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嗯,你說的都對,但我不聽你的。」

「嗯,你說的都對,但我不聽你的。」


每一個文藝而理性的人


都置頂了「周沖的影像聲色」








01




有這麼一個寓言故事。




寒冷的冬天,木匠帶著孩子在地主家幹活。




木匠干著干著開始大汗淋漓,熱得不行,就把衣服都給脫掉了。




他看向一旁,怕孩子跟他一樣熱,就把孩子的衣服也脫掉了。




後來,孩子被凍死了。




故事講完了,你可能覺得這荒誕可笑,甚至莫名其妙。但事實上,我們每天都在做這樣的事情。




無知無覺地、下意識地將自己的想法,等同於別人的想法。




生活中,這樣的事隨處可見。








02




舉個例子。




假設你的老闆說,每個人都要投一票給除了自己之外的一個員工,以此證明他的工作能力。




你會想,當然是XXX了,他在某個領域的成績大家有目共睹。




結果選票出來了,這個人落選了,不是所有人想的都跟你一樣。




別人考慮的跟你不同,他們其實不注重領域的成就,更注重人際或者統籌能力。








03




再舉個例子。




某商場明天打折促銷,力度非常大,你很開心地將這個消息分享給身邊的親朋好友。




你熱情地告訴了幾乎每一個住在附近的朋友,結果時間一到,跟你一同去「掃蕩」的寥寥無幾。




你就納悶了,這麼好的便宜他們為什麼不佔?




其實,比起便宜,他們可能更注意高質量。




對於某一件事情的想法,我們總是傾向於認為,別人跟我們考慮的角度一樣。








04




這種心理,在行為學中被稱作「

虛假同感偏差

」。




當對一件事情有想法時,我們會情不自禁地推己及人。




而這個時候,我們總是會高估自己的判斷,下意識地認為別人想得跟我們一樣。




假設他們跟我們想的不一樣,第一反應會覺得他們不正常。




比如,你跟朋友約好一起去理髮店。




從理髮店出來,你剪了板寸,他染了奶奶灰。




你無比不能理解他的審美,這是個什麼鬼?




他也無比不能理解,又不是八十年代剪什麼板寸?




你們對視一眼,雙雙在彼此的眼中看到兩個字:有病。




再比如,你一生無波無瀾,人到中年後就越發喜歡生活的平靜與安穩。




這個時候,你的孩子正面臨大學畢業,你情不自禁地就會對他說:「孩子啊,找個穩定的鐵飯碗就好,不要折騰。」




實際上,你的孩子是一塊天生不怕吃苦的創業的料,但你看不到這一點,你認為他吃不了那種苦。




無論你用怎樣創業失敗的故事恐嚇,他都鐵了心要去。




這個時候分歧產生了,爭吵產生了,矛盾升級了,關係破裂了。




「虛假同感偏差」發生了作用,傷了感情,也沒了信任,甚至造成家庭關係里無法調和的矛盾。




你堅持認為他不行,他堅持認為你想法陳腐。




這樣的情況,往往就不會有好的結果出現。







05




昨天在微博上看到一個視頻,記錄了一個小男孩得知媽媽懷了弟弟的第一反應。




他先是震驚,質疑,得到確認後很開心,狂喜之下說了一句:「他可以睡在我的床上……」猶豫片刻,又加了一句:「

如果他願意的話

。」




我想,這個小男孩,是我們很多人的榜樣。




不強加自己的意願在任何人身上,能尊重對方。




那麼,我們到底如何避免「虛假同感偏差」所產生的不良結果呢?




這個研究的意義非常大。




首先我們要清楚一點,虛假同感偏差的存在,是基於我們每個人對世事的理解不同。




因為我們的閱歷迥異,遇到過的人和事以及處理方式都不同,這個過程非常漫長,認知已經深入大腦,所以做出判斷都是下意識的。




第一點,克服「下意識」。


當我們「推己及人」的想法出現時,不要盲目地急於判斷。


先在大腦里按一個暫停鍵,給自己充分思考的時間。




第二點,將心比心。


如果對方跟你想法不同,想想這種與你迥然不同的想法,究竟有沒有道理可言。


站在他的角度,聽聽他的看法,想想他的建議。




第三點,寬以待人。


不是所有人都必須要跟你的想法一樣,也不是你說服別人就等於你贏了。




對於觀點矛盾的分歧,最好的解決方法是,讓它存在就好。







06




每個人的閱歷、喜好和修養不同,觀點產生偏差是一定的。




情侶,會因為吃甜豆腐腦還是咸豆腐腦而吵架;夫妻,也會因為愛看不同電視節目而離婚;哪怕多年摯友,也可能會因為飯上不同的愛豆而產生矛盾。




其實,這就是死腦筋了。




哪有人會和另一個人的喜好相同的,可是,一定要爭出個高下嗎?




當雙方都無法說服彼此時,也不必非得陷入僵局。




你吃你的,我吃我的,你飯你的愛豆,我飯我的愛豆。我們在情誼上有相切點,但又彼此尊重不同的喜好和選擇,就ok了。




學生時代時,我曾問班上一個男學霸:「你找女朋友的標準是什麼?」




我的本意,是想操著一顆八卦的心來研究學霸的內心世界,結果學霸輕飄飄地回了我一句歌詞:「

會和我爭論,愛卻不磨損,沒有不信任。




這句話對我影響非常深刻。從那之後,我交朋友都以此為基準。




身邊倘若有:「你一定要聽我的、你一定要跟我站在同一邊、你想的必須跟我一樣」想法的人,我都敬而遠之。




當分歧出現,我們沒必要否定別人,更別對自己妥協。




嗯,你說的都對,但我不聽你的

。」









關於作者




蘇林深,

「周沖的影像聲色」簽約作者。

94年夏天誕生的北方姑娘,溫和柔韌中帶點烈性的稜角。

聽憑秉性行事,不願為世俗所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周沖的影像聲色 的精彩文章:

在這個出軌成風的年代,婚姻的意義是什麼?
當我們的孩子被性侵時,完全不懂說「不」,罪該由誰來承擔
逃離北上廣?不!我死也要死在北上廣
看臉的世界,什麼才是加分項?

TAG:周沖的影像聲色 |

您可能感興趣

他說「嗯」的時候,你就別回了,這就是他不愛你的證據
他說「嗯」的時候,你就別再回了
他說「嗯」的時候,你就別再回了吧
「我現在一無所有是不是讓您很開心?」 ——「嗯,我很開心。」 因為以後你只會有我。
「嗯、哦、好」這就是你和她聊天,她的回復嗎?
「現在的女孩都太拜金了!」「嗯,屌絲都這麼說。」
「陸市長,我現在一無所有是不是讓您很開心?」 —「嗯,我很開心。」因為以後你只會有我。
「聽說你工資很高啊!」「嗯,還行吧,也就3W多一點!」
寶寶只會「嗯嗯」,不會說話,原因都在父母!這些妙招輕鬆搞定,讓孩子主動說話!
為什麼你說了一大堆,他只回個「嗯」?
一個「嗯」,就能看出愛與被愛的差別。。
愛與不愛,一個「嗯」字就能看出來
你發個「嗯」,我依然回復你
一個「嗯」,就能看出愛與被愛的差別!
聊天不要老跟我「嗯嗯哦哦」的……
一個大男人,這種時候總是「嗯嗯啊啊」的,搞得好像是我在c……
他眸色一沉,把她逼入牆角,「嗯?你要怎麼補償我?」
當你收到「嗯、哦」這樣的回復時,你該如何繼續聊下去
一個「嗯」,就能看出愛與被愛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