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玄奘大师西天取真经 究竟取来了什么宝贝?

玄奘大师西天取真经 究竟取来了什么宝贝?

玄奘大师西天取真经究竟取来了什么宝贝?


去年,黄晓明主演的《大唐玄奘》上映,曾和朋友早早买票去看。


西方电影随处可见基督教文化的影子,并且阐释得都非常棒。但是中国拍的片子就很少能见到把佛教文化和电影结合的比较好的。这个片子也是,宏大叙事下的玄奘西行,就像一个纸人穿梭在广袤的西域,人物形象并不丰满。有些之前很期待的场面,诸如曲女城无遮大会等,也没能很好的表现——当然,这个确实难。即便如此,这个片子也很不错了。

《西游记》和《大唐玄奘》都反复出现过一句话,就是玄奘要「求取真经」。只不过,电视剧、电影都没能说清楚的是,这个「真经」到底是什么?


1


佛教的「经」是什么?

玄奘大师西天取真经 究竟取来了什么宝贝?


佛教有非常多的「经」,但是佛教的经典,却不止有「经」。


通常呢,佛教的经典,可以分为三大类,即——经、律、论。


经,一般指释迦牟尼佛所讲,或者由某个大菩萨所讲、经由佛认可的内容。比如《金刚经》、《楞严经》、《心经》,就都是经。


律,记录佛陀所制定的戒律,以及制定戒律的原因;

论,是历代高僧对佛经的解释,或者对某个佛学观点的系统哲学论述。比如常见的《大乘起信论》、《中论》、《菩提道次第广论》等。


经、律、论,合称「三藏」。三藏经典十分浩瀚。在佛教中,如果某个僧人把经、律、论都搞精通了,那就非常厉害了,就被称作「三藏法师」。玄奘法师,就是一位三藏都通的「三藏法师」。


那么,玄奘法师口中所说的「真经」,其实是泛指,强调佛教的梵文经典,经、律、论三藏都包含在内的。


2


佛教的分类标准

佛教的分类标准有很多。比如按照传播途径为标准,可以分为南传、汉传、藏传;按照修行特点为标准,可以分为禅宗、净土宗、密宗等。


但是以上分类,容易给人带来误解,会把佛教人为割裂、对立。比如有朋友会问:「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都属于佛教吗」这类问题。


还有一种分类方法,可以避免误解、比较清晰明了——那就是按照佛教思想划分。


佛教思想是出了名的缜密。它有自己体系完整的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

按照佛教思想的角度分类,佛教可以分为四类。小乘有两个,一切有部和经量部思想;大乘有两个,中观思想和唯识思想。


汉传佛教、藏传佛教都是大乘佛教,所以汉传、藏传,都属于中观或唯识的思想。汉藏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修行的方式上;禅宗、净土的区别,也主要在修行方式上。大家都是大乘佛法,都跳不出中观和唯识的思想。


3


真经是什么?


这下,我们可以说说玄奘法师取的「真经」,到底是什么宝贝了。


在电影《大唐玄奘》中,黄晓明扮演的玄奘法师,见到那烂陀寺的方丈戒贤法师的时候,戒贤法师问他:「你来做什么?」


黄晓明回答「我来向您学习《瑜伽师地论》。」


这个《瑜伽师地论》,就是玄奘法师取的重要的真经之一(当然,还有很多很多)。而《瑜伽师地论》,则属于唯识思想的核心经典。


从汉末开始,早在玄奘法师之前,佛教已经传入中国几百年了。


但是当时传入的经典并不完整,翻译家的水平也参差不齐。所以几百年后的隋唐之间,中国佛教思想界十分混乱(当然也可以说十分活跃、百家争鸣)。那么,对于一些重要的问题,没有权威统一的答案;宗派之间争辩,不能有定论。


而玄奘法师很想知道正确答案到底是什么。既然在中国得不到答案,那就只好去印度看标准答案了。这就是他西天取经的原因。


当时印度的佛学界,正是唯识宗思想的天下。所以唐玄奘去印度取经,主要取的就是唯识宗的经典。而他回国之后,翻译的经典,也主要以唯识宗的经典为主。除了刚才说的《瑜伽师地论》,还有《唯识三十颂》、《成唯识论》等等。


那烂陀寺的方丈戒贤法师,是当时印度佛教领袖,唯识学大师,已经一百二十多岁了。


4


为什么弘扬唯识宗?


玄奘法师为什么大力弘扬唯识宗呢?


除了他的个人学习经历外,玄奘法师大力弘扬唯识宗是有原因的。


刚才说了,玄奘法师以前的佛教界思想混乱,说法不一。


为什么呢?因为中国人不太喜欢讲逻辑,对重要的名词没有统一定义,自己随意界定,凭着自己的想法去理解。这样,每个人的想法不同,但是自己感觉都挺对的,所以就争吵纷纷没有定论。


还有,就是缺乏一个明确标准,能清晰告诉你修行的顺序和标准。大家缺乏标准,都以为自己挺牛的;或者凭着自己的想象认为自己已经多么厉害。


这样,佛学界怎么能给玄奘法师明白的、令人信服答案呢?


玄奘法师深知以上弊端,所以回国后,大力弘扬唯识宗经典。因为唯识宗的经典,恰恰可以弥补以上不足。


第一,唯识宗特别强调名相的讨论界定。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唯识宗很重视名词解释,每一个佛学术语都解释的清清楚楚,大家讨论起来,当然不会有误解。所以唯识宗也叫「法相」宗。


第二,唯识宗建立了修学次第,并给出修学次第的标准。你在一年级需要学什么、考试考什么、怎么才算合格?二年级如何三年级如何?唯识宗都有标准。


这样一来,佛教的思想、修学顺序一下子就清晰了。


所以,玄奘法师对汉传佛教的贡献,真是太大了。


只是可惜,中国人接受不了唯识宗那样缜密的逻辑思维。等玄奘法师圆寂以后没多久,唯识宗的影响就越来越小了。甚至到了近代,居然要去日本去寻访唯识经典,重新光复。当然,这就是后话了。


大象佛学图书馆平台声明


本文转自 |行愿文化传承中心。本平台所有影音图文,都各自注明来源及作者,请重编录用者注明出处及作者,以尊重其著作劳动,否则将被视作侵权。


正闻熏习 柔和质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学图书馆 的精彩文章:

叶少勇:「万法皆空」——佛教哲学中「空观」的起源与沿革
谁是佛陀真正的关门弟子?

TAG:大象佛学图书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