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禪匆忙遷往洛陽時,這兩個不被重用的官員為何會拋妻棄子去保護

劉禪匆忙遷往洛陽時,這兩個不被重用的官員為何會拋妻棄子去保護



劉禪匆忙遷往洛陽時,這兩個不被重用的官員為何會拋妻棄子去保護



公元263年,蜀漢滅亡。264年,鍾會在成都反叛魏廷,結果引發兵變,使成都大亂,死喪無數。鍾會及手下數百人被殺,姜維及妻子兒女被殺,劉禪長子劉璿被殺,關羽家族被龐會滅門,左車騎將軍張翼、漢城護軍蔣斌、太子仆蔣顯、大尚書衛繼等也被亂兵所殺。

就是在這種形勢混亂,情況危急之時,劉禪匆忙遷往洛陽。可劉禪走的時候,竟無一個近臣前往保護。倒是有兩個劉禪平時不太注意的官員跟隨著劉禪去往洛陽。這兩人一個叫郤正,一個叫張通。這倆人為什麼會拋妻棄子地去保護劉禪呢?下來我們來看看這倆人的人品,或許可以找到些答案。


郤正,河南人,雖說出身於官宦家庭,但當時正是天下大亂,郤正年幼時父親便去逝,母親也改嫁,郤正從小孤苦無依。但郤正在這種環境下,依然能刻苦學習,博覽群書,到二十歲時因善於寫作,被蜀漢朝廷任為秘書吏,後又升任令史、秘書郎,最後官至秘書令。也屬於部級幹部了。


郤正沉浸於文學寫作,淡泊名利,身在官場卻從不參與勾心鬥角之事。郤正任職期間,基本上就是大宦官黃皓掌權的時期,郤正的處事風格,使黃皓對他既不喜歡,也不厭惡,這使得郤正能明哲保身,少了不少禍患。這是黃皓對郤正的印象,也反映了劉禪以及大部分人對他的印象。


生活中,在我們身邊這種人是挺多的,他們不會去巴結權勢,也不會去落井下石,當別人有困難的時候,會在自己能力範圍內提供善意的幫助。這種人從容淡定,不容易處成朋友,但真要是打起交道來,其實很舒服。這種人有著虔誠的、單純的儒家思想,認為國家、君主有難之時,至少不應該拋棄,否則良心上會過不去。

郤正就是這種人,所以他陪著劉禪去了洛陽,教導劉禪交際禮儀,使其不犯大錯。劉禪感慨,了解郤正太晚了。


郤正的正直,也受到晉武帝司馬炎的嘉獎,後來郤正被封為關內侯,任巴西郡太守。


郤正是這種人,那張通呢?史書對張通沒有詳細地記載,但是《三國志》中記載了一句話,說張通在魏國也被封為了列侯。從這一點看,再加上他的默默無聞,那麼張通的人品也應該跟郤正差不多。


讀者身邊如果有這種朋友,請珍惜吧。這正是:


郤正張通本無名,淡泊名利心自寧。

拋妻棄子陪舊主,國危方顯真性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讀春秋 的精彩文章:

廖化是從何時、又是被誰,抹黑成庸才的呢?
司馬徽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龐統,自己卻不出山,其中有人生大智慧
孫皓性殘暴,亡國後投降儀式模仿劉禪,為晉武帝寫滑稽的詩
東吳皇帝孫休的愛好是打野雉,原因還很奇怪
孫權兒子孫亮當上東吳皇帝後命途多舛,被廢后死因不明

TAG:寶讀春秋 |

您可能感興趣

抗美援朝爆發,溥儀從撫順遷往哈爾濱,他受到了一項特殊待遇!
蔣介石,他當年為什麼要把那麼多文物遷往台灣?
元世祖忽必烈為什麼選擇將首都遷往大都?
明朝初年,大量蘇南人被遷往蘇北和安徽開荒,有你們祖先嗎?
抗戰時期,故宮文物南遷了多少?四分之一被遷往台灣
剛剛,這國上千名人才攜家眷遷往中國,俄專家看在眼裡急在心上
迪拜要遷往火星?網友直呼:土豪果然任性!
爽!剛剛,這國數千名人才攜家眷遷往中國!歐美得知消息後,急的跳腳了!
該國領導人竟主動放棄了自己的國土,組織國民撤離,舉國遷往他處
迫於政府壓力,法國投行準備在英退後讓倫敦員工遷往巴黎
李孝利不堪遊客打擾,舉家遷往首爾、開辦瑜伽學校? 所屬社:「期待更成熟的市民意識」
傅斯年、胡適認為學生罷課是下下策,提議將北大遷往上海租界
保定做了200多年的省會,河北省會為何還要遷往石家莊?
攤上大事?美國駐歐陸軍司令部將遷往俄羅斯眼皮底下!
明朝初年這個政策, 45萬蘇南人遷往蘇北, 看看有你的祖先嗎?
中國「世界工廠」名號漸漸名不副實,更多工廠遷往這六個廉價國家
墨西哥警察集體辭職之後,隨即市長全家遷往美國
IMF總部十年後可能遷往北京?拉加德二提此事蘊含深意
有開封和洛陽兩大古都,河南省會為何在1954年遷往了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