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隔代育兒要注意什麼?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建議

隔代育兒要注意什麼?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建議

隔代育兒要注意什麼?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建議



因為各種原因,現在的中國,無論是橫向比較,還是歷史的縱向比較,都算得上隔代育兒模式最「興盛」的年代。無論是爺爺奶奶還是外公外婆,很多老年人在退休之後,仍然需要辛勞地協助和幫助自己的子女一起撫養第三代長大。

這既來自中國傳統的家族生活模式,也來自新時代更複雜的經濟、生活問題。在討論隔代育兒出現的問題之前,我們必須先誠懇地感謝全中國的老人為育兒所付出的代價。


可惜這同樣是「兩代育兒矛盾」最為激化的年代。幾乎每個家庭都有因為兩代人育兒方式不同而產生的矛盾。這是必然也沒辦法的事情,畢竟我們過去這20-30年,是中國歷史上經濟、科學、文化發展最快速的階段。大量舊的育兒「常識」被證實是錯誤甚至有害的,大量經過科學驗證的新知識被人所獲取,加上生活居住方式、餐飲結構等方面天翻地覆的變化,兩代人的育兒觀出現了巨大的差異,矛盾自然也就出現了。


無論是(外)祖父母,還是父母,兩代人在育兒上不可能有根本的敵我矛盾,畢竟我們都只有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這一個目的。所以兩代人的育兒問題,雖然難,但並非不能解決。


解決的方法並沒有什麼竅門,而是很簡單的幾個字:相互理解、尊重、溝通,以及以科學為標準來評判。前面這些其實都好理解,只是是否能做到的問題,但科學標準這點,可能是最麻煩的。

很多老人對於現在的科學研究結論嗤之以鼻,最簡單的例子,枕禿要不要補鈣。老人們堅持的原因很簡單:「你小時就是這麼吃才好的」,或者「隔壁家豆子就是補了鈣才長頭髮的」。眼見為實,經驗最重要。


經驗的確最重要,可是不要忘了,科學研究的結論也是經驗,而且是研究人員根據幾十年,涉及數千數萬孩子的病情經驗所總結出來的結論。到底是一個人的經驗更可靠,還是幾千幾萬人的經驗更可靠?


一個人的經驗是無法明確「補鈣」和「長頭髮」的直接關係的,但科學研究可以確定枕禿的原因並非缺鈣,補鈣也無法修復枕禿,寶寶胎髮脫落和新髮長出是自然規律,補鈣或是不補鈣,都是這樣。


同樣的問題太多太多,我們已經寫了整整3年幾百篇文章,當然無法在一篇文章裡面都說請。今天我們希望能聊的,是介紹美國兒科學會給(外)祖父母的建議,關於如何參與育兒,幫助而不是替代父母,一起養育孩子,讓他快樂成長。


在我們合作出版的《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第六版)中,美國兒科協會用了大段的篇幅,專門針對隔代育兒的問題,給祖父母/外祖父母提出特別的建議,告訴他們如何更有效地參與到育兒生活中,避免產生矛盾,如何注意孩子的安全,以及關注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

關於《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第六版:一小時爸爸定製版


《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第六版勘誤和更新


《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定製版合作醫療機構說明


當然美國家庭的情況和我們有很多差別,比如他們的家庭中的大部分育兒工作是由父母獨立完成,三代同堂一起生活的情況較少,老人很多只是短期協助一下育兒,住得近的平時白天或者周末和孩子一起,遠的可能就節假日才見一下。


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中,大多是關於如何減少隔代育兒出現的問題和偏差,老年人如何陪孩子玩,如何規避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這些對於中國家庭,無疑也是通用的。因此我們將分布在《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第六版)中各個章節,包括分年齡段的給(外)祖父母的建議,集結精選,希望能對我們的讀者,以及讀者的父母有所啟發和幫助。

為了方便各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們閱讀,我們把下面的字體調大。內容的後半部分是美國兒科學會針對不同年齡段寶寶,建議先收藏,等到對應年齡的時候拿出來當參考。


《給(外)祖父母的特別信息》



什麼(外)祖父母的陪伴很重要

在時間和距離的情況允許時,你應該儘可能在嬰兒的生命中扮演一個活躍的角色。研究顯示,那些得到過(外)祖父母看護的孩子,在整個嬰兒時期以及以後成長發育得更好。你對嬰兒的疼愛會深深影響他的發育。隨著你與孩子相處時間不斷增加,你與孩子之間會建立起持久的親情,你的疼愛和指導也是他的無價之寶。


隨著孩子不斷長大,你可以給他講一些他爸爸媽媽小時候的故事(給他講講家庭歷史、教給他家庭價值觀,是你應該做的非常重要的事情)。此外,你可以保留一些你與孩子的照片以及其他一些記憶,日後可以與孩子分享。你還可以用家族成員的照片創建一棵「家庭樹」(家譜)。你要儘可能地在一些節日與孩子相聚,參加他的生日聚會,隨著孩子的長大,你還可以參加他的足球賽、棒球賽以及鋼琴演奏等比賽。


如果你住得離兒女家很遠,無法經常與孩子見面,你依舊可以成為出色的(外)祖父母。發郵件是一個與孩子保持聯繫的好方法。如果你的兒女們有數碼相機, 讓他們定期給你發孩子的照片,也可以讓他們拍一些孩子的視頻發給你,這樣你就可以在電腦上看到孩子了。你可以拍一些自己的照片或者視頻,發給你的兒女,讓他們在孩子稍微大一些的時候與孩子分享。如果你和兒女有電腦或者智能手機,你可以在大家都方便的時候通過視頻通話跟孩子互動。



免兩代人之間的育兒矛盾


不要以為給兒女們批評和忠告是最重要的。相反,要儘可能給他們支持,並且尊重他們的觀點和做法,要對他們有足夠的耐心。在養育孩子方面,他們可能有與你不同的方法。你一定要記住,他們現在已經為人父母。當然,當他們詢問「媽媽, 你認為我應該怎麼做」時,你一定要給他們提供一些有用的幫助。你可以與他們分享你的觀點與方法,但是不要強求他們與你意見一致。


你一定要記住,現在離你養育孩子的那個時代已經很遠了,儘管許多東西是一樣的,但是還有許多已經發生了變化。你一定要詢問一下兒女,你該如何為他們提供幫助,如他們在什麼時間需要你幫忙、需要你幫什麼忙、多久需要你幫忙一次等。你可以做一些基本的看護,如換尿布、給嬰兒餵奶等,但不要將工作全部接管。


-3個月的新生兒階段


新手父母有時會感到很失敗,比如嬰兒哭鬧得特別厲害,怎麼做都沒用的時候,你可以給孩子的父母支持和鼓勵。(外)祖父母的經驗和幫助可以給新手父母一種平穩情緒並起到類似「救火」的效果。


如果這已經是二胎或者三胎寶寶,你一定要多關注家裡的大孩子,他們可能因為眾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小嬰兒身上而有些失落。當新生兒的父母正在努力適應新生兒的時候,你可以擔任「替補隊員」的角色,安排一些特殊活動給你和大孩子。


4


-7個月階段


在孩子4~7個月這個時期,他將會持續探索他所處的環境,並且他的身體技能和認知技能都會有顯著的提高。


孩子在這個時期開始爬行,你一定要格外警覺。當孩子開始頻繁地坐起來時,他摔倒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


尊重兒女們教育孩子的方法,並添加一些你自己獨特的東西。一些你與孩子使用的特殊稱呼、你們共同去的地方、你們一起聽的音樂、你們一起讀的故事等,將會成為獨屬於你跟孩子的經歷:


當為孩子選禮物時,選擇符合他年齡並可以提高他創造力的書籍或者玩具。


當你管教孩子的時候,要提前與你的兒女討論一下,確保你管教孩子的方法與他們的希望一致


在你的家中安裝嬰兒床以及其他適合孩子用的傢具,如高腳椅。嬰兒手推車和汽車安全座椅也非常有用。你還要在家中儲備一些常用藥,比如退熱葯、尿布疹藥膏等。 此外,最好在家中放一些孩子可以玩的玩具。


當你看護孩子時, 要按照孩子父母的囑咐,決定在什麼時候給他吃飯以及給他吃什麼。你可以根據父母菜單上的說明,讓孩子嘗嘗你的手藝。但需要避免大塊食物可能存在的窒息風險。


確保你的家中對孩子足夠安全,把你的家打造成對嬰兒友好的地方,包括將所有藥品放在孩子看不到、夠不著的地方,確保在孩子能夠達到的地方都沒有火柴,等等。


8


-12個月階段


8-12個月大的孩子非常有趣,一方面他在行動上更加活躍,另一方面他的語言和感情也更加豐富。不過,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通常有陌生人焦慮症,因此他可能不那麼熱切地去(外)祖父母家。不要把孩子的這個行為看成是針對你個人的,這是他成長過程中的正常現象。你要持續地關心愛護孩子,但是不必因為孩子這個時期對你的拒絕就過度溺愛他。你一定要有耐心,孩子這種表面上的冷淡終將隨著時間而消除。


爬行。只要你的身體條件允許,你就應該儘可能地與孩子一起到地面上活動。 在地面上爬行會讓孩子覺得有趣且放鬆。不過,一定要認真檢查地面是否存在安全隱患,因為孩子可能撿起地面上的任何小物品放進嘴裡。


語言。你可以給孩子讀故事、陪他聽音樂。同時,要與他有語言上的互動。 如果你除了孩子掌握的語言之外,還精通別的語言,不要害怕在孩子面前使用它。當然,你得事先經過孩子父母的同意。


基本看護。你要在家中存放一些幼兒食品,當然你也可以弄一份讓孩子期待的「奶奶/姥姥特製食譜」。孩子在你家中住的時候,白天的小睡以及夜間的休息時間應該與其在家中時保持一致。打亂作息時間可能給孩子造成混亂。


安全。你要認真檢查你自己的家,確保家中沒有安全隱患。在樓梯的頂部和底部安裝兒童防護門;在尖銳的邊角處安裝柔軟的保護性遮蓋物;不要使用學步車。


12


-24個月階段


這個年齡的孩子已經可以和你做很多有趣的事情了,你可以選擇一些自己喜歡的活動與孩子一起做:


動作能力


在家中與孩子一起做家務。


一起進行室外體育活動和鍛煉。


給孩子讀書。


給孩子播放音樂或者為他唱歌。


幫助孩子認識數字。


跟孩子玩捉迷藏或藏貓貓遊戲。


社交能力


帶孩子結識新的同齡小夥伴,不過你要記住,以自我為中心是這個年齡的孩子的普遍特點。


如果孩子過於自私,不考慮別人的感受。你要教育孩子考慮別人的感受,但是不要反應過度。


你要記住,孩子3歲後,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階段就會消失。


有機會就要培養孩子的自尊,但是要以不損害別人的利益為前提。


情感發育


不斷地告訴孩子,他對你來說非常特別。告訴他你們一起度過的時光對你來說很重要。


對於孩子情緒搖擺不定,不要反應過度。他可能一會兒非常黏人, 一會兒又想要獨立,一會兒又非常有反抗性。


如果孩子表現出侵犯性、好鬥性,不要縱容他。給孩子設定一些限制,但是不要體罰他。


25


-36個月階段


孩子出生後的第3年,進入了所謂的「恐怖的2歲」,對父母來說,這通常是極具挑戰性的一年,當然,對於(外)祖父母也不例外。這個年齡的孩子較以前更加好動和情緒化,他們會經常發脾氣或提出過分的要求,不斷挑戰著大人們的極限。


儘力保持冷靜。不要對孩子的無理取鬧發脾氣,嘗試從容地應對。因為他的這種行為大多是為了引起你的注意。靈活地給予孩子回應,但保持嚴厲而不失慈愛的態度。


堅持一貫的紀律懲戒原則,並注意與孩子父母的管教方式一致。不體罰。


對孩子好的表現要予以表揚和讚美。讓自己成為孩子效仿的榜樣。


鼓勵孩子學習自我約束。


一直愛護他。


請了解這個年齡的孩子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他們大部分時間只想到「自己」,而不會考慮身邊其他人的感受),所以,不要在意他們的冷漠。這種現象,在2歲的孩子中是普遍存在的,但不會持續很長時間。


學會上廁所,將會是孩子在這個年紀所取得的最重要的一項成就(註:2歲半是比較合適的開始學習上廁所的時間點,過早反而會欲速不達)。與孩子的父母溝通,了解孩子的上廁所訓練進展到了哪一個階段,請購買足夠多的訓練褲以及一個兒童專用坐便器。 坐便器的樣式要與他在自己家習慣使用的一模一樣。


千萬注意藥品的擺放,讓藥品遠離孩子。 最後,請記得每一次帶孩子乘車出行的時候,一定要讓孩子坐在汽車後排的安全座椅中。


37


-48個月階段


3歲大的孩子越來越像個小大人了。你和孩子之間的感情將會變得更有意義、更為獨特,而且也會為你和孩子雙方提供更好的互動機會。


3-5歲通常被稱為孩子成長的「神奇年齡段」。 孩子們在這個階段社交能力增強,他們喜歡玩角色扮演和幻想遊戲,還可能在某個階段有一些「想像中的朋友」。


作為(外)祖父母,你的任務是參與他的活動,一起來玩 —— 享受孩子的創造性思維,儘可能地和他一起創造你們都很喜歡的遊戲情境。例如:


帶他到動物園或水族館看看,這個年齡的孩子非常喜歡這類場所。


參觀博物館,可以的話一定要玩到「忘我」的境界。


帶他到安全的、有運動器材的場所活動,鍛煉他的肌肉,同時你還可以抱著他、摟著他,或互相追跑。


觀看兒童音樂劇和話劇表演。這些表演往往不會持續太長時間(一般在1小時左右),然而是一個對孩子進行音樂熏陶的很好的辦法,讓他愛上劇場文化。


做一名志願者,在孩子學前班的課堂上為所有孩子朗讀書籍中的故事。


49


-60個月階段


當照顧孩子時,你可能觀察到,孩子在從4歲向更為獨立的5歲過渡的階段內,個性會有一些顯著的變化。他可能挑戰你的威信,表現得好鬥、蠻不講理,有時候會「模仿著」別人說粗話。但是你們不必害怕,請保持鎮靜,清楚地認識到這只不過是一個過渡階段,是孩子學習適應身邊環境的一個必經階段。嚴格管教孩子,但不要採用過於強硬的手段。 同時,對於孩子說出的讓人不可思議甚至是帶有冒犯性的話,不要反應過激。


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在這個階段里他也在逐漸成長,並且發展了自己的社交網路。如果你們發現社區附近還有其他同齡孩子的話,可以通過帶著孩子拜訪他們來為孩子「拓展」 社交網路。 為孩子安排幾天活動時間,讓他和鄰居的孩子或者年齡相仿的表兄弟們一起玩。


如果你住得離孩子家很遠,不可能經常去看孩子,很明顯,電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安排一個孩子能接聽電話的固定時間。每次打電話時,聊一聊孩子的活動。問問他最近在做什麼,他的朋友都有誰。學齡前的活動和「事件」往往都是最早影響孩子心智發育的因素。把這些細節和他朋友們的名字記錄下來,這樣你可以在將來後續的談話中討論他與小夥伴們之間是否有什麼特別的事情發生。


如果你們不能經常去見孩子,可以利用視頻會議功能聯繫。請記住,4歲大的孩子可能還無法意識到視頻上見到的你們並不是近在咫尺。


給孩子寄賀卡或你在旅遊中購買的其他有趣的紀念品,這樣可以增進你們和孩子之間的情感聯絡。


在特殊的場合或其他節日時如果你們不能到場,可以在當天打個電話給孩子唱一首「生日快樂歌」或寄一張賀卡。在特殊的慶祝時刻, 情感聯絡非常有意義。


儘管距離很遠,親自去看孩子永遠都是更好的方式。沒有任何方法可以替代你和孩子一起共聚的時光。


老人怕冷捂孩子的原因和建議


那些養大我們的育兒方法是錯的


奶奶一口飯喂死孫子?糾正育兒錯誤不能靠嚇人


只有當了爸媽才懂的笑話,那些我們身邊的育兒段子


為人父母,你為什麼不敢管教孩子?


歐美家庭最流行的熊孩子管教法: Time Out


把嬰兒房布置得更安全的25條建議


育兒沒有時刻表,不要天天掐著表養孩子


育兒嫂為什麼總不靠譜?根本原因在這裡


離婚了,孩子怎麼辦?


解決孩子抵觸上幼兒園:幫他交到朋友


如何和孩子一起面對災難


新媽媽的心理變化,如何面對和解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育兒 的精彩文章:

育兒知識大全-媽媽一定要收藏
凱特王妃帶娃實拍記!扒一扒英王室育兒之道
孫儷出席活動 首度分享育兒獨門秘籍
萌豆育兒:寶寶如何進補之如何補鐵,媽咪早知道

TAG:育兒 |

您可能感興趣

科學告訴你為什麼「媽媽生,外婆養,爺爺奶奶來欣賞」
媽媽生外婆養,爺爺奶奶來欣賞
當你外出時,你會把寵物交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還是男朋友?
男人們!不要再拿事業說事兒了,國外的明星老爸都有空陪伴寶貝,你為啥把娃扔給姥姥姥爺奶奶爺爺?
爸爸媽媽外出打工,爺爺奶奶要務農,農村女童抱著弟弟上課!
爺爺奶奶給的一分錢
爺爺奶奶溺愛孩子,父母該做什麼
小孩子不能跟爺爺奶奶睡覺嗎?奶爸奶媽要注意了!
媽媽幫 I 寶貝只粘爺爺奶奶怎麼辦?如何繞過「隔代親」?
爺爺奶奶太寵孩子了,我該怎麼辦?
懷念過世的爺爺奶奶 對已故爺爺奶奶的思念
隔代教養壞處多——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這個鍋我不背」
頭胎跟老公姓二胎跟我姓,可孩子叫我爸媽為爺爺奶奶老公卻不同意
爺爺奶奶和爸媽帶孩子的區別在哪裡?
如今社會,都是外公外婆帶孩子,而爺爺奶奶的非常少,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爺爺奶奶,我真給你們跪了!
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國慶請別弄丟了我
爺爺奶奶總「罩著」寶寶,爸媽該怎麼辦?
寫給我爸、我爺爺和我爺爺的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