊戲都有一套規則,《潛行追蹤》也不例外。
扼制金錢使用
每一組逃犯只有一個500美元的銀行賬號
而且一次只能拿100美元
藏匿地域的限制
只允許在美國東南部的10萬平方英里範圍內逃跑
(約合25萬平方千米)
這些規則設定看上去合乎情理,但對於潛逃者可是噩夢。
要知道光是「潛行區域」的亞特蘭大市就有1.2萬個私人或公共的攝像頭,潛行者每取款一次都會暴露一次位置。
所以《潛行追蹤》精彩的地方在於:
潛行者必須在高度數碼化的世界中,逃避追蹤者高科技的追蹤。
一開始蟬主看好反偵察意識特彆強的腮幫哥。
他曾經混過幫派,被捕13次。
但現在改頭換面,成為了刑事辯護律師。
這次參賽的動機是為了挑戰追蹤者的權威。
也因為有幫派和逃亡的經歷,他的潛行計劃安排非常詳細。
在短短一個小時之內,制定了28天的逃生路線。
每次換一個地方,都會先查看一遍有沒有竊聽器。
自己租的車讓別人開,使用調虎離山的計謀,把和追蹤者的距離拉開到125英里。
並且迅速反應到,自己不記名手機也都開始被監視,趕緊又換了新的。
然而卻輸給了隊友,敗給了細節。
他女友(隊友)拿日曆本上墊在紙下面寫字,留下了完整的字痕,曝光了整個行程。
還是看旗鼓相當的對決更有意思。
比如密室逃脫店老闆,是第一季九組潛行者的主角,心思相當縝密。
用節目中專家們的原話形容:
這傢伙會很難搞
開密室逃脫店
他是生存專家
一直都在牽著追蹤者的鼻子走,高智商碾壓對方。
事先刪除個人的所有社交媒體賬號。
為防止郵件被截取,把電郵存入草稿和朋友交流。
避免了郵件在非加密網路傳輸下被代表國家機器的「追蹤者」全程監視。
還給追蹤者留下了字條,赤裸裸的挑釁!
拜拜了
28 天后見
儘管計劃縝密,沒有使用互聯網與外界聯絡。
但依然被追蹤者發現了破綻。
追蹤者通過郵局的系統,找到了密室逃脫店老闆所有寄出去的書信收件人的信息。
看到這裡肯定有人會說這個節目的意義,就是告訴公民們監控的必要性以及作用。
但出現更多的是後怕的聲音:
任何被電力驅動的東西
都不要接近
你必須回到石器時代
在第一季中,九組隊伍每個潛行者的技能點都不同。
有擅長野外生存的氣槍店主;靠泡妞讓陌生人幫忙的小哥。
但不管藏匿方式多麼別出心裁,行為都在追蹤者的分析範圍之內。
投靠親朋好友的被定位;開車上高速的被定位~
並且幾乎每位潛行者都被追蹤者發掘到他們的弱點,比如從未離開過自己女兒的單身母親。
想家、離不開女兒
比起藏匿和躲避,潛行者心理上的煎熬更令他們奔潰。
這也是《潛行追蹤》能牢牢吊住觀眾的另一個高明之處,讓情節有更多的不定性。
潛行者必須自動與朋友和家人失聯,忍受逃亡時刻的孤獨、別人的猜忌和自己的胡思亂想。
但在現代社會裡,人們幾乎無處可逃。
無處不在的天眼,車輛號牌識別系統,電子竊聽偵查技術,社交網路的追蹤能力。
電郵、社交軟體、銀行賬戶,在網上的所有痕迹都被「暗中」記錄下來,只是在《潛行追蹤》裡面「合法」被揭開。
科技對人們隱私的挖掘之深,隱私保護顯得如履薄冰。
誰都躲不掉
面對這些監控,人們似乎沒有什麼隱私可言,這才是一件細思極恐的事。
手機早就成為了我們的身體的一部分,網路也早已侵入了我們生活。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做的每一件事,在社交賬號上的每一次點擊,都會留下痕迹。
在感嘆科技強大的同時,暴露於人前的那種恐慌感才是讓我們感到最震驚的。


※假如Taylor Swift下海拍A片,應該就是這個樣子
※這個拍情色照出名的老頭,一輩子就只愛一個女人
※13歲,我成為我媽口中的婊子
TAG:蟬創意 |
※全球福利最好的5個國家,美得變態,人們還把生活過成了詩!
※世界上最駭人最著名的幾個變態殺手
※中國有個最變態的皇帝,想要重用誰,一定要讓這個人先閹割!
※新中國最變態好色的悍匪,震驚全國,就連屍體和孩子都不放過
※男人一定警惕這個全球最變態又最常見的魚,竟然專吃男性生殖器!
※三國人物能力之最,最後一個簡直是個變態
※這些才是中國真正最變態的武器!每一個都讓美日一看嚇一跳
※這幾款是全世界「最變態」狙擊槍,幾乎很少人見過!
※這個地方吧全世界都美哭了,但這個變態的條件,讓很多人望而卻步
※這是世界上最變態的魚,人一看到它竟都會做出驚人的動作!
※又嗨又變態的真人秀,只有島國能想出來
※人類史上摧殘女性的陋習,中國佔三,最後一個最變態
※張藝興半夜爆照新髮型撩人,網友:這種帥到變態又會撩幾乎完美人
※騙了所有人,這個變態的工匠造出讓人震驚的現實
※全球最變態的5種雪糕,第三種男人應該都想嘗嘗!
※島國最變態的導演,拍出了最重口的吸血鬼
※太驚悚了!盤點全球5個超變態的成人禮,一般人絕對不能忍受!
※超好吃!全球的8款變態美食,中國也有,你敢吃嗎
※日本人真變態,這樣的事情都做的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