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故事47:一年之內蘇軾收了兩個弟子,晁補之和黃庭堅
公元1072年,蘇軾雖才三十七歲,卻早已名滿天下,士人爭相與之結交,只要能得到他一語評價,立可揚名於世。也就是在這一年,他收了兩名弟子,晁補之和黃庭堅。
晁補之,字無咎,號歸來子,山東巨野人。十七歲那年,父親來到杭州做官,晁補之一同前往。目睹杭州的風景人物之秀麗,他寫了一本《七述》以記之。
待到蘇軾也到了杭州,久仰其大名的晁補之想拜入其門下。數次寫信給蘇軾之後,晁補之終於找到一個機會將《七述》獻給蘇軾。
蘇軾看過此書後,讚嘆不已,評價道:「我可以擱筆了!」從此,晁補之的名聲開始傳遍大江南北。
為了增進學問,晁補之決定拜入蘇軾門下,他也是蘇門四學士中第一個拜師的。既然當了老師,蘇軾也不含糊,經常與其通宵達旦探討學問,晁補之也因此深受蘇軾影響,比如此詞: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青煙冪處,碧海飛金鏡。永夜閑階卧桂影。露涼時、零亂多少寒螿,神京遠,惟有藍橋路近。
水晶簾不下,雲母屏開,冷浸佳人淡脂粉。待都將許多明,付與金尊,投曉共、流霞傾盡。更攜取、胡床上南樓,看玉做人間,素鞦韆頃。
十一月,蘇軾奉命到湖州出差。湖州有一位蘇軾的老朋友,名叫孫覺,杭州太守陳襄的弟子,也是北宋著名的學者,曾為《穀梁春秋轉》作注,風行一時。
孫覺還有另外一重身份,黃庭堅的岳父。黃庭堅,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此時已二十八歲,比晁補之年長七歲,在北京(今河北大名)擔任國子監教授,已小有文名,對蘇軾也是敬仰有加。
蘇軾來到湖州後,孫覺拿出黃庭堅的詩文給他看,含有引薦之意。蘇軾一見之下驚為天人,稱之為精金美玉,一段時間內逢人就誇黃庭堅必成大器,黃庭堅由此聲名大振。
聽聞蘇大學士如此誇讚自己,黃庭堅自是受寵若驚,雖然還沒有正式見面和拜師,已開始自稱為蘇軾的弟子。
黃庭堅是四學士中最年長的一位,只比蘇軾小九歲,也是四學士中成就最高的一位,和蘇軾並稱「蘇黃」,詩、詞、文、書俱為大家。


※上帝欲使其滅亡,必使其先瘋狂,這位亡國之君以身說法
※蘇軾寫完《水調歌頭》的第二年中秋,兄弟團聚,蘇轍也寫了一首
※黃庭堅晚年的絕筆詞和七歲時的小詩,放在一起讀讓人感慨不已
※不要嘲笑趙武靈王了,他只是一個普通的男人和父親
※歐陽克比郭靖更值得嫁?我覺得你三觀和智商都有問題
TAG:沉香藝文志 |
※東坡故事38:蘇軾和他的朋友們,一年之內全部靠邊站
※這位美女是蘇東坡最寵愛的侍妾,12歲時便嫁給了40歲的蘇軾!
※東坡故事28:整整一年多,蘇軾就幹了一件事,回鄉葬父
※東坡故事26:三年任期屆滿,回到京師卻成了一個閑官
※蘇東坡的一個小書童成了宋朝太尉,也是梁山108條好漢的公敵!
※如果沒有你——致980歲零一天的蘇東坡
※80歲老翁娶18歲少女,蘇東坡作詩嘲諷,名句流傳了一千年!
※東坡故事45:既來之,則安之,豈能辜負杭州的美麗
※東坡故事64:舟過吳江,調侃三賢,足見蘇軾的才華和個性
※誕辰980周年,如何寫一首貼心的詩致敬蘇東坡?
※「父親」蘇東坡:窮養三個兒子一輩子,只留下兩個字的遺產
※蘇東坡載下的梅樹活了500年,被人們稱為「東坡老梅」
※那一年,蘇東坡去西湖建了一道長堤,黃庭堅在開封寫下這三張小楷……
※東坡故事21:一首古詩,一段序言,讀出蘇軾的悲天憫人
※東坡故事27:三十而立,妻子和父親卻接連病逝
※東坡故事25:一張化金方,三個人的不同選擇
※東坡故事66:送別陳襄,迎來楊繪,蘇軾又換了一位頂頭上司
※東坡故事71:懷念杭州,悼念亡妻,這個新年蘇軾過得不開心
※東坡故事69:告別舊友,北上密州,蘇軾的人生從夏天邁入秋天