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冷門心理學】為自己犯傻找的七個高大上理由,誰都無力反駁!

【冷門心理學】為自己犯傻找的七個高大上理由,誰都無力反駁!


變蠢.jpg


文:京師心理大學堂 | 微信公眾號:京師心理大學堂( bnupsychology)
責任編輯:歪井先生 半島
本文圖片:Unsplash

「大人,開學半月,身心疲憊,我總覺得有奇怪的東西讓我變蠢了,請大人為我做主啊!」


「元芳,你怎麼看?」


「回稟大人,科學研究發現有一些生活習慣、行為可能是此案元兇……」


疑兇甲:「一心多用」
設備多多,大腦萎縮

聽音樂的同時玩遊戲、寫作業,在看電視的同時打電話,這些同時使用筆記本電腦、手機或者其它電子設備的情境在生活中都常有發生,看上去也沒什麼毛病,甚至有人認為這種能夠在同一時間下做很多事情是一種人很「聰明」的表現,然而研究發現這種同時使用多個電子設備執行多項任務的「一心多用」可能有害——同時使用多個電子設備執行多項任務可能導致大腦中的重要結構萎縮。


神經系統科學家Loh&Kanai發現,經常同時使用多種電子設備的人,其大腦中與認知和情感控制相關的區域灰質(腦、脊髓內神經元胞體和樹突聚集的地方,是中樞神經系統對信息進行深入處理的部位)密度較低,「一心多用」極有可能會給我們的大腦帶來損傷。值得我們注意的是目前許多電子設備都在鼓勵人們同時處理多項任務,比如邊聽歌邊看小說、邊聽歌邊打遊戲……而在這些「一心多用」的過程中,我們的大腦極有可能收到傷害。


疑兇乙:互聯網搜索
X度一下,你就變傻


Fisher等人研究發現,通過便捷的互聯網搜索信息會讓人們誤以為自己很聰明,而事實上人們並沒有通過網路記住實際有用的信息。


研究者MatthewFisher認為:「互聯網環境非常強大,個體可以在這裡問任何問題,指尖一點就能獲得全世界的知識,這很容易就會令個體將外部信息源當做自己的知識。當人們只能靠自己的時候,他們可能就不確定他們究竟知道多少東西以及他們有多麼依賴網路。」

通過互聯網搜索信息讓人們誤以為自己很聰明,搜索引擎幫助我們解決了很多個體能力之外的事情,這為我們日常的學習、生活和問題解決提供了便利,但是當人們離開搜索引擎只能靠自己思考來得到正確答案的時候,個體往往可能疑惑「我的知識都去哪了?」。


疑兇丙:高血糖水平
甜蜜的記憶力炸彈


血糖含量是學習與記憶的重要保障,餓著肚子學習誰都不好受,但是「吃撐了」呢?Kerti在2014年的研究發現,血糖水平較高的人反而更可能有記憶力方面的問題。


Kerti的研究觀察了141名沒有糖尿病或糖尿病歷史的平均年齡為63歲的老年人,要求志願者在一定時間內記憶15個單詞,並在30分鐘後複述出來,並對控制其神經及記憶的大腦區域進行觀察。結果發現,血糖濃度越高的人,其記憶的單詞就越少,那些血糖含量低的參與者更容易在記憶測試上得高分,同時海馬結構也較大,說明他們有著更好的記憶能力。


這項研究的亮點之處在於發現了一定範圍內血糖水平與記憶能力可能存在的反比關係,警示人們血糖水平並非真正達到「異常」才是有害,此外研究人員之一的Agnes Fl?el認為:即使是對於血糖濃度正常的人來說,降低他們體內的血糖水平也可以作為預防記憶力問題、老年認知衰退和保持腦力的一個有效手段。

疑兇丁:飽和脂肪攝入
糖糖糖,彈走適應力


當面對壓力時,有人會選擇吃顆糖冷靜下,然而,高脂肪、高糖的飲食會對認知彈性造成嚴重傷害。


當周圍環境不斷變化時,一般人能夠自我調整以適應周圍的不斷變化,並對發生變化的情境作出適宜反應,這其實就是認知彈性。


Magnusson等人的研究讓三組小鼠在實驗室中分別接受了四周的正常飲食、高脂肪飲食和高糖飲食,四周之後,他們發現接受高脂肪飲食、高糖飲食的小鼠生理和物理表現開始受到影響,表現出認知彈性的巨大損害,由此推測飽和脂肪的攝入會對個體的認知彈性造成威脅。

疑兇戊:「專家感」
專家可能變「磚家」


該不該相信專家的話呢?專家總是在某個領域有較深研究,但自以為是的「磚家」就不一樣了,當人們認為他們了解某一個主題越多(即認為自己是某個領域的專家)的時候,反而越有可能聲稱該領域下某些完全虛構的事實是真實的。


Atir通過研究對100個人進行了關於金融知識的測驗,測驗中向參與者展示了一系列金融術語,並要求參與者對概念做出說明,這些概念大部分是真實的,但有三個術語是捏造的,比如預先評價股票(pre-ratedstocks),固定利率扣除(fixed-ratededuction)和年化信貸(annualizedcredit)。結果發現,認為自己是「金融專家」的那些參與者,更有可能認為這些虛假術語是真實存在的,並能在實驗中對其進行看起來很有道理說明。


Atir指出感覺自己知道很多事的人往往會覺得自己很聰明,而實際上他們所知道的遠不如他們以為的多,在事實面前,這樣的人就越可能體會到落差感。


疑兇己
睡眠不好


睡眠不好對個體思維能力的損傷是巨大的,多項研究發現睡眠不好使得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變差,與此同時,昏昏欲睡的大腦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來維持正常工作,但仍然無法阻止注意力和規劃能力的下降,由此,個體更難對事情做出仔細分析並更難思考決策,表現出思維能力的下降。


疑兇庚
身心壓力


Mehta等人的研究發現,身體和心理的壓力可以相互作用,惡性循環最終導致疲勞,在疲勞狀態下,個體的任務能力表現降低。該研究結果顯示大腦的前額葉皮層(一個用於計劃和控制的皮層)的資源在生理和心理活動中起著重要作用,部分資源投入於物理任務,另一部分則投入於心理活動,身心雙方面的壓力都有可能導致個體能力表現下降,當兩方面壓力同時作用於大腦時,大腦疲勞程度最高,在這樣的疲勞狀態下,個體的認知、記憶等多項能力受到影響。


「大人,依元芳所見,我們的大腦非常重要也非常容易受到傷害,高糖高脂飲食、不當認知方式、不良生活習慣等都有可能影響大腦健康!」


「沒錯,其實保持大腦健康最好的方式就是注意日常飲食、生活習慣、均衡飲食、經常鍛煉、合理用腦,你速速將此廣而告之,勿讓無辜百姓再受傷害。」


參考文獻:
[1]Atir,S.,Rosenzweig,E.,&Dunning,D.(2015).Whenknowledgeknowsnobounds.PsychologicalScience,26(8
[2]Fisher,M.,Goddu,M.K.,&Keil,F.C.(2015).Searchingforexplanations:howtheinternetinflatesestimatesofinternalknowledge.JournalofExperimentalPsychologyGeneral,144(3),674-687.
[3]Kerti,L.,Witte,A.V.,Winkler,A.,Grittner,U.,Rujescu,D.,&Fl?el,A.(2014).Higherglucoselevelsassociatedwithlowermemoryandreducedhippocampalmicrostructure.Neurology,81(20),1746-52
[4]Loh,K.K.,&Kanai,R.(2014).Highermediamulti-taskingactivityisassociatedwithsmallergray-matterdensityintheanteriorcingulatecortex.PlosOne,9(9),e106698
[5]Magnusson,K.R.,Hauck,L.,Jeffrey,B.M.,Elias,V.,Humphrey,A.,&Nath,R.,etal.(2015).Relationshipsbetweendiet-relatedchangesinthegutmicrobiomeandcognitiveflexibility.Neuroscience,300,128-140.
[6]Mehta,R.K.,&Parasuraman,R.(2014).Effectsofmentalfatigueonthedevelopmentofphysicalfatigue:aneuroergonomicapproach.HumanFactors:TheJournaloftheHumanFactorsandErgonomicsSociety,56(4),12.


推薦本文微信公眾號:京師心理大學堂(ID: bnupsychology),希望這裡成為當代人們去追求幸福美滿生活的大學堂。


c4ee458ceb1cd4bab44c3cb271b6f200.jpg


112.PNG


每日討論


是不是感覺做什麼事都在讓自己變蠢?


不過既然知道了這些變蠢的原因


何不坦然面對?


來八一八你都做了哪些讓自己變蠢的事情吧?

【冷門心理學】交卷前倒背如流,交卷後全部忘光,why?
『專題』3.15心理打假大會,摘下面具,只說真話
【熱點】「房事」如此輕易登上頭條,房子到底擊中了內心的什麼?
【熱點】徐靜蕾VS蔣方舟,女性必看的中國女權觀之爭
【「常識」闢謠紀委會】是「儀式感」,還是「作」?

TAG:心理科普 |

您可能感興趣

每個星座都有自己的心理障礙,你的心理障礙是什麼?
感謝自己的不完美:不要掉進心理問題的陷阱,每一種心理的痛苦都是有意義的
职场心理学:成功如跨栏,障碍都是自己给的
心理學家告訴你,大部分痛苦都是自找的
為什麼努力討好,卻一直沒有回報?|冷落自己的討好者心理
心理測試:你是一個心理強大的人嗎?
1分鐘心理學:一切只做不「說」的愛情都是耍流氓
你想真的了解自己家的汪嗎?狗狗心理學之狗狗十大心理
三個「變態」心理學實驗,一般人都無法通過,甚至自殺!
男人吵架後不理你都有哪些心理?
心理測試:你是一個冷酷無情的人嗎?
「分享一個很火的心理測試:看你骨子裡高貴冷艷嗎?」
心理學家:四種新型的心理疾病,你是否已經被它「侵蝕」了?
心理測試:你的魅力有多大,讓他們無法遠離你?
心理 | 什麼才是一個心理諮詢師的核心競爭力?
日本一個很厲害的心理學家製作的心理測試,幫你了解自己的真面目!
心理測試:看看你自己的內心有多強大!
減肥心理學不要被自己的壞情緒打敗
控制血糖的「心理處方」,這5種心理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