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熬過審稿人的切磋琢磨,論文也能蛻變?

熬過審稿人的切磋琢磨,論文也能蛻變?

「來聊」是科研圈互動欄目。每周三發布當期互動話題,每周日發布互動留言精選。


上周來聊精選:防火防爆防毒防師弟:實驗室安全大逃殺 | 本周「來聊」精選


從二戰後期開始,論文發表前的同行評議制度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這樣的制度為保證論文質量、促進同行間的互相監督和交流提供了基本的保障。

然而近年來,這一制度也屢遭質疑,沒有嚴格同行評議的arXiv及類似預印本網站紛紛上線,並得到了許多科學家的支持。


本周,科研圈通過互動欄目「來聊」徵集到了許多年輕學者的論文投稿經驗。從這些體驗之中,我們也恰恰可以感受到同行評議制度的優點和缺點。


在大多數情況下,按照評審人的幾番意見進行修改之後,最終版的論文確實會比初稿更加完善。這正是同行評議制度的初衷:


魏:第一篇SCI投的是PLA,從投稿到返回審稿意見兩周左右,用了一個半月時間修改,重新投稿後不到一周接收,但要求改進英語寫作,修改英語又用了半個月,前後共用了三個月。

大大河:16年6月碩士畢業。論文15年8月初投,一個月後收到拒稿;重新修改並增加實驗,15年12月中旬再投,三天後收到「不適合雜誌讀者群」郵件再次被拒;馬上轉投另一雜誌,三個月零一天後收到修改意見,10天後提交修改稿,5天後收到接收郵件,4天後在線。


王樹超:做眼科基礎研究,把碩士的東西投到眼科基礎第一的IOVS,審了倆月,倆審稿人的意見不多,編輯以無動物實驗和圖片質量差拒稿,繼續投第二的EER,編輯審稿一個月後、無外審,我發郵件詢問,直接被拒了,理由細胞損傷模型不正確、雖然很多人這樣做,改投plos one,先要求潤色,潤回後邀請編輯又半個月了……到現在半年了,並沒有實質性的審稿意見,也就是還在漫無目的的改投中。。。


另一方面,則是同行評議流程緩慢、效率低下的許多抱怨:


好寶爸爸:等了半年,被拒。中間也不敢催主編。誰讓咱們上杆子給人家期刊投稿呢?


RichardLee:曾經審稿8個月,結果說與期刊不符!

這樣的低效率不僅僅為年輕學者個人的學術生涯發展帶來了阻礙,也使學術成果的儘快公開、儘早接受關注和討論變得困難。預印本網站的出現,正是針對了傳統同行評議制度的這堵「時間牆」,給學術成果賦予更多自由。


除了「慢」,還有種種「暗箱積弊」。審稿人有權提出奇葩要求,審稿和接收過程也可能受到操控:


薄荷:投的數學的sci,反饋意見只有一個,就是把審稿人的提供的參考文獻全部添加到文獻裡面(10篇,還都是同一個作者),然後修改完就接收了。前後一共半年。


匿名:如果向上級報告"我有病"以及有夥伴幫你一起撕逼,發個頂級期刊也就是動動嘴皮的工作,完全不費事,親身觀察100%有效。 (國內新科大牛實驗室的真實事件)


從制度上思考,除了來自預印本期刊的外部壓力,這些問題可以通過同行評議制度的內部完善得到改進。期刊和編輯可以加強對投稿進程的流程管理,並在審稿人選擇上更加慎重和公正。

然而這些,似乎並不是普通科研人員所能參與改變的。我們只能繼續散步在投稿和等待評審意見的路上,同時期待著研究中那些一閃而過的來自「科學」的驚喜。


劉慶:投了4篇,接收快慢由2個月到半年不等。熬吧。。過去就好了。


於錢米(Rice):14個月以前就開始投,換了兩個期刊,到現在還沒有成功,繼續堅持!屢敗屢戰!


快樂豬豬:最短3個月,最長一年,編輯拒我千百遍,我待編輯如初戀

Warship:本人澳洲某大學石油工程專業,主要研究方向頁岩氣藏的多尺度數值模擬,馬上要提交博士論文了。自己也不是什麼學術大牛,三年半期間一作發表了四篇二區加上一篇在審。第一篇review文章從寫到發花了一年半。曾在美國交換半年,由於遇到了比較好的課題組和導師,期間發了兩篇。希望在博士畢業以後能夠找到一個做科研的世外桃源,可以不用去在意發文章的快慢與多少,沉下心來,好好做一些基礎研究。


本周的故事就講到這裡,您還有哪些關於投稿的話想說,歡迎在留言中告訴我們~

熬過審稿人的切磋琢磨,論文也能蛻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研圈 的精彩文章:

植物用來對抗真菌的分子也能修復軸突:或可用於治療中樞神經系統損傷
第二屆亞洲時間生物學論壇 暨中國生物節律學會年會2017年學術年會 邀請函
魚類登陸,眼睛先行
上海交通大學,中山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等
中科院城市環境研究所水生態健康組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招聘

TAG:科研圈 |

您可能感興趣

玉石之道:切磋琢磨方成器
一日一捐之切磋琢磨——人有善念,天必佑之
誠軒17春拍瓷器:切磋琢磨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