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唯有寬容見君子,一生自由是胡適

唯有寬容見君子,一生自由是胡適

唯有寬容見君子,一生自由是胡適



文字丨『誰最中國』編輯部 圖片丨來自網路

生命是一條藏滿密碼的河流


所有偶然都是喬裝打扮的必然


比如


台灣女作家三毛13歲時曾預言

自己長大後會嫁給一個西班牙人做妻子


後來感情上歷經跌宕


命運百轉千回


果然把她送進了一個西班牙男人的懷抱


再比如

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位主人公


胡適先生


小時候因為身子弱,總是斯斯文文的


不能同小夥伴們野蠻的玩耍


因此被長輩們戲稱為「先生」

結果歪打正著一語中的


後來胡適果然成了民國史上一位當之無愧的大先生

唯有寬容見君子,一生自由是胡適


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了《青年雜誌》


這份刊物成了中國新文化運動的風向標


1917年1月


《新青年》刊登了一篇標題為《文學改良芻議》的文章


作者署名:胡適


文章旗幟鮮明的提倡白話文


如一股清新脫俗的泥石流


勢不可擋衝擊著當時「言之無物」的中國文化界


一石激起千層浪


保守者看到此文暴跳如雷,大罵胡適數典忘祖


革新者讀罷此文拍案叫絕,忙不迭為胡適點贊


儘管反應大相庭徑


但大家都有一個不約而同的疑問


這個胡適到底是誰?

唯有寬容見君子,一生自由是胡適



青年胡適


很快,北大校長蔡元培就為大家揭曉了答案


1917年夏,經陳獨秀推薦


北大聘剛從美國留學歸來年僅26歲的胡適為教授


阮籍當年「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的感慨


1600多年後,再一次被搬上歷史舞台


胡適太年輕,以前從沒人聽說過


因為一篇文章就可以做北大教授?


有人公開表示:我不服


不服胡適的人太多了


國學大家章太炎的徒孫傅斯年就是其中之一


他不由分說拉著精通舊學的顧頡剛闖進了胡適的課堂


幾節課聽下來目瞪口呆


這位年輕的胡教授根本就不按常規出牌


講哲學和修辭學直接從周宣王開始


老一輩必講的三皇五帝唐虞夏商他壓根兒就沒提


同學們都來問頗有威望的傅斯年:


這個胡適到底講的怎麼樣?


傅斯年說:學問雖然一般,但路子是對的


你們不能鬧


就這樣,與學生同齡的胡適在北大站住了腳

唯有寬容見君子,一生自由是胡適



蓄鬚胡適


兩年後,1919年


胡適出版《中國哲學史大綱》上冊


整個中國上層文化圈和思想界受到了革命性震動


一夜之間,胡適暴得大名


這一點在整個中國文化史上,只有梁啟超可與比肩


但梁的成名也是因為和老師康有為搞戊戌變法運動


與胡適的全無憑藉、以一己之能成名大為不同


隨著《中國哲學史大綱》的出版


胡適在上層文化圈的影響逐漸擴大到全國


顏值高、學問好、眼界寬、心胸廣


年少喪父、寂寂無名的胡適圈粉無數


儼然成了民國時期春風得意圈粉無數的大V

唯有寬容見君子,一生自由是胡適



胡適在美國做大使期間


1937年,日本人進了中原


七七事變以後,蔣介石請胡適擔任駐美大使


消息傳到日本後,日本內閣頓感壓力山大


日本國內社會輿論一致認為:


應該派三個人同時出任日本駐美大使才能抗衡胡適


這三個人分別是:


文學專家鶴見祐輔


經濟專家石井菊次郎


雄辯家松岡洋右


志在學術的胡適臨危受命,次年正式上任


多次拜訪他哥倫比亞大學的同學美國總統羅斯福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呼籲美國改變靖綏主義立場


為中國的抗戰事業主持正義

唯有寬容見君子,一生自由是胡適



胡適與美國總統羅斯福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


當晚,羅斯福打電話給胡適說:


「胡適,我要第一個告訴你,日本人轟炸珍珠港了。」


就此,美國正式參與二戰


後來,有美國學者感嘆說:


「美日之間的戰爭不是不可以避免的,很大一個原因,就是羅斯福受到這位頗為幹練的中國大使胡適的鼓動。」


他在美國擔任中華民國駐美大使期間


行路萬里,演講百次


四處奔走、殫精竭慮


為了表示敬意和對中國抗戰的支持


美國各大學紛紛授予他名譽博士的頭銜


35個名譽博士,在全世界空前絕後


他的學問不是最好的


但這35個名譽博士頭銜


一個一個都是他在國際社會上地位和影響力的體現

唯有寬容見君子,一生自由是胡適



1942年,胡適在美國、加拿大等國家演講


從26歲暴得大名開始


外界對他的質疑從來都沒有停止過


甚至在很長一段時期內


因為某些人為的原因,他被徹底抹殺


有人不屑地說:


他只不過恰好填補了歷史的空白而已


但為什麼,恰好是他而不是其他人?


難道這真的只是一種巧合嗎?


論學問,就連學生的舊學底子也比他好


論影響,章太炎、陳寅恪哪一個不比他影響大


論政治,梁啟超、陳獨秀哪一個不比他有想法


但事實上


就是這個在中西學領域均不能稱為大師的胡適


完成了一個時代的啟蒙


文可提筆做文章


才能縱橫保家國


他近乎完美的滿足了中國人的理想人格形象


范仲淹說:


雲水蒼蒼,江水泱泱


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這句話,一定是為他量身而作的

唯有寬容見君子,一生自由是胡適



20世紀30年代胡適


作為新文化運動的先驅


胡適始終保有一份溫和、理性與包容的態度


當同時代的學者們都忙著全盤西化時


他提出「整理國故」的理念


批評他們眼光狹隘,只從「有用無用」的功利角度出發


當同時代的旗手們都忙著在報刊上互相攻擊時


他卻擔心這種不容忍的冷酷態度會影響下一代的人生觀


最早的時候


他和魯迅、陳獨秀共同提倡白話文


魯迅在早期的文章中多次讚譽他


後來因為政見不同,大家漸行漸遠以致分道揚鑣


魯迅的投槍就朝這位昔日的戰友身上扎來


一而再再而三地譏抵他,但他總不說話


1936年,一生以反魯迅為志的女作家蘇雪林大罵魯迅


「人格卑污」「心理完全變態」


時人多保持沉默


這時,胡適站出來告誡她「不要攻擊其私人行為」


並對魯迅一生的功績做了堅決肯定

唯有寬容見君子,一生自由是胡適



胡適與夫人江冬秀

唯有寬容見君子,一生自由是胡適



胡適夫婦與二子


1917年,歸國任教北大後不久


在母親的安排下


胡適回到老家安徽績溪迎娶了江冬秀


雖然包辦婚姻他也反抗過


但終因「不忍傷幾個人的心」而選擇了接受


江冬秀是出了名的母老虎


而且眼翳、小腳、愛打麻將、沒什麼文化


但胡適一生對她包容


每次她發脾氣大喊大叫時


他就借漱口之名躲進衛生間里去


見過江冬秀的李敖曾感嘆說:


「見過江冬秀,才知道胡適的偉大。」


人家笑他懼內


他就搜集從古至今的懼內故事


還發起怕太太協會


江冬秀愛打麻將


他就專門找人陪她打


江冬秀寫來錯字百出的家書


他就高興的作詩來誇獎她


天才作家張愛玲曾羨慕的說:


「胡適和江冬秀的婚姻是罕見的幸福的包辦婚姻。」


無怪乎著名史學家唐德剛說江冬秀


「成了傳統中國最後一位福人。」

唯有寬容見君子,一生自由是胡適



胡適與史學大師何炳棣

唯有寬容見君子,一生自由是胡適



任北大校長時的胡適(左二)與清華校長梅貽琦(左三)


胡適一生,曾與學界泰斗梁啟超有過兩次交集


第一次是1921年


梁啟超請胡適為自己的《墨經校譯》作序


胡適很真誠的寫了一篇序


對梁啟超研究墨子的成績予以充分的肯定


同時也很直率的提出了不同的見解


梁啟超嘴上稱讚胡適


「極純篤的學者風度於學風大有所裨」


出版時卻把胡適的序排在了最後


而把自己反駁的文章放在了最前面


第二次是1922年3月


梁啟超赴北大三院演講時評論胡適的《中國哲學史大綱》


先褒後貶,言辭極為犀利刻薄


評論完,留下一段時間讓他答辯


胡適大度而謙虛的說:


「我希望多得不同觀點,再希望將來的學者加上考慮的功夫,使中國哲學史不被一二人的偏見遮蔽了。」


後來在日記中提到這兩次交鋒,他寫道:


「這都表示他的天真爛漫,全無掩飾,不是他的短處,正是可愛之處。」

唯有寬容見君子,一生自由是胡適



胡適書法


大學者陳之藩曾說:


「沒有人不愛春風的,沒有人不在春風中陶醉的。春風是愛物的,長者是愛人的。胡適先生是長者。」


這句話應視為對胡適一生為人的最好註解


《水滸傳》里,及時雨宋江是江湖通行令


而在民國,「我的朋友胡適之」才是


無論相識與否,大家都喜歡說這句話


他曾先後資助林語堂、吳晗、羅爾綱、周汝昌、李敖、沈從文、季羨林、千家駒等一大批才子


後來這些人都成為棟樑之才


對青年才俊如是,對走卒販夫也一視同仁


賣燒餅的鼻子里長了瘤子沒錢治來找他


他立即寫信給醫院院長:


「這是我的朋友,一切費用由我來承擔。」


他還是民國史上一位熱心的紅娘


先後為150多對新人證婚

唯有寬容見君子,一生自由是胡適



胡適證婚的民國婚書


胡適的寬容


不僅是對人對事對學問,對社會也是一樣


他一生熱愛自由,無黨無派


故而最能中立的來看待社會形態


他敢在國民黨政府里為清朝廢帝講公道話


他敢四處奔走解救被國民黨關押的共產黨創始人


他也敢在國民黨政府里從政


對受資助者,他從來都是施恩不圖報


他說要「長留利息在人間」


他受新思想影響至深,卻接受了包辦婚姻


季羨林在回憶他的文章里寫道:


「他待人親切和藹,見什麼人都是滿面笑容,對教授是這樣,對職員是這樣,對學生是這樣,對工友也是這樣,從來沒見過他擺當時頗為流行的名人架子、教授架子。」


《道德經》里講: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大善隱身,厚德載物


世間如果有君子,名字一定叫胡適

唯有寬容見君子,一生自由是胡適



1955年,胡適從美國寫信給李濟


透露了自己想回台灣的想法


請李濟幫他在南港傅斯年圖書館附近找一塊地


他想蓋幾間小房子安心寫作


蔣介石知道此事後,立即表示


願意在中央研究院附近撥一塊地給他建房


胡適受到消息後堅決反對


蔣介石對胡適的「禮遇」可謂是數不勝數


早在大陸的時候,他就經常以私人名義邀請胡適吃飯


還三番兩次請胡適到國民黨政府中從政


甚至有一次提出請胡適做總統,自己退居行政院長


但胡適深知文人與政客根本不可能成為朋友


始終保持著清醒的頭腦,不為所動

唯有寬容見君子,一生自由是胡適



胡適與蔣介石


1959年,蔣介石為連任總統


準備修改對其連任構成威脅的《中華民國憲法》


取消不得連任超過兩屆的規定


胡適多次溝通無效後


在1960年2月20日發表聲明


公開反對蔣介石違背憲法


並拒絕擔任即將召開的「國大」主席團主席之職


蔣介石為此惱怒異常


其子蔣經國甚至有「收拾」胡適的打算


但懾於胡適在國際上的威望,沒敢動手

唯有寬容見君子,一生自由是胡適



1962年2月24日


中央研究院在蔡元培紀念館召開會議


一個月前剛出院的胡適也要來參加會議


醫院方面打算派醫護人員來現場照顧他


他還打趣說:


今天的會是喜,你們一來,像要辦喪事似的


下午六點半的酒會上,一些院士要告別


胡適一手端著酒杯,一手要跟告別的人握手


他轉過身來,似乎要和別人說什麼


突然身子一晃,向後倒下


臉上的笑容似乎還沒有完全消失


新文化運動的發起人之一


聲震海內外的胡適先生,再也沒有醒來

唯有寬容見君子,一生自由是胡適



胡適與長子胡祖望一家


胡適去世當晚


于右任、蔣經國等103人即組成治喪委員會


3月1日,蔣介石親往祭弔


頒贈「智德兼隆」匾額


並親自手書輓聯:


新文化中舊道德的楷模


舊倫理中新思想的代表


3月2日出殯路上


從台北到南港,家家燃香、戶戶路祭


沿路送殯的人加起來有十餘萬之眾


這些人中


有達官顯貴、有文人雅士、也有布衣白丁


江冬秀在悲痛中對兒子動情地說:


「祖望啊,做人做到你爸爸這樣,不容易喲。」

唯有寬容見君子,一生自由是胡適



晚年胡適


從新文化運動到離世


在幾十年的論戰里


胡適始終秉持自由寬容的理念


他熱愛古代聖賢,但不浮誇遙遠的光榮


他看好近代中國進步,但又深知我們民族的弱點


他用世界的水準,不斷衡量我們民族的內心和生活


無論什麼年齡階段


他都逆著風向,挺身高呼、獨立自由


力圖再造文明、復興民族


形骸終要化灰


陵谷也會變易


但他一生自由寬容的思想帶給我們的光明


將會一直照耀著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玩天下 的精彩文章:

中國古代的美女子,現在都藏在這些地方!
海撈瓷是一匹黑馬:盤點萬曆時代的海撈瓷器!
尋一件中式傢具,把日子過成詩
他捐出了一個家,成就了半個故宮博物院!
說到老北京的文玩市場,又怎麼能少得了琉璃廠

TAG:古玩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