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秦始皇在位時期北征匈奴取河套、南伐南越,開疆拓土為何無人提及

秦始皇在位時期北征匈奴取河套、南伐南越,開疆拓土為何無人提及

如今談及秦始皇,要麼是一統六國,要麼是統一文字、度量衡等等,或者是「焚書坑儒」、「徭役繁重」等等,但是卻很少有人提及秦始皇北征匈奴、南伐南越,開疆拓土的千古功績?

秦始皇在位時期北征匈奴取河套、南伐南越,開疆拓土為何無人提及

早在滅六國之前,秦始皇就已經把百越之地作為征服的對象。統一戰爭結束後不久,秦始皇即派尉屠睢率50萬大軍出擊百越。秦軍共分5路:一路由今江西向東進發,攻取東甌和閩越;中間2路取南越,其一經今南昌,越大庾嶺入廣東北部,其二經今長沙,循騎田嶺直抵番禺;其餘2路入廣西,攻西甌,一路由萌渚嶺入今賀縣,一路經越城嶺入今桂林。

但是在進軍南越的時候,並不是很順利,中途麻煩不斷,如糧草運輸困難,於是秦始皇下令修築靈渠;如第三路大軍主帥尉屠睢被越人偷襲所殺等;秦始皇佔據南越的心堅如磐石,派遣大批援軍,經過苦戰,終於征服了南越和西甌,秦在這裡設置了南海、桂林、象郡3郡。從此,東至海南,北至向戶,皆歸於秦朝版圖。

秦始皇在位時期北征匈奴取河套、南伐南越,開疆拓土為何無人提及

在秦始皇一統六國之時,各國之間紛爭不斷,秦始皇將主要兵力都放在了吞併六國上,對北疆防守稍顯薄弱,而此時的北疆正是匈奴人一家獨大的時候,於是匈奴人南下掠奪,重新佔領了北部邊郡的許多地方,並以河南地為據點,直接威脅著秦朝的政治中心咸陽。

在秦始皇一統六國之後,兵威之盛,曠古爍今,至少有百萬以上的精銳百戰老兵;此時的秦始皇還能安然讓匈奴人繼續猖狂?

在始皇帝三十二年,派遣蒙恬率領三十萬大軍北伐匈奴,要求收復河南地(今內蒙、河套地區),恢復當初趙武靈王所開闢的邊界;秦始皇還是比較務實的,知道北方草原地廣人稀,像漢武帝那種封狼居胥,對當時的秦國負擔太大。

秦始皇在位時期北征匈奴取河套、南伐南越,開疆拓土為何無人提及

而且秦始皇為了一舉將匈奴人擊潰,做了多年的儲備,如戰備物資和騎兵訓練及情報收集等;在進攻匈奴的時候,一開始就全軍壓上,分兩路出擊;一部是蒙恬自上郡出發,經榆林進入河套北部;一部是由義渠蕭關之道進入河套南部。

兩路大軍攻勢之猛,將匈奴人徹底打懵,攻擊散落的匈奴部落,未遭遇重大抵抗;一年時間不到,已經將河套地區的匈奴部落全部掃蕩肅清,匈奴殘部向西北方向渡河而逃。蒙恬乃將兩軍推至黃河南岸,度過冬季,以待來年春季的戰鬥。

秦始皇在位時期北征匈奴取河套、南伐南越,開疆拓土為何無人提及

第二年的時候,蒙恬主力軍由九原渡過黃河,攻擊高闕與陶山,一部軍西渡黃河進入賀蘭山脈。匈奴震於秦之兵威,向北遠遁。於是秦趙原被匈奴侵佔之地全部恢復。

但是後來匈奴人紛紛北撤,茫茫草原,加上匈奴人是以零散部落分居,想要將匈奴徹底消滅實在力不從心;且匈奴人都是優秀的騎兵,南下劫掠代價太大;所以才有了後來的秦始皇連接北部各國修築的長城,在秦統一之前,燕國、趙國等就已經修築過大量防禦工事,秦始皇所做的就是經過實地考察後,將秦、趙、燕等修築的防禦工事進行了一個銜接。

秦始皇在位時期北征匈奴取河套、南伐南越,開疆拓土為何無人提及

經過秦始皇的北征南伐,徹底將河南地和南越納入華夏的版圖,而越族也正式成為中華民族的一員,如此開疆拓土的豐功偉績,而在歷史上卻極少提及,也實因偏見所致。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白歷史 的精彩文章:

大明開國武將,他排前三,上破蒙元下平西南,戰功赫赫卻居功自傲
名將轉世錯投帝王家,明朝這個皇帝作戰很強,但內政卻荒誕不堪

TAG:黑白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最新亮點:苻堅為何不聽王猛勸告,轉頭南伐東晉?
以南伐北,多以失敗告終,明軍北伐,朱元璋是如何打破歷史悖論的
隋文帝一統天下順序是先廢一國,再南伐陳,你知道它是哪個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