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曹操一生中最离不开的一位谋士,为何最后要反曹操?

曹操一生中最离不开的一位谋士,为何最后要反曹操?


曹操能够建立霸业,首席功臣及谋臣非荀彧莫属,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可见曹操对荀彧之倚重。


除此之外,更加令后人钦佩的还是他高尚的品格。


司马懿高度评价过荀彧「书传远事,吾自耳目所从闻见,逮百数十年间,贤才未有及荀令君者也」,这里的「荀令君」就是荀彧。

其实世人对荀彧评价之高又何止司马懿一人。



曹操一生中最离不开的一位谋士,为何最后要反曹操?



(图)荀彧影视形象

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荀氏家族是当时有名的名门望族,荀子便是荀彧的祖先,而荀彧的祖父荀淑学识渊博,在东汉极有人气,可以说荀彧很受其祖父的影响,无论是学识还是品行,都有祖父的影子。而荀彧的父亲和叔父都在汉朝为官,叔父荀爽更是位列三公。


所以说良好的家风和家教对个人成长之重要性,可见一斑。


关于荀彧的容貌,是有字可寻的,史书中的「为人伟美」和碑文上的「瑰姿奇表」,都可见荀彧相貌不凡,而且有记载荀彧有使用香薰的习惯,其作用应该相当于现在的香水,可见荀彧是一个生活品味很高且温文儒雅的大帅哥。


关于荀彧之才能,那就更是了得,早在年轻时,就被名仕何颙冠以「王佐之才」之美名,事实证明何颙眼光确实了得,荀彧之才绝对堪称「经天纬地」!假如曹操没有荀彧,我相信曹操不可能有如此成就。就荀彧的才能,笔者大致归结为两点:


1. 洞察人心,慧眼识人

荀彧早先因举孝廉在朝廷为官,后因董卓祸乱而弃官回家,因躲避战乱来到冀州,成为袁绍手下的一名谋士,袁绍荀彧为座上宾。然而,荀彧竟然看出如日中天的袁绍成不了事,毅然决然离开袁绍,投奔了「创业起步期」的曹操,曹操见荀彧到来辅佐自己,真是高兴的不得了。那句「吾之子房」正语出此时。事实验证了荀彧的选择,真是不得不佩服荀彧的高瞻远瞩!


不但如此,曹操麾下谋士如云,有才能者比比皆是,而这些人大部分都是荀彧举荐的,五大谋士除贾诩外,荀攸、郭嘉以及程昱都是荀彧举荐(另外一人是荀彧本人),这些人在前线为曹操出谋划策,还有正气凛然的陈群等人也是荀彧举荐的,负责监管与察举,这些人都是曹操创业之中流砥柱。


司马懿也因荀彧举荐才得到曹操的赏识,也许正因如此,荀氏家族在西晋王朝时期,都一直在朝中担任要职,很受司马家族倚重。


曹操曾说:「荀文若之进善,不进不止;荀公达(荀攸,荀彧的侄子)之退恶,不退不休。」这是荀彧举荐人才态度的最佳总结和佐证。


2.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袁绍击败公孙瓒,佣兵十万,雄踞北方,士气正盛。显然,袁绍的下一步就是要攻打曹操,曹操集团内部就此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孔融以袁绍兵多将广,谋士才能出众为由,主张不战。但是,荀彧一一列举袁绍团队之人的缺点,认为以曹操为核心的我方团队,能力远在袁绍团队之上,主张力战。最后,曹操力排众议,采纳荀彧意见,官渡之战爆发在即。


官渡之战期间,荀彧主要负责后勤补给工作,但是曹操经常写信给荀彧,各种重大决定都要问询荀彧的意见。最关键的一次就是曹操粮草殆尽之时,本打算退兵许昌,遂写信咨询荀彧意见。荀彧当即回信阻止曹操退兵,荀彧信中说到:主公以敌十分之一的兵力已经镇守要塞半年多了,此时正是敌人的疲惫不堪之时,倘若这时主公先撤退,那么必然失去大好战机并处于被动。倘若主公再坚持一下,战机不久必定到来。曹操遂决定暂缓撤退计划。


要知道,假如因为没有及时撤退而导致被袁绍击败,荀彧很可能会受到重惩,可见荀彧对自己的判断那是相当自信的。


果然,没过多久,许攸背叛袁绍来投降曹操,并献计偷袭乌桓(袁绍军粮草存储之地)。曹操趁夜偷袭乌桓得手,袁军粮草尽失,军心溃散,曹操一举歼灭袁军,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

虽然荀彧不在前线,但是依然能够对战局之状况做出准确的判断,才能真是堪比张良。


荀彧去袁留曹,并助曹灭袁,正是映射出曹、袁二人为人处世的差距。有关袁绍与荀彧交集的文字我们很难找到,但是像荀彧这样的天才名仕,也许通过一两次简单的交谈,或者些许小事,便将曹、袁二人天壤悬隔尽览眼底。所以我个人认为,曹、袁二人,绝对可以以胜败论英雄!



曹操一生中最离不开的一位谋士,为何最后要反曹操?



(图)袁绍影视形象


荀彧一生留下最大的谜团,那就是荀彧之死。这个谜团主要是死因,那么荀彧究竟因何而死?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荀彧去世的背景故事:


曹操一统北方,官至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是到了加封爵位的时候了。当曹操刚接到晋魏公,加九锡的诏书时,荀彧竟然第一个反对,而且态度坚定。荀彧上表曹操:「(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三国演义》将这段话总结为「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这段话柔中带刚着实让曹操难堪。要知道,荀彧可是曹操嫡系班底,是曹操最为敬重、倚重的老臣,荀彧的反对不仅朝野震惊,就连曹操本人都是万万没想到。曹操因此记恨荀彧,荀彧也因此远离曹操集团核心。


关于荀彧的死有两个版本,一说是荀彧被排挤后留在寿春,抑郁成疾而终;另一个版本是《魏氏春秋》所记载,裴松之注《三国志》时而引用之:曹操送给荀彧一个食盒,荀彧打开一看是空的,于是便服毒自尽(高手之间的对话,真是一切竟在不言中),享年五十。


核心问题根本不是这两个版本孰真孰假,而是荀彧为何会跳出来反对曹操?还有就是曹操真的是要荀彧死吗?


关于这两个问题,观点有二


观点一:


荀彧尽心辅佐曹操的主要目的是匡扶汉室,而当曹操真实面目彻底暴露并将其边缘化时,荀彧也已经认识到,自己已经无力阻止曹操,汉室之倾颓以成定局。正是自己极力辅佐之人,毁了自己匡扶汉室的奋斗目标,自己也成了协曹灭汗的主要推手,其内心的痛苦是可以想象的,再加之曹操的暗示,便服毒自尽。所以,荀彧之死乃死于心灰意冷,并且死于曹操之手。


观点二:


当时汉王朝已经名存实亡,荀彧乃王佐之才,不可能不知道曹操的僭越之心,那么荀彧不遗余力的献计曹操本意就是要帮助曹操完成霸业。而荀彧上表反对曹操加九锡,其实是一种自我救赎,以此来掩盖自己助曹为虐的人生污点,乃沽名钓誉之所为。



曹操一生中最离不开的一位谋士,为何最后要反曹操?



(图)曹操影视形象


笔者个人还是倾向观点一,原因有三:


1、


曹操早年真心是一腔爱过热血,在自己实力远不及董卓十分之一情况下,决意征讨之。而袁绍、袁术之流虽手握重兵,讨伐董卓流于形式,所想的都是如何获得自己的利益,毫无真心匡扶汉。因此荀彧弃袁投曹之举,很大原因是因为自己匡扶汉室之理想。


2、


曹操「取而代之」之心,是随着自己实力的强大而变化的,更是荀彧无法左右的。那为什么荀彧不选择离开曹操呢?当时的人(尤其是名仕)是很讲究忠诚的,当时的价值观就是:不到万不得已是绝对不能侍奉二主。曹操并没有亏待荀彧,荀彧有什么理由离开曹操?你说曹操要篡位,曹操表态了吗?所以荀彧没办法离开。其实从荀彧生平记载来看,荀彧为曹操出奇策,多是在曹操创业初期。官渡之战曹操做大之后,已经鲜有荀彧主动献计的记载了,荀彧多是做本职工作,只有曹操问到荀彧,荀彧才简单表述一下己见。并且曹操极力推举荀彧为三公之位,荀彧却是尽力推辞,侧面也反应出荀彧的心态。


再者从荀彧上表反对曹操文字来看,其言辞柔中带刀,深刻揭露曹操道貌岸然之本质,足以让曹操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荀彧这么做,无疑是将生死置之度外,真有为挽回汉室荣誉和维护自己的初衷,做最后一搏的架势!


3、


以死来沽名钓誉,代价明显过高,不符合常理。其实当时绝大多数德高望重之人,都已经「忘记」汉朝而归顺曹操,所以荀彧彻底归顺曹操也无可厚非,并无值得世人非议之处,正所谓大势所趋,识时务者为俊杰。说荀彧为了名誉,不惜豁出去性命,真的很难说得通。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正是荀彧为人处世恪守之道,我们有理由相信,荀彧真乃德才兼备之真君子也!



曹操一生中最离不开的一位谋士,为何最后要反曹操?



(图)三国演义影视剧照


不管怎么说,当曹操得知荀彧去世的消息后,还是十分悲痛和深深自责的,这份悲痛与自责应该是发自真心的!


荀彧与自己,虽是臣主之别,但是其亦师亦友之关系,加之荀彧为自己建立的功绩,绝对有理由相信曹操的真情实意。曹操追封荀彧为敬侯(「敬」乃尊重、敬佩之意),由其长子荀恽(yun四声)承袭爵位,后又追赠荀彧为太尉,圆了自己封荀彧为三公之夙愿。


就在荀彧去世的第二年,曹操终于如愿加九锡,进魏公。从此可以名正言顺的独揽大权,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前进了一大步。


像曹操这样的人物,枭雄也好,奸雄也罢,这些人是不会因为个人的情感,和某些人与事而停滞或放缓自己前进之脚步的,可以说正是这类人物推动者中国历史的前进。


而这也正是荀彧这类德才兼备的君子,成为不了引领历史潮流之人的主要原因。


纵观历史,令后世惋惜之人,又岂止荀文若?


历史大学堂官方团队作品 | 文:王金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历史品读 的精彩文章:

英年早逝的三国第一谋士,曹操也因此走向「下坡路」
明朝的倭寇数量多且不怕死,竟是因为这条禁令所导致

TAG:历史品读 |

您可能感興趣

汉朝最不出名的谋士,却最有口才,一句话收复一个国家
他是刘备的谋士,后成曹魏重臣,他的一策略,影响中国数百年
刘备最看重的三大谋士,一个死在攻城战,一个病重而亡
英年早逝的三国第一谋士,曹操也因此走向「下坡路」
究竟谁才是三国第一谋士?郭嘉表示不服,诸葛亮还不如法正
三国时代十大最强谋士,诸葛亮仅排第二,谁第一?
东晋南北朝第一谋士,比肩诸葛亮,若晚死中国或可提前二百年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