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逃離北上廣?不!我死也要死在北上廣

逃離北上廣?不!我死也要死在北上廣



每一個文藝而理性的人

都置頂了「周沖的影像聲色」





作者:席越 

來源:遇言·不止







偉大的城市對於不甘平庸的人有一種特別的吸引力,當你在一座城中漫步,你似乎總能聽到這座城市在向你竊竊私語:別認慫,加把勁兒。








這兩個月一線城市房價迎來新一輪暴漲。




「逃離北上廣」已不再是文青的情懷,而成為實實在在擺在眼前的抉擇。



去年,「新世相」發動了一場「逃離北上廣」的活動,並貼心說:「如果你有工作,我們能幫你跟老闆請假。」




身為老闆的本人說:

如果有哪個員工因為這個活動打了「詩和遠方」的雞血,跟我談什麼放飛自我,那趕緊走,說走就走別再回來



伴隨著北京居不易的是「階級固化論」—階級上升的通道已經關閉,寒門難出貴子,你再怎麼努力都趕不上自帶5套房產的北京南城出租司機。





日劇《東京女子圖鑑》中,齊藤綾約會過的兩任港區精英最終選擇的伴侶都來自世交家庭。她本人雖未能走上金字塔尖,但通過自我實現從秋田奮鬥至銀座,成為年入千萬日元的金領女郎。





經歷過扁平的80年代,震蕩的90年代,一次次重新洗牌後,眼下的中國階級層層沉澱,精英上行,中產的體量增大。




有了階級差異,能量的傳遞和轉移才得以成立,這是一個正常社會原本該有的形態。



在階級固化論中,我覺得最奇葩的是:

清華北大畢業都買不起學區房了,那還買學區房幹嘛?



你憑什麼認為一紙名校文憑就是終生無憂的保障呢?




說這話的人大概還活在1978年的特例中。




好像我老爸,作為恢復高考後的第一屆大學生,他後半生里總是無數次懷念起那個改寫命運的時刻。在入學典禮上,系主任對新生說:從今天起大家就是國家幹部了!





每個時代都有它的使命和桎梏,


如果不想隨波逐流就必須找到自己的方向。





然而,有誰認為當年那個一朝打倒,一夜翻身的時代是正常的?有誰願意回到過去?






這是一個有足夠流動性的年代,


相對公平的年代






2005年,我家鄰居小哥持北大考古系文憑進入北京某國家級報社,第二年就分得二手房一套。




不僅如此,去地市採訪時還有不少灰色收入,老媽表示強烈羨慕。




那時候,

「編製」與「單位優勢」是大家找工作時重點考慮因素。



自媒體大號咪蒙發文稱自己的助理月薪五萬,一時間引得圈內人士熱評如潮。霍老爺在微信群中教育不服氣的後生:咪蒙有幾百萬粉絲,體量相當於《人民日報》,副部級單位,你們就當是廳級幹部一年收入60萬,這樣想就平衡了。



雖然和咪蒙三觀不合,但還是覺得這話太勵志了,這是一個開放平台的時代,也是個人可以成功對抗固有行業的時代,再沒有誰可以把持住所有的資源。




石榴婆和石榴公饅頭大師、新世相張偉、還有遇言姐的好朋友六神磊磊和商務范的鄧濰都是傳統媒體人出身。




當同行們一邊抱怨紙媒式微,一邊貪戀清閑,穩定,體面的工作而左右搖擺時,他們已經果斷從體制中脫離,隻身狂奔。






新華社出身的六神磊磊(上圖)和鄧濰(下圖),一個借金庸說現世,一個專攻生活時尚,都是擁有百萬粉絲,日進斗金的新媒體大號。





像咪蒙剛剛開垮了一家公司,差點賣房還債,數月後實現一則廣告50萬的盈利,如此神話般的鹹魚翻身又跳龍門也只有在現今中國才能實現。



在這個流動的時代,單位、體制、地域……沒有什麼能束縛住你,除了你自己的觀念。




新興行業給大家提供了一個相對公平的機會,赤果果面對市場,只要你有才又勤奮,大可以大刀闊斧干一場。




即便進入不到精英的城堡,當個新中產也不是這麼難。天天抱怨「上升通道堵死」的人,只不過是給自己的短視和懶惰找借口而已。





《東京女子圖鑑》,金字塔頂尖階級自古由血統把持,堅壁清野,除非有超常天分或美貌,否則難以打通。但中產的圍牆並沒多高,齊藤綾可以做到,你我亦可。





在這裡,還是提醒各位在校或剛畢業的同學,去大膽的進入新興行業吧!




傳統製造業,房地產業的城堡已經落成,卧榻之側再無他人酣睡之地。




但IT業,新媒體業,影視製作仍然有藍海尚存,不然為什麼風投都偏愛互聯網產業呢?



上月,有一個老公創業的妹子寫了篇《就算老公一毛錢股份都沒拿到,在我心裡,他依然是最牛逼的創業者》被不少人罵虛榮又貪婪。我看到的是這位30歲的年輕人做手游創業7年後得到了200萬的分紅,足夠在老家瀋陽買套大房子。




對於一些小眾行業,比如舞台美術,服裝設計,離開了北上廣更是毫無用武之地。





有時候你和這個城市的聯繫,在透過窗戶往外看的那一瞬間就瞭然胸口了。





如果真的想實現階級的逆襲,你就必須留在大城市並且開創自己的事業,如果不能自己創業也要在新的領域的前沿學習,只有眼界膽量才能給你更多的機會。






越是身處底層越該去往大城市,


因為它有足夠的機會和包容性






2015年,英國《金融時報》採訪了一位在上海收廢品的安徽婦女曹秀珍。




在一棟簡陋的預製板建築中,租客們像周星馳電影《功夫》里一樣公用水龍頭和廚房,薄薄的牆壁,低矮的空間,這裡的人每天工作12個小時將廢品收集,分類,送到收購站以賺取幾分錢的差價。




過路私家車中的城市精英覺得這些底層人士很可憐。





曹秀珍的「住所」,多少努力,多少犧牲,又多少希望,都擠在這數平米的小屋裡。





然而,47歲的曹秀珍始終掛著微笑,她說:「上海太好了,真的很好,在這賺錢很容易。」




她的收入約為100元人民幣/天,解決了自己的生活有餘還能負擔兒子上大學每月一千元的生活費。



這位半文盲女性對待大城市的態度以及勇氣,很多年輕的大學生並不具備。




階級的提升,是自己跟自己比較,如果剛踏出校門就指望著飛黃騰達,這不叫上升通道,叫攔路打劫。



咪蒙的助理不會喊逃離北上廣,收廢品的曹秀珍不會喊逃離北上廣,「逃離北上廣」喊聲最嘹亮的群體,往往是來自在三、四線城市小康家庭的年輕人。




他們受不了城市的壓力,懷念父母身邊的便利,然而一旦離開後,就會發現逃離不僅意味著個人發展的斷裂,優質公共資源的喪失,更是深刻體驗到「大城市拚命,小城市拼爹」的開始。






相比大城市的開放包容,


小城市的生存更多是靠人情關係。




所以,我總是勸這些讀者,到大城市去。




那裡功利、冷漠,沒有人會關心你的婚戀,你的宅,你的性取向;

也沒有人會嘲笑你的野心,你的夢想。




甚至是你的失敗,也不過是顆投入深潭的小石子,悄無聲息。




這種互不干涉的氛圍難能可貴,你盡可以專註於自己的興趣。




在一個市場細分程度高,每日吞吐著龐大人流的城市,機會比比皆是,你那些在十八線小城有價無市的智商、外貌、天賦、遠見、勤奮,統統都有人接手,都賣得出價錢。




前幾天,著名媒體人李方老師寫了篇悼文《

最近有點為北京感到難過

》,說實話,我看完後一點都不難過。




一個年輕人,十年前身無長物,帶著3000塊錢和一床毛巾被來到北京,從小公司做到大公司,十年後賣了房子

(起碼千萬元)

走人,這難道不是一個勵志故事?






北上廣是全國最公平,市場化程度最高的地區,在這裡,有才沒有背景的青年才有上升的機會。




不要妄想什麼改變潮水的方向。




在城市化的進程中,有些地區必然凋亡,但北上廣都市圈會一直挺立,猶如日本走過的路一般。




今日的你還能選擇是否回到家鄉,他年你的孩子

恐怕除了再戰北上廣別無他路,下一代承擔了你逃離的後果






有夢想的人沒有時間抱怨房價,


你的努力程度還沒有資格談天花板






就在「階級固化論」刷屏的時候,我的閨蜜,清華才女,前新華社人周劼人寫了一條微信留言:

每天都覺得生活有意思,有很多事要做的人,根本就沒空哀悼什麼階層上升通道關閉!



深以為然。






有一個小夥子,2002年,前後住在北京的地下室,在網易工作,一個月3000多塊的工資。他沒有抱怨過逃離北上廣。




他叫

唐岩



有一個姑娘,2008年,她住在復興門的老居民樓里,一個月不到萬元的收入,和閨蜜看看演唱會,在樓下吃吃烤串兒,也沒著急買房,她沒說過逃離北上廣。




叫柴靜



有一個大叔,二十來歲就拿到月薪數萬,他在北京多年沒有買房,為了做一個英語培訓機構背水一戰睡在辦公室,每天夜裡望著中關村的燈光,他沒說過逃離北上廣。




他叫

羅永浩



還有一個光頭,20多歲在老家銀行當著點鈔標兵,後來應李方老師的邀請,離開了老家安逸的生活,到了北京。當年傳統媒體他常常整夜整夜不睡覺改稿,他也沒有說過逃離北上廣。




他叫

黃章晉





柴靜(上圖)和羅永浩(下圖),有成天到處喊要逃離北上廣的力氣,還不如想想自己到底怎麼做才能出人頭地。





你可能覺得我是在熬雞湯,又或許覺得這些例子太高枝了,離自己太遠。




但我相信,在這浩浩湯湯,熙熙攘攘的城市中,有很多像唐岩,柴靜,老羅,黃章晉一樣的人,他們來到北京,不是為了要投資幾套房子以獲取安全感,不是為了享受被叫做Jason, Nancy的洋派生活,不是剛一創業就幻想著暴富的可能。




他們有更遠大的夢想,更深刻的價值認知,需要藉助城市的力量來完成。




對於仍在抱怨,想要逃離的大多人來說,我們之所以放棄是因為我們太急功近利,恨不得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名校出身沒進去BAT,畢業兩年沒買上房,四十歲沒達到財務自由,孩子沒念上中關村二小,說起來都歸咎於階級固化,但同時,

我們的努力程度,努力方向,還遠沒有達到談階級管道,談天花板的資格





60年代,記者問列儂:「

為什麼你們是一個英國樂隊,卻要來美國發展

?」


他說:「

在羅馬帝國時期,哲學家和詩人都要去羅馬,因為那裡是世界的中心,我們今天要來紐約,因為這裡是世界的中心。





2009年我採訪過西班牙一個頂級的青年指揮家,他說特別想到北京或者上海來工作,在他和他的同伴看來藝術之都已經從佛羅倫薩到巴黎到紐約轉移到北京。




金字塔之路固然越走越窄越艱難,但這些跟年輕人沒有太大的關係,因為我們連半山腰都還沒到,根本沒資格抱怨登山的路太辛苦。



《東京女子圖鑑》的最後,並沒有安排一個幼安垂老始歸鄉的結局,當千帆過盡的綾再次鼓起勇氣踏上東京之路,她說:

我永遠會有新的想要的東西。

所以我會永遠一邊勸著自己適可而止,一邊一步一步地去探索去追尋。





在每天早起照鏡子的那一瞬間,


你還會惦記著你的夢想嗎?





在美國有一句俗語:

有雄心偉志的人去了洛杉磯,有能力的人去了舊金山,既有雄心又有能力的人去了紐約。



在北上廣同世界上的大城市一樣,北京同紐約一樣,

我們總能見到更寬廣的世界,遇見更有趣的人,擁有更精彩的人生。




矽谷創業之父Paul Graham在「城市的雄心」中說過:

偉大的城市對於不甘平庸的人有一種特別的吸引力,當你在一座城中漫步,你似乎總能聽到這座城市在向你竊竊私語:別認慫,加把勁兒。



別逃離,加把勁兒。












文章轉載自「遇言·不止」(ID:Yuyantalks)

遇言不止:專業主義精英的聚集地,號稱「中國最美女性視頻」、「視頻界的LV」,擁有無數女性的熱愛和男性的好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周沖的影像聲色 的精彩文章:

我不只想和你做愛,還想和你相愛
和婆婆相處,做到兩點即可
賭博到底有多可怕?看得令人渾身發冷
為什麼有些姑娘的人生像開了掛?

TAG:周沖的影像聲色 |

您可能感興趣

逃離北上廣!但我們要逃去哪?
你逃離不了北上廣深
逃離北上廣好不好?
你為什麼不離開北上廣?
你無法逃離北上廣
北上廣的未來有你嗎?
逃離北上廣,之後呢?
要不要帶孩子逃離北上廣?
逃離北上廣,也沒有你要的桃花源
你還要不要留在北上廣?
你可以逃離北上廣,你能逃離生活嗎?
當「逃離北上廣」變成「逃回北上廣」
逃不出北上廣的我,被啪啪打臉了!
為什麼我不去北上廣深,只想留在佛山?
想要逃離北上廣?那就一起去海上漂幾天吧!
你同情北上廣的辛苦,因為你不懂北上廣的幸福
你不必逃離北上廣,住到「副都心」去就可以
花了十幾年終於擠進北上廣邊緣,憑什麼要我逃離?
霧霾天兒,帶上瑜伽逃離北上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