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情局的單座「黑鳥」:神秘的三馬赫A-12偵察機

中情局的單座「黑鳥」:神秘的三馬赫A-12偵察機


洛克希德A-12「牛車」是「臭鼬」工廠為美國中情局(CIA)製造的一種單座偵察機,也是著名的SR-71「黑鳥」戰略偵察機的前身。A-12在1968年6月退役後,中情局把該機的秘密保守了40多年,直到2007年才正式解密。


U-2的缺點


洛克希德的U-2偵察機被設計用來在極端高度飛行,以避免被截擊機或地空導彈(SAM)攔截。U-2在中情局實施的最初的5次飛越蘇聯的秘密行動中(「感光板計劃」)拍攝了超過38850平方公里的高解析度照片(代號「象棋」)。

基於這些照片收集的高度機密的情報(代號「天才」)使得中央情報局能夠首次準確得出結論:西方長期以來對蘇聯轟炸機具有數量優勢的看法(所謂的「轟炸機差距」)是完全錯誤的。


「天才」還向美國情報界提供了大量關於蘇聯軍事和工業能力的細節信息。但時在1956年7月10日,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因蘇聯抗議美國飛機的入侵飛行而暫停了「感光板計劃」。



中情局的單座「黑鳥」:神秘的三馬赫A-12偵察機


神秘的U-2在1955年夏首飛,該機的飛行高度在21300米以上以避免被探測到。但1956年春U-2在東歐上空的早期行動中,即便在這種高度還是能被陸基雷達發現和跟蹤


U-2的問題在於該機在研製時,美國國家情報評估機構(NIE)的一份情報預測蘇聯的S波段和V形波束預警雷達(北約代號「象徵」)「無力探測60000英尺(18300米)以上高度的目標。」


中情局根據這份錯誤情報向艾森豪威爾保證:蘇聯人發現飛行在21300米高空的U-2機會非常渺茫(更別提跟蹤了)。


結果他們錯了,在艾森豪威爾看來被發現和遭攔截一樣糟糕,所以總統向中情局發出了直接挑戰:「讓雷達看不見U-2。」


作為回應,在1956年8月16日,中情局規劃和協調特別助理理查德·比斯爾和洛克希德「臭鼬工廠」的頭頭克拉倫斯·「凱利」·約翰遜(U-2的總設計師)以及其他一些著名科學家開了一次會。


中情局的單座「黑鳥」:神秘的三馬赫A-12偵察機



「臭鼬工廠」的頭頭克拉倫斯·「凱利」·約翰遜


他們的任務是為U-2研製一種「電子偽裝」,讓蘇聯雷達看不見它,於是「彩虹項目」就這樣開始了。到第二年,「彩虹」第一階段研製已在內華達州51區試驗場如火如荼地進行著。U-2的機身下表面被塗上了洛克希德工程師稱之為「壁紙」的雷達吸收材料(RAM),同時圍繞著機身、機翼、垂尾表面布置了導線和鐵氧體磁珠,以進一步減少U-2的雷達截面積(RCS)。1957年7月,在「彩虹項目」完成了一架U-2的改裝後,艾森豪威爾總統不情願地批准中情局恢復U-2飛越蘇聯的任務。



中情局的單座「黑鳥」:神秘的三馬赫A-12偵察機


1956年8月洛克希德在麻省理工學院林肯實驗室的協助下啟動了「彩虹」計劃,試圖通過特殊塗料和外部隱身措施來解決U-2易被雷達探測的問題。該計劃沒有獲得成功並在1958年5月被取消


但這些隱身措施作用有限,中情局需要更激進的方案。1958年1月,中情局把「彩虹」第二階段命名為「熱忱計劃」(Project Gusto),開始研究U-2的後繼機。


在為中情局忙碌「感光板」、「彩虹」和「熱忱」計劃的同時,「臭鼬工廠」還在為美國空軍的「晒黑」(Suntan)偵察機項目工作。這種公司編號為CL-400的非隱身偵察機方案能在27400米高空以2.5馬赫的速度巡航,安裝兩台液態氫燃料發動機。

然而到了1958年2月,約翰遜開始擔心該設計缺乏靈活性,因為難以在全球前沿作戰基地預先儲存液氫燃料。因此他說服美國空軍取消了項目,洛克希德公司為此向客戶返還9000萬美元。該項目的取消使約翰遜認識到未來的高速飛機還是需要使用傳統的碳氫化合物燃料。


1958年6月,中情局波士頓科學工程研究所(SEI)向比斯爾提交了一份名為《尖頭回波掃描研究》的報告。證明像U-2這樣的飛機需要10分鐘才能穿過監視雷達的探測區域,但如果飛行高度再高個6100米達到27400米,而且以3馬赫速度飛行,那麼僅需4分鐘就能飛越這個區域。


這份報告使比斯爾為「熱忱」設定了具體目標:U-2後繼機應該能在27400米高空以3馬赫的速度巡航,雷達截面積應不大於10平方米,最好小於5平方米。


3馬赫瘋狂


1958年4月,約翰遜開始在筆記本上描繪第一個3馬赫概念,這個筆記本後來被稱為「大天使筆記本」(在「臭鼬工廠」,人們把飛行高度很高的U-2稱為「凱利的天使」,而飛得更高的後繼機自然就是「大天使」了)。到1959年7月,約翰遜和他的團隊已經完成了許多的不同設計,從A-1一直編號到A-12。


1958年春,比斯爾邀請康維爾公司先進研發部的負責人兼B-58「盜賊」超音速轟炸機設計師羅伯特·威德默參加「熱忱計劃」。這樣做的目的是出於兼聽則明的考慮,但這也讓約翰遜感覺到了壓力,更加盡心儘力地優化自己的設計,其中包括降低飛機的雷達截面積。


為了評估兩家公司的各種設計方案,比斯爾成立了一個由兩名空氣動力學家和一名物理學家組成的獨立專家團隊,並由拍立得公司的創始人——發明家埃德溫·蘭德博士擔任主席。


在整個「熱忱計劃」期間,威德默和約翰遜與這個蘭德委員會進行了6次會面,單獨提交了各自的方案。


康維爾的設計以為美國空軍研究的一種「超級盜賊」兩級寄生轟炸機為基礎,被命名為「魚」(FISH,「第一種隱身超級盜賊」的英文縮寫)。這是一種4馬赫的衝壓動力方案,具有極佳的隱身性能。



中情局的單座「黑鳥」:神秘的三馬赫A-12偵察機



「超級盜賊」(Super Hustler)是康維爾公司在 50 年代進行的一系列用於穿透蘇聯領空的4馬赫載人飛機研究項目的統稱。這種寄生飛機從B-58「盜賊」的機腹下發射


1958年11月,約翰遜和威德默分別向蘭德委員會提交了A-3和「魚」方案,康維爾的設計給委員會留下了特別良好的印象,於是在12月授予該公司一份詳細設計發展合同。



中情局的單座「黑鳥」:神秘的三馬赫A-12偵察機



康維爾「魚」最終設計總重17380千克,長14.33米,垂尾高3.05米,翼展11.28米,翼面積66.33平方米,最大速度4馬赫,航程7200千米



中情局的單座「黑鳥」:神秘的三馬赫A-12偵察機



1958年蘭德委員會審核通過的洛克希德A-3成為康維爾「魚」的競爭對手。A-3是一種能在28900米高空以3.2馬赫飛行的單級非寄生飛機,該機機翼內側的兩台JT12渦噴發動機負責把飛機加速至超音速,然後翼尖兩台直徑1.02米的衝壓發動機點火把飛機推進至3.2馬赫巡航速度。JT12發動機使用JP-150燃油,衝壓發動機使用硼基高能燃料


康維爾設計能夠獲勝的關鍵是很低的雷達截面積。約翰遜的A-3雖然落敗,但他被告知繼續進行備用方案研究以防康維爾方案研製失敗。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約翰遜開始設計A-4和A-5,這兩個設計具有一些隱身能力,但接下來的A-6並沒有考慮降低雷達截面積。「凱利」遭遇到提高高性能和低雷達截面積之間的互斥,經常在滿足其中一個要求的同時無法滿足另一個。



中情局的單座「黑鳥」:神秘的三馬赫A-12偵察機




中情局的單座「黑鳥」:神秘的三馬赫A-12偵察機



洛克希德的設計從A-4一直進化到A-11構型。其中的A-4~A-6構型是小型自主發射飛機,具有翼身融合的外形特徵,垂尾安裝在機翼上,可被機翼遮蔽


此外,約翰遜認為蘇聯雷達的發展速度以及頻率的多樣化將使問題進一步複雜化,解決這個互斥問題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努力。


1959年6月,美國空軍戰略空軍司令部(SAC)決定取消B-58B的採購,使寄生的「魚」失去了這種加長機身並升級發動機的載機。「凱利」·約翰遜讓洛克希德公司相信雖然已經在競爭中出局,但言敗為時尚早。


康維爾現在處於不利地位,他們只有一個月的時間對寄生方案進行徹底重新設計,增加獨立起降能力。該公司進行了一系列設計改進,從「銀白魚」到「鯡魚」,再到「石首魚」。



中情局的單座「黑鳥」:神秘的三馬赫A-12偵察機



康維爾工程師廣泛借鑒了「魚」的設計特點來完成最初的「石首魚」構型,但在最終方案的插圖中很難看出遺傳自「魚」的特點


其中「石首魚」在兩台普惠J58渦噴發動機驅動下在巡航-爬升末段進入3.2馬赫、28600米的超音速巡航,並具有7400公里的無空中加油航程。



中情局的單座「黑鳥」:神秘的三馬赫A-12偵察機



「石首魚」的機翼前後緣有一圈鋸齒狀鋼板,之間嵌有預浸石墨的耐高溫陶瓷板以降低雷達反射


為了降低雷達截面積,「石首魚」的進氣口被下方的機翼前緣遮蔽。機翼前緣呈鋸齒結構,鋸齒間的空隙被楔形介電插入塊填充,作用是把入射雷達波轉化成熱量,從而顯著降低雷達截面積。這項技術被稱為邊緣軟化。



中情局的單座「黑鳥」:神秘的三馬赫A-12偵察機



A-11構型是側重性能犧牲雷達截面積的較大型設計。洛克希德向蘭德委員會提交了細化的A-11構型供審核,該機的起飛總重超過41730千克,其中25100千克是燃油,依靠兩台帶加力燃燒室的J58渦噴發動機達到3.2馬赫的巡航速度。該機航程7400千米,機長35.66米,機高6.40米,翼展17.37米


洛克希德被指示對A-11設計進行隱身改進,為此可以犧牲一點巡航高度,於是約翰遜推出了A-12方案。兩家公司都在1959年8月20日提交了各自的最終方案,洛克希德在9天後收到了正式通知:A-12在「熱忱計劃」中獲勝。



中情局的單座「黑鳥」:神秘的三馬赫A-12偵察機



洛克希德使用雙垂尾取代了單垂尾,安裝在兩個發動機艙頂部。垂尾內傾15度以減小對側面入射雷達波的反射。出於同樣原因,在機身兩側增加了被稱為「裡脊肉」的傾斜表面形成翼身融合外形,並且在「裡脊肉」和機翼邊緣安裝有具有吸波效果的鋸齒邊緣



中情局的單座「黑鳥」:神秘的三馬赫A-12偵察機



A-12的發動機艙採用軸對稱圓形進氣口,而不是A-11的矩形或二維進氣口。軸對稱進氣口可降低雷達截面積(消除了折角的強反射),並更容易融入機翼設計,用於調節進氣量的進氣錐也阻止了雷達波直接照射到發動機正面。為了減重A-12主要使用鈦合金製造


「牛車」上路


洛爾希德公司獲得一份450萬美元的合同進行為期六個月的可行性研究,新項目被分配了「牛車」的保密代號。在可行性研究期間,洛克希德將在51區的雷達目標散射(RAT SCAT)試驗場使用全尺寸模型驗證雷達截面積。



中情局的單座「黑鳥」:神秘的三馬赫A-12偵察機



1959年8月29日洛克希德贏得競標,但附帶了一項條件——必須能證明A-12減小雷達截面積的措施有效。1960年1月中旬前洛克希德完成了證明


1960年2月11日,中情局和洛克希德簽訂了價值9660萬美元(差不多相當於今天的10億美元)的合同,用於製造和測試12架A-12,其中包括一架雙座教練機。



中情局的單座「黑鳥」:神秘的三馬赫A-12偵察機




中情局的單座「黑鳥」:神秘的三馬赫A-12偵察機



製造中的A-12全尺寸模型



中情局的單座「黑鳥」:神秘的三馬赫A-12偵察機



總裝中的「牛車」A-12


A-12是邁向未知技術領域的一個飛躍,該機由兩台J58渦噴發動機提供動力,每台推力15422千克,能進行3.2馬赫(3541公里/小時)的持續加力巡航。


此時機身溫度飆升到超過220攝氏度,比大多數家用烤箱更熱。由於鋁合金在這樣的溫度下會變得太軟,所以95%的飛機結構使用鈦合金製造。


普通JP-4燃油在這種溫度下會被點燃並在油箱中爆炸,於是洛克希德研製了JP-7特種燃油。JP-7比JP-4更穩定,以至於常規點火器都無法點燃,所以「臭鼬工廠」又研製了特殊的使用三乙基硼烷(TEB)的化學點火系統(CIS)。



中情局的單座「黑鳥」:神秘的三馬赫A-12偵察機



1960年2月11日,CIA授予洛克希德12架A-12飛機的合同


這種物質在氧化時對火花極其敏感,可用於在地面和空中啟動或重啟發動機,以及點燃加力燃燒室。為了確保系統在不運行時的惰性,必須使用氮氣對三乙基硼烷罐進行加壓。


就在「臭鼬工廠」加緊研製這種三倍音速老爺車時,1960年5月1日,弗朗西斯·加里·鮑爾斯在駕駛U-2執行深入蘇聯的任務中被SA-2地空導彈擊落。事後艾森豪威爾向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承諾不會在自己的剩餘總統任期再向蘇聯派出有人駕駛偵察機,這成為日後每一位美國總統所堅持的準則。


「牛車」的未來也因此變得不確定,但研製工作仍在繼續。1962年4月30日,洛克希德首席試飛員路?夏爾克駕駛A-12從51區進行了首次飛行。



中情局的單座「黑鳥」:神秘的三馬赫A-12偵察機



1962年4月25日首架A-12進行了非正式首飛,試飛員是洛克希德的路?夏爾克。夏爾克在4月26日還進行了一次收起起落架的試飛,4月30日在政府代表面前進行了正式首飛


此時飛機還沒有官方綽號,飛行員傑克·威克斯建議取名叫「天鵝座」(北半球夜空的一個星座),這延續了洛克希德飛機的命名傳統,從此被A-12飛行員叫開了。



中情局的單座「黑鳥」:神秘的三馬赫A-12偵察機



A-12飛行員傑克·威克斯


在「臭鼬工廠」,人們還以飛機的製造號或「物品」號飛來稱呼每一架飛機:A-12原型機的物品號是121,美國空軍序號是60-6924。在接下來的兩年中,陸續出廠的A-12從伯班克工廠被通過公路運輸到51區。中情局從美國空軍中僱傭了12名飛行員,成立了第1129特別行動中隊。現在接下來的問題是該把這種價值數百萬美元的戰略偵察機部署到哪裡呢?



中情局的單座「黑鳥」:神秘的三馬赫A-12偵察機



51區的物品130,A-12 60-6933


早安越南


答案是越南,隨著美軍越來越多地捲入衝突,中情局反覆向總統的秘密303委員會提出要求,在沖繩嘉手納空軍基地部署幾架「牛車」。


當情報表明北越即將獲得地對地彈道導彈,以及U-2在河內上空開始遭遇SA-2的攻擊時,總統在濃郁批准向沖繩部署「牛車」。1967年5月,「黑幕行動」開始了。


22日,3架「天鵝座」中的首架從51區起飛,經過3次空中加油,6個多小時的飛行後抵達嘉手納。7天後,所有3架A-12(物品127、129和131,美國空軍序列號分別是60-6930、60-6932和60-6937)都安全抵達。



中情局的單座「黑鳥」:神秘的三馬赫A-12偵察機



51區跑道上準備起飛的A-12


A-12在31日執行了首次作戰任務(任務代號BX001),飛行員梅樂·莫伊伏迪奇駕駛物品131從暴雨中起飛後(別忘了A-12是一架單座飛機),先在沖繩西南部的「深耕」加油軌道上與KC-135Q對接補充燃油,然後加速爬升到24400米高空開始3馬赫巡航,直飛海防上空。從海防侵入後,A-12在河內上空轉彎向西,然後在奠邊府附近離開北越。



中情局的單座「黑鳥」:神秘的三馬赫A-12偵察機



A-12飛行員梅樂·莫伊伏迪奇


物品131在泰國上空的「廣袤珍珠」加油軌道上完成了第二次空中加油,再次爬升並加速,然後從非軍事區(DMZ)附近再次穿透北越。最後,莫伊伏迪奇駕駛物品131在嘉手納的暴雨中做了三次進近嘗試後安全降落。



中情局的單座「黑鳥」:神秘的三馬赫A-12偵察機



A-12與裝載JP-7燃油的KC-135Q特別加油機


從A-12的珀金-埃爾默1型相機上拆下的膠捲被專機運輸到紐約州的伊士曼·柯達工廠沖印,然後照片被送到華盛頓海軍工廠的國家照片判讀中心(NPIC)進行判讀,結果令人驚訝:A-12成功拍到了10大類優先目標,其中包括190座已知地空導彈陣地中的70座。


「黑幕行動」在頭三個月成功完成9次作戰任務。根據中央情報局的報告,在1967年6月20日傑克·萊頓駕駛物品127執行的BX6705號任務中,敵人首次使用目標搜索雷達對「牛車」進行了跟蹤,這個消息使中情局總部和「臭鼬工廠」感到十分驚愕。



中情局的單座「黑鳥」:神秘的三馬赫A-12偵察機



物品129在BX6705號任務中拍攝的北約河內照片


到7月中旬,「黑幕行動」已經確定了北越沒有獲得地地導彈。「牛車」任務顯示出了自己的重要性,為決策者提供了關於敵人戰鬥序列(OOB)的重要情報和高質量轟炸破壞評估照片。


但行動也暴露出一個問題,那就是從拆除膠捲到判讀員收到照片之間的耗時太長。所以美國空軍駐日本橫田空軍基地的第67偵察技術中隊進行了必要的技能培訓、安全審批和設備升級,以接手沖印工作。從1967年8月18日起,第67中隊能在任務完成24小時內為戰區指揮官和照片判讀員提供「黑幕行動」的照片。


1967年10月28日,物品131執行BX6732號任務,丹尼·沙利文在進出北越空域時發現雷達告警接收機(RHWR)顯示自己被地面火控雷達持續跟蹤,北越還發射了一枚SA-2導彈,這在A-12任務中還是頭一遭。



中情局的單座「黑鳥」:神秘的三馬赫A-12偵察機



SA-2地空導彈飛向A-12的情景


兩天後的BX6734號任務中,沙利文駕駛物品129在北越上空的第一次東向飛越中,在海防和河內之間發現雷達告警接收機顯示有兩個SA-2陣地正在跟蹤他,不過最後沒有發射。但在第二次西向飛越時,他在同一空域遭受至少6枚導彈的攻擊。



中情局的單座「黑鳥」:神秘的三馬赫A-12偵察機



A-12飛行員丹尼·沙利文


沙利文從後視潛望鏡觀察到6條尾煙正快速從飛機尾後追來,先爬升到27400米的高度,然後再向他轉彎。他看到其中一枚甚至接近至90-180米(在885米/秒的高速下,這是非近的距離),隨後在尾後發生了三次爆炸。機載1型照相機拍下了這6枚導彈的尾煙。



中情局的單座「黑鳥」:神秘的三馬赫A-12偵察機



沙利文從後視潛望鏡觀察到6條尾煙正快速從飛機尾後追來


沙利文駕機返回嘉手納後,人們發現一小塊彈片已經穿透機翼下方整流帶,這是A-12和「黑鳥」系列偵察機遭遇的唯一戰傷。


北越的導彈活動導致中情局局長理查德·赫爾姆斯下令暫停所有的「黑幕行動」任務,在此期間,任務規劃者開始審查和重新評估行動程序和航線。


任務在一個多月後恢復並臨時改變了目標,A-12首次對柬埔寨展開偵察。1967年12月8日,莫伊伏迪奇駕駛物品131執行了「黑幕行動」的BX6737號任務,兩天後,傑克·萊頓駕駛同一架飛機執行了BX6738號任務。



中情局的單座「黑鳥」:神秘的三馬赫A-12偵察機



A-12在「黑幕行動」中通過後視照相機拍攝的照片


12月15日和16日,A-12恢復對北越的偵察。為了降低暴露在SA-2導彈下的風險,任務規劃者重新制定了航線,把航線從東西向改為威脅較低的南北向。


A-12在BX6739和6740兩次任務中沒有遭遇任何SA-2的攻擊。但傑克·萊頓在1968年1月4日執行BX6842號任務時飛的是東西航線,在第二次飛越中遭到一枚SA-2的攻擊。他打開「瘋狂的飛蛾」和「藍狗」電子對抗(ECM)設備,讓導彈偏離自己。


「普韋布洛」號事件


1968年1月23日,美國海軍輔助通用環境研究船2號(AGER-2)「普韋布洛」號在朝鮮外海的國際海域執行電子情報(ELINT)和通信情報(COMINT)偵察任務時被朝鮮海軍扣押。



中情局的單座「黑鳥」:神秘的三馬赫A-12偵察機



「普韋布洛」號偵察船


第二天,林登·約翰遜總統召集幕僚在白宮開會,批准使用「牛車」對朝鮮實施偵察。這次任務不僅需要知道被困船隻的位置,而且還要知道朝鮮是否計劃後續地面行動。


中情局已制定出一個飛越朝鮮的計劃草案,如果需要的話就能全面實施。總共三架A-12飛機參加了「普韋布洛」拍攝行動。


就在「普韋布洛」號遭扣押24小時後的1月26日,傑克·威克斯駕駛物品131執行了BX6847號任務。這架A-12配備了「腳釘」、「瘋蛾」和「藍狗II」電子對抗設備,以及「系統IV」信號情報記錄儀和1型相機。


「普韋布洛」號位於元山灣附近的一個錨點,儘管威克斯遭遇了右發進氣問題,但仍成功完成了計劃的三次對朝飛越。



中情局的單座「黑鳥」:神秘的三馬赫A-12偵察機



BX6847號任務的三次對朝飛越


這次持續4小時的任務空前成功,朝鮮上空90%的空域晴朗無雲,任務的解密報告指出A-12成功拍攝了84個中情局指定目標中的71個。


圖像需求和開發委員會(COMIREX)也是有資格為A-12選擇目標的機構,機構指定的126個目標中有81個被拍到。A-12拍到的令人感興趣的目標還有一座地對地導彈陣地、朝鮮13座地空導彈陣地中的12座,以及752個隨機目標。


報告的結論是BX6847號任務「對大部分朝鮮武裝部隊以及大部分運輸系統和工業基地都進行了良好的基本覆蓋」,這證明了A-12平台的突出能力。



中情局的單座「黑鳥」:神秘的三馬赫A-12偵察機



BX6847號任務拍到的「普韋布洛」號


第二次任務編號為BX6853,由弗蘭克·默里駕駛物品127在2月19日實施,涉及兩次飛越,飛機安裝了與前一次任務相同的感測器。88%的指定目標沒有被雲層覆蓋,但不包括「普韋布洛」號。



中情局的單座「黑鳥」:神秘的三馬赫A-12偵察機



A-12飛行員弗蘭克·默里


5月6日,傑克·萊頓駕駛物品127飛向朝鮮飛去,執行第3次的BX6858號偵察任務,這將是整個A-12項目的最後一次作戰飛行。


與前兩次任務相比,這次任務的收穫令人失望,有50%的指定目標被雲霧和陰霾覆蓋,萊頓在持續飛行3小時30分鐘後降落在了嘉手納。


雖然A-12獲得的情報無法直接使朝鮮釋放「普韋布洛」號的船員(他們直到近一年後才獲得自由),但確定了朝鮮不打算在非軍事區以南採取後續行動。



中情局的單座「黑鳥」:神秘的三馬赫A-12偵察機



A-12的座艙儀錶


至於「牛車」項目,由於政治上的敏感性,該機永遠不會獲得執行最初設計任務的機會——飛越蘇聯。隨著中情局「日冕」膠捲返回式偵察衛星項目的成熟,「牛車」就被停止使用。不過「黑幕行動」已經證明了有人駕駛偵察機能對熱點地區實施快速偵察,並能在最短時間裡作出反應,但「牛車」也因此成為一種常規軍事衝突中的戰術偵察平台,完全背離了中情局的初衷,這完全屬於美國空軍的洛克希德SR-71「黑鳥」的任務範圍。


事實上,預算局(BoB)高層從1965年11月起就一直在質疑同時執行A-12和SR-71兩個項目的必要性。儘管中情局局長赫爾姆斯對此一直表示反對,但在持續的爭吵後,國防部長克里夫·克利福德在1968年5月16日還是終止了「牛車」項目,並在5天後獲得了約翰遜總統批准。



中情局的單座「黑鳥」:神秘的三馬赫A-12偵察機



退役後被封存的A-12「牛車」


中情局總共計劃了63次「黑幕」飛行任務,其中只有29次被實施,被取消的主要原因通常是因為目標區域的惡劣天氣。


「3馬赫偵察家族」的新成員是美國空軍的洛克希德SR-71,也就是A-12雙座改型。這種較重的飛機具有略微加大推力的發動機以及增強的感測器套件,其中包括強大的地面測繪雷達,能夠穿透雲層收集目標的高解析度雷達圖像。



中情局的單座「黑鳥」:神秘的三馬赫A-12偵察機



A-12與SR-71的平面對比



中情局的單座「黑鳥」:神秘的三馬赫A-12偵察機



「黑鳥」家族的側面圖對比


此外,戰略空軍司令部除了讓SR-71沿蘇聯周邊執行高價值偵察任務和飛越美國利益相關的衝突地區外,還把該機納入了總核戰計劃(SIOP)。


為此,SR-71需要在核打擊後對目標實施轟炸損傷評估(BDA)。由於A-12和SR-71之間的上述關鍵差異,所以讓美國空軍3馬赫「黑鳥」得以多服役20多年的時間。文/Armstrong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空軍之翼 的精彩文章:

寄生機還可用於戰術核打擊?奇葩的戰鬥機運送者計劃
如何為早期轟炸機護航?B-36腹部暗藏奇葩寄生機
敵人送來的大禮:美軍飛行員誤降致P-38機密盡泄
從「龍之顎」到「寶石路」:揭秘激光制導炸彈的誕生

TAG:空軍之翼 |

您可能感興趣

帶導彈的黑鳥 美國空軍三馬赫截擊機YF-12
鈦合金打造的三馬赫神機:黑鳥偵察機堪稱技術奇蹟!
SR-71黑鳥:比導彈都快的飛機!
美國SR-71「黑鳥」戰略偵察機 速度比導彈都快的飛機
6分鐘拍完義大利,SR-71黑鳥偵察機的故事
「黑鳥」繼承者!美媒稱洛馬正研製SR-72 可達6馬赫
米格-31:曾追得美軍傳奇「黑鳥」到處跑
北歐小國打造的大戰機:薩博-37曾52次攔截黑鳥
黑鳥之子:洛馬曝強悍高超聲速全球打擊兵器SR-72
在6萬米高空用6馬赫飛行!黑鳥偵察機接班人SR-72最新研製進展
【JMedia】「美軍黑鳥的私生子」——造型逆天的波蘭科幻隱身戰機
在SR-71黑鳥偵察機風光的背後,也有它失控墜毀的辛酸
黑鳥偵察機號稱諜機之王 有個毛病令安全官無比尷尬
剛毅帥氣的百年靈黑鳥偵察機腕錶
如此科幻「SR-71」黑鳥居然退役了?
世界唯一一架偵查轟炸機,比黑鳥大,6發,3馬赫,21000米
美國SR-72新「黑鳥」偵察機問世,全世界導彈都追不上,怎麼辦?
黑鳥也能掛導彈?原來是美國空軍三馬赫截擊機YF-12!
美國佬果然牛逼,上世紀60年代就造出了3馬赫的黑鳥式偵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