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漫 > 日本黑心動畫公司壓榨員工,趕緊投奔我們大天朝!

日本黑心動畫公司壓榨員工,趕緊投奔我們大天朝!

日本動漫產業已經日趨成熟,但是風光的表面下隱藏著無數的利益產業鏈,這期就讓漫娘帶領各位童鞋走進萬惡的「資本主義」!

日本黑心動畫公司壓榨員工,趕緊投奔我們大天朝!


要知道日本作為動漫帝國,產業相當龐大,早已吞噬了動漫這塊大蛋糕,如今日漫佔據了全球動漫份額的70%以上。日本動漫的產業化過程主要分為四步:


第一,漫畫原作在雜誌刊載;


第二,刊載兩個月之後,將內容整合成單行本出版;


第三,刊載一年至一年半以後,將作品動畫化;

第四,如果作品受歡迎,在動畫化的同時,商家會馬上生產玩具等周邊產品。


漫畫是動漫產業的基礎環節,用漫畫在市場試水,成本很低,風險也小。所以被拍成動畫的作品,實際上已經積累了一定的人氣和市場。漫畫暢銷之後,就要考慮動畫化了。一部動畫的產生,首先需要前期的策劃。在動畫片的片頭和片尾,劇本創作、造型設計、場景設計這些人的名字通常都很醒目,而到了原畫、動畫上色等人員名單時,一下子就會出現一大堆的名字,有的乾脆用xxx公司代替了。

日本黑心動畫公司壓榨員工,趕緊投奔我們大天朝!



等這部分結束,這集動畫就進入了後期工作,包括掃描、合成、鏡頭、配音、字幕。日本動漫以「周」為製作單位,通常一周一集,用上集賺到的錢填補下一集製作的錢,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看到的動漫都是一周一集的原因。

日本黑心動畫公司壓榨員工,趕緊投奔我們大天朝!



一分鐘動畫片製作成本至少需要1萬多元成本,而播出一分鐘,電視台付費不到製作成本的十分之一,這種制播模式使得做動畫片成了「高成本、低產出」的賠本買賣。

日本黑心動畫公司壓榨員工,趕緊投奔我們大天朝!


那麼各位再來看看,整個動畫化中的環節,最容易被坑的是哪個環節?沒錯!就是要出最大苦力的原畫環節。那些曾經對動畫界抱有憧憬和幻想的高中生,實際進入動畫公司以後……

日本黑心動畫公司壓榨員工,趕緊投奔我們大天朝!



辛辛苦苦畫了一小時的原畫,結果就只能領到200日元(約軟妹幣12元),要知道在東京打個工,洗個盤子1小時起碼能賺1000日元(約軟妹幣60元),你說慘不慘!

日本黑心動畫公司壓榨員工,趕緊投奔我們大天朝!



更要命的是,整個公司的基層,從動畫師到行政人員天天都被動畫項目日程追著跑,天天加班已經是業界普遍的現狀。產經新聞曾經報道,某動漫製作公司的員工每個月工作600小時,不堪負荷自殺!天了嚕,當年漫娘熬夜追番都沒這麼拼,你說每天干20小時,換誰受得了啊~!

日本黑心動畫公司壓榨員工,趕緊投奔我們大天朝!



有童鞋可能會說:「我就是不想加班,我行我素?」不好意思,行不通。在日本這樣做的下場,不久之後便會被公司請客走人;更現實的情況是你不加班都不行,因為剛進公司的新人,一個月的工資10萬日元都不到,如果生活在東京的話,房租都湊不夠用。更不幸的事情還在後頭,Σ(lll?д?)傳聞某些黑心公司連加班工資都不給到位!


一部動畫的製作雖然辛苦,但是後續影響確實很明顯。一部好的動畫帶來的將是一整套深入人心的形象,從而使產業延伸到遊戲、圖書、音像、文具、玩具等行業,希望通過周邊產品來實現高利潤回報。當然這些全是基於動漫製作人員的血汗而得來。

日本黑心動畫公司壓榨員工,趕緊投奔我們大天朝!



日本知名畫師西村大樹曾在去年12月發推,感慨中日動畫從業者的待遇差別之大,日本職場這種情況繼續下去的話,跳槽到中國發展就成為了不錯的選擇。中國動漫產業工資高,環境好,為什麼不去呢?

日本黑心動畫公司壓榨員工,趕緊投奔我們大天朝!



再來看看日本網友是怎麼說的吧!


1:風吹けば名無し@(^o^)/:2016/12/27(月)


只要自己有優秀的畫工,那麼跳槽到國外也是可以的。


3:風吹けば名無し@(^o^)/:2016/12/27(月)


現在中國也有很不錯的動漫氛圍,可以考慮一下。


6:風吹けば名無し@(^o^)/:2016/12/27(月)


能賺錢的作品才會受歡迎,即使在國外也一樣。


(〒Д〒)一想到現在日本動畫的製作人員都是以這種眼神在工作,漫娘心情就好沉重啊……

日本黑心動畫公司壓榨員工,趕緊投奔我們大天朝!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日本動漫 的精彩文章:

有生之年!《地獄少女》時隔九年動畫再開,7月放送開始!
有錢就是任性!二次元中的也有土豪,第1名居然是他?
第89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獎新鮮出爐!吉卜力惜敗,迪士尼皮克斯各領風騷!
《東京喰種》第三季終於要來了?假的!高層口誤

TAG:日本動漫 |

您可能感興趣

意外與健康問題不斷,放眼未來的特斯拉正在壓榨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